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茶園在哪嗎?陸遊曾二遊北苑,並留下墨寶

2020-12-22 棠梨子樹下

建甌城東16公裡處,有一座美麗的鳳凰山,簡稱鳳山。

以鳳山為中心,方圓30裡,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北苑御茶園。

在唐朝末年,建州剌使張廷暉看到鳳山宜於植茶,就在此地開闢了大片茶園。五代時期,王審知在福建建立閩國,張廷暉把鳳山茶園歸官,鳳山茶園成了專門生產貢茶的官家茶園。由於閩國地域以福建為境,鳳山位於福建北部,於是便把鳳山茶園稱為「北苑」。後人為紀念張廷暉,尊其為「茶焙地主」,還在鳳凰山修了座「恭利廟」(俗稱張三公廟),享香火,受膜拜。

閩國滅亡後,南唐後主李煜派官員專程到建安設立「龍焙」,監製「建茶進御」。鳳山北苑被指定為專制「龍茶」的茶焙,當時北苑龍焙擁有的焙茶所達25處。

宋鹹平年間(998-1003年),任福建轉運使的丁謂在監製御茶時,尤重御茶採摘製作的早、快、新,「社前十日即採其芽,日數於工聚而造之,逼社即入貢。'『由於採制甚精,北苑茶譽滿京華,號為珍品。

慶曆年間(1041—1048年)蔡襄為福建轉運使,把北苑茶發展到新的高度,他從改造北苑茶品質花色入手,求質求形,在外形上改大團茶為小團茶,品質上採用鮮嫩茶芽作原料,並改進位作工藝。北苑茶制逍所費人力物力浩大,造一斤茶餅,要600多個茶工。「其品之精絕,一餅值四十千」。

蔡襄之後,負責監製北苑茶的官員都力圖刻意求新,花樣不斷翻新,品質不斷提高。最盛的時候,北苑一年上貢茶的品種多達40餘種,其中製作精巧,形質至極,呼聲最高的當屬「密雲龍茶」和「龍鳳勝雪」,《清波雜誌》記載: 「自熙寧後,始貴密雲龍,每歲頭綱修貢,奉宗廟用供玉食外,齎及臣下無幾,戚裡貴近,乞賜尤繁。」可見「好 茶爭相品,蓋因品質珍」。

北苑御茶園自唐末建立起,經過不斷的發展,規模迅速擴大。焙茶所增加46個,茶園「廣袤三十裡」,範圍已大大超出鳳山。每年向朝廷進貢的北苑茶數額達到20多萬斤」

到了元代,由於飲茶方法有了很大變化,蒸青散茶在全國逐漸興起,傳統的團茶日漸衰退。明洪武二十四年 (139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詔罷貢團茶讓改貢散茶,從此北苑龍鳳團茶結束了從南唐末期到明朝初期持續430多年的貢茶地位。龍鳳團茶罷貢後:北苑改貢探春、先春、次春、紫筍等葉茶,仍然選500戶茶農專門製作貢茶。

北苑御茶經歷了它「名冠天下」的400多年歷史,是中國茶史上輝煌的一頁,在中國茶文化中有其極為重要的一席地位。

由於北苑茶的特殊地位,北苑成了名人學士嚮往的勝地。陸遊曾二遊北苑,寫下「春殘猶看少城花,雪裡來嘗北苑茶」,「北窗高臥鼾如雷,誰遺茶香挽夢回」的詩句。

昔日北苑御茶園的「龍焙」,現在是鳳山茶場。茶園婉 蜒數千裡,採制的茗品有閩北水仙、閩北烏龍、綠茶、茉莉花茶、紅碎茶、綠碎茶、臺灣凍頂烏龍等。前北苑所在地的建甌縣,全縣茶園面積逾十萬畝,是全國最大的烏龍茶產區,每年產茶1000多萬斤,其中一半以上銷往日本、香港、美國等國家和地區。以傳統方法製作的閩北水仙、閩 北烏龍、南路水仙等名優精製茶,在國內外頗受歡迎,享有很高聲譽。

