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的《新中國課本》藏著哪些秘密?《國家記憶》為你揭秘

2020-12-24 人民資訊

《國家記憶》

為您翻開70年的《新中國課本》

每個人都曾經熟悉的學校課本,也許隱藏著很多我們不熟知的秘密。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套全國通用中小學教材,是如何被編寫出來的?鄧小平是如何親自推動中小學教材工作的?李雷和韓梅梅為什麼能成為80後一代人的「流量擔當」?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華語環球節目中心和人民教育出版社聯合攝製的三集紀錄片《新中國課本》將於12月23日起在CCTV-4晚8點檔《國家記憶》連續播出。《新中國課本》將首次為觀眾揭秘70年中小學教材事業的不凡歷程,以及教科書編寫、研究、出版鮮為人知的故事,向觀眾們講述「教材編研出版國家隊」是如何煉成的。

「搶」出來的開國課本: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中小學教材工作

1949年的春天,應中共領導人的邀請,葉聖陶和宋雲彬、傅彬然等27位文化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葉聖陶等人此行是要經香港,進入解放區,再前往北平,參與到新中國的籌建和開創新中國教育出版事業的行列中。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當時的中小學教材版本繁雜,良莠不齊。為此,中央決定成立專門編寫、出版中小學教科書及教育圖書的專業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0年12月1日,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式成立,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社名。與以往各種出版、發行教科書的民營出版商不一樣,人教社的建立是代表國家專業從事教科書出版這項神聖的事業。時任出版總署副署長的葉聖陶先生兼任社長、總編輯。小學語文教材中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小小的船》,便是出自葉聖陶之手。葉聖陶上任的第一項工作就是主持編寫整套中小學教材,而其中最緊迫的任務,就是編寫語文教科書。自古以來,語文不僅是學習其他科目的基礎,還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要用孩子的思維,孩子的語言,尋找適合孩子們學習的課文編寫教材,並非易事。1951年9月,人教社就推出了一套全國統編的中小學教材。這套教科書的編寫,處於新舊兩個時代的交接時期。那麼,在短短的幾個月裡,新成立的人教社是怎麼編出這套教材的呢?《新中國課本》第一集就將為觀眾們揭開謎底。

編教材不容易,把教材及時送達全國各地學生手中也要經歷艱險。1949年冬天,原重慶市新聞出版局幹部夏志誠和解放軍戰士上演了一場護送教材紙型的「武裝押運」記。這些紙型是新中國第一套臨時中小學教材的43種紙型,裝了滿滿兩個大柳條包。當時的重慶剛剛解放,社會秩序尚未完全恢復,有土匪、國民黨軍隊殘餘,還有暗藏的特務等幾股反動勢力破壞。為了保護紙型安全,青年夏志誠和同事一行三人都配發了手槍和子彈,四野還派一名連長帶一個班解放軍戰士沿途護送。就這樣,夏志誠一行從北京出發,歷時24天,橫跨2000多公裡,才有驚無險地抵達重慶。紙型到達後,他們交給新華書店西南總分店組織印刷,不分晝夜地進行澆版、印製、裝訂。這次「行動」,保證了西南數省中小學校新學期開學用新教材替換了民國時期編寫的舊教材。這些教材紙型不僅決定著西南數百萬孩子能否如期拿到新課本,更是新生政權存在的一種象徵。

「80後」上億人的集體回憶:李雷和韓梅梅

1993年秋季開學後,學生們發現在他們那還散發著淡淡油墨香的英語教材中,出現了兩個耳目一新的人物形象:李雷和韓梅梅。

在這套後來影響了整整一代「80後」上億人的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中,就有中國教育史上的傳奇教科書,「Junior English For China,簡稱JEFC(即初中英語教材)」。在之後的十幾年裡,李雷和韓梅梅演化成了獨特的集體懷舊現象。據統計,從1990年至2000 年,僅這10 年間使用JEFC 的中學生,就多達一億人。每個「80後」的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李雷和韓梅梅。關於李雷和韓梅梅的漫畫、舞臺劇、電影、歌曲,甚至表情包,成為當下網絡社會的流行文化,他們都在訴說著中國「80後」那草長鶯飛的韶華中無法抹去的記憶。

很少有人注意到,JEFC也是一本書寫中國教育改革裡程碑的教科書。JEFC,是第一次採用中外合編的形式編寫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科書;第一次採用「交際法」編寫主導思想,強調語言學習的目的是為了運用的教科書;第一次採用「功能與結構相結合」的方法編排教學內容,重視語言的社會交際功能的教科書;第一次採用了16 開本和雙色印刷的教科書。但這本傳奇的英語教材,從起點到最後成書,卻經過了漫長的12年。這中間都發生了哪些曲折故事呢?

有態度有溫度:新時代的統編教材

數年前,知乎上有網友發起一個話題徵集:有哪些讓你難忘的理科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居然是被點名率最高的。「明明是一本理科教科書,卻有濃鬱的人文氣息。」與以往不同,人教版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生物》的每一章,都有一篇章首頁,其內容包括本章標題、引言和題圖,以及題圖右下角的小詩或名言警句。那麼以詩配圖的創意是怎麼來的呢?編輯們又是如何編輯創作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內容?

