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圓桌會動態|議老舊改造:共商治理難題 回應居民期盼

2020-12-19 湘湘帶你看社會

9月25日下午,區政協民宗與港澳臺委、江漢二橋街聯絡委聯合組織「協商在一線 知音圓桌會」走進知音西苑社區,圍繞「倡導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助推我區文明城市建設」課題開展圓桌議事。區政協副主席陳彩鳳出席活動。區城管局、區建設局、區園林局負責人和部分委員、居民代表參加。

會議前,正逢下午上學高峰期,二橋片區政協委員、街道社區幹部、有關部門負責人一行人先後到二橋中學、知西村55-66號、社區小廣場等地實地查看調研,聽取群眾反映問題。

圓桌會上,4名居住在社區20多年的居民代表,詳細介紹了停車難、道路規劃滯後、小區綠化不足等諸多老舊社區難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造期盼,「想讓社區、小區周邊多一點綠化,讓社區居住環境變得更美」「二橋中學、玫瑰園小學緊鄰,學校上學放學期間,堵得車水馬龍、水洩不通,希望對此道路、停車進行長遠規劃,根本上解決停車難題」……

區園林局、區建設局、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面對面回應。區園林局表示將加快老舊社區綠化配套,針對整體綠化規劃不足,建議舉辦居民聽證會,謀求最大公約數。區建設局表示將加快拿出老舊社區立體停車方案,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全力推進老舊社區立體停車場加快落地、便利居民。區城管局表示將對學校周邊佔道經營、亂停亂放的問題加大整治力度,設置專崗專人,採取「錯時管理」模式,維護校園周邊良好環境。

二橋片區委員圍繞推進民生問題落地落實先後發言。武漢紅太陽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煥長委員指出,「民生問題無小事,建議在尖峰時間段,可對部分路段限行」。

武漢市二橋中學教師黃慶委員表示,「我是區政協委員,同時也是二橋街中學的老師,要從根本解決停車問題,一方面需要硬體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倡導文明禮儀」。

漢陽電大教師付幼玲委員建議社區進一步發揮鄰裡優勢,建強志願者隊伍,助力社區治理。

區政協副主席陳彩鳳指出,老舊社區累積並衍生出許多問題是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共性問題,不僅需要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更需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共商共治。這次圓桌會是政協履職的又一延伸,是打通協商「最後一公裡」的具體舉措。她強調,一要把準方向,堅持黨委主導、政協主推、部門主抓,營造「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的良好協商氛圍。二要落實成果。有關部門要針對議事內容形成報告、拿出方案、持續推進,依法依規把老百姓的民生事辦好、辦實、辦快。三要創新協商。街道、社區及片區委員要充分利用、積極參與「協商在一線,知音圓桌會」這個平臺,延伸內涵和形式,因地制宜推進基層協商常態化。

