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原平保衛戰,晉軍部隊死戰不退,閻錫山為何卻羞愧難當?

2020-12-18 青梅史觀

1937年9月29日,隨著日軍突破長城越口,晉北戰役以國軍的全線敗退而告終,閻錫山親自致電蔣介石表示願意放棄指揮權,由蔣介石接手指揮。

蔣介石見閻錫山已經瀕臨崩潰,急忙調遣中央軍虎將衛立煌前往山西支援,衛立煌表示只要守住忻口便可保太原無恙,閻錫山大喜過望,下令晉綏軍全力籌備忻口會戰。

忻口地區地勢險要,正面陣地僅有五十餘裡,衛立煌親自點將郝夢齡,要求其率部駐守忻口,阻擋日軍進攻太原。

國軍防禦陣地

但是由於衛立煌所部趕到太原需要時間,因此必須由晉綏軍暫時擋住日軍主力,為郝夢齡布置忻口防線爭取時間,而阻擊任務則落到了晉軍將領姜玉貞的肩上。

閻錫山下令由姜玉貞率領晉綏軍第一九六旅駐守原平,務必將日軍擋在原平之外七日,姜玉貞知道事關重大不敢有絲毫怠慢,當即下令部隊入駐原平。

1937年10月1日,日軍板垣師團主力部隊抵達原平並對原平城形成包圍態勢,姜玉貞率部在城外和日軍展開激戰。

日軍前線陣地

由於兵力和火力的懸殊差距,姜玉貞第一九六旅在七日內損傷慘重,日軍數次突破第一九六旅防線均被姜玉貞率部奮戰擊退。

然而就在姜玉貞在原平艱難血戰七日之後,忻口防線卻並未如期完成,閻錫山下令要求姜玉貞率部繼續堅守原平三日。

姜玉貞並未得到撤退的命令,但是他卻沒有任何的怨言,下令部隊放棄撤離計劃,繼續堅守陣地,為忻口陣地的構築爭取時間。

日軍前線陣地

但是姜玉貞並不知道,閻錫山在發出繼續堅守三日的電報之前內心十分猶豫,閻錫山很清楚日軍無論兵力還是火力都遠超姜玉貞的第一九六旅。

如果讓姜玉貞繼續堅守,那麼第一九六旅很有可能會在原平全軍覆沒,因此在閻錫山最初的命令中提到如果姜玉貞認為無法堅守可以相機撤退。

但是還未等命令下達,閻錫山又顧慮到如果姜玉貞真的第一時間撤離,那麼日軍衝擊尚未做好準備的忻口防線則後果不堪設想,一時之間閻錫山不知該如何是好。

國軍陣地

當晚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的閻錫山下令召見時任國軍第二戰區司法總監的張培梅,此人是晉綏軍元老級人物,在晉綏軍中以鐵面無私而著稱,是閻錫山的心腹嫡系。

