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中的地方軍:1937年時,晉綏軍一共有多少兵力?

2020-12-22 騰訊網

抗日戰爭中,在中國軍隊這個大整體下,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中既有中央軍,也有紅軍改編而來的八路軍、新四軍,同時還有多支地方軍。

據統計,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時,全國軍隊共計182個步兵師、46個獨立旅、9個騎兵師、6個騎兵旅,此外再加上炮兵、裝甲兵、海空軍等,共計約200萬軍隊。

這200萬軍隊中,中央軍嫡系和旁系是最多的,其次是西北軍、川軍各部,再次則是東北軍、滇軍、桂軍、晉綏軍等。

關於晉綏軍,我們其實並不陌生。著名的影視劇《亮劍》中,楚雲飛的358團便是晉綏軍的作戰序列,而且該團有5000人之眾。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在1937年時晉綏軍的兵力和實力大致是個什麼情況呢?

辛亥革命後不久,山西即被閻錫山所掌控。在北洋軍閥直系、皖系、奉系大混戰的年代,閻錫山統治下的山西反倒是北方比較獨特的存在,而其麾下的軍隊也稱為是晉軍。

1920年代,當北洋軍閥互相攻伐和南方的國民革命軍北伐之際,閻錫山穩定了山西,同時建立了太原兵工廠。

雖然太原兵工廠的設備及原料好多都需要進口,但是該廠可以大量仿造日式的41式山炮、輕重機槍以及美式衝鋒鎗,同時還能提供大量彈藥。

在戰爭年代,有武器就能擴軍,依靠著太原兵工廠的武器和山西本地的財政、人力支撐,其麾下的晉軍到1925年時就擴充到了11個旅外加手榴彈旅和晉南、晉北鎮守使,共計6萬兵力。

1927年,閻錫山控制了綏遠,其麾下部隊則稱為是晉綏軍。隨著地盤的擴大,其軍力也與之劇增,實力數比兩年前擴充了一倍,達到了13萬人。

隨後,隨著國民革命軍的北伐,奉系軍閥退回了東北,閻錫山一度執掌華北大局,晉綏軍兵力在1930年初達到了25萬人,僅僅是步兵軍的番號就有10個之多。

但是這也是晉綏軍發展的巔峰時期了,幾個月後中原大戰爆發,最終以馮玉祥、閻錫山的失敗而告終。

此次大戰,三方合計傷亡達30萬人,晉綏軍精銳損失慘重,而閻錫山也被迫下野,由入關的張學良奉命編遣晉綏軍部隊。

由於編遣之後的晉綏軍納入的是國軍的統一番號,而南京方面給晉綏軍的僅僅只有32軍、33軍、34軍、35軍四個軍的番號,而且每個軍僅能轄2個師。

很明顯,南京方面在有意壓縮晉綏軍的規模。

雖然事後張學良在編遣時默許了晉綏軍實編,甚至超編的情況,而且增加了護路軍等編制,但由於南京方面限制極大,故而晉綏軍僅勉力維持了15萬人的規模。

當時蔣介石本想繼續瓦解晉綏軍,但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爆發使得北方局勢驟變,閻錫山趁機再度坐實了自己在山西的統治,南京方面也不得不默認現實。

而再度坐穩「山西王」寶座的閻錫山由於對部下猜忌過多,致使32軍商震率一部主力出走,晉綏軍的實力一度衰減。

不過隨著此後太原與南京方面存在諸多利害關係,其又拿到了19軍和61軍的番號,並且晉綏軍在旅級普遍編制3個步兵團,故而到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其軍力總數達到了20萬人左右。

20萬人的軍力雖然沒有西北軍、川軍多,僅跟改編之後的東北軍相當。

但是,當時的東北軍已經被分化,而川軍和西北軍則是多個派系,西北軍派系較大的韓復榘和宋哲元部,各自只有10萬兵力,而川軍中兵力較多的劉湘部,實力數也不及20萬人。

至於滇軍和桂軍,其常備兵力不多,在抗戰全面爆發時軍力數都還在10萬人以下,所以閻錫山這20萬大軍其實在地方軍中是不可小覷的一支力量。

而且晉綏軍與其他軍系部隊不同的是,該部編制了10個炮兵團,其中大多數是仿日式的75毫米山炮,少數為原裝或仿造的重炮,75毫米及之上口徑的火炮在晉綏軍中有300多門。

