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樓市波瀾再起:萬人搶房?為何再提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財經》雜誌

萬人搶房?徵房產稅?深圳最新回應!為何再提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

深圳樓市波瀾再起,郭樹清近日發文再提房地產是最大的「灰犀牛」,釋放什麼信號?

代持炒房,中一套狂賺500萬,官方火速出手

深圳樓市不平靜。近日,有關媒體報導了華潤城潤璽一期等熱點樓盤出現「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等情況。11月30日,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局長、黨組書記張學凡表示,針對當前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以及媒體反映的代持炒房等情況,政府部門正在研究綜合調控政策,堅決打擊市場投機炒作行為。

12月1日,萬科方面表示,根據深圳市政府最新指示,對瑧山海家園銷售方案做出調整:目前整理出誠意登記審核通過和資金凍結成功的客戶名單,將會把名單提交給政府相關核查部門。

據悉,日前深圳南山區一網紅盤開盤,最低價格1000萬起步的房子,獲得有效登記號達到9687個,凍結資金高達339.05億元。開盤後僅半天,1171套房源就全部售罄。

這波萬人搶房,最令人震撼之處,不在於近萬人去搶1000多套房子,而是這一樓盤均價超過13萬元,想要搖號登記至少要有350萬的現金用於驗資。

即便如此,搶房熱度依舊居高不下。

更關鍵的是,據透露,「眾籌打新」「借票代持」層出不窮。有上市公司高管借了3個資格搖號,一次凍結資金超過1000萬元。

究其根本,在於新房價格倒掛,樓市打新成了穩賺不賠的遊戲。

雖然均價超過13萬,但周邊二手房均價高達18萬,一套房動輒四五百萬的差價,由不得購房者不蠢蠢欲動。

面對這一現象,新華社評論指出,「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現象顯然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

純屬謠言!深圳市稅務局回應房地產稅開徵傳言

樓市的火熱,讓深圳將開徵房地產稅的傳聞不脛而走。

深圳市稅務局官方微信公眾號12月1日信息顯示,該局發布《純屬虛假!深圳市稅務局回應網絡房地產稅開徵傳言》文章稱,近日,網上流傳「深圳市房地產稅徵收試點將於2021年1月1日起運行」,該消息純屬謠言,請廣大市民勿信謠傳謠。對於蓄意編造、發布、傳播有關虛假信息、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我局將提請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房地產被定位為「灰犀牛」,釋放了什麼信號?

來源:國民經略(ID:guominjinglve)

文:凱風

近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近日出版的《十四五規劃建議輔導讀本》中發表文章指出: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

文章說:

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

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 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

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

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可謂一錘定音,對房地產泡沫發出了最嚴警告。

這不是權威人士第一次發出類似警告了。

有人應該還記得,兩年前,郭樹清在陸家嘴金融論壇上曾發出提醒:

理財產品收益率超過6%就要打問號,超過8%很危險,超過10%就要做好損失全部本金的準備。

兩年後的今天,全國的P2P網貸機構已經從高峰時期的3595家縮減為0了,足見權威定調的重要性。

「灰犀牛」一詞,來自美國經濟學者米歇爾·渥克。與我們熟悉的黑天鵝事件不同,灰犀牛事件,指的是常見卻又容易忽略的潛在危機;而黑天鵝事件,指的是罕見卻影響重大的風險。

如果說「新冠疫情」是典型的黑天鵝事件,超乎預料而影響深遠。那麼房地產泡沫、金融泡沫、債務爆雷等,就是典型的「灰犀牛」事件,危險如形隨形,但又被習以為常的人們所忽略。

