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金絲楠木棺材的原料,真是從朱棣長陵偷來的?倒黴者另有其人

2020-12-25 網易

  乾隆皇帝偷朱棣陵墓裡的金絲楠木?這事兒怎麼看怎麼像瞎編的,十分離譜,如同三流編劇的腦洞。

  但無風不起浪,有些看似荒謬的事情,其實真的發生過,要不怎麼說真事兒永遠比故事精彩呢?不過被乾隆偷的不是朱棣,而是嘉靖皇帝朱厚熜。

  

  古人事死如事生,極為重視自己的身後之事,身為天下之主的皇帝更是如此。每位皇帝一登基,不管他當時幾歲,為自己修建陵墓都是重大事項。

  乾隆也不例外,繼位沒多久,就琢磨著百年之後用什麼材質的棺材。這一琢磨,就想到了金絲楠木。

  介紹一下,金絲楠木有個別稱「皇帝木」,是種極為名貴的木材,自帶淡雅香氣,紋理直、結構細密,不易變形和開裂,而且在陽光下金光閃閃,金絲浮現,觀之不凡,一經發現就成為皇室最喜歡的建築原料。

  金絲楠木還有一個神奇的特點,存物不腐。據說用上好的金絲楠木做成的盒子,把易壞的食物放進去幾天都還能吃。因而古人認為,用金絲楠木做棺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自己的屍身不腐壞。

  所以乾隆想要個金絲楠木的棺材很正常。

  

  但這裡有個問題,金絲楠木非常稀少,經過前面那些朝代的開採,長成大樹、可以用來做棺材的金絲楠木幾乎絕跡了,除非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到深山老林裡去尋找,還不一定找得到。

  怎麼辦呢?乾隆苦思多日,靈光一閃,活的金絲楠木不好找,用過的不是很多嗎?遠的不說,就說近的,明十三陵裡要多少有多少,完全可以拿來用一用嘛。既不勞民傷財,也能滿足心願。

  他比較看好的是朱棣的長陵,裡面的稜恩殿面闊九間,進深五間,象徵著九五之尊,整個大殿由六十根直徑1.17米、高14.2米的金絲楠木柱子承託著二千三百平方米的重簷殿頂,雄偉壯觀。只要拆這一個殿,自己的陵墓材料就有著落了。

  但是,乾隆才稍微表露了一點這個意思,就被漢臣們頂回來了。自古以來偷墳掘墓的人,如歷史上的董卓、曹操,都沒留下什麼好名聲。雖然已經改朝換代,漢臣對於明朝皇帝還是心懷崇敬的,同時他們也不希望自己侍奉的乾隆幹出這檔子不要臉的事。

  為了打消乾隆的念頭,他們搬出了《大清律例》,上面明確規定盜墓者杖一百,流放三千裡,若是已開棺見屍,處於絞刑。

  乾隆被難住了,身為皇帝他固然可以超然於清律之外,但明擺著違法大清律,以後還怎麼教化百姓遵紀守法呢?而且如果因此激起滿漢矛盾,那可就更不好了。

  要知道,滿清入關後為了讓百姓接受他們的統治,向來標榜江山是從反賊手裡搶來的,對明朝皇室表現得很是尊重,康熙還親自到南京明孝陵跟前三跪九叩,祭拜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乾隆要是強行挖朱棣的陵墓,就違背了滿清一直以來的人設,也是在打祖先的臉,他不能那樣做。

  

  難道自己真用不上金絲楠木?乾隆可不想委屈了自己,於是陷入了苦惱之中。但他畢竟是一國之君,逢迎他的大有人在,腦袋靈活點的就能看出他的心思。

  工部尚書金簡和戶部侍郎曹文植,就很識時務地動起來腦筋。

  當時他們正負責修葺明十三陵,兩個人商量一番後上了份奏摺,說如果仍照舊式修整,則長陵(朱棣墓)、永陵(朱厚熜墓)兩處難以購到相應的木料,比如金絲楠木,因而建議將永陵宮門、享殿等處拆卸,拆下的柱木大件先供長陵均勻配用,永陵的宮門、享殿則拆別的來重建。

  乾隆初看不解,再一細思,這是給自己解決問題來了啊!龍顏大悅,當即批准了。

  這裡面有什麼文章呢?這麼說吧,拆大改小、化繁為簡、替換木料都是正常手段,多出來或者換出來的,乾隆就可自用。更重要的是,還不用背負破壞明朝皇陵的罵名!

