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9月29日,隨著日軍突破長城越口,晉北戰役以國軍的全線敗退而告終,閻錫山親自致電蔣介石表示願意放棄指揮權,由蔣介石接手指揮。
蔣介石見閻錫山已經瀕臨崩潰,急忙調遣中央軍虎將衛立煌前往山西支援,衛立煌表示只要守住忻口便可保太原無恙,閻錫山大喜過望,下令晉綏軍全力籌備忻口會戰。
忻口地區地勢險要,正面陣地僅有五十餘裡,衛立煌親自點將郝夢齡,要求其率部駐守忻口,阻擋日軍進攻太原。
但是由於衛立煌所部趕到太原需要時間,因此必須由晉綏軍暫時擋住日軍主力,為郝夢齡布置忻口防線爭取時間,而阻擊任務則落到了晉軍將領姜玉貞的肩上。
閻錫山下令由姜玉貞率領晉綏軍第一九六旅駐守原平,務必將日軍擋在原平之外七日,姜玉貞知道事關重大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下令部隊入駐原平。
1937年10月1日,日軍板垣師團主力部隊抵達原平並對原平城形成包圍態勢,姜玉貞率部在城外和日軍展開激戰。
由於兵力和火力的懸殊差距,姜玉貞第一九六旅在七日內損傷慘重,日軍數次突破第一九六旅防線均被姜玉貞率部奮戰擊退。
然而就在姜玉貞在原平艱難血戰七日之後,忻口防線卻並未如期完成,閻錫山下令要求姜玉貞率部繼續堅守原平三日。
姜玉貞並未得到撤退的命令,但是他卻沒有任何的怨言,下令部隊放棄撤離計劃,繼續堅守陣地,為忻口陣地的構築爭取時間。
但是姜玉貞並不知道,閻錫山在發出繼續堅守三日的電報之前內心十分猶豫,閻錫山很清楚日軍無論兵力還是火力都遠超姜玉貞的第一九六旅。
如果讓姜玉貞繼續堅守,那麼第一九六旅很有可能會在原平全軍覆沒,因此在閻錫山最初的命令中提到如果姜玉貞認為無法堅守可以相機撤退。
但是還未等命令下達,閻錫山又顧慮到如果姜玉貞真的第一時間撤離,那麼日軍衝擊尚未做好準備的忻口防線則後果不堪設想,一時之間閻錫山不知該如何是好。
當晚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的閻錫山下令召見時任國軍第二戰區司法總監的張培梅,此人是晉綏軍元老級人物,在晉綏軍中以鐵面無私而著稱,是閻錫山的心腹嫡系。
張培梅見到閻錫山準備發送給姜玉貞的命令內容之後勃然大怒,聲稱自己就是行伍出身從來沒有聽說過任務沒有完成還可以相機撤退。
張培梅表示,如果姜玉貞戰死原平那麼他親自為其修廟建祠,但是如果姜玉貞在忻口防線建設完成之前撤離原平,那麼無論是否有撤離命令,自己都會親自砍了姜玉貞。
張培梅的一番話令閻錫山羞愧難當,但是仍舊錶示蔣介石的中央軍在石家莊也是不戰而退,結果張培梅怒氣更盛,表示自己只知道效仿關雲長。
經過一番爭論之後,閻錫山選擇聽從張培梅的建議,嚴令姜玉貞繼續堅守陣地,至於相機撤退之言則被刪去。
三日之後,姜玉貞所部僅剩下不足千人,日軍也早已經攻入原平城內,但是姜玉貞親自給閻錫山發電稱只要忻口陣地一日未完成,自己便一日不撤離。
接到姜玉貞的電報後,閻錫山更加羞愧,下令給姜玉貞回電他會親自照顧姜玉貞的一家老小,希望姜玉貞不要有任何的後顧之憂。
當晚,日軍主力全面突破原平防線,姜玉貞所部被日軍重重包圍,閻錫山規定的堅守時限也終於到達,姜玉貞下令突圍卻在途中以身殉國。
參考資料:《戰殤:國民革命軍抗戰將士口述實錄》、《二戰全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