相關焦點

  • 陸遊的一生:世人皆知感情事,不曾知我是茶神
    建寧府裡,曾有一幫弄藝術的大人物,常常邀著去武夷山裡的某個溪岸邊,煮煮茶水,聊聊閒話,興致高昂時便大手一揮,在旁邊的石頭上留幾個藝術字,流傳百世之後,被後人稱之為「摩崖石刻;有時卻沉默了,無言兒呆過半天,聽聽鳥鳴溪水潺潺就把時間打發過去了。
  • 今起,回龍觀北苑新開、調整多條公交線!
    新開線路專192路,首末站分別為龍錦苑公交場站、霍營公交場站,中途設立霍營北口、霍營、上坡佳園西門、地鐵回龍觀東大街站、和諧家園、和諧家園二區西門、和諧家園一區西門、科星西路北口(開往霍營公交場站方向)、地鐵平西府站(開往龍錦苑公交場站方向)、文華東路、良莊家園、龍躍苑二區、龍躍苑一區西門、龍躍苑一區南門、龍躍苑三區東門等15個站位。
  • 78平米的二居室這樣裝修好不好?-北苑家園紫綬...
    裝修的時候更是顧不上,很多人會選擇全包的裝修方式,你知道裝修注意哪些細節麼?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二居室裝修,全包才花了9萬的相關案例。簡約的設計風格,房屋整體溫馨舒適,白色主打色搭配高級灰、青藍、香檳色顯得乾淨利落,空間更開闊通透。
  • 明起回龍觀、北苑等地區多條公交線路新開或調整 兩條專線車改為...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公交集團獲悉,為方便回龍觀、北苑等地區乘客出行,自2020年12月10日首車起,新開專192路、專193路、專197路,撤銷專42路,專20路、專121路由現狀早晚高峰運營調整為全日運營,同時部分線路增設中途站位。
  • 12月10日起 北京新開調整一批公交線路方便回龍觀、北苑地區居民出行
    12月4日,據北京公交集團消息,為方便回龍觀、北苑等地區乘客出行,自2020年12月10日首車起,新開專192路、專193路、專197路,撤銷專42路,專20路、專121路由現狀早晚高峰運營調整為全日運營,同時部分線路增設中途站位。
  • 【北苑街道】我的樓宇我做主 ——紅色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
    【北苑街道】我的樓宇我做主 ——紅色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 2020-09-29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合肥榮城北苑商業街變「靚」了 城管拆除違規攤棚近50處
    一直以來,合肥市廬陽經濟開發區榮城北苑商業街城市管理亂象為附近居民所詬病。但自3月16日起,這些髒亂差現象將會得到徹底解決。據悉,榮城北苑屬大型回遷小區,回遷居民多為失地農民。前期,因沒有大型農貿市場,商業氣氛較為薄弱,在周邊自發形成了一個「小市場」。雖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居民生活,但無秩序的市場導致隨之而生的交通擁堵、噪音擾民、垃圾遍布等市容問題也愈發嚴重,一直為附近居民所詬病。
  • 動態丨南京市蓮花北苑幼兒園:「幼小協同 科學銜接」主題教研
    12月17日上午,南京市蓮花北苑幼兒園開展了主題為基於兒童發展,立於研修共享——「幼小協同,科學銜接」主題教研活動,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學前教育系教授顧榮芳、南京市建鄴區教育局基礎教育科科長吳丹等相關領導以及建鄴區各小學、幼兒園的部分教師們和家長代表們共同參加此次活動
  • 北苑~打擊樂小能手~都進來拍下手
    北苑~打擊樂小能手~都進來拍下手
  • 閒置書櫃變身快遞櫃,通州區北苑街道部分小區門口快遞不再擺地攤
    針對這種情況,通州區北苑街道部分社區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們將圖書室的閒置書櫃改成了臨時的快遞櫃,這下大家的取件問題解決了。「怎麼多出來兩個柜子,前兩天快遞還是在地上擺著呢。」居住在金帥府家園的吳先生來到小區北門取快遞,驚喜地發現原本北門的快遞櫃從一個變成了三個。「小區裡有個蜂巢,但是快遞員們進不去。