張培梅見到閻錫山準備發送給姜玉貞的命令內容之後勃然大怒,聲稱自己就是行伍出身從來沒有聽說過任務沒有完成還可以相機撤退。

張培梅表示,如果姜玉貞戰死原平那麼他親自為其修廟建祠,但是如果姜玉貞在忻口防線建設完成之前撤離原平,那麼無論是否有撤離命令,自己都會親自砍了姜玉貞。

整裝待發的國軍士兵

張培梅的一番話令閻錫山羞愧難當,但是仍舊錶示蔣介石的中央軍在石家莊也是不戰而退,結果張培梅怒氣更盛,表示自己只知道效仿關雲長。

經過一番爭論之後,閻錫山選擇聽從張培梅的建議,嚴令姜玉貞繼續堅守陣地,至於相機撤退之言則被刪去。

三日之後,姜玉貞所部僅剩下不足千人,日軍也早已經攻入原平城內,但是姜玉貞親自給閻錫山發電稱只要忻口陣地一日未完成,自己便一日不撤離。

華北前線日軍

接到姜玉貞的電報後,閻錫山更加羞愧,下令給姜玉貞回電他會親自照顧姜玉貞的一家老小,希望姜玉貞不要有任何的後顧之憂。

當晚,日軍主力全面突破原平防線,姜玉貞所部被日軍重重包圍,閻錫山規定的堅守時限也終於到達,姜玉貞下令突圍卻在途中以身殉國。

參考資料:《戰殤:國民革命軍抗戰將士口述實錄》、《二戰全史》等

相關焦點

  • 抗日戰爭國軍敵後戰場,日軍以樹皮充飢,指揮部為何卻置若罔聞?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最早的敵後戰場位於山西的第二戰區,太原會戰後山西大半被日軍侵佔,蔣介石則嚴令第二戰區部隊撤過黃河,就連閻錫山也不能例外。閻錫山無奈之下,只得帶著第二戰區的國軍部隊轉入晉西山區和日軍打遊擊戰,希望可以依託地利優勢擋住日軍進攻。不過閻錫山很快發現,山西地區的日軍主力部隊板垣師團,竟然莫名其妙的被調走,留駐山西的日軍變成了,太原會戰時的輔助部隊龍山師團。
  • 抗日戰爭滕縣保衛戰,川軍僅堅守兩日,為何卻被贊足以洗刷恥辱?
    滕縣保衛戰抗日戰爭時期臺兒莊戰役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駐守滕縣的國軍部隊是川軍鄧錫侯集團軍的王銘章所部。鄧錫侯集團軍在前往臺兒莊戰場前,剛剛經歷了娘子關戰役、太原會戰等大戰,因為戰場表現不佳而被閻錫山詬病,被趕出了山西,歷經輾轉才被徐州的李宗仁所接納。
  • 當徐向前遭遇閻錫山的留用日軍,部隊打瘋了,看見鬼子就全部捅死
    閻錫山就不一樣了,閻軍的軍火工業在整個民國時期獨樹一幟,太原兵工廠是全國三大兵工廠之一,小到晉造駁殼槍,大到150毫米重炮全能製造。解放軍八縱的前身是山西決死三縱,決死隊系統早在1937年從閻錫山軍火庫領用裝備時,每班就配發一挺輕機槍,班長是一支晉造湯姆森衝鋒鎗,連排長配的是晉造駁殼槍,因改口徑7.63為11.43,被稱為大眼盒子。
  • 抗日戰爭中的地方軍:1937年時,晉綏軍一共有多少兵力?
    抗日戰爭中,在中國軍隊這個大整體下,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軍隊,其中既有中央軍,也有紅軍改編而來的八路軍、新四軍,同時還有多支地方軍。 據統計,1937年全面抗戰開始時,全國軍隊共計182個步兵師、46個獨立旅、9個騎兵師、6個騎兵旅,此外再加上炮兵、裝甲兵、海空軍等,共計約200萬軍隊。
  • 抗日戰爭的 「五大戰區」
    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為閻錫山。區域為晉察綏地區,這一區域為閻錫山的老巢。下轄: 第六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 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 預備軍,總司令由閻錫山兼任。
  • 閻錫山與日寇談判始末:抗戰期間,閻錫山為何會多次與日軍談判?
    1939年,抗日戰爭進入曠日持久的相持階段,在這個階段,雖然沒有了日寇的大規模進攻,但是,對於山西王閻錫山而言反而更加艱難。因為,此時,山西的城市和交通要道基本被日本佔據,在山西廣大的農村則是八路軍的天下。而曾經的山西王,卻被迫龜縮在晉西七個貧瘠的小縣城苟延殘喘。當時,經過慘烈大戰後的晉綏軍兵力只剩下4萬餘人。
  • 閻錫山是岡村寧次學生,日軍投降後,閻錫山竟收買日軍圍剿解放軍
    此前,日本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岡村寧次,在月初得知日本即將投降的消息時,表示不希望投降,因為日軍在中國的建制相對完整,仍然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當時,日軍在華高層很多人與岡村寧次想法一樣拒絕投降。8月14日,岡村寧次上奏日本昭和天皇,要求拒絕發布投降詔書,請求在中國繼續進行抵抗作戰。日本國內的很多人也抱持抵抗到底的想法。
  • 戰敗後的閻錫山為何能夠再次崛起
    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和日軍爆發了很多的戰役,由於當時日本軍隊的裝備和素質更加的優良,導致大戰中,中國軍隊的傷亡遠遠大於日軍的傷亡。閻錫山作為國內老牌的軍閥,已經看淡了失敗,在他的心中,活著就能夠重新崛起,雖然身邊還剩下不到4萬的殘兵敗將,但是還沒有全軍覆沒,還有反敗為勝的機會,但是時間不等人,隨著國內戰事的逐漸急劇,閻錫山必須要考慮如何能夠將自己的晉綏軍在這樣的環境下繼續壯大和補充,其中有兩個方案一個是重新在山西徵兵,另一個就是接納其餘的部隊。
  • 裝備不如主力部隊,但也有特別能打的
