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狄金森——隱逸的明星詩人

2020-12-15 澎湃新聞

艾米莉·狄金森——隱逸的明星詩人

2020-12-11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艾米莉·伊莉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被認為是美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與華爾特·惠特曼一同被稱為美國詩歌星空中的雙子星。狄金森不擅社交,但她的抒情詩卻直白熱烈,充滿情感,這樣的表現與19世紀女性端莊嫻靜、臣服男性的形象背道而馳。狄金森誕生將近兩個世紀以來,她那兼具智慧與顛覆性的千餘首詩歌依然受到廣大讀者與學者的青睞。

艾米莉·狄金森生平

艾米莉·狄金森照片

(銀板照片,攝於1846年12月或1847年初)

狄金森出生於麻薩諸塞州阿默斯特的一個著名家庭。她的父親愛德華·狄金森是一位律師、政治家,兼阿默斯特學院的繼承人。狄金森在家裡排行第二,分別有一個哥哥(威廉·奧斯汀)和一個妹妹(拉維妮婭)。在狄金森的父親堅持下,狄金森比同齡的許多其他女孩接受了更加嚴格和正統的教育。青少年時期,她於阿默斯特學院(1834–1847)和霍利奧克山神學院(1847–1848)進行學習。儘管當時的學業要求嚴格、富有挑戰性,狄金森仍然在學業上表現出色,修習了文學、科學、歷史、哲學和拉丁語等。然而,從23歲開始,狄金森開始退出社會。到30歲時,她成為了一個相對隱居的人,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度過,只會偶爾接待客人,也僅有一次前往新英格蘭旅行探親。她同外界聯繫的最頻繁的方式便是寫信給親朋好友,最常與她的兄嫂兼密友蘇珊·吉爾伯特通信討論她的詩歌。

狄金森是一位多產的詩人,但直到她去世後,世界才真正意識到她的才能。她一生中僅出版了七首詩;直到1886年她去世後,她的妹妹拉維妮婭發現了她寫在成堆小冊子中的近千首詩。馬貝爾·託德和評論家託馬斯·希金森對這些詩進行了大量編輯,並分三卷分別於1890年、1891年和1896年出版。

狄金森詩手稿(詩名Wild Nights- Wild Nights!)

這些詩作一經出版便流行起來,狄金森的才華終於得以展現。狄金森的侄女瑪莎·狄金森·比安奇於1945年發行了更多的狄金森所著詩歌,包括Bolts of Melody系列等。1955年,託馬斯·詹森發行了《艾米莉·狄金森的詩》,作為更加完整和接近原作的版本。狄金森從此成為美國家喻戶曉的詩人。在紐約市聖約翰教堂的詩人角,她的名字排在非常顯著的地位,獻給她的銘文是:「哦,無與倫比的艾米莉·狄金森!」。

狄金森在三十四歲時寫過這樣一首詩:

生命的花朵,有的人

只開放於死神的一擊;

活著時他們默默無聞,

死後才煥發青春活力。

(周林東譯)

無與倫比的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就如同她的詩行一般,隱逸半生,逝後得名。這位隱逸的「明星」詩人,一個平凡而偉大的女子,生命結束之後,開始在人們心中永生。

艾米莉·狄金森的詩歌

《狄金森詩抄》(上、下)

狄金森的詩歌對美國文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隱居生活讓狄金森能夠專注於詩歌寫作。外形上雖然歸隱,但她的內心永遠充實,她將她的心情、情愫完全傾注在寫作上。她的詩傳達了孤獨、痛苦、幸福、欣喜等情感,包含了宗教、道德、愛與愛的消亡等主題。

狄金森的詩是抒情詩,通常被定義為只有一位敘述者(不一定是詩人)表達思想和感情的短詩。與大多數抒情詩一樣,狄金森詩歌中的敘述者通常是第一人稱「我」。但狄金森提醒讀者,她詩歌中的「我」不一定代表本人,有時她也會以「你」來稱呼讀者。

