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大漲的時候,多數人把買房當作一種投資,即使是剛需,也期待著房價上漲能帶來家庭財富增值。因此過去的人買房看重的是房價,只要房價可以接受,基本就會選擇買房。也正是過去的這種購房心態,很多人買房根本不注重房子的居住體驗,過去的很多購房者都買到了居住體驗不好的房子。
如今房價已經逐漸穩定下來,房子的金融屬性正在逐漸減弱,投資房產的盈利空間也越來越小。因此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房子的居住屬性,如何買到居住體驗好的房子成了大多數購房者十分關心的話題。對於買過房子的人來說,可能過去買的房子居住體驗不好,有改善性住房需求,對於無房者來說,也儘可能想買居住體驗好的房子。
另外未來房子的升值空間也和居住屬性有緊密的聯繫,房子最終還是一種用來居住的商品,居住屬性是房子的本質屬性。因此不管是投資房產還是剛需購房者買來自住,都應該優先選擇居住體驗比較好的房子。如何購買居住體驗好的房子呢?一位十分有經驗的售樓部小姐給出了良心建議,她認為買房應該牢記7字買房「真言」,買邊、買中、不買三。
01買邊
我們常見的設計戶型有一梯兩戶和兩梯多戶,一梯兩戶的房子每層只有兩個邊戶,沒有中戶。因此一梯兩戶的所有房子都是南北通透的戶型,一梯兩戶的房子也深受人們的喜愛。根據有關規定,當樓層高度超過12層的時候,至少要有2部電梯,也就是說一梯兩戶的房子基本都是小高層和多層,加上梯戶比比較高,算是比較高檔的住宅類型。因此一梯兩戶的房子相對比較貴,對於有一定經濟實力的人來說,一梯兩戶的房子算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兩梯多戶的房子既有中戶也有邊戶,就拿我們常見的兩梯四戶來說,兩個邊戶都是南北通透的戶型,採光和通風條件都非常好,而兩個中戶很難做到南北通透。中間兩戶的北面必須要有電梯,因為電梯只有在中間才能保證所有的業主都不會走太遠,因此中間戶的北面沒有窗戶。南北不通透的戶型通風條件和採光條件比較差,有時候還會給人比較悶的感覺。
不過後來為了提高中戶的居住體驗,提出了一種連廊設計,連廊直接連接兩個邊戶,電梯分居於連廊的兩側,這樣中戶的北面就不再是電梯而是連廊。連廊上面可以設計窗戶,這樣中戶的北面就不再是封閉的,中戶也相當於是南北通透。這種設計理念是非常不錯的,中戶的通風條件和採光條件也有所改善,不過這種南北通透並非真正的南北通透,實際效果還是比不上邊戶的採光效果和通風效果。
因此在購買兩梯多戶的房子的時候,儘可能先選擇邊戶的房子,中戶的房子很難做到南北通透,採光條件和通風條件都相對比較差,購買高層住宅,採光和通風是非常重要的兩個參考因素。
02買中
買中的意思是儘可能購買中間樓層的房子,一般來說整棟樓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樓層為中間樓層。舉個例子,如果一棟樓總共有18層,那麼7層到12層就屬於中間樓層。
當然網絡上有這樣一種說法,不要購買揚灰層,所謂揚灰層指的就是距離地面30米左右的樓層,一般情況下是指8-12層的房子就是揚灰層。如果按照這種說法,很多中間層的房子就不能購買,事實上這一說法已經被專家和媒體證實為謠言,也希望此類說法不要再出現,會讓很多人錯過中間樓層的好房子。
對於高層住宅來說,低樓層的房子首先不建議購買,高層住宅因為電梯的存在,出行問題完全被解決,低樓層的房子在出行方面沒有任何優勢。同時低樓層的房子採光條件和通風條件都不好,樓層比較低的話視野也不好,購買高層住宅的人基本上都想登高望遠,站在高處眺望是一種很好的放鬆方式。
而高樓層的房子(三分之二以上的樓層)通風條件和採光條件都非常不錯,視野也非常開闊,也是非常建議購買的房子。當然頂層除外,頂層的房子不建議購買,而次頂層的房子,被人們稱為鳳凰層,一般都是整棟樓最貴的房子。不過也正是因為高樓層的房價一般比較高,而實際的居住體驗和中間樓層沒什麼差別,綜合多方面因素來考慮的話,中間樓層是最適合購買的樓層。
03不買三
在買房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知道什麼樣的房子應該購買,還需要知道什麼樣的房子不能購買,不買三的意思就是有3類房子不建議購買,買房的時候需要儘量避開。
1、小產權房不建議購買。我們需要明確一點,未來小產權房很難轉正,即使部分小產權房能夠轉正,也必須交納相應的土地出讓金。很多購買小產權房的人都是抱著小產權房能轉正的僥倖心理,未來可以依靠小產權房轉正來大賺一筆。一般小產權房的房價大概是商品房的一半,如果小產權房可以轉正的話,即使房價不上漲,房子的價值也已經翻倍。如果購買小產權房是為了轉正盈利的話,基本上可以打消購買小產權房的念頭。
另外小產權房基本都是違建的房子,沒有房產證,沒有房產證的房產是不可以進行轉讓的,因此小產權房的買賣過程都不受法律保護。同時小產權房的施工質量得不到保證,有可能會存在安全隱患。因此不管是準備投資買房還是買房自住,都不建議購買小產權房。
2、物業服務水平差的房子不建議購買。房子的居住體驗好不好,一些外在因素非常重要,比如房子所在的地段、小區的配套設施、房子的戶型、樓層等,當然還有一個因素容易被人們忽視,就是物業的服務水平。很多業主都有這樣的體驗,不好的物業服務讓人感覺很氣憤,感覺居住體驗也很差,甚至認為沒有物業會更好。其實有時候不管房子的其他條件有多好,只要物業服務很差,可能就會導致業主的居住體驗非常差。
因此購房者在買房的時候,一定要把物業服務水平也作為房子的一個重要指標。未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追求好的物業服務一定是大勢所趨,物業服務水平差的房子會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唾棄。我們在買房的時候如何判斷物業的好壞呢?首先確定物業公司的等級,一般會有一級、二級、三級三個檔次,一級是最好的,二級次之,三級是最差的,一般在買房之前可以查詢到物業公司的等級。另外還需要從物業的價格、小區環境的整潔程度和小區的安保質量等多個方面來判斷小區物業的好壞。
3、安置房不建議購買。因為安置房並非盈利性質的商品房,對開發商來說建設安置房的利潤比較低,因此一些開發商會在建設上縮減成本,因此安置房的質量一般不如商品房,一些居住過安置房的業主也普遍反映,安置房的質量確實不如普通的商品房。
另外安置房辦理產權證的時間比較長,如果買到還沒有辦理好產權證的房子,是沒辦法在銀行貸款的,基本只能選擇全款買房。並且這種安置房交易的風險很大,沒有產權證的房產交易不受法律保護,一方反悔另一方無法得到法律上的援助。
希望上文中買房建議能對購房者有所幫助,如果認同本文的觀點,可以點讚關注,也可以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