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日曆 | 關於香港,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從這一天開始

2021-01-09 參考消息

12月19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

請跟隨小編將日曆翻到1984年的12月19日,一個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從此開始。

這一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籤署的中英聯合聲明向全世界宣告:香港在歷經150多年殖民統治後,將於1997年7月1日回到祖國的懷抱;中國將對香港實行「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針,確保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

為了解當年的盛況,小編抖了抖手腳又雙叒叕跳進《參考消息》的報紙堆,在歷史的長河裡撈起當年的那一條條報導,心裡無比興奮。

據香港《中報》12月19日報導:「今天下午五時半,中英聯合聲明正式舉行籤署的儀式。這是香港前途歷史性的一刻。應邀前往觀禮的101名香港各界人士,將親眼目睹這一莊嚴的時刻。世界各地、十億中國人民,其中包括550萬香港市民,此時同樣可以從電視螢光屏上觀看到中英關係史上閃光的一頁,可以看到如何洗滌140多年玷汙在『東方明珠』上的塵垢,使她更加燦爛輝煌。」報導稱,中英正式籤署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是「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思的第一個碩果。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兩國政府關於香港問題的《中英聯合聲明》在北京正式籤署。(新華社)

《中英聯合聲明》正式籤署的當天,香港報紙反應熱烈,各報均以最顯著突出的版位,圖文並茂地作了報導。

香港《成報》:中英聯合聲明籤署大功告成,中英雙方叫好,完成具有歷史意義大事值得高興,為香港長期繁榮提供堅實基礎。

香港《財經日報》:中英籤約,香港前途圓滿解決。

香港《中報》:鋼筆揮就中英解決歷史問題,兩國保證,切實履行聯合聲明。

香港《天天日報》:香港主權重歸中國,炎黃子孫難忘此日。

這件令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事情自然也驚動了外國媒體。日本《讀賣新聞》1984年12月20日評述稱,確定把香港——因鴉片戰爭而割讓以及被租借的地方歸還中國,可以說這是洗刷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汙點」。

1984年12月19日拍攝的英國首相瑪格麗特·柴契爾夫人在籤署中英聯合聲明後發表講話的資料照片。(新華社)

日本共產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赤旗報》1984年12月20日的報導稱,中英兩國通過談判解決了歷史上遺留下來的領土問題。英國把在上個世紀用武力得到的殖民地香港歸還給中國,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過,通過談判解決領土問題這一點值得高度評價。

在此後近13年的過渡期中,全中國人都在期盼著香港回歸的那一天。十年後,1994年12月19日,在天安門廣場上,豎起了「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倒計時牌」。自揭幕時起到1997年7月1日零時,這塊計時牌整整運行了925天。自此每天在牌前駐足留影的人流不斷,與看升國旗、登天安門城樓、參觀人民大會堂一樣,成為遊人們北京觀光行程中足以自豪的一大幸事。

據不完全統計,曾駐足倒計時牌前的各界人士達數千萬人次。香港回歸之夜,有10萬群眾在這裡齊聲讀秒。當時鐘歸零,米字旗降下,中國國歌聲響起,鮮豔的五星紅旗徐徐升起。驀然回首,這一切的開始都從1984年12月19日那天起。

今天的歷史回顧就到這裡。更多精彩內容,歡迎繼續關注漲知識的《參考日曆》。(文/平悅)

1997年7月1日零點,隨著天安門廣場上香港回歸倒計時牌的歸零,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日子到來了。(新華社)