這在當時的中國可是僅次於中央軍的存在,甚至以單位部隊配系的火炮而論,中央軍也不如晉綏軍。

全面抗戰開始後,山西劃為第二戰區,閻錫山為司令長官,所部晉綏軍先後進行了晉北防禦戰、平型關戰役、忻口會戰、太原保衛戰等役。

在忻口會戰中,晉綏軍集中了8個炮兵團與日軍對戰,其強悍的火力是會戰能持續那麼長時間的重要原因。

不過隨著以上戰役的結束,晉綏軍主力也基本打完,到1937年底閻錫山僅收容了2萬餘人,後緊急擴充才恢復到了5萬人。

此後,傅作義部事實上脫離了晉綏軍體系,而閻錫山則以晉西為基本盤,實施兵農合一制度,再度將晉綏軍擴充到了10餘萬人。

不過,此時的閻錫山已經開始頻繁與日軍接觸,甚至接洽投降條件了,而晉綏軍也再沒能與日軍有過大的血戰了。

相關焦點

  • 簡述:1937年,日本軍隊有多少兵力
    【話說軍世】日本軍隊從1931年開始侵略我國,1937年是日軍全面侵華的開始,這一年的七七盧溝橋事變,尤其是淞滬會戰抗戰時期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戰役之一,那麼,在1937年:日本軍隊有多少兵力,有多少投入到了中國戰場呢。
  • 1937年的滇軍60軍,總兵力超過4萬人,武器裝備一流水準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中國軍隊的組成其實是比較複雜的,以國民黨軍為例,中央軍中都有各種大小派系,而地方軍中也有西北軍、東北軍、滇軍、桂軍、粵軍、川軍等。當時的地方軍也有幾類,一類是失去了地盤,完全依附於中央軍的部隊,如東北軍及部分西北軍;一類是有自己的地盤,但是半依附於中央軍的部隊,如粵軍和川軍等;還有一類則是有自己的地盤,且有非常高獨立性的部隊,如桂軍、晉綏軍和滇軍等。在這些地方軍中,川軍、桂軍、西北軍、東北軍等是比較為人所熟悉的,而人們比較陌生的則是粵軍和滇軍等。
  • 1937年時的國軍18軍:下轄4個步兵師中,3個是「德械師」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中國軍隊的具體情況是比較複雜的,其中兵力最多、裝備最好的是中央軍部隊,除中央軍外還有各路地方軍以及紅軍改編的八路軍等部隊。 我們知道,在國軍中有所謂的派系之爭,其中既包括中央軍與地方軍之爭,也包括各地方軍之間的齷齪。
  • 中國軍隊的一個縣大隊,1937年,到底能夠擁有多少兵力?
    在抗戰期間,經常出現縣大隊、區小隊等編制,例如電視劇亮劍中,李雲龍準備進攻平安縣城。除了集結了自己的獨立團各部以外,還調集了周邊各地的縣大隊和區小隊,總計有上萬兵馬。其實,雖然那些大規模決戰非常的過癮,但是由於國力上的差距,長期的消耗戰更適合我們。那麼,當時的一個縣大隊到底有多少兵力呢?
  • 1937年,中國一個師和日本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
    在抗戰時期,我國部隊中,經常出現集團軍、軍、師、旅、團等編制。在日本軍隊中,則出現了師團、旅團、聯隊等編制。那麼,在1937年,我國的一個師和日本的一個師團,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聊聊日本軍隊的編制和兵力情況。在19世紀後期,日本開始了著名的明治維新運動。在30年的時間裡,迅速成為了東亞強國。
  • 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1937年至1945年的抗日戰爭及其最後勝利,是...
    當時新四軍軍部以及所屬皖南部隊一共9000多人,遭到國民黨預先埋伏的部隊的圍剿、襲擊,除2000多人突圍以外,其餘大部分犧牲、被俘或者失散,新四軍軍長葉挺被無理扣押,副軍長項英遇害。「皖南事變」的爆發,使很多人認為,國共合作將破裂,內戰有擴大的危險。但是中國共產黨面對這種嚴峻的事態,還是以抗日大局為重、以民族大義為重,採取了既聯合又鬥爭,以鬥爭求聯合、求團結的政策。
  • 1937年抗日戰爭初期,民國空軍的表現為何如此優秀?
    從1931年東北九一八事變開始,中國便開始了抗日戰爭,到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進入全面的抗日戰爭時期。相比較1931年握有先進武器,但極其窩囊的東北軍,1937年全面抗戰時期的國軍還是無愧於國家的軍隊這一稱呼,淞滬會戰,雖然70萬精兵損失了近一半,但是也嚴重的削弱了日軍的陸軍力量,全面開戰前日本有25萬正規軍,都是老兵來的,一個淞滬會戰,便損失了近五萬,可以說是元氣大傷。
  • 唐朝時期繁榮昌盛兵力強盛,那麼大唐究竟有多少兵馬
    唐朝是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上最繁盛的時期,他的軍事力量在中國歷史上也是獨佔鰲頭的,在小說《隋唐演義》和《說唐全傳》中,你會發現,大唐每一次打仗都是大規模軍隊的出動,不是20萬、30萬,就是60萬,真是讓人羨慕之至啊!一個國家打仗隨時能調出這麼多的部隊來,可想而知他們的綜合國力是有多麼強大啊!
  • 1937年,中國的一個軍和日本的一個軍,到底各有多少兵力?
    在前天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抗戰時期,我國一個師與日本一個師團的兵力、裝備對比。今天,我們看一下另一個編制,那就是軍,軍一直是比師高一個等級的編制。那麼,在抗戰時期,我國的一個軍與日本的一個軍,各自擁有多少兵力呢?在武器裝備方面,又有多大的差距呢?
