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貓財經
8天7板,股價月內翻番,市值短期內翻番,在新能源大佬們狂漲一番後,市場炒作終於輪到了這個籍籍無名之輩——小康股份(601127.SH)。
11月25日,小康股份再度漲停收盤,股價報收19.64元,市值達到248億元。自11月16日起,小康股份一度走出了8天7板,漲幅達到100%,如果從本月初的低點8.47元算起,小康股份11月內市值已翻倍。
小康股份此番漲停,源於三季報業績說明會紀要裡提到的關於新能源汽車賽力斯SERES已量產上市。
不過,根據小康股份最新披露的數據來看,2020年1-10月,公司新能源乘用車的銷量為5,326輛,其中金康新能源汽車的銷量為2,061輛。2020年1-9月, 金康新能源汽車的營收為29,276.15萬元,佔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17%,歸母淨利潤虧損53,761.81萬元。
也就是說,這番市場炒作的噱頭——新能源汽車,其營收比例才佔總營收的4%不到,並且還處於虧損狀態。
8天7板,
市淨率超同行64%
公開資料顯示,小康股份以汽車動力總成和新能源汽車為核心業務,以汽車為主營業務的大型製造業實體公司,公司主營產品包括新能源汽車,多功能家用汽車MPV、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微型貨車及交叉型乘用車,及DK15系列、DK15T系列高效節能發動機。
而小康股份之所以引起市場關注炒作,主要還是其新能源汽車項目。
在11月16日,小康股份獲得了第一個漲停板之後,11月17日的一條微信朋友圈又為小康股份的再次漲停錦上添花。
據財聯社報導,11月17日,原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副總裁、汽車行業分析師餘海坤在微信朋友圈稱,已從中信建投證券離職,告別近4年的賣方研究從業生涯,加入小康股份,全面負責旗下金康新能源賽力斯SERES的研產供銷工作。
目前,小康股份連續8天內收穫7個漲停板。
此外,11月17日,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的「十三五」聚焦巡禮欄目中,報導優化口岸營商環境,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將鏡頭聚焦重慶海關和小康集團進出口業務,小康股份的汽車業務再次受到關注。
然而,11月25日晚,小康股份公告提示風險稱,公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今年下半年,公司著力推進旗下賽力斯SERES品牌新能源汽車營銷工作。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車銷量較少,且由於市場競爭格局和未來市場需求存在不確定性,存在銷售不及預期的風險。
另外,根據風險提示性公告,2020年11月25日,小康股份的市淨率為4.11倍,明顯高於汽車行業(市淨率2.5倍)平均水平。
也就是說,小康股份當前的市淨率明顯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將近64%。
新能源「老兵」揮淚撤離美國,
38.5億入股東風銷量暴增9146%
以今年小康股份的動作來看,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其發力的主要方向。
今年10月13日,小康股份擬非公開發行股票3.78億股募資27億,主要用於SERES智能網聯新能源系列車型開發及產品技術升級項目、營銷渠道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根據11月13日小康股份發布的2020年10月份產銷快報來看,汽車整車銷量29,263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2,219輛,同比增長9145.83%;本年累計銷量14,437輛,同比增長187.76%。
小康股份看似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存在感不強,但實際上其在新能源汽車布局時間已久。早在2015年,小康股份便開始了自主開發三電核心技術。
作為小康股份實施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的主體,金康新能源在2017年1月拿到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2018年9月,又正式獲得工信部發放的新建純電動乘用車企業生產資質,成為第9家獲得工信部和發改委「雙認證」的車企。
貓妹注意到,在2018年和2019年業績承壓的情況下,小康股份仍舊加大了研發投入,研發支出分別為16.62億元和22.06億元。另外,2018年,小康股份加大了對智能電動汽車的投入,全年對智能電動汽車的投入高達65.8億元,其中包括對金康新能源增資30億。
然而,小康股份的新能源之路也並非一帆風順。
2017年,小康股份在美國矽谷推出了兩款電動SUV概念車SF7和SF5,同時在矽谷也成立了子公司子公司SF Motors,收購了美國的電池電池技術公司。但是,由於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軍者特斯拉的高速發展,打亂了小康股份的規劃,使其陷入被動的局面,產品遲遲未推向市場。
隨後不久,有媒體報導稱,小康股份正計劃出售旗下電動汽車品牌SF MOTORS,以集聚資金,專注於國內金康新能源業務。
叫停SF5在美國市場的上市計劃之後,小康股份重新回歸國內本土市場。
今年4月,小康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向東風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申請獲得中國證監會核准批覆。小康股份擬作價約38.5億元收購其持有的東風小康50%股權,交易完成後,東風小康將成為小康股份全資子公司,而東風公司將持有30.95%的股比成為公司第二大股東。這次合作,雙方還將進一步深化在傳統汽車、智能汽車領域的合作。
4月23日,重慶市政府與東風公司、小康股份籤訂協議,三方將重點加大對小康股份旗下金康新能源汽車的投資,並在2025年前將之打造成為年產15萬輛、產值在300億元以上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車標杆企業,由SPV向金康新能源投資20億元。
然而,在美好藍圖和市場狂熱青睞的背後,卻是小康股份差強人意的財報業績。
扣非淨利潤虧損近12億,
營運資金缺口近37億
根據小康股份發布的歷年來財報數據,2018年和2019年的營收分別為202.4億元和181.32億元,同比分別下滑7.72%和10.41%;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6億元和0.67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85.33%和30.06%;與此同時,扣非淨利潤分別虧損1.52億元和8.84億元,同比分別暴跌123.84%和441.48%。
此外,貓妹還注意到,小康股份的毛利率也在不斷下降,2019年的毛利率為17.3%,與上年同期相比下滑37.9%。更值得一提的是,小康股份的銷售淨利率在2019年僅為0.47%。這與小康股份連年遞增的研發投入相關。
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小康股份披露的三季報來看,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為92.3億元,同比下降20.2%,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歸母淨利潤虧損7.3億元,上年同期虧損4.2億元,虧損幅度擴大;扣非淨利潤虧損12.36億元,上年同期虧損6億元,虧損幅度擴大。
其中,傳統汽車業務板塊的歸母淨利潤虧損1.88億元,與上年同期淨利潤0.81億元相比減少2.6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小康股份的智能電動汽車板塊,同期歸母淨利潤虧損5.38 億元,與上年同期虧損5.03 億元相比,基本持平。從小康股份的財報上看,虧損主要是新能源汽車的投入所致。
隨著主營業務大幅退坡,新能源汽車項目又「吞噬」了大筆資金,讓小康股份資金壓力驟增。截至今年9月30日,小康股份的流動資產95.43億元,流動負債132.59億元,營運資金出現了近37億元的缺口。
根據小康股份制定的中期發展規劃,未來3-5年內,公司將在賽力斯SF5車型基礎上,進一步開發六款SERES品牌智能網聯新能源車型,這些仍需要大量的投入資金。
持續的虧損,不斷的投入,慘澹的銷量,在面對國內造車新勢力的激烈競爭下,小康股份未來如何絕地求生,金康賽力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