在她的詩中,「死亡」常以擬人化的方式出現;她喜歡使用原創的文字遊戲、出人意料的押韻方式以及突兀的換行符,並將破折號用作停頓,用大寫字母表示強調。這改變了傳統的詩歌寫作習慣,表現出了她對一般詩歌結構的深刻理解。正如狄金森在其宗教詩中為「虔誠」與「不同宗教信仰」之間劃出一道微妙分界線,她的詩歌結構也處於既有和創新形式的中間地帶。

狄金森詩的過人之處就在於其意象的鮮明、想像的奇特。她能夠用具象化的圖像來表現抽象的概念。她的許多詩中,抽象的思想與現實事物可以互為解釋,但其間的聯繫又複雜且難以預測。她也經常使用一些外國地名來體現多層含義,賦予其遙遠神秘、異教色彩的寓意。眾多學者都著迷於對這些「謎一樣的詩行」進行剖析探討。

狄金森詩歌欣賞

我的春鳥

我有一隻春鳥,

會唱許多曲調;

它把春天指引,

直到夏天來臨;

而當玫瑰出現;

鳥兒也就不見。

但我不必傷神,

不必怨天尤人;

鳥兒此次遠去,

是為學習新曲;

雖然漂洋過海,

它還會飛回來。

遠方是塊寶地,

人們都很善意;

男人沒有獵槍,

男孩不玩弓彈;

鳥兒去到那裡,

安全沒有問題。

我的心境明淨,

像有金光照明;

再也沒有懷疑,

再也沒有憂慮;

所有浮躁雜念,

也都離我遠去;

想想我的春鳥,

我就沒有牢騷;

雖然它已飛開,

但是它要回來——

落在遠處樹梢,

唱起明亮曲調!

晚 霞

這位豔麗的客人,

衣著半透銀色;

裁製簡潔而廉正,

帽邊溢滿喜悅。

向晚他來到小鎮,

挨家挨戶訪問;

家家門戶一早開,

好像專等他來;

我想請他別忘記

亮相百靈領地!

(周林東譯)

