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育出問題了?小學生也過情人節,家長支持,學校積極組織

2020-12-22 杏壇星火

不知何時起,西方的情人節在中國也悄然興起,老少皆有參與,其熱度不亞於中國的傳統節日。儘管情人節在中國是被貼上了「小三」和婚外戀的標籤,可是美國的小學生卻廣泛參與情人節,並且家長大力支持、學校專門組織活動。難道是美國教育瘋了?我們應怎樣看美國學校組織學生過情人節問題?

情人節購花

01題外話:情人節的來源

基督教剛興起時,是受政府鎮壓的,教徒一經發現就會被處死。作為最早教徒之一的瓦倫丁,為掩護別的教徒而被抓入獄。令人意外的是,他在獄中為一個少女治好了失明的雙眼,而這個少女就是典獄長的女兒。這一奇蹟讓國王更加畏懼基督教,便下令處死瓦倫丁進行示眾。

傳說,到了2月14日行刑這天,瓦倫丁寫了一封署名「From your Valentine」(寄自你的瓦倫丁)的書信,內容飽含綿綿深情。這封信是寫給典獄長盲女的。瓦倫丁埋葬當日,盲女在他墓前栽下了一株開紅花的杏樹,以示思念之情。為紀念瓦倫丁,基督教徒後來就把2月14日這一天定為情人節。

情人節用花做的造型

從這個故事來看,源於基督教的情人節,既包含了多數人認為的男女情愛,同時也包含了人們的關愛、友愛、友誼、思念、感恩和正義的追求

02美國學校組織小學生過情人節

在美國,學校組織小學生廣泛參與過情人節。美國老師不僅僅把情人節看作是愛情。他們會在情人節這天,向學生講述瓦倫丁掩護教徒的義舉,以及他和盲女的友情,教育學生關愛別人、珍愛友誼。下面就是一個美國老師在在情人節當天展示給學生的教學內容——《時代》周刊,封面的英文表述就說明了過情人節的含義。

過情人節,老師組織學生自己動手製作情人節禮物,讓學生發揮想像,創意設計,然後把禮物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送給自己所「愛」的人。事實上這裡的「愛人」已經演變成了有感情、有友誼和值得尊敬與學習的人。讓孩子為「愛人」送上自己做的「禮物」,能夠引導學生愛他人、學習他人、感恩他人;通過動手製作,又培養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設計能力和想像能力。

中外學生交流

學生家長非常支持學校工作,也借過情人節機會教育孩子。一位愛畫畫的男生,和家長商量製作一些卡片,在情人節送給自己的十個「鐵哥們」和「鐵姐們」。後來家長鼓勵男生多做一些,送給全班每一位同學,這樣能增加和男生願意交往的同學。孩子同意了,測量、劃線、剪裁、繪畫、籤名等,孩子和家長一直忙到半夜,也不覺得疲勞。

他們在等什麼?

孩子們喜歡過情人節,是因為他們自己也能收到很多「禮」和「情」,獲得更多的友誼、尊重和信任。老師在教室內製作了很大的盒子,叫做「郵局」。學生把自己製作的情人卡片、情人禮物放進「郵局」,郵寄給自己「愛」的人,當然學生也能收到自己「愛人」的禮物。老師的話很有意思:「把你自己作為禮物寄走吧,看看最後你到了哪裡。

03啟發思考:關注文化的價值引導

七夕手工製作

中國本土的情人節,那就是「七夕節」。早起過七夕節,只有少女們參與,做「七姑娘」紙紮、摺疊雲雀等,目的是為牛郎織女搭橋,渡過王母狠心畫的銀河而相會。如果教師讓學生知道這些,不但能動腦動手進行製作,還能滲透善待人、幫助人和崇尚美好與正義的教育。

外國人的感恩節

感恩節也是外來品,因為與中國傳統道德相通,而為國人很快接受。我們可以結合友善、和諧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感恩節,教育學生懂得感恩他人、回報社會,是社會和諧、生活美好的重要方面。這樣,就與時俱進地為感恩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

漫畫:男女授受不親

對於男女生的交往,不能動不動就扣上「早戀」和「情愛」的帽子。要引導學生區分戀愛和關愛,區分愛情和友情,懂得如何正常交往,引導學生把男女交往變成一種同學的友誼、相互幫助的關愛、相互促進的動力。

節日文化

「洋節日」和傳統節日,都體現了一種多元文化,都有著一定的內涵和價值意義,同時也存在著一些汙點和糟粕。在教育活動中,要注重文化本源的了解,更要挖掘與時俱進的教育因素,給學生正確的價值引導。