相關焦點

  • 歷史|《故宮日曆》笑傲市場那些年
    1937年《故宮日曆》(臺式)從錢玄同日記探尋《故宮日曆》初版時間關於《故宮日曆》的來龍去脈,在上個世紀30年代的相關史料中,多有記載。「楊本賢」代售營銷《故宮日曆》《古物日曆》且說出版預告刊發之後不久,同年12月間的《華北日報》《世界日報》《實報》等北平各大小報刊,又開始刊發《故宮日曆》的預售廣告。
  • 關於日曆、年曆卡和掛曆的記憶
    厚厚的一疊日曆本,用兩條馬蹄鐵釘子固定在硬紙板下端,上首穿線懸掛於牆,新的一年就開始了。日曆每年換新,但日曆板一般不換。那塊專門的日曆板,上面印著彩色圖案,有名勝風景,有古裝美女,有戲曲人物,也有胖胖的娃娃,在陰暗潮溼的老房子裡也算得上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了。
  • 2017年日曆登場:文創日曆走紅
    故宮專家從浩如煙海的文物中,甄選出365件以禽鳥為主題的藏品,編寫出2017年的《故宮日 歷》,早在9月初就提前開始預售。日曆每月都有一個獨立的主題,「金雞獻瑞」、「百鳥朝鳳」、「珍禽翠羽」等吉言令人眼前一亮。   翻開這本日曆,裝幀精美的圖案秀出了古代皇宮奢華的生活全景。
  • 耶穌的生日並不在聖誕節這一天,為什麼還要在這一天慶祝耶穌誕生
    毫無疑問,耶穌是一個在歷史上確實存在過的偉大人物,最終為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下令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在我們試圖確定耶穌生平的具體時間時,情況就變得模糊不清。雖然我們很確定他曾經在世界上生活過,後來又死掉,但並無證據證明12月25日聖誕節這一天跟日曆上的其他日子 有何不同。
  • 2019年最美的日曆
    ——《東邪西毒》不知你是否也有著關於日曆的記憶,從牆上漂亮的風景、明星掛曆,家中長輩用的手撕老黃曆,到各式各樣的萬年曆、月份牌、檯曆,小小的「歷」,寫滿今日宜忌,物候節氣,寄託著中國人對一年平安順遂的嚮往。一頁頁翻過,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去,人也一天天長大,那樣默默陪伴過中國人一年又一年的日曆,也仿佛成為了時代的記憶,慢慢被我們拋在了身後。
  • 買本日曆 記住日子留下情懷
    說起傳統日曆,過去家家都有,是不可或缺的日用品。但自從智慧型手機普及後,電子日曆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掛曆、檯曆,仿佛將它們逼進了歷史角落。如今,2021年的腳步越來越近,市場上是否難尋掛曆、檯曆的身影?如今還會有購買這些東西的消費群體嗎?12月8日,記者來到濰坊商品城,了解日曆市場的改變,傾聽不同年齡段的市民對傳統日曆的情感。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多種版本成「日曆家族」
    《故宮日曆》是介紹故宮藏品、傳播傳統文化的普及讀物,承載的是故宮的歷史與文化,它每一頁的內容、文字、圖片都經過精心挑選,力求以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藏品、深厚的文化內涵展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故宮博物院的專家學者參與每一頁日曆用圖的挑選、文字的撰寫,讓一本普通的日曆表現出歷史味道與藝術氣息。
  • 2020年日曆PK又開始了,這3款最值得入
    2019年全部假期餘額已經用完,這意味著下一個假期只能等到元旦,也意味著距離2019年的結束只有不到80天了。這個時候,一年一度的日曆Battle又要開始了。在這個看不見硝煙的戰場上,據不完全統計,市場上已經有200多種新年日曆在比美了,躺著的日曆、站著的日曆,能寫字的日曆、會說話的日曆等等,反正阿信的選擇困難症又要犯了。
  • 全球變暖已經加速且不可逆轉
    8月6號,位於該巨大冰塊下方的義大利西北部山區小鎮庫馬約爾開始鬆散居民和遊客。[] 當年,該文章作者之一的斯德哥爾摩大學環境科學教授約翰·洛克斯特倫說,氣候變化可能引發地球「突然且不可逆轉」的變化,「在人類歷史上,我們首次需要面對整個地球不穩定的風險」。[] 人們當年肯定想不到,4年後,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便迅速超過了415 ppm,達到415.26 ppm的新高。
  • 拼布日曆(18)——Aunt Sukey’s Choice