房地產就是如此。

目前,居民槓桿率(居民債務/GDP)已經超過60%,正在趕超發達國家。而在2008年時,居民槓桿率還不到20%。10年多時間翻了3倍。

即便如此,整個社會對房地產的熱情有增無減,抱團漲價、萬人搶房、地王頻出的熱潮一浪接過一浪,絲毫沒看到背後潛在的危險。

以房價收入比來看,深圳超過了35,三亞、北京、上海、廈門超過了20,廣州、福州、杭州、南京、東莞、蘇州等城市超過了15,而國際正常水平在3-6之間。

以此標準來看,在主要一二線城市中,只有長沙處於合理水平。

即便考慮到發展中國家房價更易先於收入而上行,絕大多數城市的房價收入比也是不正常的。

當然,基於地方政府房地產經濟和土地財政的需要,房價即便脫離基本面也能得到維持,但這種格局再進一步深化,顯然是不健康的。

房地產不是一個單純與鋼筋混凝土打交道的行業。

眾所周知,房地產涉及鋼鐵、水泥、電器等上下遊諸多行業,與信貸、消費等領域息息相關,更關乎許多人的財富基本盤,嚴重影響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

所以,每一次房地產危機,都會影響整個金融體系乃至經濟。

上世紀90年代的日本,在房地產泡沫崩盤後曾經一蹶不振,「失去的20年」讓日本錯失了發展機遇。

當時,由於整個社會與房地產深度捆綁,房地產泡沫破裂,東京等六大都市區的地價一度超跌了60%以上,由此導致無數人財富灰飛煙滅,大量公司、銀行破產,整個社會備受其害。

正如權威人士所言,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

所以,遏制房地產泡沫就是不得不走的一步棋。

當然,這背後存在明顯的央地博弈。地方更在乎房地產經濟、土地財政的基本盤,時時不乏鬆綁的衝動;而高層看到的是全局,在乎的金融穩定和社會安全,因此對地產泡沫更為在意。

所以,我們看到,房地產融資「三道紅線」的橫空出世,看到一眾地方政府吹風鬆綁調控的政策遭遇「朝令夕改」的撤回,甚至在疫情衝擊史無前例的上半年都未將全面重啟房地產,都是這一博弈的體現。

