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對於絕大多數家庭,房子可能是最值錢的家庭資產;對於絕大多數人,買房可能也需要發動全家人的力量。正因為房子如此「貴重」,所以房地產行業的任何風吹草動,既能掀起浪花,更會引發漣漪。
近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發文表示:房地產是現階段我國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的「灰犀牛」。郭樹清在《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一文中指出: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2008年次貸危機前,美國房地產抵押貸款超過當年GDP的32%,而目前我國房地產相關貸款已經佔銀行業貸款的39%,其中還有大量債券、股本、信託等資金在不斷地進入房地產行業。
一石激起千層浪,郭樹清的文章在網上迅速傳播,成為最熱點話題之一。郭樹清在文章中所用的「灰犀牛」一詞,源自根海姆學者獎獲得者米歇爾·渥克撰寫的《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灰犀牛」和「黑天鵝」是相互補足的概念,「黑天鵝」比喻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灰犀牛」則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值得注意的是,這已經是中央第二次強調房地產泡沫是「灰犀牛」的說法,也正好說明了房地產泡沫的嚴重性和潛在的危害性。
用「灰犀牛」比喻房地產,非常形象。灰犀牛體型笨重、反應遲緩,很多時候我們雖然能夠看見它就在遠處,卻毫不在意。然而,一旦灰犀牛狂奔過來,我們必然會因為猝不及防而被直接撲倒在地。相對於極小几率出現的黑天鵝而言,灰犀牛並不神秘,但卻更加危險。如今,很多人都已經習慣了房地產投資的暴利,但是卻沒有意識到房地產背後潛伏著的金融、社會穩定危機。然而,當房地產這隻「灰犀牛」一旦開始向我們狂奔而來時,有幾個人能毫髮無傷地躲開?
有意思的是,就在這篇文章進入公眾視野之前,深圳甘岡上演了一場萬人搶房事件。據報導,位於深圳核心區域的華潤城潤璽一期開盤均價約13萬元/平方米,而周邊二手房掛盤價有的已經達到18萬元/平方米,每平方米數萬元的倒掛價差之下,怪象自然隨之而來。早在離開盤還有數月時間之前,不少「打新攻略」就在網絡流傳。到了選房之時,不僅出現了「眾籌打新」「借票代持」等傳聞,還出現了「借票代持」等炒作,加劇了搶房現象,真可謂是「廟小妖風大」。前腳深圳發生了萬人搶房事件,後腳房地產是金融風險方面最大「灰犀牛」的新聞就搶佔頭條,這究竟是巧合,還是在傳遞出某種信號?
從數據層面分析,2008年時我國的居民槓桿率(居民債務/GDP)還不到20%,而目前已經超過60%,正在趕超發達國家。居民槓桿率10年的時間翻了3倍,高速發展難免「拔苗助長」,居民越相信房地產能夠致富,房地產的泡沫就越嚴重。而房地產泡沫與金融安全和社會穩定則息息相關。據統計,上世紀以來,世界上130多次金融危機中,100多次與房地產有關。為避免引發更大的危機,樓市必然需要逐漸弱化風險,而國家也需要擺明態度並通過政策引導解決問題。
從拉動內需角度分析。國際公認的房價收入比正常範圍在3-6之間,但我國很多城市房價收入比都已經超過10,無論是一二線大城市,還是三四線小縣城,想通過正常的工資水平買房子基本上不可能。這就導致了許多人買房後,即便是他們有心消費,但受制於沉重的房貸,也只能退而求其次地少消費甚至不消費。可以說,高企的房價不僅讓無數年輕人淪為「房奴」,也綁架了中國經濟。在雙循環的戰略背景下,拉動消費被擺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所以中央必然會出手調控,為受制於高企房價的青年主力消費群體鬆綁,讓他們敢消費、能消費。
從轉變發展方式角度來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相較於拉投資、建工廠、發展第三產業,很多地方政府更願意將精力放在賣地上,大搞土地財政。這樣做不僅不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而且會加大地方債務風險。所以,無論是從轉變發展方式的角度,還是從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角度,中央出手調控房地產都是必然的。
最後,從最近的一些新聞來看,傳遞出的信號也非常明顯。8月份,被稱為終結房地產「三高」模式的「三道紅線」政策出臺。11月25日,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主任劉鶴在《人民日報》撰文指出,房地產業影響投資和消費,事關民生和發展。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一天後,也就是11月26號發布的央行第三季度貨幣政策報告中也提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11月28日新華社專門發表《抑制樓市「打新熱」需要「硬核」舉措》的評論文章,傳遞出明顯的住房不炒的信號,還指出要「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
亡羊補牢不如未雨綢繆。很多時候,「灰犀牛」之所以能夠橫衝直撞、造成巨大破壞,根源在於人們對危機前徵兆的忽視。目前我國房地產政策轉折點的信號已經非常明確,國家出手遏制房地產泡沫這局大棋也正在落子,相信一定可以制服房地產這隻「灰犀牛」。
作者:李振南
(此文為「湯計典頻」工作坊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關鍵詞 >> 房地產,灰犀牛,泡沫經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