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實力對比,誰更強?

2020-12-05 解讀歷史迷霧

摘要:日本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實力對比,誰更強?

關於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這對君臣的話題頗多,不過有不少人在後臺多次留言,想了解一下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的實力對比。雖然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但既然大家多這些感興趣,今天我們就嘗試還原一下兩人的實力對比。

由於豐臣秀吉存活時間長於織田信長,在軍事力量建設上也優於織田信長,因此軍事對比不在考量範圍內。

領地對比

織田信長死於本能寺之變時,遺留的領地為560萬石左右,雖然也有數據顯示信長遺留的領地為800萬石,但考慮到江戶時代的大開發,800萬石的數據更多來源於江戶時代,而非戰國時代。以戰國時代的開發能力,很難相信信長的領地達到800萬石。

豐臣秀吉的領地則更少,在他統一日本後,領地大約只有220萬石。而且秀吉並非傳統武士出身,他的領地也並非如織田信長、德川家康、武田信玄等人一般,以根據地為基礎向周圍輻射,形成一個穩固的領地範圍。秀吉的領地反而是東一塊、西一塊,但都位於重要的交通樞紐地帶。

從領地對比上來看,織田信長的領地超過豐臣秀吉2倍還多,兩者之間差距極大。

經濟對比

織田信長對於經濟的重視,是他能夠稱霸日本的關鍵。這與他的父親織田信秀有關,信秀掌控著津島港,這是伊勢灣重要的交通樞紐,也是商人必須通行的港口,通過這個港口連接太平洋航線,因此依靠收取關稅,信秀積累了巨額財富。信秀時代,織田家遭遇過數次大敗,但在財富的補充下,織田家快速恢復,這對織田信長的影響頗大。

為了進一步刺激經濟,織田信長廢除關卡,當時的關卡主要職能在於收取通行費,這極大限制了商人的積極性,隨著信長廢除關卡,加上尾張本身的特產陶器,以及津島港,尾張商人的數量開始增加。

接下來就是樂市樂座的施行。樂市意味著商人無需向寺廟、神社繳納租金,信長則分文不取,這讓商人行商成本下降,自然商人蜂擁而來。雖然不用向寺廟、神社繳納租金,但仍需向「座」(行會)繳納「保護費」。信長則禁止行會向商人收取費用,使得商人可以自由展開交易、開設店鋪,最終使得岐阜變成繁華的商業都市。

當然,想要吸引商人,全靠政策也不夠,於是織田信長在領內大肆修路。為了加快流通,信長拓寬道路,並將其拉直,甚至在接近城市的地方,大量種樹,使得來往的行人可以在樹蔭下休息。按照信長的規定,主道寬度需要在6.5米,支路寬度要在4.5米,鄉間道路則要2,這對於物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單純依靠這些想要積累大量財富的難度同樣很大,所以織田信長向商人收取軍費,不過信長並非白白收取軍費,而是通過政策擴大商業規模,賺來的錢會有一部分返還給商人,商人雖然被收取軍費,但一可以得到返還,二可以得到保護,自然也願意繳納。

此外,堺、大津、草津同樣落入織田信長之手,這三個是重要的商業港口,同樣能為織田信長積累大量財富,而且憑藉與商人的良好關係,織田家也獲得了商人組織的支持。但這並不意味著在資金的積累上,織田信長超過豐臣秀吉。

要論賺錢,豐臣秀吉可是遠遠超過織田信長。秀吉還未出仕前,曾經做過走街串巷的推銷員,這有效鍛鍊了秀吉的口才,同時也讓秀吉對於商業有著更深刻的認識。對於傳統的戰國大名而言,商業的本質就是生產商品,實際上商業的本質在於流通,包括商品和貨幣的流通。

豐臣秀吉的商業之道並非自己親自下場,而是與商人合作,利用對於市場行情的了解,賺取更高的利潤。賺來的錢,秀吉也並非全部拿走,而是與合作的商人平分。這種利用自己的地位進行經商的方式,幫助秀吉積累了大量的資金。

