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房地產是現階段金融風險最大『灰犀牛』」
觀點分享: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表示: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作為「灰犀牛」,其風險特徵在於在特定時期爆發的概率極高且有非常明顯的信號,可是卻極容易被忽視,盲目導致突然爆發時帶來重大損失和衝擊。回顧從「房住不炒」定位以來,監管層對於房地產行業的監管、對於「結構性去槓桿」一以貫之的政策基調、對於流動性總閘門的管理和對金融脫離實體經濟的風險強調的無以復加,房地產和金融體系之間蘊含的金融風險及其衝擊,與其說是「灰犀牛」,不如說是並非完全不可預測、但暫時望不見的「灰天鵝」。
02
03
股指:期指或出現衝高后的震蕩走勢
國債:央行意外 MLF 操作點燃做多熱情
黃金:考驗200日均線能否重新修復
白銀:短時低位略企穩
銅:補庫良好,支撐價格
鋁:多重利好刺激,鋁價應聲上漲
鋅:現貨升水回落,價格略有承壓
鉛:庫存增加,價格承壓
鎳:回調承壓
鐵礦石:01合約900上方壓力較大,高位震蕩思路對待
螺紋鋼:現貨成交轉弱,高位震蕩
錳矽:窄幅震蕩
焦炭:現貨第八輪提漲
動力煤:現貨延續強勢
豆粕:美豆收跌,跟隨下跌
豆油:偏弱運行
棕櫚油:短線偏空
白糖:震蕩下跌
棉花:短期上下有限,長期重心有望上移
瀝青:波動提升,關注OPEC+會議
PP:短期震蕩中期仍偏強
尿素:不看跌仍為市場普遍預期
苯乙烯:短線波動放大,謹防衝高回落
LPG:謹防回調,關注OPEC會議
PF:底部區間震蕩
原油:OPEC+大會因分歧延期,謹防回調
04
SMM月度展望:11月鋅價漲幅超10%,12月繼續衝?
SMM認為,展望12月,鋅仍然是供應定價的邏輯,由於海外Gamsberg礦山停產時間較長,供應緊張加劇,導致進口加工費較11月初再有下調。而國內高海拔地區鋅精礦進入季節性停產,冶煉廠對於進口礦依賴度較高的情況下,貿易市場跟隨海外下調國產加工費,預計12月鋅精礦加工費仍會下調。且目前國內煉廠原料庫存水平環比走弱,部分煉廠已有減產計劃。供應縮減下,預計鋅價仍然走勢較強。
日本銅和黃銅協會:日本銅及銅合金製品產量同比下降6%
據外媒報導,日本銅和黃銅協會(Japan Cu And Brass Association)的初步數據顯示,10月份銅及銅合金製品產量同比下降6%至59289噸,同比降幅比8月份和9月份分別錄得的31%和18%的降幅有所收窄。銅產量環比增加18%,為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
中國製造業數據向好,拜登新上任增強樂觀情緒,金銀遭拋售
現貨金跌逾1%至每盎司1764.29美元,現貨銀則跌超3%至每盎司21.90美元,在市場風險偏好改善的情況下,作為避險工具的貴金屬期貨跌跌不休。新冠疫苗將帶動經濟反彈的樂觀情緒抵消了美元疲軟的影響,金價可能錄得四年來最差月度表現。與此同時,中國製造業數據向好,以及拜登新政府領導下政治穩定性增強的樂觀情緒引發黃金了賣盤。
阿格斯: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勘探支出費用處於6年高位
據外媒報導,
①澳大利亞統計局今天公布的季度勘探數據顯示,在鐵礦石和黃金勘探支出費用增加的推動下,7月至9月,澳大利亞礦產勘探支出總額增加了9%,至7.45億澳元。
②今年7月至9月澳大利亞鐵礦石勘探支出費用創六年新高,但因煤炭市場存在不確定性,礦業公司專注於利潤率較高的礦產,煤炭勘探受到非季節性的打擊。
③必和必拓和力拓集團都在投資新的礦區,以維持他們從皮爾巴拉地區生產的礦石的質量和數量。他們還使用更多的自動化鑽孔和爆破系統,這些系統在獲得需要額外勘探的高質量礦床模型的情況下有很好的運行效果。幾家規模較小的公司正在尋找機會,開設更多邊緣的礦山,從而利用當前強勁的鐵礦石價格盈利。
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喜獲高產工業油氣井
近日,新疆油田一線勘探人員在位於新疆北疆的準噶爾盆地東部成功試採出高產工業油氣井,根據現場工作人員測算分析,這座油井出產的原油各項指標已達到優質輕質原油國際標準。在試開採過程中,康探1井在位於地下3000米和5000米的兩個地質儲油層分別獲得158方和133方日產油量,日產天然氣量近2萬立方米,達到高產油氣井標準。(央視新聞)