  永陵的裬恩殿本有面闊七間、進深五間,經過清朝的重建,縮為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房間也只有原來的一半大;殿頂本來是重簷式,改建為單簷歇山式;裬恩門由面闊五間、進深二間縮為面闊三間、進深三間,房間也縮小許多。

  經過這麼一番操作,拆卸出許多金絲楠木材料,乾隆終於得償所願。但不知怎的,此事傳來傳去,傳成了乾隆金絲楠木棺材的原料,是從朱棣陵墓上偷來的。

  顯然,這個說法有誤,倒黴的不是朱棣,而是朱厚熜。

  

  其實類似的事情,在康熙朝就有過。康熙曾經下令拆了明朝南京故宮琉璃瓦12萬張,九龍藻井、丹陛等物若干,發往浙江菩陀山法雨寺建造九龍大殿,大殿的建制也是仿的南京故宮九龍殿。

  至今法雨寺中還保留了原本為南京故宮的丹陛、欄板、九龍藻井以及大量的屋頂琉璃瓦、琉璃構件等等。

  看來在挖明朝牆角這一方面,康熙和乾隆祖孫倆是一脈相承。然而,就算得到了金絲楠木,乾隆也沒能保得屍身不腐,陵墓還被孫殿英給盜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乾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的原料,真的是從朱棣陵墓上偷來的嗎?
    乾隆皇帝的棺槨原料為極為珍貴的金絲楠木,而清中期金絲楠木早已經採伐過度,到了幾近消失的地步。關於乾隆皇帝盜用明成祖朱棣陵墓中的金絲楠木一事,民間廣為流傳。目的很明確,人們對這個好大喜功、驕奢橫欲的皇帝沒有什麼太多的喜感。「丙子,以重修明陵成,上臨閱,申禁樵採。」
  • 這個宮殿有多豪華?基本是由金絲楠木和金磚所建成的
    明成祖朱棣的祾恩殿,位於北京昌平縣天壽山南麓,是十三陵中的首陵,也是其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這個宮殿當時建造時那是相當的豪華了,祾恩殿向人們展示古代勞動人民在建築藝術上的無窮智慧。為後人研究古代建築史的發展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歷史和文物的雙重價值,可謂建築史上的豐碑了。
  • 文治武功的乾隆,為何要偷走明陵楠木,下罪己詔將自己發配江南
    乾隆皇帝應該是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比較有作為的皇上,他繼承了他父皇雍正的大好基礎,創建了康乾盛世。乾隆天生聰慧,文治武功都有較大成就,這也使得他非常自負,他晚年自稱「十全老人」,誇耀自己的武功.但有人知道乾隆曾做過「小偷」嗎?
  • 乾隆毀明陵楠木殿,盜金絲楠木自享用,機關算盡成後人傳說的笑柄
    明代十三睦中的永陵,其享殿是用當時最名貴的金絲楠木構成的。一年四季香氣鬱馥,沁人心脾。它還有一個很奇特的功能,就是不蟲蛀,不招蚊蠅。夏日,殿內清涼香豔;冬天室內溫香宜人,世有「楠木香殿」之稱。乾隆皇帝多次巡視永陵。他看到這種昂貴的金絲楠木,不刷漆而光澤鮮亮,經久不衰;不雕飾而紋路精美,勝似彩繪,真是垂涎三尺。
  • 慈禧的棺材是由金絲楠木製成,後來卻被塗了紅漆油,原因羞於開口
    1908年,統治了半個世紀中國的慈禧太后預感自己不行了,於是他就找來了自己的心腹李蓮英,安排自己的身後事,其中一件就是她歸天后的棺材。在中國傳統風水學中,人的最終歸宿是「木」與「塗」,即人死後要安睡在木棺裡,在埋在土中。作為大清王朝的統治者,慈禧的棺材肯定要最用料最好的。
