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君子之風,就是溫良恭儉讓

2020-12-09 品讀詩詞和古典文學

關注一下,讓我們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中華傳統文化#在《論語》裡有這樣一段話: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子禽向子貢問道,夫子每次到一個國家,必定要了解那個國家的政事,是要求了解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道:夫子是靠著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些態度獲得的,夫子了解各國政事,與別人了解各國政事有不同之處吧?

其實這段話就點明了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五個字溫良恭儉讓,是儒家最先提出來的。接下來我將和大家一起剖析了解這五種美德。

首先『溫』就是溫和,心平氣和的意思。我們很多朋友去飯店吃飯,上菜稍微慢點立馬拍桌子大聲吆喝,開個車上路,遇到堵車就指爹罵娘,這種態度是不對的。我們在生活中對人對事一定要以溫和的態度去對待,不要動不動急脾氣就上來了,隨意亂發脾氣不但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弄不好會給自己惹來麻煩。

所謂『良』就是善良的意思,這個範圍就廣了,助人為樂是一種善良,勸人改過也是一種善良,「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也是一種善良。善良的人為別人送去了希望和愛,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善良的人,總是帶給別人一種沐浴春風的感覺,讓人有一種發自心底的感動,走到任何地方就像太陽,送去溫暖驅走寒意。

所謂『恭』就是恭敬的意思,這個範圍也很廣,包括你去任何場合,穿著不能太隨便,一定要端莊恭敬,和別人包括長輩說話不能太輕浮,這也是一種恭敬,見了長輩或者老師要主動上前問好,這是一種恭敬,在家裡不隨便頂撞父母等等,我們都可以理解為恭敬。

所謂『儉』就是簡單儉樸的意思,諸葛亮說: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一種簡單淡泊的處世態度,過去老百姓當中流傳一句話: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這也是一種簡樸的生活態度。今天物質生活空前的繁榮,我們選擇的餘地更多了,誘惑我們的也多了,想要做到簡單,淡泊,儉樸太難了。但是從長遠看,一個家庭要想基業長青,一個人一生要想有所建樹,一定要守住『儉』字,去除一些不必要東西,活的簡單一點,樸素一點,你才能集中精力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所謂『讓』就是謙讓謙卑的意思,公交車上主動讓座是一種謙讓,取得一點成就不驕傲自滿也是一種謙讓,把好事主動讓給別人是一種謙讓,有好處主動與別人分享,這也是一種謙讓。老子提出一個觀點『上善若水』,其實水最大的優點就是謙卑謙讓,別人不願幹的事它全乾了,而且默默無聞,把自己隱藏起來。

所以說孔子提出的溫良恭儉讓,這五種美德,在任何時代都不會過時,因為真理永遠都經得起時間的檢驗。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一個有道德的人,才是一個被信任的人,一個有信仰的民族,才能永遠的生存下去。

文字難免有疏漏之處,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為盼,請留下您的精彩點評,參與話題與我互動。

點個讚鼓勵一下吧,轉發分享給更多的人,文字配圖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深深感恩。

