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天上不會掉餡兒餅

2020-12-24 孔門學社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

【注釋】子禽,陳亢(gāng)。子貢,複姓端木,名賜,字子貢,孔子弟子,善於雄辯與經商。聞,聞名,有廣泛的知名度。政,指的是管理政事的那些人,或者是政權的參與者與管理者們,譯為政界。與,同舉,舉薦。

【白話文】子禽向子貢問道:先生到了這個國家,一定會聞名於這個國家的政界,是先生自己追求來的,還是別人舉薦的?子貢說道:先生溫和、良善、謙恭、儉約、禮讓而得到的。先生的這種追求,大概是不同於別人的那種追求吧?

【一家之言】從子貢的回答中,我們實際上已經得出了一個肯定性的答案:孔師父聞名於各國政界,是自己追求來的。只不過子貢認為孔子的這種追求,根本區別於投機者的鑽營,是孔子先具備了某種品質而水到渠成得來的。不管怎麼說吧,孔師父的知名度是靠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來的。雖然戰國時期這種自我經營的方法很普遍,但是春秋末期的士大夫們還不大習慣孔子的這種做法,他們認為孔子的這種棲棲遑遑的行為,只不過是為了謀求個人的名利。子貢卻說:文猶質也,質猶文也。虎豹之鞟,猶犬羊之鞟。如果自己不去推銷自己的學問思想,那麼誰會了解自己學說的高明之處呢?更遑論被使用。功利而務實的孔子很明白這個道理,因此每當到了一個國家,都會去拜訪各級的官員,甚至拜訪過名聲不大好的南子,來推廣自己的學說,以期獲得一個做事的平臺。可是事與願違,孔師父不但沒有得到各國的重用,反而被別人當成了官兒迷。在孔子看來,如果不能做事,當那個破官兒有什麼用呢?如果只是為了得一點兒名利,難道他不會老老實實的當齊景公的食客嗎?何必棲棲遑遑的「流竄」各國,累累如喪家之犬?黍離詩曰: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相關焦點