  • 根雕原料之金絲楠木
    金絲楠木多產於四川雅安一帶,其材質緊密細膩,常年不易腐爛。木材本身具有一股清新的藥香,聞起來讓人陶醉其中。金絲楠木,早期僅為皇家專用。其金光閃閃的木紋特性,象徵著金碧輝煌,深得皇家喜愛。近年來人們又發現一種新的金絲楠木—陰沉金絲楠木。
  • 聽過金絲楠木,但未必知道金絲楠木有什麼用途?
    金絲楠木有什麼用途?說到金絲楠木,中木商網陳昌文在這裡就要普及一下,金絲楠木分為生料和陰沉之分,生料顧名思義就是活的樹料。 陰沉金絲楠俗稱烏木 ,這個可不得了,挖到烏木是要上交國家的,為上交的朋友點讚!
  • 慈禧的金絲楠木掃金棺材,為啥成了現在的大紅色,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古代的達官貴人眼中,自然不會要一些普通的木材,做棺材,慈禧選擇的就是金絲楠木,當時還是李蓮英專門負責,他先派人去雲南 ,挑選好的金絲楠木,在把這個木頭運往要製作的地方,據說光是運費,就花費了十萬兩白銀。
  • 萬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扔掉後,被農民撿到做成了家具,結果卻悲劇了
    對考古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考古人員曾對萬曆皇帝朱翊鈞的定陵,進行了考古發掘。定陵的發掘是我國主動發掘的一座帝王陵,雖然提供研究明史的大量實物資料,但是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 定陵地宮深27米,由前殿、中殿、左右配殿、後殿五個部分組成,佔地面積近1200平發米。
  • 乾隆挖出一座前朝古墓,石門上書八個大字,嚇得他連忙把土蓋回去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後,在生活上十分節儉,但其兒子朱棣卻喜歡享受生活,所以明朝十三陵最大的墓殿非朱棣所有。乾隆也願意來此祭拜,不僅因為此處離城內較近,還因為朱棣的墓殿十分奢華讓人嘆為觀止。此殿號稱享殿,由金絲楠木打造,進入墓殿後香氣撲鼻,蛇蟲不敢靠近。連堂堂乾隆帝在看到殿內壯觀景象後也心生羨慕,一度想要將其佔為己有。
  • 金絲楠木:有價無市,為何比黃金還貴?
    1 自然環保:金絲楠木家具是用純天然的金絲楠木製成的,因其生長周期長、密度高在製作過程中不會添加其他的化學物質,是一種環保性較高的木製家具。不像其他的實木家具,因其生長周期短,密度低,需加防腐劑等化學物質,防腐防蟲。2 色澤:金絲楠是一種比較珍貴、稀缺度較高的木材,木質溫潤,紋理細膩通達淡雅,製成家具後,顏色是淺橙色帶灰,看上去有歲月的古樸質感。
  • 老農想拆掉祖屋,發現全屋是金絲楠木打造,放棄8億主動上交國家
    皇室之木,平民禁用那麼金絲楠木的屋子為啥就這麼金貴呢?歷史上四大名木分別為:楠木、梓木、樟木、椆木。楠木便是四大名木之首,而且金絲楠木還有一個別稱,叫做皇室之木,也就是以前只有皇室宗親才有資格使用的木材,以示尊貴,平民禁止使用,否則都是以死罪論處。
  • 當年無償捐出價值8億「金絲楠木祖屋」給國家的老人,如今怎樣
    世界上有一種被稱為「皇帝木」的木材,它是中國特有的珍貴木材,當年乾隆為了得到它,竟然不惜跑去當「盜墓賊」,把明皇陵的木頭拆了給自己修陵墓,堂堂皇帝竟然為了木頭幹出這種事,可見「皇帝木」到底多珍貴。