原標題:《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艾米莉·狄金森——隱逸的明星詩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湃客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外國文學史上的今天|艾米莉·狄金森——隱逸的明星詩人
    艾米莉·伊莉莎白·狄金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被認為是美國文學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與華爾特·惠特曼一同被稱為美國詩歌星空中的雙子星。狄金森不擅社交,但她的抒情詩卻直白熱烈,充滿情感,這樣的表現與19世紀女性端莊嫻靜、臣服男性的形象背道而馳。
  • 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搬上銀幕 海莉·斯坦菲爾德主演
    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搬上銀幕 海莉·斯坦菲爾德主演 時間:2018.05.31 來源:新浪娛樂 分享到:
  • 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十句名言,盡顯自由奔放之內心,又極具哲理
    在19世紀美國詩壇,男有沃爾特·惠特曼,女有艾米莉·狄金森,兩人比肩,成為詩壇兩座不可逾越的山峰。艾米莉·狄金森被譽為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驅,她一生創作1800餘首詩歌,但在生前只發表過八首而已,她去世後大部分詩歌被公之於眾,備受讀者青睞與追捧。
  • Apple出電視劇了,首部拍的是美國著名詩人艾米莉·狄金森
    Apple出電視劇了,首部拍的是美國著名詩人艾米莉·狄金森金羊網  作者:何晶  2019-09-17 Apple TV +將於本周六在2019年翠貝卡電視節(Tribeca TV Festival)上首次公開亮相第一部作品...
  • 和艾米莉·狄金森享受詩意
    艾米莉·狄金森和沃爾特·惠特曼是美國詩歌星空中的雙子星,她的生平和她的詩作絕妙地詮釋了偉大的詩人如何超脫肉身所處的時空。 近日,上海譯文出版社推出《狄金森詩全集》,乃是譯者蒲隆先生傾注二十載心血的結晶。
  • 傳奇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我不是陶淵明
    一、不同的人生,同樣的歸宿「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句,描繪了一種人們嚮往的人生境界。他早年滿懷雄心壯志,看透了官場後,毅然決定歸隱田園,詩酒為樂度餘生。在美國歷史上,也有一位傳奇女詩人,她在25歲之後,就過起了獨居的生活,終日以詩書為伴,並為世人留下了1800多首詩,她就是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
  • 艾米莉·狄金森:在黃金時代選擇隱居,她的孤獨滋養了詩句
    在這個節氣裡,為大家介紹一位氣質清冷的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她在學院求學七年,修習英語和古典文學、拉丁語、植物學、地質學、歷史、「精神哲學」及算術。這是一位非常有個性的女詩人,今天為大家推薦她的三首詩。從這第一首詩,《我是無名小卒》裡面,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名利,她是輕視的。《我是無名小卒》艾米莉·狄金森我是無名小卒!
  • 艾米莉·狄金森:花園中孤獨的詩人
    艾米莉·狄金森(Emily Dickinson,1830-1886)的世界,於我,本是個陌生的世界。我讀詩不多,她的詩,晦澀難懂,有的雖然機靈頑皮,我卻偏偏只能讀輕鬆快樂、通俗淺顯一類。然而,越是陌生,便越是覺得好奇。
  • 艾米莉·狄金森誕辰190周年 | 了解她的另一種方式
    ——艾米莉·狄金森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一位女詩人,她用詩意的方式,吟詠出女性的希望、勇氣、愛情、友誼與關於人生的種種體驗。在離群索居的環境下,她寫作的詩歌並不封閉,反而打開了個人與歷史的維度,在對女巫受難的追溯中,對自然萬物聲音的感知下,狄金森的創作不局限於女性的肉身經驗,而是展現出了難得一見的開闊、自足與不受馴服的氣質,並由此啟發了包括龐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史蒂文斯、弗羅斯特、T·S·艾略特、策蘭在內的一眾偉大詩人,以至於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在《西方正典》裡感嘆:「除莎士比亞之外,狄金森是但丁以來西方詩人中顯示了最多認知原創性的作家
  • 我總感覺我失去了什麼 | 艾米莉·狄金森詩選