  • 「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 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 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張栻(南宋學者)說:「夫子至是邦必聞其政,而未有能 委國而授之以政者。蓋見聖人之儀刑而樂告之者,秉彝好德之良心也,而私慾害之,是以終不能用耳。」說得也許有道理, 但如說孔子似在意「委國授政」,無疑看小了孔子。孔子遭遇 不好但從不對人世失去信心,「仁」是他認為的最高道德,他 一直期許在人間有真正的「仁者」出現,孔子關心政治不在謀 官,而在尋找仁人可以找到、仁政可以施行的證據,這種努 力,終生不渝。
  • 閒思論語之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通譯:子禽問子貢問:夫子到了這些諸侯國,一定會去了解那個國家的政治情況,是夫子向他們提出了請求呢?還是他們向夫子提出了請求呢?子貢回答說:老師品德高尚,所以才能迎得別人的敬重,向他問政。老師請求,大概也與別人請求是不一樣的吧?
  • 論語經典成語故事之二十四:溫良恭儉讓
    溫良恭儉讓指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五種美德。這是儒家倡導的待人接物準則。出自《論語·學而篇》:「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春秋時期,頓子國(今項城市南頓鎮)有個人姓陳名亢,字「子禽」,又字「子亢」。子禽十八歲入孔門,拜孔子為師,後跟隨孔子到了衛國。陳亢到衛國後,以儒士身份,留在衛國做了官。陳亢因看見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必定先熟悉這個國家的政治,感到很奇怪。
  • 國學賞析:最佳的取得之術,莫若「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現今,我們很多道德倫理、人生情趣和精神底蘊,都與之有著基因傳承的關係。在增強和踐行文化自信中,有必要探究文化基因的精髓,知道我們中國人的生命意義所在,人生志趣和人格理想為何,做一名中國人意味著什麼。今天,討論的是關於如何取得才為最佳方略之問題。結合解讀孔子的「溫、良、恭、儉、讓以得之」(《論語·學而》)思想,主要解答以下問題:人生之取得或獲得主要靠什麼?
  • 所謂君子之風,就是溫良恭儉讓
    ,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子禽向子貢問道,夫子每次到一個國家,必定要了解那個國家的政事,是要求了解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他的呢?子貢回答道:夫子是靠著溫和,善良,恭敬,儉樸,謙讓這些態度獲得的,夫子了解各國政事,與別人了解各國政事有不同之處吧?
  • 演員郭濤在書中衡量女人的標準是溫良恭儉讓,這真的合理麼?
    出演過<父母愛情>的演員郭濤的一本新書<父親的力量>,名為一本教子的書,但在書中卻描述了自己第一次打女人的經歷,更直言女演員不適合結婚,女子應該具有溫良恭儉讓的品德。那女子是否應具有溫良恭儉讓的品德?
  • 儒家五德「溫良恭儉讓」,君子待人接物的準則
    《論語·學而》中有云: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這段話的意思是:子禹問孔子的學生子貢:「為什麼夫子(孔子)每到一個國家都能聽到該國的政事,這是求人家告訴他的呢?還是別人主動說給他聽的呢?」
  • 孔夫子溫良恭儉讓的由來
    孔子的一位叫子禽的學生向子貢有些抱怨的嘮叨,你看老師到了哪個諸侯國必會得知該國的政事密聞,是夫子有這個愛好故意打聽還是他國的主政者主動告知的呢?孔子的高材生也被稱為儒商鼻祖的端木賜(子貢)的回答成了對孔夫子品行的千古評價:「這是因為主政者被老師溫良恭儉讓的高尚品德打動自願傾訴的,怎麼會和喜歡打探小道消息的小人一樣呢」?溫是外貌,如溫水一般,水已為至柔至善之物,溫水讓人感覺更加親和。所以想要擁有強大的親和力首先具有溫水的特性,這對當今性格修養也有深刻啟示。
  • 要求妻子「溫良恭儉讓」的郭濤:你可知這5字後有更重要的一句話
    筆者感興趣的,倒是他用來要求妻子的「5字箴言」:溫良恭儉讓。郭濤的原話是這樣說的:在孝敬老人、養育子女這些方面,我的愛人絕對具有中國傳統意義上的女性和母親的美德,連我爸媽都豎大拇指:能做到這一點確實不容易!我衡量女性有五字標準:溫、良、恭、節、讓。這五個字小燃全都做到了。
  • 溫、良、恭、儉、讓得之!
    【原文】子禽問於子貢曰: 「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得之。 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譯文】子禽向子貢問道: 「夫子每到一國,一定能知道它的國政,他是打聽來的?還是別人告訴他的?
  • 孔子的風採:溫、良、恭、儉、讓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問子貢:「夫子不論到哪個國家,必定聞知那個國家的政事,是求知打聽得來的呢,還是別人主動告訴得來的呢?」
  • 論語|《學而篇》第十講:溫良恭儉讓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問子貢說:「孔老師去到一個國家,就會知道這個國家的政事。這種事情是他自己求得的呢?還是各個國家的國君主動以自己國家的政事諮詢,親口告訴他的呢?」
  • 孔子真正追求,溫良恭儉讓的修養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論語》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禽悄悄地扯了子貢的袖子,把他拉到門邊,避開了老師孔子的視線,然後壓低嗓門輕輕的問道:「喂!子貢!
  • 《論語》:溫、良、恭、儉、讓
    子禽①問於子貢②曰:「夫子③至於是邦④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⑤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⑥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⑦異乎人之求之與?」①子禽:姓陳,名亢,字子禽。③夫子:孔子的弟子對孔子的敬稱。古代敬稱做過大夫的人為夫子。孔子曾為魯國的司寇(司法長官),位同大夫,因此,他的學生尊稱他為夫子。後來沿襲稱老師為夫子,有時候也特指孔子。 ④邦:指當時割據的諸侯國家。
  • 書中找答案(論語-溫良恭儉讓)
    而孔子的狀態是「溫、良、恭、儉、讓」,不急功近利,也能做到謙遜、不樹敵,追求中庸之道,而這也是讓自己內心平和、給他人帶來幫助的長久之道。精 華 解 讀「溫良恭儉讓」的好處是什麼?溫,不疾不徐,有事慢慢做;良,善良;恭,謙遜;儉,不鋪張浪費,不浮誇;讓,謙讓,得理饒人。這些習慣其實都是在為自己做「正向積累」,既能充實自我,也能降低一些不可預料的風險。
  • 男演員的教子書,女人要溫良恭儉讓?從男性角度看擇偶標準!
    今天,一條名為「郭濤」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原來是,影視演員郭濤在其新書《父親的力量》中,講述了自己第一次大女人的經驗,並認為女人要溫良恭儉讓。不少網友認為這本書雖然名為《父親的力量》,但卻更像是一本「女德」書。女性一定要溫良恭儉讓嗎?
  • 我讀論語小記:學而第一·夫子溫、良、恭、儉、讓
    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諸異乎人之求之與?」【子禽問子貢說:孔老夫子每到一個國家,一定會有人來問他政事,是他自己求來的,還是別人主動給的呢?
  • 洪秀柱說馬英九溫良恭儉讓「天下」:那是調侃他
    媒體詢問對馬英九響應的看法,洪秀柱說,馬英九怎麼可能說自己把「天下」給讓掉,她希望媒體不要挑撥離間、無限上綱解讀意義。她說,中國國民黨的DNA和民進黨不一樣,國民黨人都是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馬英九是謙謙君子,才會有點調侃他。
  • 郭濤找老婆標準溫良恭儉讓''啥意思,網友:大男子主義很惡臭!
    古人說,溫良恭儉讓,即溫和、善良、恭敬、勤儉與忍讓。這是為人處世的一個誠懇的態度。無論古代還是現今社會,都是最能打動人心,待人接物的一個標準。最近,這句話出現在一個公眾人物的書中,引起人們的熱烈討論,這個人就是郭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