此外,太閤檢地也為秀吉選擇領地提供了幫助,除了攝津、河內、和泉這些京畿領地外,秀吉的其餘領地分散在日本全國,這些分散的領地都是當時生產力最高的地區。更重要的是,這些領地可以幫助他獲得商業情報,獲取更多的利潤。

相比於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統治日本後,一部分礦山成為他的直轄領,一部分礦山儘管仍在其他大名手中,但需要向秀吉繳納相應稅收。礦山成為豐臣秀吉的重要支柱,按照1598年的記錄顯示,當時日本全國的礦山收入為金4399枚、銀93365枚,這意味著豐臣秀吉依靠礦山收入就額外增加了300萬石左右的領地。

織田信長在安土城建好後,有商人前往參拜,記錄信長儲藏了金1萬枚。豐臣秀吉病死後,留下的遺產中就包含金9萬枚、銀16萬枚,從財富的積累上,豐臣秀吉明顯優於織田信長。就連進入江戶時代,被認為是當世賺錢高手的文左衛門也甘拜下風。

從最終結果來看,織田信長在領地上遠超豐臣秀吉,但實際的資金積累上,信長遜色於秀吉。由於有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撐,秀吉隨時可以徵募大量軍隊,並為這些士兵準備足夠數年的口糧,同時還能有足夠的火器,這是信長時期無法達成的。如果考慮到秀吉已經可以召集全日本的大名,從實力對比上而言,豐臣秀吉已經超越織田信長。