  • 1937年,剛改編的八路軍一個團,大約有多少武器和兵力?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紅軍主力也迅速改編為八路軍,編制兵力約45000人,下轄115師、120師、129師三個作戰師,作戰師採用丙種團編制,每師轄2旅4團。以此來說,八路軍當時所轄的3個師共計有12個作戰團。
  • 抗戰時期,全國劃分了12個戰區,一個戰區擁有多少兵力?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抗戰時期的編制問題,例如集團軍、路軍等等。在抗戰時期,總計出現了40個集團軍、27個路軍。其實,在集團軍之上,還出現了戰區這個編制,編制的數量逐步增加。1937年,全國劃分了5個戰區。到了1945年,全國劃分了12個戰區。
  • 抗日戰爭原平保衛戰,晉軍部隊死戰不退,閻錫山為何卻羞愧難當?
    1937年9月29日,隨著日軍突破長城越口,晉北戰役以國軍的全線敗退而告終,閻錫山親自致電蔣介石表示願意放棄指揮權,由蔣介石接手指揮。蔣介石見閻錫山已經瀕臨崩潰,急忙調遣中央軍虎將衛立煌前往山西支援,衛立煌表示只要守住忻口便可保太原無恙,閻錫山大喜過望,下令晉綏軍全力籌備忻口會戰。
  • 日本侵華時一共大概來了多少人,死了多少人?
    兩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這些重要的戰爭都對中國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但要說起史上最刻骨銘心的戰役,那就一定會提到抗日戰爭。日本在明治維新後比中國先走上工業化,在西方列強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分到一杯羹。國內大肆奉行軍國主義,野心膨脹的日本決定稱霸亞洲,把佔領中國作為其計劃的第一步。
  • 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殘兵被遣送回國,那當時八路軍剩下多少兵力
    抗戰八年,中國人民終於將日本侵華的軍隊趕出了中國,在1945年日本宣布投降,這一刻,中國人民深知中國還是中國,無論外來侵略者有多少,中國人民都會奮起反抗,都會擁有一顆愛祖國的心。今天我們要說的是,抗日戰爭結束後,日本殘兵被遣送回國,當時八路軍還剩多少兵力?抗日戰爭在1945年已經漸漸收尾,最終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向世界各國遞送了投降文書作為這場戰爭的結束。
  • 1945年日本投降後,八路軍還剩多少兵力?真實數據公布
    在正常戰爭中,德國和日本佔優勢。他們在歐洲和亞洲橫行霸道,犯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特別是在中日抗戰中犯下了許多不可饒恕的罪行。正是我軍和人民的勇敢無畏,驅走了侵略者,但犧牲了許多戰士。那麼,日軍投降後,八路軍還剩下多少人呢?。1937年8月22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最初改組時有三個師,共約5.2萬人。
  • 抗日戰爭,我軍10場著名戰役,殲滅多少日軍,領軍人都是誰?
    抗日戰爭中,所爆發的大大小小的戰役有數萬次之多,中國軍民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才獲得了最後的勝利,當然,日寇的傷亡也很大。現在讓我們回到過去,看看其中10場著名戰役裡,我軍都消滅了多少日軍?:中國軍隊:出動兵力一百餘萬日本軍隊:六十六萬多人戰役成果:中國軍隊傷亡:13萬人日軍傷亡:將近11萬人戰役評價:雙方出動兵力是八年抗戰中最多的,是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會戰
  • 一個日本軍隊的山崎大隊,擁有多少兵力,為何抗戰時期那麼難打?
    抗日戰爭時期,雖然中國軍隊人數數量上有很大優勢,但裝備上的欠缺不是一星半點。日本的山崎大隊是負責掃蕩的任務,但是偶然間卻進入了根據地。結果他們被各種軍隊包圍,但各支部隊竟怎麼都打敗不了這個大隊。那麼,這山崎大隊總計有多少兵力呢?
  • 八路軍的王牌115師,能力多強,兵力有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八路軍的王牌115師,能力多強,兵力有多少?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當年日本剛剛發起侵略的時候,我們國家主要是國民軍在做戰,後來國民黨一味退讓,才有八路軍了,八路軍剛剛成立時只有六個旅,隨著不斷有人員加入,隊伍越來越大,出現了很多王牌部隊,而今天要說的就是在戰爭中立下了重大功勞的八路軍王牌115師,這個隊伍不僅戰鬥力強悍,人數更是不斷在增加,在戰爭時間參加了多次重要戰役並且取得了勝利,那麼這個師到底有多少兵力,為什麼如此強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