    抗日戰爭時期,蔣軍內部便有了中央軍和雜牌軍之分,而其中,中央軍還分成了中央嫡系和旁系部隊,那毫無疑問 可以說,粵軍是整個抗日戰爭時期,整體表現最好的國軍地方部隊,投降也是最少的。
  • 鎮嵩軍,它是一支土匪軍隊,也是一支面對日軍死戰不退的英雄部隊
    劉鎮華認為這是一個奪取河南的好機會,於是率領鎮嵩軍支援憨玉琨。結果不用多說鎮嵩軍一敗再敗,憨玉昆更是逃回嵩縣,最後服毒自殺。劉鎮華只能率領殘部,前往山西投靠閻錫山。1926年,劉鎮華有經閻錫山斡旋依附了直系,被吳佩孚任命為討賊聯軍陝甘軍總司令,重回豫西集結鎮嵩軍,在此期間先後擊敗了嶽維峻、援豫的李虎臣與田玉潔。
  • 抗日戰爭華北最可恨之人,傅作義咬牙切齒,究竟誰害了華北國軍?
    抗日戰爭時華北最可恨的人,傅作義咬牙切齒,是誰害了華北國軍?1937年盧溝橋事件爆發後,蔣介石在華北地區設立了第二戰區,「山西王」閻錫山就任戰區長官。除傅作義外,閻錫山倚重的人還有名義上隸屬二十九軍的察哈爾劉汝明,傅作義和劉汝明分別就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和副總司令。
  • 東方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國軍出動了16個軍,結果如何
    侵華日軍為牽制國軍對雲南的反攻,並掠奪戰略物資,打擊中國軍隊的士氣,對抗日戰爭第六戰區和第九戰區結合部發動的一場戰役在整個抗日戰爭乃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都具有一定地位,被譽為「東方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 英雄榮光,臨沂保衛戰,為何以前宿敵的兩個將軍協同作戰
    英雄榮光,臨沂保衛戰,為何以前宿敵的兩個將軍協同作戰。大家都知道抗日戰爭,抗日戰爭中有很多著名的保衛戰,特別是在山東有一場捷報我們大家都知道,叫臺兒莊大捷,但是小夥伴們很少知道臺兒莊大捷前夕在山東的臨沂有一場保衛戰,戰爭十分的慘烈,成果也是十分的顯著,為臺兒莊大捷奠定了基礎,然而在這場保衛戰中兩個以前是宿敵的將軍同心協力聯合作戰,這究竟是為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南京保衛戰,蔣介石為何讓雜牌將領唐生智,擔任衛戍部隊司令長官
    那麼,如此重要的城市,為何在抗戰時期的南京保衛戰中,蔣介石會讓雜牌將領唐生智,擔任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 唐生智,湖南省永州市人,畢業於保定軍校,之後回到湖南參軍開始他的軍事生涯。由於為人機靈,圓滑,加上在軍事上有一定的才能,打起仗來作戰勇敢也不怕死,給人第一印象,就是有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感覺。因此,得到了北洋軍閥湖南都督湯薌銘的欣賞。
  • 抗日戰爭太原戰役,日軍主力兵臨城下,為何卻嚴令前線不得進攻?
    1937年11月初,太原戰役已經接近尾聲,日軍龍山師團突破國軍娘子關防線兵臨太原城下,閻錫山為了保住太原下令忻口前線國軍放棄陣地撤回太原。如此一來一直被擋在忻口的日本板垣師團也得以長驅直入,日軍對太原形成了夾擊之勢,閻錫山召集眾人商議對策,最終一意孤行決定委派傅作義率部死守太原。
  • 抗日戰爭日軍內部亂象,民國危急存亡之際,日軍為何卻頻頻失誤?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抗日戰爭也由此進入全面戰爭階段,隨後蔣介石在廬山力排眾議,發表抗戰宣言,雙方隨即在華北、淞滬爆發大戰。然而蔣介石錯誤估計日軍參戰兵力,國軍部隊在各大戰場節節敗退,數十萬國軍精銳損失殆盡,但是隨著戰爭規模的擴大,日軍內部矛盾也日益凸顯。
  • 抗戰史上的四川及川軍做出了怎樣的貢獻,如何做到「無川不成軍」
    川軍先後有6個集團軍另有2個軍1個獨立旅出川抗戰,約佔全國出兵抗戰軍隊總數的1/5。抗戰初期,鄧錫侯奉命率第22集團軍不遠千裡前往第二戰區參加山西保衛戰時,駐防山西的閻錫山拒絕川軍入晉,指斥川軍「武器不好,作戰不力,是不會打仗的叫花子部隊」。
  • 國軍五大主力,為何在解放戰爭中慘遭失敗,蔣介石追悔莫及
    一、第十八軍十八軍作為陳誠的起家部隊,也是黃埔系黃維、胡璉等人以陳誠為核心形成的政治軍事力量集團。其十八軍建軍遠遠早於其餘4支部隊。其成長於早年民國軍閥混戰、而在內戰中戰績出色,其部隊主管皆為皆為黃埔畢業生,素有才能,作戰英勇,是典型的國軍主力王牌部隊。
  • 閻錫山手中真的無兵可用嗎?
    就在幾天前,太原東邊的重鎮娘子關丟了,而且後續組織的幾道防線接連被突破,日軍第20師團已經沿正太鐵路直逼太原,閻錫山不得不放棄忻口,繼而抽調部隊保衛太原,否則太原一丟,日軍再從南北兩面夾擊忻口的中國軍隊,那就真的完了。那娘子關這麼重要,為什麼就這樣丟了呢?
  • ...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四行倉庫保衛戰
    10月26日,日軍已經突破國軍防線,蔣介石決定,撤出該區所有軍隊,並在在閘北留下一個部隊堅守。一是為了掩護數十萬大軍撤退,保存兵力。二是為了向國內外顯示抗戰姿態,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最終決定派出國民黨政府軍第八十八師524團第一營的全體官兵留守在四行倉庫,掩護主力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