相關焦點

  • 日本戰國時代的三個狠人: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在寫這篇文章的正文之前,有必要提醒讀者:日本的戰國時代和中國的戰國時代,不是同一個概念。儘管如此,二者在本質上仍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是一個中央權力衰微而地方權力崛起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日本同中國一樣,都產生了為數不少的梟雄。
  • 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織田信長誰更厲害?
    德川家康,豐臣秀吉,織田信長這三個都是日本戰國時,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都是很了不起的。日本近代以來,抹黑德川家康、鼓吹豐臣秀吉。其中司馬遼太郎的觀點流毒甚廣。什麼「西軍必勝」的段子、「真田日本第一兵」,「前田利家死得早」等等,無疑都是把家康與運氣、怯懦、活得長掛鈎。
  • 日本戰國時代的著名武將—豐臣秀吉
    對中朝人民和日本人民曾犯下不可寬恕的罪行。侵略戰爭不得人心,稱霸必然垮臺,他兩次派兵侵略朝鮮都被中朝人民徹底粉碎。他因失敗積鬱而死。豐田秀吉1537年降生於尾張中村一個叫木下彌右衛門的農民家庭。乳名日吉丸,後稱藤吉郎。當時日本正處在戰國時代末期,戰國大名(領主「)進行割據,互相混戰,人們普遍要求日本重新統一。戰國時期,日本舊的—封建秩序和舊權威階層被打亂和傾覆了。
  • 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明智光秀和豐臣秀吉之間上演權力的遊戲
    接下來,我們一起聊一聊本能寺之變爆發的背景、經過、結果、原因和影響。一、本能寺之變的背景織田信長(1534年6月——1582年6月),「日本戰國三傑」之一,號稱「魔王」,在日本戰國後期才逐漸崛起。而且,周邊的其他割據勢力,比如毛利、上杉、北條等藩鎮,規模和實力都遠遠不及織田信長。通過長期的蓄力,織田家已經具備了四面出擊和完成統一的實力。
  • 戰國三英傑中,豐臣秀吉的母親最幸運,織田信長的母親最悽涼!
    無論是平民抑或是大名家族,日本戰國時代的女性都比較苦逼。戰亂之下,生死離別,爭權奪利,親人反目,都是當時很常見的事情。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3為女性也是如此,即使他們的兒子是戰國三英傑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以及織田信長,3位母親之中,豐臣秀吉的母親最幸運,最悽涼的是織田信長的母親。
  • 毛利元就晚生30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能吃得下飯嗎
    毛利元就在日本戰國時代名氣很大,只可惜他和戰國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活躍的時間錯開了毛利元就74歲病故之時,上杉謙信41歲,武田信玄50歲,明智光秀43歲,織田信長37歲,德川家康29歲,豐臣秀吉35歲,伊達政宗4歲。那麼,如果毛利元就晚生30年,織田信長、豐臣秀吉以及德川家康能吃得下飯嗎?
  • 日本戰國三英傑是什麼關係?為什麼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就造反?
    日本戰國時期是日本歷史上最為繽紛的時代,關於該時期的影視、遊戲等文化產品也非常多。以致很多不怎麼喜愛歷史的人,也對該段時期的歷史人物較為熟悉。在日本戰國末期,有三位傑出的大名,為日本的統一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此三人被稱為「日本戰國三英傑」,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
  • 織田信長死後,豐臣秀吉為何選擇2歲的三法師繼位?原因很簡單!
    本能寺之變本能寺之變發生之時,織田家的重臣均不在織田信長的身邊,豐臣秀吉及時反應,擊敗明智光秀,平定叛亂。實際上,織田信長之前的織田家只是尾張的一個大名織田家的分家,連尾張守護都不是,更別提和足利、源這些將軍姓氏相提並論。讓織田家變得偉大的是織田信長,織田家家主的位置一點都不誘人,織田信長的後代們爭奪的其實是織田信長的霸業。
  • 日本版的三國演義,織田信長和曹操做了綁定,豐臣秀吉綁定了劉備
    三國演義這本書不僅在中國火到不行,在日本也是被奉為經典,甚至日本人會將他們戰國時期的人物和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湊成隊,那麼我們先看三國裡文治武功的第一人曹孟德,日本人將自己戰國時期最具傳奇色彩的織田信長和曹操做了綁定。
  • 日本戰國人物:從「日吉丸」到「豐臣秀吉」
