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統治了半個世紀中國的慈禧太后預感自己不行了,於是他就找來了自己的心腹李蓮英,安排自己的身後事,其中一件就是她歸天后的棺材。在中國傳統風水學中,人的最終歸宿是「木」與「塗」,即人死後要安睡在木棺裡,在埋在土中。作為大清王朝的統治者,慈禧的棺材肯定要最用料最好的。而金絲楠木則是當時皇室的御用木料,禁止民間私藏和使用,李蓮英去老字號的壽材鋪定製一口金絲楠木棺材。
原料有內務府派專人去雲南採購,之後晝夜兼程的從雲南運到北京,當時光運費就花了數十萬兩白銀,原材料的價格更高了。之後棺材鋪就讓有著幾十年經驗的老師傅著手製作,而李蓮英則負責全程監督。經過幾個月的製作,慈禧的這口金絲楠木棺材正式完工,由於剩下的餘料太多,老師傅又做了一口一模一樣的棺材,打算之後高價賣給當時的皇親國戚。
棺材製成後,內務府又安排工匠對棺木內部陰刻藏文版「四天王咒」並進行填金處理,然後再施以13道內襯,每一層均為色織金龍彩緞。更為奢侈的是,棺木外側還要塗49道貢漆,每一道貢漆均取自秦嶺當地的百年漆樹,歷經數月採集熬製方才裝罐送入京城。這是個不計成本、曠日持久的精細活。待漆幹透後,再融化稀釋骨膠,混入研細金粉,以鼠須筆在棺材上勾勒金線,待骨膠混合物凝固後掃去浮金,才算是大功告成。
但是,後來這副價值不菲的金絲楠木棺材,裝著慈禧一起葬在清東陵,最後,棺材到底遭遇怎樣的厄運呢?
1928年, 雜牌軍軍閥孫殿英把軍隊駐紮在清東陵所在地,他早就聽說這裡是慈禧太后棺槨就在清東陵裡,正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於是,他對的慈禧太后棺材裡的財寶起了賊心。
但是,清東陵的入口到底在哪裡呢?這是極少人知道的。於是,孫殿英想了一個法子,他找到了陵墓守衛人蘇必脫林,通過威逼利誘,讓他說出了陵墓的入口。
一不做二不休,孫殿英用炸藥悍然炸開清東陵,隨著一聲「轟隆」巨響,清東陵被炸開一個口子,孫殿英帶領他的雜牌軍洶湧衝進陵墓,瘋狂搶掠慈禧的陪葬珍品,並用刀和斧頭去砍那副金絲楠木棺材的外棺,讓外棺翻落了眾多的碎木片,而且各種的刀痕布滿棺面,這令人心痛不已。
盜墓的消息傳來,當時寄居在天津的溥儀痛心疾首,憤慨不已,但此時的溥儀如同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他已沒有權力去緝拿兇手,只好吩咐清朝遺老們去收拾殘局。當大家看到慈禧的那副金絲楠木棺材遍身傷痕時,都落下傷心慚愧的淚水,迫於當時滿清的窘境,遺老們只好買了一桶紅漆,將那副金絲楠木棺材全部塗上紅色,以掩不堪之態。
如果慈禧在天有靈,知道遺老們將她那副價值不菲的棺材,塗上那些廉價而又嗆鼻的化學紅漆油,她是否被氣得從棺材裡活了過來,賜遺老們統統死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