當然,必須說明的一點是,遏制房地產泡沫,並非將房地產打壓在地。

房地產畢竟是個大行業,牽一髮而動全身,穩是關鍵,防範金融風險是目的,軟著陸是理想情形,無論哪個層面都不會一棒子打死。

但同樣要說明的一點是,金融正在進入強監管時代。無論是螞蟻金服這樣的超級巨頭,還是某些年銷售數千億的超級房企,在強監管面前,都沒有太多掙扎空間。

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勿謂言之不預也。

相關焦點

  • 銀保監會主席說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這是什麼信號?
    銀保監會主席說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這是什麼信號?正因為房子如此「貴重」,所以房地產行業的任何風吹草動,既能掀起浪花,更會引發漣漪。近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文表示: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郭樹清在《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一文中指出: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
  • 萬人搶房、央媒發聲!深圳樓市著了什麼魔?
    萬人搶房、眾籌打新、借票代持……遠程操控一籤賺500萬。「別吹牛說自己是什麼老總,有什麼樣的資源……你知道社會地位是怎麼劃分的麼?就回答兩個問題:你住在哪兒、有幾套房。」來自深圳的資深炒房客林森告訴AI財經社,不在深圳有房產,就別自稱有錢人。
  • 房地產是最大「灰犀牛」?權威定調,釋放了這些信號?
    郭樹清主席表示當前我國金融方面存在灰犀牛,而最大的灰犀牛便是房地產! 而相比於美國次貸危機是房地產佔GDP的32%,我國目前的相關貸款佔到了銀行貸款的40%左右,當然這還不包括很多隱形的資金流入到房地產市場。這也是郭樹清書記表示,當前房地產市場是最大的灰犀牛的原因。
  • 樓市還是被盯上,房地產已成我國最大「灰犀牛」,啥意思
    文/李閏房地產在早幾年曾經掀起了一輪造富神話,我國不少房企的老總身家不菲。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的樓市經過前面幾年的迅速發展,在價格上面已經遠遠高於普通人的工作收入,銀行信貸資金有不少流入了樓市,讓一些實體經濟缺少了照顧。
  • 明年A股要漲16% 樓市卻是最大的灰犀牛
    04錢要少了,股票又要漲,如果這兩個判斷都成立的話,樓市可就不妙了。為什麼呢?因為在中國,股市和樓市一直是最大的兩個資金蓄水池。比如,以前動輒流搖的板塊,開始搖起來了;同一個樓盤,上半年開盤時中籤率挺高,到了下半年就變成好幾個人搶一套房;二手房成交連續多個月維持高位;有開發商主動要求低調點,因為「客戶實在太多了」。
  • 房地產是現階段最大「灰犀牛」
    其中指出,房地產與金融業深度關聯: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產di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佔銀行業貸款的39%,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進入房地產行業。可以說,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要堅決抑制房地產泡沫。
  • 樓市新認知,「不成為房地產的加工廠」,房價下行吹響「集結號」
    但是,以一線城市深圳、北京的新房火熱,以及杭州、南京的「萬人搖」搶房還是給了買房人一次重重的一擊。收入還沒有增長,搶先買房已經行動了。特別是杭州某個樓盤959套預售房迎來超過5萬人參與認籌搖號,更是讓很多購房者大跌眼鏡 怎麼解釋當前的樓市現象,傳統的市場規律、房地市場供求關係,房價收入比等已不能解釋。於是,專家們總結出來一句話就是「買房賺錢的預期始終存在」。
  •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
    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房地產泡沫是威脅金融安全的最大「灰犀牛」 北京商報   2020-11-20 08:28 [摘要] 近年來,各地區各部門根據「房住不炒」和「一城一策」精神,優化金融資源配置,嚴防資金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 國民經略:樓市進入下半場,中心地段強者恆強,邊緣地段持續橫盤
    文/幸福裡A今年以來,中國樓市呈現出了分化的態勢。北方房子賣出「白菜價」,南方則頻現「萬人搖」。都說房地產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為了穩樓市,青島、廣州、上海等地紛紛發布人才落戶新政,「搶人大戰」正式上演。未來,置業的城市怎麼選?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成渝,哪個都市圈最有發展前景?
  • 比「黑天鵝」更可怕的是「灰犀牛」