    豐臣秀吉,曾名日吉丸、藤吉郎、木下藤吉郎、木下秀吉、羽柴秀吉。日本戰國時代人物姓名常隨著身份、地位變化而變化,通過其姓名變化,大致可窺探其一生的軌跡。光榮公司《信長之野望》日吉丸:公元1537年,豐臣秀吉出生於尾張國一個農民家中,傳說其母在懷孕時曾夢見太陽跑進自己的肚子,因此為豐臣秀吉取乳名為「日吉丸」(封建時代的常規操作)。
  • 豐臣秀吉:從織田信長的僕人到國家掌權人,他到底做了哪些努力?
    日本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很勵志。他只是織田信長的一個僕人,卻能在後來的亂世中稱霸全國,成為國家的掌權人。這樣的逆襲人生實在是太勵志了,而他就是日本大名鼎鼎的關白、太閤——豐臣秀吉。從僕人到霸主,豐臣秀吉到底經歷了什麼?
  • 日本戰國之織田信長
    去年12月,從名古屋入境日本,首先想到了織田信長。織田信長,出生於尾張國的那古野城(現名古屋市)。從這裡他一步步走向全日本,並留下了許多令人津津樂道的故事。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合稱「日本戰國三傑」。另兩人相比織田信長的光芒萬丈,就有些相形見絀了。
  • 「三傑」之間的比拼 織田信長才是真正的「戰國第一人」?
    ,這三人分別是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此三人在極大地程度上改變了日本的歷史走向、奠定了日後日本的政治基礎,而他們也因為這些卓越的貢獻被世人稱為"三傑",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這三人中誰才是"戰國第一人"呢?
  • 日本戰國內亂的洗牌者!漫談豐臣秀吉政治改革失敗的歷史必然性!
    前言豐臣秀吉是日本戰國時期崛起的一位相當有名的人物,被稱為"戰國三傑之一",曾經有人這麼評價他,說他是日本軍國主義傳承的起點,大陸政策的啟蒙者,同時也是一個膽大、狂妄的賭徒!豐臣秀吉的經歷用一個詞概括就是"鹹魚翻身",在那個時代,他的身份非常低微,算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貧農,也是尾張國的一個"足輕",按照當時的等級劃分,是屬於最低級的一個兵種,據說他參軍的時候連一副鎧甲都湊不齊,更別提什麼 "武士"之類的稱號了。
  • 為何豐臣秀吉不殺德川家康,日本戰國對後來的日本產生了什麼影響
    不是不殺而是沒有能力殺德川家康,竊取政權的豐臣秀吉需要一個強力幕僚的支持!本能寺之變後,織田信長命喪黃泉。天下布武的大願終究沒有實現,很快織田信長的得力幹將豐臣秀吉打著為主公報仇的旗幟攻打明智光秀軍隊,並除掉了最大的對手,此時放眼天下能和豐臣秀吉一決雌雄的人就只有德川家康了。
  • 日本戰國時期10大名將,第一織田信長,第二武田信玄
    1、織田信長:織田信長是日本戰國時期著名的大將,可以說沒有之一,而且無論在日本國內還是國外,他都是最受人喜愛和尊敬的歷史人物。2、武田信玄:武田信玄被稱為日本戰國時代第一兵法家,而且心狠手辣,他流放自己的父親從而奪取權力。
  • 萬曆朝鮮戰爭,豐臣秀吉真的以為自己能滅掉大明嗎?
    屌絲逆襲的神話,豐臣秀吉自信可以繼續書寫豐臣秀吉發跡的過程,十分勵志,他能夠最終統一日本,結束日本戰國時代,堪稱是屌絲的逆襲。豐臣秀吉原名木下滕吉郎,出生於尾張的貧苦農家,他的父親曾是織田信長父親織田秀信的親兵,是一名鐵炮足輕,因作戰負傷回鄉,重傷不治而死。
  • 豐臣秀吉:侵華戰爭的始作俑者?
    豐臣秀吉為中國人所熟悉,是因為豐臣秀吉統一日本,發動了徵服朝鮮的戰爭,並寄望以朝鮮為跳板進而侵略中國。事實上,這也是豐臣秀吉之前織田信長等人的計劃,只不過最後是由豐臣秀吉來實施而已。無論豐臣秀吉,還是後來的德川家康,事實上本來實力都不足以在日本當時的政治版圖中佔有一席之地。當時佔據如日中天地位的是織田信長,只不過明智光秀的一場「本能寺之變」讓織田信長這個一代梟雄頓時灰飛煙滅,頗有點「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的意味。
  • 他是織田信長四子,給豐臣秀吉當養子,幫助秀吉卻默默無聞
    摘要:他是織田信長四子,給豐臣秀吉當養子,幫助秀吉卻默默無聞本能寺之變造成織田信長及繼承人身亡,織田家迎來巨大變化,在這期間有一人身份特殊,他即是織田信長的四子,也是豐臣秀吉的養子,按理來說這樣的人物應該被歷史大書特書,但讓人感到疑惑的是,無論生前還是死後
  • 看《織田肉桂信長》,聊日本戰國歷史!
    信中說他已經成功殺死了織田信長,他想和西國的毛利氏兩家一起瓜分織田信長的領地。不巧的是送信的人被正與毛利家對陣的羽柴秀吉抓住了,羽柴秀吉通過審問此人才得知了此事。面對這種局面的羽柴秀吉臨危不亂,不但瞞天過海穩住了毛利家使其講和退兵,而且自己率軍進行了日本歷史上著名的中國大返還。最終羽柴秀吉在山崎大敗明智光秀,為自己統一全日本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