【來源:漢陽政協】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知音圓桌會動態|聚焦「微」治理 讓「舊」小區呈現「新」面貌
    11月27日下午,圍繞「改善城市面貌,加快老舊小區改造」課題,洲頭街政協聯絡委組織開展「協商在一線 知音圓桌會」基層協商議事活動。區政協副主席王天發出席並講話。委員們一行首先來到建港社區芳草苑和長航新村小區,現場查看老舊小區現狀,了解改造後存在的問題。
  • 民生論「談」 共商共治 紅花崗區豆芽灣社區探索基層治理新舉措
    豆芽灣社區居民蘭明盛在民生論「談」上說。「我們社區有420戶1200多人,如何服務好群眾,發動群眾共建社區一直是個難題。以前上級交辦任務,我們上門向群眾宣傳,很多群眾都不願配合。」豆芽灣社區黨總支書記張亞蘭說,現在通過開展民生論「談」,群眾對社區工作的參與度和支持度明顯提高了。
  • 上海奉賢海灣鎮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 破解犬類管理大難題
    通過排摸登記,海灣鎮各類寵物狗有1200餘只,其中:僅海灣鎮星火世茂居民區,登記在冊的寵物犬就達147條,養犬戶佔總居民戶數的10%。 「寵物犬怎麼管、流浪犬怎麼治」已成為近年來困擾社區居民和基層幹部們的難題。
  • 風生水起在大興 居民議事出真章
    隨著大興社會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居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長。為踐行十九大提出的「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眾人的事眾人商量」民生宗旨,切實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滿足感、歸屬感,大興區在居民議事廳的基礎上,創建「拉近距離、說家裡話、常來常往」的「拉家常」議事會工作機制,形成「參與型」社區協商治理新格局,著力破解社區治理難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促進社區鄰裡和睦。
  • 合川區推廣「紅細胞·微治理」工程,創新基層民主協商治理
    黨的十九大指出要「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合川區以「聚力量、破盲點、解難題、提質效」為重點,全面推廣「紅細胞·微治理」工程,深入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民主協商治理,「堅持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鄉治理新格局」案例榮獲2020年全國創新社會治理最佳案例。黨建強基,聚治理力量。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
    實行人口等基礎信息動態管理機制,網格員要做好入戶走訪工作,年度內轄區居民至少走訪1遍,入戶率達到100%。社區充分發揮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作用,組織網格員將網格內的事件進行實時採集,分類上報,精準研判、精準分流、精準解決,有效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全覆蓋。
  • 以政務公開為槓桿 撬動基層治理創新——全國街道服務管理創新...
    實行人口等基礎信息動態管理機制,網格員要做好入戶走訪工作,年度內轄區居民至少走訪1遍,入戶率達到100%。社區充分發揮社會治理綜合信息平臺作用,組織網格員將網格內的事件進行實時採集,分類上報,精準研判、精準分流、精準解決,有效推進基層公共服務全覆蓋。
  • 完善治理體系 提升治理能力
    及時回應群眾訴求,妥善化解矛盾糾紛,是治理能力的重要體現。各地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暢通群眾訴求表達渠道,推深做實密切聯繫群眾和服務群眾機制,積極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進入攻堅拔釘、決戰決勝的收官階段,全省公安機關將對標對表專項鬥爭三年為期目標任務,聚焦重點線索、重點案件、目標逃犯、行業整治、長效常治等,全面盤點、不等不拖,以線索清倉、逃犯清零、案件清結、傘網清除、黑財清底、行業清源「六清」行動的完勝,確保專項鬥爭收官之年的全勝,切實維護社會治安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回應群眾平安期盼。
  • 城中村治理成「名片」 深圳福田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近年來,福田區堅持以智慧為引領的多元化發展模式和經營方式,消除各類安全隱患,規範出租屋和人口管理,完善配套公共服務,健全市容環境保障體系,創新管理服務機制,走出一條「局部改造、整體提升、融合發展」的城中村轉型之路,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初步形成。
  • 福州市政協常委會議專題協商發言摘登
    一系列成果背後,是福州市深入實施社區治理三年行動在暗暗發力。今年7月,市政協根據市委部署,緊扣民生領域熱點話題,將「創新社區治理機制」列為市政協常委會議協商議題,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軍門社區時提出的「三個如何」重要指示精神,聚焦鼓樓區、臺江區、倉山區、晉安區和馬尾區等五城區,開展重點調研。最終,形成調研總報告和3個子課題報告及2個區政協分報告。
  • 天元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整合全域力量破解小區治理難題
    株洲網訊(記者 齊衛國 通訊員 楊萍 龍俏)為進一步引導和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創新社會組織服務社區治理工作的思路、理念、方式、載體和平臺,天元區社會組織孵化中心以頤景園協力小區為試點,聯動頤景園·協力小區業主委員會和社區志願者隊伍為有效破解頤景園·協力小區治理問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
  • 一線調研 | 鄉村多元共治的內在邏輯、運行規律與發展趨向——以...
    鄉村多元共治的內在邏輯與實踐進路從參與視角分析,多元共治實踐的治理績效內源於以下邏輯:在黨的領導下,在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參與行為中,參與主體的廣泛性、代表性,參與方式的可及性、便捷性,參與內容的層級性
  • 洛隆路商街「小而精」微治理打造繁華街景
    但由於高人氣,也帶來了後續治理難點問題,近兩年來,區(街)將洛隆路商街綜合整治列入重點項目,以黨建引領重點提升油煙整治項目、停車難等問題,給周邊居民、商鋪商家和前來品嘗美食的食客一個乾淨、整潔、有序的生活環境。黨建引領 廣泛動員群眾力量擰成一股繩洛隆路商街綜合治理展新貌,離不開幹群全體的力量。
  • 餘杭區塘栖鎮人大代表聚焦「城市社區治理」 聯心共治美麗城鎮
    城市社區是城市居民安居樂業的家園,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建設美麗城鎮的重要細胞。近年來,隨著城市社區異質性和複雜性的不斷增加,社區治理中物業管理、治安管理、公益服務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  近日,在鎮人大主席黃國連的主持下,餘杭區塘栖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代表之家)召開了第二季度人大代表專題議事活動,議事主題為「城市社區治理」。
  • 玉溪新平:黨建引領紅色物業 共譜社會治理「和諧曲」
    為進一步提升城市小區治理水平,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堅持以居民群眾對美好幸福生活的需求為導向,從解決居民「關鍵小事」入手,結合「民呼我應」改革,持續推動「紅色引擎工程」,通過構築「紅的根基」,發揮「紅的引領」,培育「紅的隊伍」,激活黨建神經末梢
  • 黑龍江伊春:黨建聯盟速集結 治理難題迎刃解
    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把城市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對于堅持和加強黨對城市工作的全面領導,夯實黨在城市的執政基礎,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 「蘿蔔白菜十三條」:探求社區治理「最優解」
    近年來,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引入了「開放空間」會議技術,嘗試「議而決,決而行,行而果」,探求社區治理的「最優解」。本報記者:林光耀、顧小立小區電梯怎麼裝,門禁怎麼改,綠化帶和停車位矛盾怎麼解決……社區是基層自治的最小單元、國家治理的神經末梢,也是社會矛盾的高發地。
  • 《你說話吧》走進嶽麓區:創新社會基層治理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你說話吧》走進嶽麓區:創新社會基層治理 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2020-11-17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阿勒泰創新完善「五治融合」推進市域社會治理
    ,持續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運用法治思維破解難題,探索建立矛盾糾紛多元調處化解機制;發揮德治教化作用,完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體系;發揮群眾自治主體作用,探索城鎮基層黨建制度體系領航工程,出臺「新時代鄉賢」工作機制;釋放現代科技最大效能,圍繞服務旅遊發展實施「智慧雪都」工程……今年以來,新疆阿勒泰地區創新完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