2019年,一個來自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學生律子自製了一期視頻,展示了自己在澳門讀書時使用過的人教版歷史和地理教材。視頻發布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網友們激動到彈幕炸屏。其實,2007年開始,人教社便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暨青年局合作,開始編寫澳門版小學至高中階段的《品德與公民》教材,繼而又合作編寫了《歷史》教材、《地理》補充教材,這些教材已經被澳門95%以上的中小學生使用,它們對於維繫「一國兩制」的認同感,對於培養學生們「愛國愛澳」情感都發揮了積極作用。那麼,這些教材是怎麼合作編出來的呢?《新中國課本》第三集將為觀眾詳解教材編寫背後的點滴故事。

最具新時代特徵的課本,則是目前全國學生共同使用的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三科統編教材。三科統編教材由國家匯集了140多位各學科一流專家,耗費七年多時間精心打造,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輯出版,是充分體現教材國家事權的有力措施。《道德與法治》教材,著意把大道理變成小故事,突出德法兼修,強化實踐體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語文》教材以文化人,傳承經典,選材精當,培養學生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歷史》教材堅持唯物史觀,精選史實,注重學思結合,尊重認知規律,增強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目前,三科統編教材在義務教育階段已經實現了全國全面覆蓋,高中階段已經由20多個省份開始使用。在其他學科實行「一標多本」的同時,為什麼對於這三科教材要實行「一標一本」?這套教材編寫過程中都有哪些故事?

滑動查看更多

滑動查看更多

12月23日-12月25日,等你來!