相關焦點

  • 儒家五德「溫良恭儉讓」,君子待人接物的準則
    溫良恭儉讓,被稱為儒家五德,也是古代君子待人接物的行為準則。《論語·學而》中有云: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 孔夫子溫良恭儉讓的由來
    孔子的高材生也被稱為儒商鼻祖的端木賜(子貢)的回答成了對孔夫子品行的千古評價:「這是因為主政者被老師溫良恭儉讓的高尚品德打動自願傾訴的,怎麼會和喜歡打探小道消息的小人一樣呢」?溫是外貌,如溫水一般,水已為至柔至善之物,溫水讓人感覺更加親和。所以想要擁有強大的親和力首先具有溫水的特性,這對當今性格修養也有深刻啟示。
  • 論語經典成語故事之二十四:溫良恭儉讓
    溫良恭儉讓指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五種美德。這是儒家倡導的待人接物準則。出自《論語·學而篇》:「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春秋時期,頓子國(今項城市南頓鎮)有個人姓陳名亢,字「子禽」,又字「子亢」。子禽十八歲入孔門,拜孔子為師,後跟隨孔子到了衛國。陳亢到衛國後,以儒士身份,留在衛國做了官。陳亢因看見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必定先熟悉這個國家的政治,感到很奇怪。
  • 閒思論語之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恭,莊重。儉,節制。讓,謙遜。愚見:個人認為,這是很有意思的一段對話。因為按實際來說,孔子周遊列國,如果有一國君主確實認為孔子的學說可以大用,那孔子也就沒必要周遊列國了。但是,孔子學識淵博品德高尚,也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否則那些國君也沒必要向孔子甚至是孔子的弟子請教政治。
  • 要求妻子「溫良恭儉讓」的郭濤:你可知這5字後有更重要的一句話
    這5個字出自《論語·學而》,原文是: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貢於是回答說:「正是因為老師有溫良恭儉讓的態度,所以別人才願意和他分享朝堂之事,並知無不言。」
  • 孔子的風採:溫、良、恭、儉、讓
    子貢善貨殖,有「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之風,為後世商界所推崇。民間有「端木遺風」之說,即是指子貢遺留下來的誠信經商的風氣,子貢還成為民間信奉的財神。孔子死後,子貢守墓六年,師生之情勝過父子。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子貢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端木子」。
  • 演員郭濤在書中衡量女人的標準是溫良恭儉讓,這真的合理麼?
    出演過<父母愛情>的演員郭濤的一本新書<父親的力量>,名為一本教子的書,但在書中卻描述了自己第一次打女人的經歷,更直言女演員不適合結婚,女子應該具有溫良恭儉讓的品德。那女子是否應具有溫良恭儉讓的品德?
  • 溫、良、恭、儉、讓得之!
    【原文】子禽問於子貢曰: 「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譯文】子禽向子貢問道: 「夫子每到一國,一定能知道它的國政,他是打聽來的?還是別人告訴他的?
  • 國學賞析:最佳的取得之術,莫若「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溫、良、恭、儉、讓」的道德價值為何?為什麼說「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是最佳的取得之術?踐行「溫、良、恭、儉、讓」之道德,我們需要做到什麼?人生之常為,在於取得或獲得:或得其利祿,或得其功名,或得其幸福,或得其長壽。正當而合理的獲得或取得,是取之有道,而得之有命。在如何得,以什麼得的問題上,就存在價值取捨。
  • 男演員的教子書,女人要溫良恭儉讓?從男性角度看擇偶標準!
    今天,一條名為「郭濤」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原來是,影視演員郭濤在其新書《父親的力量》中,講述了自己第一次大女人的經驗,並認為女人要溫良恭儉讓。不少網友認為這本書雖然名為《父親的力量》,但卻更像是一本「女德」書。女性一定要溫良恭儉讓嗎?
  • 要求女人「溫良恭儉讓」的郭濤真的擁有「父親的力量」嗎?
    hebe不想蹲,她說自己又不渣,就是說錯了話,於是拉來了李佳琦,李佳琦玩完把接力棒又傳給了郭濤。郭濤毫無預兆地上了熱搜。比如「願意年輕時候給你生孩子的女人是好女人可以娶」 比如「好女人一定是要傳統的「溫、良、恭、儉、讓」是衡量女性的標準」然而「溫良恭儉讓」僅僅是要求女人做到嗎?儒家五德「溫良恭儉讓」是古代君子待人接物的行為準則,不是僅僅針對女人的。
  • 孔子真正追求,溫良恭儉讓的修養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論語》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禽悄悄地扯了子貢的袖子,把他拉到門邊,避開了老師孔子的視線,然後壓低嗓門輕輕的問道:「喂!子貢!
  • 藍議員嘆:國民黨太「溫良恭儉讓」,臺網友:是太軟弱無能才對
    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褚春來表示,國民黨黨性「溫良恭儉讓」,撿到槍也不夠力,而且目前也看不到值得期待的政治領袖。褚春來指出,國民黨目前看不到值得期待的政治領袖,他雖支持前主席朱立倫,但也覺得朱太溫和。對於現任主席江啟臣因仍顧及黨內「大佬」,不能放開手腳把改革一次做完,他認為,江作為中生代,應該有魄力完成改革,並直言「國民黨最壞也是這個程度!」
  •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 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 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蓋見聖人之儀刑而樂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慾害之,是以終不能用耳。」說得也許有道理, 但如說孔子似在意「委國授政」,無疑看小了孔子。孔子遭遇 不好但從不對人世失去信心,「仁」是他認為的最高道德,他 一直期許在人間有真正的「仁者」出現,孔子關心政治不在謀 官,而在尋找仁人可以找到、仁政可以施行的證據,這種努 力,終生不渝。子貢很幽默,會開玩笑。他說:「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 乎人之求之與?」
  • 郭濤:你知道「溫良恭儉讓」後,還有一句「忠孝勇恭廉」嗎
    但是他又覺得:好看的女演員放在家裡就是個定時炸彈。他還擔心,女演員沒準會在家給自己戴一頂綠帽子,畢竟自己在外工作忙碌根本不知道。是的,沒錯,一字一句都是郭濤自己寫的。大哥?你還記得這是一本育兒書嗎?你準備這樣教你兒子?行吧,最後再來看看郭濤對枕邊人的看法。
  • 郭濤找老婆標準溫良恭儉讓''啥意思,網友:大男子主義很惡臭!
    古人說,溫良恭儉讓,即溫和、善良、恭敬、勤儉與忍讓。這是為人處世的一個誠懇的態度。無論古代還是現今社會,都是最能打動人心,待人接物的一個標準。最近,這句話出現在一個公眾人物的書中,引起人們的熱烈討論,這個人就是郭濤。
  • 洪秀柱說馬英九溫良恭儉讓「天下」:那是調侃他
    她說,中國國民黨的DNA和民進黨不一樣,國民黨人都是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馬英九是謙謙君子,才會有點調侃他。(中國臺灣網 盧佳靜)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
  • 《論語》:溫、良、恭、儉、讓
    子禽①問於子貢②曰:「夫子③至於是邦④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⑤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⑥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⑦異乎人之求之與?」①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⑥溫、良、恭、儉、讓:溫,溫和。良,善良,平和。恭,恭敬,莊重。儉,節儉,儉樸。讓,禮讓,謙遜。 ⑦其諸:語氣詞,有大概、或者的意思。子禽問子貢說:「老師每到一個國家,必能了解那個國家的政事,是他自己求來的呢,還是人家國君主動告訴他的呢?」
  •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天上不會掉餡兒餅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注釋】子禽,陳亢(gāng)。【一家之言】從子貢的回答中,我們實際上已經得出了一個肯定性的答案:孔師父聞名於各國政界,是自己追求來的。只不過子貢認為孔子的這種追求,根本區別於投機者的鑽營,是孔子先具備了某種品質而水到渠成得來的。不管怎麼說吧,孔師父的知名度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來的。
  • 論語|《學而篇》第十講:溫良恭儉讓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問子貢說:「孔老師去到一個國家,就會知道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事情是他自己求得的呢?還是各個國家的國君主動以自己國家的政事諮詢,親口告訴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