相關焦點

  • 英語閱讀難哭小學生,有家長建議取消考試 青島教育部門回復了
    原標題:英語閱讀難哭小學生,有家長建議取消考試,教育部門回復了近日,一位市南區的家長在青島政務網「政府信箱」反映,去年區裡的英語卷子閱讀類文章難度太大,有大量生詞,孩子回家直哭,呼籲小學英語考試取消或降低難度。1月7日,教育部門做出了回復。家長反映:
  • 日本小學生沉船集體脫險,學校開展的這項教育「救了」他們……
    月19日,一艘載有52名小學生(另有5名船員、5名教師)的觀光船在日本香川縣坂出市附近海域撞擊到不明物體後沉沒,包括52名小學生在內的所有乘員全部脫險。一直以來,日本的學校體育就是中國學習的榜樣,此次日本小學生在沉船事件中表現出的鎮定和自救能力,再次讓中國的家長和學者看到,日本的學校體育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 成都天童美語學校複課防控細節贏得家長支持和讚許
    成都天童美語學校複課防控細節贏得家長支持和讚許時間:2020-05-29 11:5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成都天童美語學校複課防控細節贏得家長支持和讚許 天童教育集團成都武侯分校由於受疫情影響,寒假過後一直處在線上授課狀態,但是隨著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尾聲,成都武侯分校再次通過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檢查通過後與
  • 文化力是學校教育最偉大的力量,文化精神是學校教育最內在的精神
    >我校承百年歷史傳承之脈,揚現代文明洗禮之帆,依政府精心培育之力,張社會殷切關注之勢,借兄弟學校支持之情,用智慧與靈動鑄就了優質教育的品牌。必須確立"全方位"的思想品德教育觀,積極鼓勵、推動和協調家庭和社會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2、傾心傾力的家長團隊成立三級網絡家委會,建立健全校級家委會組織機構,相關制度,全面溝通,互動交流,發揮功能。讓家長團隊成為學校課外、校外教育的有力支持。
  • 美國非贏利組織PLANS:告訴你一個真實的華德福
    這些資料整理自一個由前華德福家長/教員成立的非贏利組織「PLANS」的網站,該網站的宗旨是向公眾介紹真實的華德福。>(譯者按:以下文章主要針對的是美國的華德福學校。在PLANS,我們了解到更多失敗的案例,包括四年級了還無法閱讀的小學生,畢業無法找到工作的高中生等。顯而易見,任何學校都會有一些突出的校友,但評價一個教育體系的好壞不在個例,而是需要學生的大量統計數據。除了華德福自己在1981年在德國發布的一個報告,沒有任何其它關於華德福學生的統計。所以,沒有任何人知道華德福教育體系是好還是壞。
  • 教育部新規:小學生每周需要進行勞動,家長:幫做家務最有必要
    開展勞動教育目的是為了讓小學生向德智體美勞發展,也是培養學生的一個大方向,而現在大多數學校將學習抓得過緊,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發展,認為學習好了,什麼都好了,這也是許多家長的慣性思維,開展這樣的勞動周是否有用,我們先看看網友的評論。
  • 移民丨海澱家長 VS 東京家長,以小窺大看中日教育有何異同?
    那麼對比「海澱家長」在我們鄰國的「東京家長」又是怎樣的呢?有何異同?我在北京生活了20多年,也曾在中關村工作過,但我卻不是一名「海澱家長」。即使前幾年我們沒有移民,我也很難負擔起一套海澱學區房,也沒有很多時間陪孩子畫畫彈鋼琴,也沒有能力給孩子輔導奧數。
  • 深℃丨學生作業家長批:寧夏教育的「莫比烏斯帶」!
    看到這個說法,就想起了早在三年前,寧夏教育廳就出臺過意見,加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作業管理。  在三年前的這份意見中提到,「要落實責任追究制,對作業管理中問題較多、監管不力的學校要通報批評」。整整三年過去了,反正我是沒有聽聞有任何學校被通報批評了,針對此意見有何具體的落實和督促。  而且事實上,即便是在三年前的這份意見,也絕非原創首發。
  • 學校與家長社群親密有間
    儘管我沒有在別的學校工作的妻子那麼激動,儘管12年來我經歷過很多類似的事情,很了解家委會工作的辛苦,但我仍然被社群間的真誠分享、家委會的無私投入和有序組織所感染。到過成都華德福學校的朋友,無不為放學後操場上不時呈現的家長活動所感染。
  • 清華、北師大心理學博士用一套漫畫,搞定小學生大部分的心理問題
    如果家長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問題,那麼「脾氣暴」、「內心敏感」、「社交焦慮」……這些問題可能就甩不掉了!相反,如果從小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那麼孩子以後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不會被輕易打敗。這套《小學生心理學漫畫》,就是告訴孩子,從小心理健康,成長越挫越強!
  • 學校和家長是孩子教育的合伙人,這是一場心胸和智慧的遠行!
    這個「基礎」必須由學校和家長配合完成。 我們把教育看作農業,把教師視為農人,把學生喻為種子。 人類天生就有自我發展和探索的內驅力,這本身就是一種生物的本能,後天的教育只佔兒童先天稟賦基礎上的30%左右。 所以,學校和家庭的教育要建立在客觀、理性的基礎上,才能談成人和成才的事。
  • 上海書展⑦好書推薦:《小學生心理學漫畫》國內首套小學生「解壓...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由於課業壓力重、課外活動少、教師教育方式、家長養育方式存在偏差等多方面的原因,小學生也容易存在情緒易激動,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弱等心理問題,甚至會出現「校園霸凌」、自殺等極端行為。2019年11月,一組兒基會和世衛組織聯合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12億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中,約20%存在心理健康問題。10至19歲青少年群體遭受的疾病和傷害中,約16%由心理健康問題引發。重視青少年心理健康,並給予積極心理援助,出版人在行動。由讀客文化聯合小禾心理研究所推出的《小學生心理學漫畫》自2019年年底面市以來,已暢銷過百萬冊。
