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們講到了《熱血江湖》沒落的原因分析,主要從外掛、盜號/騙子和工作室幾個方面入手,參與討論的人出乎意料的多。我大概統計了一下,認為騙子/盜號是主要原因的佔了大多數,當然我個人的觀點是17game應該背鍋,在這一期中我將會簡單的闡述我的觀點。
先了解一下《熱血江湖》這個遊戲的背景:2005年4月20日《熱血江湖online》在玩家們的萬眾矚目中,終於公測了,在那個遊戲用點卡按在線時長收費的年代,17game憑藉一手「永久免費」的策略,瞬間吸引了無數玩家,短短幾個月內就突破了在線人數20萬大關,當時在國內遊戲中鮮有可以叫板同年國內上線的網遊。《魔獸世界》的存在。
這裡還要特別說明一點,很多人認為《熱血江湖》是換過代理的,就算是背鍋也不能讓17game一個人背。大家會認為換代理是因為最早的時候《熱血江湖》的官網從最早的中華網換成了17game,其實這兩家公司本來就是穿同一條褲子的,大概的過程就是17game最早拿到了《熱血江湖online》的代理權,但是沒錢搞推廣,而當時中華網當時財大氣粗也準備大力投資網遊,於是17game順利的找了個有錢的「乾爹」,兩家公司在《熱血江湖online》公測前的一個月來了個「強強聯合」,這些信息在百科上都可以查到的,感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言歸正傳,我們繼續從之前討論的「外掛、盜號/騙子和工作室」三個沒落的因素談起,就看17game做了哪些騷操作應對的。
對於外掛,每個遊戲都會出現外掛,這很正常。但是別的公司是怎麼應對外掛問題的?最簡單暴力的方法是查到了封號對吧,雖然這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應對措施,但是起碼有足夠的震懾效果,就算你要開外掛也得偷偷的開。但是《熱血江湖》一出現外掛的時候是怎麼應對的?一開始是不聞不問,就抱著一副「反正你下載外掛就會電腦中毒,電腦中毒就會被盜號,被盜號你就會不再開外掛」的鴕鳥心態。後面發現這樣不行,一個遊戲外掛橫行豈不是有辱遊戲形象?剛才自己搞一個內掛好了,於是「熱血小助手」出來了,這破東西能用?最後發現還是不行,剛才直接把外掛給收編了過來,美名曰「私享服務」,這意思就是你們這些玩家反正都是要買外掛的,我就威脅一下開發外掛的「要麼就分錢,要麼就搞你」,誰還會嫌錢賺得太多呢,是吧?這操作,簡直是「商業奇才」,做一個代理屈才了。
對於盜號和騙子,17game更是讓人瞠目結舌,CDCGames密保卡、電話密保和簡訊密保、交易鎖這些措施各個聽上去都是高大上,是不是看上去很牛逼的感覺?然並卵!你見過哪家公司的遊戲需要密保卡登錄,需要電話或者簡訊驗證,甚至交易鎖鎖上了還會被盜的?《熱血江湖》告訴你,一切皆有可能!難怪到現在依然還有很多人覺得盜號是17game內部人幹的,雖然我不太相信這種說法,因為裝備對於遊戲公司來說就是一堆數據,想要的話自己刷一下就有了。不過自從2018年6月7日被爆出17game的客服(自己也玩熱血江湖)利用職務之便,惡意打擊報復遊戲裡的玩家後,我也開始半信半疑了。
最後,對於工作室多開,嚴格來說多開的不止工作室,正常的玩家一個人開一隊好是正常不過了的。我印象中17game應對多開就做了最多限制8開的措施,不過破解限制的方法也很多,總之做得不夠徹底,給人的感覺就是做做表面工作,實際上還是需要多開的人衝衝人氣,來一個2018年12月12日,最高在線人數再次突破40萬的虛名。限制多開真的很難嗎?看看人家開私服的,就給你雙開,多開限制得死死的,需要你的時候讓你工作室多開衝衝人氣無所謂,不需要你的時候說封就封,連個私服都能做到這種程度,17game你哪怕放下面子學學私服也好啊。
我們不妨對以上17game的各種表現做一個總結,到底是缺乏戰略眼光呢,還是缺技術?其實即便是以上各種「鬼斧神工」的操作,如果每一項都能徹底執行到位的話,應該也會有一個不差的結局,然而總是虎頭蛇尾,最後變成不管不問。每周維護一次只上架幾件披風,上點消耗品讓玩家充值都已經成了常態了,這維護的意義到底在哪?總的來說,還是17game只知道賺錢捨不得花錢啊,看看下面幾張代理續約的官方照片,你敢想像這是一個曾經最高在線40萬人的遊戲代理商?把「熱血江湖」四個字抹掉,說是做微商的籤了個縣級代理估計都有人信,可想而知其團隊規模會有多小,客服電話能打得通才怪呢!
17game的風評如此之差,也許就是因為以上的種種不作為吧。每次談起《熱血江湖》官服,琴歌都是一言難盡,也不知道是為什麼。很多留言問琴歌在哪個sf玩的,直接私信就好,這裡我就不多說了。《熱血江湖》的視頻每天都會更新,文章也儘量會多寫寫,鍛鍊一下,指不定哪天心血來潮寫一部關於《熱血江湖》的小說,也是挺期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