豐臣秀吉,曾名日吉丸、藤吉郎、木下藤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日本戰國時代人物姓名常隨著身份、地位變化而變化,通過其姓名變化,大致可窺探其一生的軌跡。
日吉丸:公元1537年,豐臣秀吉出生於尾張國一個農民家中,傳說其母在懷孕時曾夢見太陽跑進自己的肚子,因此為豐臣秀吉取乳名為「日吉丸」(封建時代的常規操作)。豐臣秀吉此時還沒有姓,那是武士階級才擁有的特權,日本古代平民是沒有姓氏的。(日本天皇也沒有姓氏)
藤吉郎:因為出身貧賤,所以豐臣秀吉少年時的記載非常少,只知道他長大成人後,以「浪人」的身份活動於自己家鄉附近地區。後來出仕於一個名為松下嘉兵衛的低級武士,但因為工作出色反遭同事嫉妒中傷,只好離開。公元1554年,豐臣秀吉回到家鄉,成為了織田信長麾下的一名雜役。
木下藤吉郎:公元1560年左右,豐臣秀吉因為工作盡職盡責,受到織田信長賞識,被賜姓「木下」,並提拔為足輕組頭(最低級軍官)晉升武士階級,同年參與了信長的成名戰「桶狹間奇襲」。
木下秀吉:公元1568年,織田信長「上洛」,豐臣秀吉被任命為京都「奉行」。「藤吉郎」一名一聽就是出身低賤的人才會有的名字,為了不讓京都裡的貴族瞧不起自己,時名為木下藤吉郎的豐臣秀吉為自己改名「木下秀吉」。
羽柴秀吉:公元1573年,織田信長吞併「淺井家」,並將今濱城賜予立下戰功的豐臣秀吉,使得豐臣秀吉的身份地位再一次得到躍升,成為一方「大名」(諸侯)。為此,豐臣秀吉先是取織田信長中的「長」字將今濱城改為長濱城。接著又從織田信長麾下兩大重臣,即丹羽長秀和柴田勝家二人,取他們姓中的各一字,組成「羽柴」,自此木下秀吉改稱羽柴秀吉。
豐臣秀吉:公元1585年,此時的豐臣秀吉不僅全盤接收了織田信長的「遺產」,還一進步擴大,幾近統一日本。創下如此功業的豐臣秀吉想效仿先人創立幕府、就任徵夷大將軍,但在朝廷公家的勸阻下,轉而向朝廷索取「關白」(相當於丞相)一職。由於這個職務歷來都是由「五攝家」世襲,為此豐臣秀吉一度想通過認「五攝家」中的某人(最後選近衛前久)為「義父」。但後來,豐臣秀吉放棄了這個想法,轉而直接向天皇提出賜姓。最終,天皇賜姓「豐臣」,與藤原、源、平、橘四姓並列!
然而豐臣秀吉的霸業沒能長久,「二世而亡」,給德川家康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