今年我國新增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5.5萬家已超2019年全年新增數量
天眼查專業版數據顯示,我國今年第三季度新增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全部企業狀態)近2萬家,環比增長18%。今年前三季度共新增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超4萬家,同比增長65%。以工商登記為準,截至11月30日,我國今年新增的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已經超過5.5萬家,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的新增數量。(e公司)
隆眾資訊:苯乙烯江蘇社會庫存下降
①2020年11月23日―11月29日總共7天,苯乙烯江蘇社會庫存國產及進口到貨3.5萬噸,去年同期到貨4.69萬噸(7天時間);提貨6.32萬噸,發船1.55萬噸,去年同期提貨4.76萬噸(7天時間)。到貨小於提貨,庫存下降。
②據不完全統計,苯乙烯江蘇社會庫存目前總庫存量在7.15萬噸,環比降2.82萬噸;商品量庫存在5.25萬噸,環比降0.57萬噸。
③本周碼頭到貨以國產到貨為主,到貨量2.6萬噸,佔到貨量的74%。中東到貨延期導致下周到貨集中,然發船依舊存在,仍有去庫預期。工廠檢修重啟加上新裝置投產,導致後期國產到貨量增多,進口量預計在12月下旬增加。
高盛預計到2021年油價將進一步上漲至65美元/桶
高盛分析師稱,由於疫苗利好消息帶動下的需求反彈以及非OPEC供應反應溫和,在市場再平衡的過程中,油價將在明年升至65美元/桶。然而,由於疫情封鎖的擴散,歐洲市場面臨短期需求下降。「冬季浪潮」將導致全球原油需求受到300萬桶/日的衝擊,這些衝擊只有一部分能被供熱和補貨的需求所抵消。這些矛盾的信號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內使價格波動,並使OPEC+在本周推遲或實施其計劃的1月增產190萬桶/日的決定更加複雜化。
農產品
南美乾旱引發市場擔憂,農作物價格將迎來2015年6月以來最大月度漲幅
據外媒報導,
①農作物價格將迎來自2015年6月以來的最大月度漲幅,就在中國需求迅猛增長之際,南美的乾旱天氣引發了人們對產量的擔憂。拉尼娜天氣現象減少了巴西的降雨量,巴西是大豆、咖啡和糖的最大種植國,對產量的擔憂情緒一直是價格上漲的強大推動力。CBOT大豆本月大漲13%,為2016年以來最大漲幅,玉米上漲10%,為去年5月以來最大漲幅。
②中國進口需求的激增也大大推動了大豆和玉米的價格,大連當地玉米和食用大豆的價格正處於或接近創紀錄水平。據貿易估算,中國未來一年可能進口3000萬噸玉米,大豆購買量可能達到1億噸。在經歷非洲豬瘟之後,生豬養殖業出人意料地快速復甦。經濟復甦及對植物性食品的需求都大大推動了玉米和大豆的需求增長。
CBOT大豆期貨預計錄得六年來最大月線漲幅,玉米觸及16個月高位
據外媒報導,
①CBOT大豆期貨周一連續第二個交易日上漲,本月預計錄得2014年10月以來最大月線漲幅,因需求強勁和天氣憂慮。玉米期貨升至去年7月以來高位,小麥期貨連續第五日走高。澳大利亞國民銀行農業綜合企業經濟學家Phin Ziebell表示,人們對南美的天氣和產量存在一些擔憂。但與此同時,全球穀物和大豆還有庫存。價格的變動將取決於中國的需求。
②長期乾旱預計將降低南美主要農作物種植區的產量,支撐美國大豆和玉米期貨,儘管近期有一些降雨。供應趨緊已促使全球最大大豆生產國巴西尋求海外供應。據巴拉那瓜港務局稱,一艘載有30500噸美國大豆的貨船將於周五抵達巴西。不過大豆出口銷售疲軟限制升幅。美國農業部(USDA)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上周向其他國家出口大豆減少42%,創下逾兩個月最低水平,因未知目的地買家取消訂單。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
責任編輯:jh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