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話說得好:「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有猴子之稱的豐臣秀吉,他的目標可不是大明、朝鮮,先攻朝鮮,再佔中國,攻取印度。
他的戰略目標是建立一個亞洲大帝國,應該說二戰中日本的所謂「大東亞共榮圈」,也基本是繼承了他的想法,看來日本人的野心從來就沒有變過啊!
那麼豐臣秀吉,哪裡來的自信,認為自己可以滅亡大明,建立自己的亞洲帝國呢?
屌絲逆襲的神話,豐臣秀吉自信可以繼續書寫
豐臣秀吉發跡的過程,十分勵志,他能夠最終統一日本,結束日本戰國時代,堪稱是屌絲的逆襲。
豐臣秀吉原名木下滕吉郎,出生於尾張的貧苦農家,他的父親曾是織田信長父親織田秀信的親兵,是一名鐵炮足輕,因作戰負傷回鄉,重傷不治而死。
經過少年時期的繼父虐待和流浪生涯後,豐臣秀吉投奔到了織田信長麾下,以足輕的身份成為了一名僕役。他憑藉著聰明才智,逐漸獲得織田信長的賞識和重用,從僕役升格成為下級武士。
沒過幾年,豐臣秀吉就晉升成為了織田家的足輕小隊長,在織田信長與今川義元的桶狹間合戰中,獲得戰功。
織田信長將淺野長勝的養女寧寧許配給了豐臣秀吉,從此這樣一名出身貧苦農家的屌絲,在等級森嚴的日本戰國時代,進入了貴族的行列。
織田信長率兵徵朝倉義景時,盟友淺井長政背叛,織田信長被迫撤退,在撤退途中被淺井長政偷襲,豐臣秀吉負責斷後,保護了織田信長的安全。
織田信長打敗淺井長政後,淺井家的領土和部署歸入織田家,豐臣秀吉因為軍功,被織田信長封為近江國長濱城城主,屌絲逆襲成大名,成為日本戰國群雄之一。
公元1577年,豐臣秀吉奉命攻略日本中國地方,出任播磨國國主。公元1582年,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遇刺身亡,豐臣秀吉通過清洲會議,獲得織田家族勢力的掌控權。
隨後面對柴田勝家、織田信孝、織田信雄和德川家康的反對,豐臣秀吉憑藉出色的戰力和外交手段,降服織田信孝、織田信雄,擊敗柴田勝家,與德川家康訂立不佔和約,徹底掌控織田信長生前的勢力。
1585年,豐臣秀吉就任日本關白,成為日本名副其實的執政官。1587年,豐臣秀吉發起九州徵伐戰,徵服九州的島津氏。1589年,豐臣秀吉發動小田原之戰,逼迫北條氏政、北條氏直父子開城投降,自此基本統一日本。
從豐臣秀吉的經歷來看,他就像是幸運女神的情人一樣,一路逆襲,由僕役變成武士,由下級武士逆襲成為大名國主,在織田家勢力的瓜分中,擊敗織田家的名將,笑到了最後,他一路都在創造奇蹟。
他從一個貧民,逆襲到了日本的「太閤」,身份不如天皇,但權力遠大於天皇。隨著地位升高,野心不斷膨脹,日本四島已經容不下他了。
估計他也是深受某些毒雞湯的毒害,認為只要夢想,就能實現自己的目標,夢有多大未來就有多大,就把目標投向亞洲大陸的大國。
對日本國自身實力的自信
其實從紙面實力上來看,豐臣秀吉幾乎是具有了攻佔朝鮮,打敗大明的實力了。
很多網友開玩笑說,日本戰國時代,大名之間的戰爭都是鄉村械鬥級別的,但是真實的歷史上,強大的日本藩主,動輒都可以出動數萬的大軍。
豐臣秀吉還是織田信長屬下的一位國主的時候,豐臣秀吉就曾率領三萬大軍,圍攻高松城。而日本的最後統一之戰,小田原之戰,豐臣秀吉發動了二十萬大軍攻擊北條氏。
以此來判斷,統一日本之後,豐臣秀吉可以調動的軍隊大致可以達到三十萬人左右。
我們再來看,大明洪武元年,朱元璋派遣徐達、常遇春率軍北伐時,調動的大軍是二十五萬。
所以從紙面上來看,似乎豐臣秀吉具備了打敗大明,入主中原的實力,豐臣秀吉自己應該也是這麼認為的。
但是豐臣秀吉對日本本土的統治和統一隻是表面上的,強大的德川家族,與豐臣秀吉僅僅是達成了同盟關係,並不是牢固的臣屬關係。
豐臣秀吉死後,德川家康迅速擊敗豐臣家族,最後攻破大阪城,屠滅豐臣家族就能看出來。
所以說,豐臣秀吉僅僅是具備了紙面上的實力,他能夠投入到對大明作戰的實力是大打折扣的,其實力遠不及帳面力量,而且德川家也估計不會受他調遣!
對日本軍隊戰鬥力的自信心爆棚
公元1592年,剛剛統一日本不到兩年時間的豐臣秀吉,就發兵十五萬進攻朝鮮,其中步兵十四萬,水軍將近一萬,戰船七百多艘。
在古代社會,有一個惡性循環,那就是亂世的時候,軍隊戰鬥力爆棚,逮誰錘誰,但是到了太平盛世以後,就開始軍備廢弛,軍隊都成了戰五渣。
到了明朝中葉以後,這種情況十分嚴重,尤其是東南的倭患,令大明朝極為頭疼,而且明朝還曾下詔給日本的大名,要求他們約束自己的屬下,以平息倭寇的威脅。
這種事情,自然傳到了豐臣秀吉的耳中,於是就有了一種判斷,大明朝已經不堪一擊了。猴子軍僅兩個月就攻佔了朝鮮的漢城、平壤,將戰線推到了鴨綠江,更加強了豐臣秀吉的判斷。
連年徵戰的戰國時代,給人的感覺就是戰力爆棚,現在回看我們的戰國時期,總會自豪的說,一個趙國就打得匈奴抬不起頭,一個燕國就壓的東胡不敢翻身。
所以豐臣秀吉回味自己統一的日本戰國,也會感覺自己平定了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自己牛逼壞了,看看自己那些手下敗將,哪一個不是威名赫赫的人物。
此時日本軍隊已經裝配強大的火槍部隊,自稱鐵炮隊,威力遠遠高明軍和朝鮮軍隊的火銃,在朝鮮戰場上,確實給明軍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豐臣秀吉認為自己有了狂的資本了,現實卻很打臉,你用火槍當炮,大明卻是妥妥的大口徑火炮部隊啊!
豐臣秀吉在攻佔漢城後,就已經在幻想自己打敗大明朝,佔據中原的情景了,開始研究遷都北京的規劃了。
可以說,隨著他野心的膨脹,自我認知也在膨脹,尚未和明軍交戰,就想著佔領大明的江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