    Poka- 艾米莉·狄金森 -我不會有肉體的子嗣,但我有神聖的安慰。上帝給了我一種不同的繁衍方式。我的小孩來自於我的心靈,我永遠的子嗣,我靈魂的狂喜。我歡迎這快樂的陣痛,讓詩與創造者分離。
  • 古代的文人墨客,為何都偏愛隱逸田園?從陶淵明和孟浩然說起
    尤其是一些博學多才的文人墨客,更是可以瀟灑的隱逸山林,並在詩與遠方的陪伴下過一生。相信一提起「隱逸」兩個字,大家腦海中一定會閃現出陶淵明三個字。作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曾在仕途無望的前提下棄官歸隱。過上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隱逸生活,並為世人創造出了一個世外桃源。
  • 通過艾米莉·狄金森,我們能解決詩歌的翻譯之困嗎?
    近來,由復旦大學文學翻譯研究中心和美國艾米莉·狄金森國際學會(EDIS)聯合發起和組織的「艾米麗·狄金森國際合作翻譯項目」意在探索出一種國際合作新模式,它匯集了一批中外狄金森學者專家和熱愛狄金森的詩人,分工合作,為解決上述困境提供一種可能和範例。
  • 「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為何會選擇歸隱?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從《晉書.隱逸傳》一書來談一談陶淵明隱逸的原因。根據《晉書.隱逸傳》中對隱士的記載,我們能歸納出隱士歸隱的三個主要原因;其一是天性淡泊,其二是厭仕求安,其三則是不事新朝。而在以上三個原因中,陶淵明隱逸的原因就佔兩種,分別是天性淡泊以及厭仕求安。
  • 艾米莉·狄金森誕辰190周年|了解她的另一種方式
    ——艾米莉·狄金森艾米莉·狄金森是美國詩歌史上最耀眼的一位女詩人,她用詩意的方式,吟詠出女性的希望、勇氣、愛情、友誼與關於人生的種種體驗。在她魅力的頂峰前我們遇到了最傑出的心靈,這是四百年來西方詩人中絕無僅有的。」但在十九世紀,狄金森沒有得到與她詩歌才能匹配的重視。
  • 花園、臥室與廚房——艾米莉·狄金森的廣闊世界
    艾米莉·狄金森(1830-1886) 艾米莉·狄金森和華爾特·惠特曼是美國詩歌星空中的雙子星,她的生平和她的詩作絕妙地詮釋了偉大的詩人如何超脫肉身所處的時空。艾米莉生活在19世紀後半葉的美國麻薩諸塞州,在一個叫做安默斯特的僻靜小鎮上度過了默默無聞的一生,後半生身著白衣,幾乎足不出戶。但這絲毫沒有妨礙她的詩歌開創了一個時代,影響了諸多二十世紀的大詩人,如T.S.艾略特,羅伯特·弗羅斯特,W.H.奧登等人。
  • 《請允許我成為你的夏天》 美國 艾米莉·狄金森
    《請允許我成為你的夏天》 美國  艾米莉·狄金森當夏天悄然流逝,請允許我成為你的夏天當夜鶯與金鶯收斂了歌喉,請允許我成為你的音樂!請允許我為你綻放,我將穿越墓地,四處播散我的花朵!請把我採擷吧,你的花朵,銀蓮花,將為你永遠綻放!
  • 首部作品拍的是美國女詩人艾米莉·狄金森
    該劇由海莉·斯坦菲爾德主演,她將扮演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詩歌先驅之一艾米莉·狄金森。劇本由《婚外情事》編劇阿蓮娜·史密斯操刀,大衛·戈登·格林執導。故事圍繞狄金森的家庭以及她的詩歌創作歷程而展開,反映其個人成長史。《狄金森》將於11月1日正式上線。
  • 艾米莉·狄金森誕辰190周年:擁有一隻告別荒野的筆
    艾米莉·狄金森1830年12月10日-1886年5月15日艾米莉·狄金森是全球詩歌史上最耀眼的女詩人之一,她用詩意的方式,吟詠出女性的希望、勇氣、愛情、友誼與關於人生的種種體驗在離群索居的環境下,她寫作的詩歌並不封閉,而是展現出了難得一見的開闊、自足與不受馴服的氣質,並由此啟發了包括龐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史蒂文斯、弗羅斯特、T·S·艾略特、策蘭在內的一眾偉大詩人,以至於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在《西方正典》裡感嘆:「除莎士比亞之外,狄金森是但丁以來西方詩人中顯示了最多認知原創性的作家。在她魅力的頂峰前我們遇到了最傑出的心靈,這是四百年來西方詩人中絕無僅有的。」
  • 從中華農耕文化談起,漫談中國古代文人特有的隱逸思想
    傳統文人們寒窗苦讀,便是為了進京做官,但有很多文人在做官以後因為不堪官場的黑暗,無法忍受勾心鬥角之事,而渴望隱居山林、隱逸田園對於古代文人內心所渴望的隱逸之情,並不是在一個朝代忽然產生,也不是指代一小部分詩人,而是一個大的現象,並且由來已久,在很早之前已經初現端倪,這種田園隱逸之風幾乎貫穿了整個中國詩歌史,被歷來的文人們吟詠讚嘆
  • 艾米莉·狄金森日記 | 我的生命太簡單艱苦,以致於有人可能為此...
    詩人是「真正說實話的人」,可是真理卻不會受性別所限制。她的真愛來得很晚,而她的十四行詩可以證明這遲來的快樂的確補償了先前的貧乏。我曾經羞怯地敲過愛的大門,但是只有詩開門讓我進去。我所看過的只是熱情的側影。但熱情與創作總是同時來臨,那種穿刺精神的感受,同時想像也是詩人的疆域。認識一個就等於認識另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