來源 |據人民教育出版社微信號

相關焦點

  • 揭秘:與新中國一起誕生的中小學教科書
    關注《國家記憶》,一起漲知識! 從小學、初高中到大學,我們從課本汲取知識。小小課本,學校教育的知識載體,也是一個時代的印記。 你有沒有想過,新中國第一套課本是什麼時間誕生的?背後有哪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 「八一」開航70周年!新中國民航第一飛「天津-重慶」
    今天,八一建軍節 向可愛的人致敬 其實,70年前的今天 新中國民航也迎來了歷史時刻 1950年8月1日,新中國民航「第一飛」
  • 【文萃】新中國70年電影發展的歷史脈絡
    梳理新中國70年電影藝術的發展歷程,以改革開放為標誌性歷史節點,可以粗略地將新中國70年電影藝術的歷史劃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到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前,即改革開放前近30年的歷史;第二階段為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後到新中國成立70周年,即改革開放後40多年的歷史。而在這兩大階段的歷史脈絡中又包含著若干重要時期。
  • 「全民閱讀」第四十九次長安街大講堂:新中國70年發展的財政邏輯
    本次活動邀請了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尚希,帶領各位觀眾破解新中國70年發展的財政密碼。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傅志華主持本次活動。劉尚希院長指出,新中國70年發展的財政邏輯歸結為四個字,即公共風險。
  • 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70年,共同走過·對話兩代體育人)
    本版從今天起推出「70年,共同走過·對話兩代體育人」欄目,邀請新老體育人共話今昔之變,重溫歲月激情,感悟愛國情懷,一同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到來。 高擎五星紅旗,行走在隊伍的最前方。奧運旗手,代表著中國運動員的形象,也向世界展示著中國體育的風採。
  • 一部系統呈現新中國70年社會救助整體面貌的著作
    一部系統呈現新中國70年社會救助整體面貌的著作  ——讀《新中國70年社會救助研究》有感  作者:人民出版社歷史與文化編輯部副主任 吳繼平目前學界對社會救助史研究相對薄弱,特別是新中國70年社會救助史的研究更亟待加強。北京聯合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高冬梅所著《新中國70年社會救助研究》(即作者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國社會救助的歷史考察和歷史經驗研究」之結項成果),2020年1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 新中國70年史學繁榮發展的歷程與思考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形成、發展及其盛衰興亡的真實記錄,是前人各種知識、經驗和智慧的總匯」。新中國史學發展的70年,是新中國哲學社會科學不斷繁榮進步的縮影,在新中國即將迎來70華誕之際,系統梳理新中國史學發展軌跡,全面總結其成就與不足,對於加快構建中國特色歷史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發展繁榮新時代中國史學,推動中國史學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 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與邏輯
    關鍵詞: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過程;歷史邏輯;實踐邏輯;理論邏輯   對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歷史的研究從「第二次結合」到「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生動地刻畫了新中國70年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思想過程和本質特徵。
  • 劉尚希院長開講長安街大講堂第四十九期:新中國70年發展的財政邏輯
    劉尚希院長指出,新中國70年發展的財政邏輯歸結為四個字,即公共風險。70年來,財政基於各個時期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對衝各種各樣的風險,以保證國家穩定發展,也即構建國家發展的確定性,從而使得我們的各項事業不斷推進,同時也推動制度不斷完善和創新。
  • 空軍雷達兵70年:新中國雷達兵誕生始末
    第一代女雷達兵在維護雷達裝備。這為新中國建立雷達部隊和發展雷達事業,留下了一批寶貴的技術骨幹人才和珍貴的雷達裝備器材。1950年4月22日,劉子真帶領從雷達研究所挑出的鄭乃森等43名技術人員,以及日制四式雷達2部、313型雷達4部,美制SCR-602雷達4部,投身到華東軍區電訊大隊的組建之中。一個兵種的誕生現代戰爭中,空中力量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 人教社70年:一場永不停息的接力賽
    70年來,記錄著新中國基礎教育改革足音的人教版教材,已成為共和國記憶中特殊而珍貴的一頁。近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給人教社部分離退休老同志的回信中說,70年來,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基礎教育教材和教育圖書編研出版上辛勤耕耘、接續奮鬥,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 兒童小視角 時代大主題(逐夢70年)——新中國兒童題材美術創作
    回望並審視新中國70年兒童題材美術創作的探索、成果及發展,可以管窺這一題材在新中國美術中的拓展,以及新中國社會、文化、藝術、教育等領域的發展變化。隨時代步伐新中國兒童題材美術創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呈現出鮮明的時代特點,彰顯出時代的精神追求和審美趣味。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興,全國人民以空前的熱情投入社會主義建設大潮之中。
  • 趣聞:1999年保密故事揭秘~
    諾查丹瑪斯在《諸世紀》中有過這樣一段預言,這段預言也是一直讓人類倍感憂慮和惶恐不安的,內容如下:      1999年7月   為使安哥魯莫亞王復活   恐怖大王將從天而落   屆時前後瑪爾斯將統治天下   說是為讓人們獲得幸福生活         諾查丹瑪斯的這條預言的內容,1999年7月將是人類的世界末日。
  • 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紀念活動
    遊客在北京香山公園參加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宣傳活動。王佔明攝  編者按 剛剛過去的10月31日,是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紀念日。70年枕戈待旦,70載春華秋實。70年來,人民防空歷經創業起步、全民建設、調整改革、創新發展、奮進新時代等階段,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性跨越。  近段時間以來,全國各地普遍通過開展宣傳教育、訓練演練、成果展示等各項活動,向新中國人民防空70歲生日獻禮。這既寄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喜悅之情,更表達了牢記統帥囑託、鑄就堅不可摧的護民之盾的堅定信心。
  • 「記憶」一年一張圖,讓我們穿越上海這70年
    70載春華秋實,70個光影瞬間,一年一張照片講述這座城市的歷史和那些我們記憶中不曾遠去的故事。由上海市檔案館精心挑選的70年70張照片裡,有沒有讓你記憶猶新,至今不能忘懷的歷史時刻呢?194910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大廈(今江西中路187號)前舉行升國旗儀式(上海市檔案館藏)。
  • 新中國民航成立70周年:翼展長空搏雲天
    70年,新中國以「驚人一躍」實現歷史性跨越,中國民航助力國家騰飛,建設發展日新月異。今日的中國民航,航路成網,機場密布,天涯咫尺,天塹通途。撫今追昔,方知來路之多艱。曾幾何時,中國民航沒有自己飛出去的能力,甚至連國家領導人出訪還要租用外國的飛機;曾幾何時,峽谷天塹橫亙面前,山鄉郊野閉塞難行,百姓要「騎著毛驢上北京」。
  • 國家憲法日|這本書記錄了共和國憲法70年的不平凡歷程
    圖/@央視新聞 微博新中國成立70年來,根據改革開放與國家發展的客觀需要,憲法在總體上保持穩定性的同時與社會發展保持一致,形成了憲法發展的特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堅持黨對憲法實施的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本質的特徵。
  • 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與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的區別是什麼,有哪些?
    乍一聽「國家秘密」幾個字,一般人都會嚇一跳,小時候的小秘密被洩露,都很惱火,何況國家秘密。關於國家秘密的犯罪有兩種,一種是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另一個叫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那麼故意洩露國家秘密罪與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的區別是什麼,有哪些?
  • 收藏| 這70部長篇小說,見證了新中國70年!
    因此,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了慶祝這個重要節日,人民文學出版社與學習出版社聯袂合作,共同策劃了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 ,併入選了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的重點選題計劃。 「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以精裝與平裝同時印行。 平裝版中,有56種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精裝版則由學習出版社出版。
  •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與哪些國家交過手,勝敗如何?
    新中國成立後,面對外敵入侵,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和十幾個國家交過手,那麼這些對手又都是哪些國家?戰爭的結果勝敗如何? 一、美國。 從1950年10月19日,首批數十萬志願軍冒著炮火秘密入朝參戰,一直到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議籤訂》,前後數以萬計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唱著這首戰歌開赴朝鮮戰場,開始長達歷時33個月之久的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