  • 解讀陸遊《示兒》:「絕世遺言」,中華民族的歷史強音
    尤其南宋以來,面臨的局面更加困難,徽、欽二帝被金國擄走,大面積國土淪陷,而且還始終面臨著戰爭危險。以李綱、宗澤、嶽飛、辛棄疾、虞允文、陸遊為代表的主戰派始終主張北伐,收回失地,實現國家統一。但由於宋朝歷代皇帝偏主和,導致主和派基本結局都不太好。其他人的故事今天不說,今天聊聊陸遊。
  • -北苑家園望春...
    小編給大家介紹一套特別成功的案例——北苑家園望春園小區,本套案例將127平米的房子設計成混搭三居室,簡單大氣。業主採用的方式,裝修費用僅花了11萬,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裝修效果吧!設計說明:此方案為一家5口居住,古典的混搭風格整體裝修以淺灰色白色為主色調,搭配復古家具,顏色明快,簡潔精緻,格調滿滿。當生活越來越趨近簡單,一個明快舒適的空間就成為了精神世界的港灣。
  • 修整破損公路 治理人車混行 通州北苑街道對轄區內「小修小補」
    針對此類情況,通州區北苑街道於今年開始對轄區內17處地點進行小微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8個項目,剩餘9個項目將於今年年底完工。通惠南路小區改造中來到通惠南路小區11號樓門前,通往院外的一條長約30米的小路坑窪不平。「這是我們小區通往外面的唯一通道。
  • 茶禪一味——茶的文化與歷史(中)
    一般大的寺院都闢有茶園,流傳至今的名茶不少即源自這些寺院的僧人之手,例如四川蒙山茶,相傳為漢代甘露普慧禪師親手所植,有「仙茶」之譽。洞庭山水月院僧人擅長制茶,出產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是現在有名的碧螺春茶。浙江雲和縣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澤綠潤,久飲香氣不絕的特點,曾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一等金質獎章。
  • 盤點那些歷史上的著名貓奴
    盤點那些歷史上的著名貓奴大家都知道,在古埃及,貓咪的地位不言而喻。甚至在一段裡比人類的地位還要高,可以說在古埃及,法老和人民皆為貓奴。除了將貓視為神的埃及人,在歷史上,還有著一群熱衷於吸貓的名人,下面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歷史上那些著名的貓奴。No.1 列寧除了將貓視為神的埃及人,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列寧也是狂熱貓奴中的一員。
  • 陸遊很著名的一首梅花詩,28字童心滿滿,最後2句已家喻戶曉
    但是還有一小部分詩人,靈心所致,在一朵朵潔白的梅花中映照出了自己的內心,兩相輝映,從各種常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寫內心,寫梅花,留下了許多流傳千古的佳篇名句。大家心中最深刻的「梅花詩」是哪一句呢?我腦子裡最先蹦出來的一句是「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這是我在高中階段接觸的一句話,也是我第一次從文學作品中感受到看問題原來真的可以有許多個不同的角度。
  • 在「點茶」王朝的末路上,他愛茶擼貓成「詩聖」
    浙江自古茶風甚濃,不單屢出名茶,歷史上更是誕生了不少茶痴名人。與榮西同時代的,陸遊就是一個。陸遊長榮西16歲,因他的姐夫桑承議和兄長陸淞都曾在天台縣任職,故他將榮西修道的天台山稱為「家山」。1148年,陸遊遊歷天台山,興盡留詩一首,自此開啟了「天台吹」的模式。在他眼中,九華山和太華山都不如天台山雄偉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