    關注悠享手工,靈感多多、樂趣多多整理書籍,翻出來幾年前從國外買回來的一本「拼布日曆」,其實就是一個拼布圖譜冊,每日一個圖譜。大致翻看了一下,不是很複雜,當然可能會涉及到簡單拼縫、紙質拼縫、貼布等各種技法。
  • 看完這4個品牌的日曆,我開始期待2019年了
    各大品牌爭相推出新年日曆雖說現在距離2019年還有一個多月時間,但多個品牌已經早早地開啟了新年日曆的售賣活動。其中,最令品牌君印象深刻的是下面這4個品牌的日曆。蝦米音樂要說蝦米音樂是音樂類APP裡最會搞事情品牌之一,應該沒人會反對吧。作為音樂類APP,蝦米音樂這次新年日曆裡也布滿了音樂元素。
  • 世界歷史上消失的十天,日曆和文獻上都被抹掉
    現在你可以打開你手機的日曆,看一下1582年的十月份,是不是消失了十天。 1582年,是一個很平常的年頭,然而十月份卻是一個很不平常的月份。因為他跟歷史上任何一個月都不同,從1582年10月5日到14日這其中的十天,神秘失蹤了。
  • 香港:這裡的歷史博物館,是深入了解香港必去的地方
    導語:如果說想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最好的去處就是這裡的博物館了,而香港一直都是我想要了解的地方,這次有機會來到香港,我們就去香港的歷史博物館看看,感受一下這裡的文化氣息,了解一下香港的歷史文明吧。因為當時我們是乘坐飛機去往香港的,所以到達那裡之後已經是下午五點了。
  • 2017,日曆也瘋狂
    消費者、經營者及文化市場的繁榮,正在共同促進著文藝日曆的發展。消費審美化,文藝日曆買者多屬新中產這幾天在網上選購2017年日曆,讓職場新人小楊感覺有點頭大。「從上學的時候開始,就喜歡買掛曆或檯曆,這樣每個月或每天的任務都寫在那,一抬頭就能看到,這種效果還是手機提醒做不到的。但是過去感覺日曆設計樣式都比較陳舊,選不出什麼好看的。
  • 2021春節放假安排日曆學生 2021年春節學校放假安排時間表
    那麼,具體2021春節放假安排日曆學生放假天呢?一起來看看2021年春節學校放假安排時間表。  上海寒假時間:2021年1月23日到2021年2月21日;天津寒假時間:2021年1月25日到2021年2月21日;重慶寒假時間:2021年1月30日到2021年2月28日;吉林寒假時間:2021年1月5日到2021年2月24日;江蘇蘇州寒假時間:2021年1月29日到2021年到2月21日;江蘇南京寒假時間:2021年1月30日開始
  • A股存在明顯日曆效應 從歷史規律看兩會(一)
    我們先來看看A股在兩會期間行情的表現:從歷史數據來看,A股市場存在較為明顯的兩會日曆效應。通過對自2000年以來的歷次兩會前一個月、兩會期間以及兩會後一個月的市場表現進行分析,發現歷次兩會前後市場都是漲多跌少,而兩會期間則呈現搖擺不定的特徵。
  • 德國聖誕日曆每天開個盲盒
    但這並不影響人們對聖誕的期待,每年必不可少的「聖誕日曆」又熱熱鬧鬧地出現在不少城市的大街小巷就是最好的佐證。它可不是只能記錄時間的普通日曆,而是精心設計的禮盒。聖誕日曆只有24天,從12月1日開始每天對應一扇小「門」,門後藏著個小禮物或一句箴言,當所有門都開啟後,聖誕節也就到了。聖誕日曆其實就是為了讓等待聖誕節的日子變得充滿驚喜和趣味。
  • 2021年日曆|最美茶日曆
    發現生活之美 分享生活之美 人人都是生活家 中國茶文化有著悠遠的歷史,從起源到現在至少經歷了六七千年,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慢慢地形成了充滿特色的中國文化的一部分。
  • 推特喪失良知,對歷史玩「雙標」
    導讀:12月13日是我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舉國上下都沉浸在一種非常悲傷的氛圍之中,這一天,我們自發的向83年前那些曾經遭受苦難的同胞們表示沉重的緬懷。設立這個公祭日的目的就是希望所有中國人不要忘記當年日本侵略者所犯下的暴行。
  • 手機日曆出錯了?看到很多人都在討論「二九」兩字,你也去看一下
    但是在翻看下面網友的評論之後,才知道原來是自己的學識還不太夠呀,評論中還有人說這是小學的時候就知道了,看來還是很多人對我們祖國自己的歷史文化瑰寶並不是太熟悉。難道這是本身就在日曆上和手機鍵盤上面有的?接下去的三位網友說這是因為在日曆上冬至這一天往後數起的,這也是我們的24節氣歌之一的部分,也叫「數九」。第四位網友說這是我國古代民間用來計算寒天的方式,又稱冬九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