  • 金絲楠木大板茶臺裂了怎麼辦?修補時有哪5個步驟?
    金絲楠木大板茶臺裂了怎麼辦?修補時有哪5個步驟?金絲楠木紋理的美是任何器物無法比擬的,金絲楠木不會被蟲蛀掉,可以防止蟲的侵害,金絲楠木不會像其他木材那樣容易變形,但金絲楠木大板茶臺如果有裂縫怎麼辦,建議採用膠粘的辦法來修復和修補。下面中木商網陳昌文詳細介紹金絲楠木大板茶臺裂了怎麼辦?修補時有哪5個步驟?
  • 那個捐出價值8億金絲楠木木屋的貧困戶,現在怎樣了?後悔了嗎?
    木屋01根據《博物要覽》中對於楠木的記載,楠木一般被分為三類,第一類就是香楠,木材表面會呈現出顏色較淺的紫色,而且很好看,還散發著清香;第二類就是水楠,水楠木質地較為柔軟,多用它來製作家具;第三類就是金絲楠,也可以稱為楨楠和紫楠,木紋裡有金絲,是楠木中最好的也最為難得的一種
  • 此皇帝一生遇刺4次,最後被雷劈死:死後做一口棺材,用了近8千人
    雖然嘉慶的陵墓早已修建完成,但由於他身體還算不錯,沒想到說掛就掛了,就沒有時間準備棺材。在這緊要當頭,道光皇帝出面了,立馬下令,讓在京城的朝廷大臣們不管用什麼法子,要儘快找齊材料給嘉慶打造一口合適的棺木,要知道,不穩妥安葬好皇帝的話,皇家的尊嚴跟臉面可就要大受損傷了。
  • 中國唯一金絲楠木寺廟,不收門票還贈一支香火,閩南佛教聖地之一
    中國自古以來佛教文化源遠流長,雖然現代佛教不是非常的昌盛,但是全國各地有些地方依然有著許多佛教的寺廟,也受到佛教的影響很多地方的人都會燒香拜佛,每逢節假日時期,也有許多遊客喜歡去名勝古廟參觀,去裡面敬上一支香火祈禱保佑自己的家人未來身體健康。
  • 江蘇一座金閃閃的四合院,全是金絲楠木製作,1千多平耗資2億元
    除了夢幻的粉黛子,大洋灣中的中國首座金絲楠木四合院也是很大看點。金絲楠木的珍貴無需贅言,號稱四大名之首,深受人們喜愛。在所有的金絲楠木中,四川金絲楠木具有獨特的香氣,筆直的質地,細膩的結構,不易變形和開裂,曾經是皇家宮殿、少數寺廟的建築和家具的專用木材。
  • 葬禮總耗資5000萬,光是棺材就800萬,「富豪喪禮之冠」名不虛傳
    古人普遍認為世上萬物皆有靈,人死只是肉體的消亡,靈魂卻依然存在,只不過是離開現實世界到了另一個世界罷了,所以從古至今,葬禮一直說是被看作婚禮之外的第二大事。而提到奢華喪葬,古有帝王將相,今有名門富豪。人財富有700億港元在2011年福布斯香港40名富豪榜中,以31億美元的身家排在第十三位。直到2020年的5月26日,何鴻燊逝世,享年98歲。他這一生堅持愛國愛港愛澳立場,堅定擁護「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堅決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積極參與內地經濟建設和文化慈善事業,為成功實踐「一國兩制」,保持港澳長期繁榮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
  • 湖北貧困戶將祖傳的老房子,值8億金絲楠木屋送給國家,後來如何
    古代一些帝王的家具通常都是用昂貴的材料製成,其中最為歡迎的便是金絲楠木。據歷史記載,歷史上有半數以上的皇帝都喜歡用金絲楠木這種木材去製作家具。至於為什麼金絲楠木會成為皇帝最喜歡的一種木材,那就要了解金絲楠木製作成木材之後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