    是指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2016年,樓市關鍵詞,「黑天鵝」2017年,樓市新詞,「灰犀牛」最早提出「灰犀牛」的是美國經濟學家米歇爾·渥克於2013年1月在達沃斯全球論壇上提出。灰犀牛生長於非洲草原,體型笨重、反應遲緩,你能看見它在遠處,卻毫不在意,一旦它向你狂奔而來,定會讓你猝不及防,直接被撲倒在地。它並不神秘,卻更危險。中國的樓市,房地產泡沫無疑像是「灰犀牛」事件。
  • 深圳新盤搖號試點積分制 「萬人搶房」局面有望終結
    財聯社(深圳,記者 楊依依)訊,繼積分落戶、積分入學制度之後,深圳或將進入「積分買房」時代。據了解,數天前深圳「網紅」樓盤華強城(華強城市花園一期)公示銷售方案,成為深圳商品房史上首個引入積分制搖號的樓盤。方案顯示,該項目此次開盤推售556套,按有無房產、是否為深戶、繳納社保年限等三個大項設置認籌積分規則,根據分數高低,取排名前5560位參與公證搖號。其中,「在深無購房記錄」一個子項分數最高,為50分。
  • 樓市調控之下,二手房為何成了最終的受害者?
    今年7月份以來,全國已有超過30個城市陸續升級樓市調控,僅僅11月份,浙江、深圳、山東、安徽幾乎同時行動,要麼發布了樓市新規,要麼針對樓市亂象嚴正表態。而西安更是出臺了二套房首付最高提到70%的新政,一時間引發全網熱議。
  • 深圳樓市調控,需要什麼硬核政策?
    李宇嘉近期,深圳某新樓盤「萬人搶房」再次發酵,《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文章,強調「打新熱」背後的買房牟利與「房住不炒」理念背道而馳。十幾萬元一平方米、超過1000萬一套的商品房,居然成了火爆的「投資品」。
  • 197萬老人,樓市瘋狂打折,哈爾濱該如何留住年輕人?
    其實,南北方的差異,不僅僅是在氣候上,現在連樓市也開始有著明顯的"南北差異"。 在不久之前,作為北方省會城市之一的哈爾濱市,出臺了鼓勵房企打折促銷的相關政策;而另一邊,南方的經濟特區深圳,卻出現了萬人搶房的現象。
  • 從深圳樓市舉措我們聞出了什麼味道?
    換句話說,就是深圳的商務公寓將成為「絕版」,當存量商務公寓轉化為住宅後,深圳以後再也沒有「商務公寓」這個住房形態了。01今年以來深圳在樓市上的表現極為搶眼,先是疫情後樓市冷啟動,接著萬人搶房、秒光碟,然後是市場火爆、房價快速上漲,接著「深八條」出臺,調控政策升級,許多人一夜之間失去購房資格,同時房價瞬間下跌幾十萬甚至上百萬,上演了「樓市過山車」。
  • 深圳房地產調控新八條 樓市不憂反喜
    來源:新浪博客深圳房地產調控」新八條」,樓市不憂反喜 趙卓文(廣州市同創卓越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總經理)7月15日,深圳新一輪樓市調控政策,如業界預期的一樣,到來了。樓市異動,有關部門的密集調研,早已作好了備註。略為令人意外的是:這次調控政策,把限購的條件提得特別高。媒體又要用「史上最嚴」來形容了。1、深圳提高了限購的門檻,關緊了大門。說明了深圳住宅作為稀缺產品,確實有必要用行政管理辦法來平抑投資性需求。
  • 對不起,2000多萬的剛需房,我不配|深度
    來源:無冕財經作者:曹蓓編輯:李霂軼在深圳萬人搶房、眾籌打新、代持炒房的消息持續數日後,深圳官方回應了。此前流傳著這樣一份非官方數據,深圳擁有一套房子的人數為143.5萬人,在深圳擁有兩套房子的人群為15.3萬人,擁有三套住房的人群為1.6萬人,而擁有三套以上的人群有3.7萬人,加起來深圳只有164.1萬人買了房子,而深圳常住人口大概有1300萬,如果按照這個數據計算,超過1000萬生活在深圳的人,沒有自己的房子。
  • 深圳變相調控!未來樓市要變天了!
    大鬍子看深圳昨天,深圳迎來近幾年最大規模的土拍。一次性出讓8宗土地,總成交金額達到339.81億元。創下最高成交金額的記錄。大量住宅供地集中出讓,並不常見。而對於深圳樓市而言,這不僅意味著深圳樓市調控思路的轉變。
  • 回望巨變之年 2020房地產十大關鍵詞
    這一年,南北樓市也如季節般冷熱分明,珠三角、長三角先後掀起復甦熱潮,環京等地卻一片蕭條。有人手持千萬在深圳「打新」,有人在燕郊甩賣房產,只為逃離月供壓力。房地產已成為我國金融風險最大的「灰犀牛」,居民肩上的債務槓桿已臨近高點,巨變的2020年也將是行業糾偏的開始。地產仍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壓艙石」,但房子最終要回歸居住屬性,剝離狂熱的投機色彩。
  • 多地密集發布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 落實「房住不炒」精神
    深圳房價扶搖直上調控防止猛漲猛跌7月15日,深圳市一條涉樓市的重磅消息——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等8部門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通知》。鄒琳華告訴記者,2020年上半年,深圳等一線城市樓市走勢引人矚目。即使受到疫情衝擊,深圳房價仍扶搖而上,房價水平趕超北京位居全國第一。鄒琳華稱,據2020年6月緯房指數顯示,2020年上半年,深圳房價累計上漲11.35%,上海累計上漲4.72%,北京累計上漲2.81%,廣州累計上漲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