  • 小學生的培訓費用比玩具、服裝費用更高?家長通過對比,發現……
    三、孩子的「服裝費用」和「培訓費用」對比小學生的服裝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學校統一購買的服裝,另一部分是家長自己給學生購買的服裝。我們主要統計家長自己給孩子購買服裝的費用。五、小學生參加「培訓班」,究竟培訓什麼?這個問題是所有家長都應該仔細思考的自己的孩子參加培訓班,主要是培訓孩子的文化成績呢,還是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這個問題想清楚了,家長就不會太糾結於小學生是否需要參加培訓班了。
  • 打造「心育」特色 上海72所中小學示範校積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近年來,上海積極構建科學有效的學校心理健康服務體系,建立長效機制,進一步提升上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整體水平,全面推動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發展,保障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2013年和2017年,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先後開展兩輪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達標校和示範校評估工作,構建點面結合、輻射帶動的工作局面。通過嚴格的評審,至今共評選出了72所心理健康教育示範校(以下簡稱「示範校」)。
  • 艾威達教育國際學校領導力培訓圓滿結束!
    8月3日至8月7日,由艾威達教育集團舉辦的領導力研討及培訓在上海虹橋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HQIS)成功舉行,受疫情影響,本次會議以線上線下結合的形式進行。  三位美國資深教育者擔任培訓主講老師  本次培訓由美國艾威達創校校長馬樂伯(Lambert Okma)以及集團下兩位中學部資深校長及探究教學培訓專家艾卡林(Kaarin Averill)及小學PYP專家、資深培訓師Robin Long擔任主講。上海虹橋國際外籍人員子女學校管理層的十餘名教師,包括各學段學術主管、學生發展中心主任等重要主管參與了此次領導團隊培訓。
  • 學校如何建設自身STEAM教育課程體系?
    研究方向是STEAM教育和學習空間(未來教室),信息技術、創新教學也一直在做。在臺大做博士後主要是在做納米教育人才培養和教育技術方面。後來曾在麻省理工、北師大做過STEAM教育方面的教學、教研工作。2019,美國高校教育信息化協會(EDUCAUSE)邀請他擔任2020高等教育地平線報告專家委員中國教授代表,評估高等教育未來趨勢HorizonReport地平線報告。
  • 小學生印刷字體走紅網絡,老師很驚訝,家長自嘆不如
    文/宸媽說教育最近一年裡,經常能看到這樣一條新聞,小學生印刷字體走紅網絡,老師家長都自愧不如,甚至有網友表示,我不如小學生。出於好奇的心裡,便在網上看了一些小學生寫的作業,真是讓人汗顏。雖然內心裡有一萬個不願意承認,但是確實是不如小學生,也由衷的感嘆,現在的小學生太強悍了。怎麼自己上學的那個時候,就沒有這樣傳奇的事情發生呢。
  • 看了小學生請假條,老師氣得叫家長:別忙著生二胎了,管管大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把目光投向了自己孩子的未來教育,但是,很多父母因為不知道孩子的科學有效的教育方式,所以很多父母總是在工作上加班,對於孩子來說,父母有這樣的想法已經輸了!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教育只有家庭教育,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父母把孩子的教育學習強加給老師的話,我想我會把錢交給學校的,孩子的教育應該讓老師負責,和孩子交流學習不是交流學習的機會嗎?最近有位老師看了小學生的請假申請書,老師在生父母的氣,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起去看吧。看了小學生的請假申請書,老師讓父母生氣了。
  • 四川小學生留下紙條跳樓,孩子太脆弱究竟誰之過,學校還是家長?
    小學生留下紙條跳樓,我們的教育究竟怎麼了?四川一小學生給父母留下紙條,寫道:如果你看到這封信,我大概率已經死了。我不得不說,我活得太累了。便條的署名是恐懼並絕望的黃XX一個小學生,留下的字條中,字裡行間都是失望、累,我們無法想像這個孩子究竟經歷了怎樣的生活。很多人說,今天的孩子太過嬌弱,不能經歷風雨,難道這真的只是孩子身上的問題。
  • 深圳市羅湖外語實驗學校 以美的教育成就學校教育之美
    ●葉淑萍讓老師享受美的教育人生一個時刻感受到職業幸福的教師,才能帶來一個積極、溫暖、充滿生命情懷的課堂,進而教出快樂的學生。教師專業發展水平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除了實行『雙導師制』,學校還會提供各種機會鼓勵我們參賽,賽前邀請專家對我們進行輔導,使我們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更符合教育的規律。」談到在羅湖外語實驗學校的成長曆程時,青年教師們給出了這樣的回答。校本研修是助推教師專業發展的「快速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