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客列傳:鄭問水墨歷史江湖,石破天驚逗秋雨

2020-12-05 陶鹿鎮

1、

司馬遷在《太史公自序》中給予遊俠這樣的評價:「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春秋戰國時期,群雄爭霸,英雄輩出,在這個所謂禮崩樂壞的時代,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似乎不受社會法規的約束,只是受內心俠義精神的指引,去做自認為正確的事情,銜環報恩肝腦塗地。放之今日,可能他們的所作所為讓人難以理解,然而,其中的俠義精神與沉甸甸的縱橫血淚卻可以跨越千年,這是我們這個時代幾乎已經蕩然無存的為知己者死的血性精神。

司馬遷為他們立傳,從春秋到漢代,毛筆力透千年,曹沫、豫讓、專諸、聶政和荊軻的個人形象躍然紙上,故事悲壯豪邁,讓人閱讀完心潮澎湃。唐代的那些詩仙詩聖詩鬼,那些邊塞詩人,如高適岑參等都有一顆俠義之心,躍馬江湖道,殺盡奸佞人。李白詩云:「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燕趙傳統的遊俠之風在唐代盛行,也深深影響了李白的「縱死俠骨香」的好任俠的詩歌創作。魯迅先生在《流氓的變遷》文章裡寫:孔子之徒為儒,墨子之徒為俠,可見魯迅對於墨俠所提倡的原俠精神是非常推崇的。裡還有那些汗牛充棟的武俠小說,還珠樓主、王度廬、梁羽生、金庸、古龍、溫瑞安這些武俠大家在小說中塑造了眾多俠骨柔情的男女主角,他們縱橫江湖,劫富濟貧,行俠仗義,浪跡天下。不過這些大俠們都生活在小說的世界,現實中的讀者只能通過文字塑造的武俠世界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2、

當武俠小說沉寂文壇偶有波瀾,香港的武俠玄幻漫畫夕陽西下日漸沒落,遊俠精神在臺灣的漫畫世界被漫畫家鄭問發揚光大,他的早期作品就結合了東方水墨畫法與西方寫實筆法,尤其是產生於八十年代彩墨繪畫《刺客列傳》,將讀者重新帶回到塵封的歷史故事中,尤其是刺客的揮劍拔刀,決絕剛毅,一躍而起,衣袂飄飄,與水墨的揮灑飄逸,汪洋恣肆、留白渲染珠聯璧合,更加映襯出刺客們的俠士風骨,大氣感傷。鄭問在自序中寫過「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水墨將成為中國連環漫畫的主流之一」,似乎是一句讖語,後來的2018年之後《鏢人》、《藏鋒行》都大量採用水墨技法,將俠義的江湖延續下去。

漫畫《刺客列傳》內容就取材於司馬遷的《史記·刺客列傳》,司馬遷用自己的妙筆力透紙背,從魯國勇士曹沫持匕首劫持齊桓公開始,經歷了專諸太湖苦練炙魚之術,尋機魚腸劍刺吳王僚、豫讓拔劍斬衣,為主復仇伏劍自殺、聶政獨自一人,仗劍長虹貫日刺殺俠累、而荊軻用盡計謀圖窮匕見,也以悲劇告終。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不復返。司馬遷字字血淚,寫盡刺客遊俠士獨行亂世,為一人身死家滅的豪氣。鄭問改進了水墨畫法,先在宣紙上作畫,然後白描、著色,油畫顏料、砂紙破布都能拿來用之,水墨的飄逸為神韻,白描的硬朗線條為骨骼,彩墨的瑰麗為魂魄,這樣的彩墨作品,費時費工,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細微處見風格。在當時沒有電腦的時代,就由漫畫師鄭問從頭到尾全程攬下,從史料搜集、人物風格設定與動作設計等,歷經1500個小時精雕細磨成就了一部恢弘大氣的漫畫著作。

3、

33歲的漫畫家鄭問在1991年就因為他的彩墨作品《刺客列傳》獲得了日本漫畫家協會獎,這個獎項之前是從來沒有頒給過外國人,之前得獎的都是藤子不二雄、手塚治虫這樣的大家。這部漫畫也開啟了鄭問的大師之路,三國、東周等歷史都進入了鄭問的視野,歷史故事的框架成為了鄭問的彩墨漫畫的取材之處。

然而,2017年,58歲的鄭問就因為疾病去世了,一代漫畫宗師憾然離世,而那些悠遠還藏在文字滄海桑田的故事與傳奇也許還未形成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回首《刺客列傳》,鄭問說:我想說的,都畫在漫畫裡了。漫畫後面附上了太史公的原文,原先寥寥百字,變幻成無數的金戈鐵馬、彈冠一怒,每一位歷史人物的毛孔都栩栩如生,不管是刺客英雄還是奸佞小人,不管是一介布衣還是甲冑將軍,他們的服飾、兵器都有據可靠,蒼涼的文字上浮起立體的彩色畫面,春秋無義戰,在所謂的周禮崩壞的時代,什麼翻雲覆雨的權謀下,刺客終究只是一枚棋子,留給大家一個凜然的背影,走上了一條不歸路,執拗、果敢,天真起來壯懷激烈,令人熱淚盈眶。

故人逝去不語,而作品可以代言發聲。畫者行雲流水,攜著俠義之氣,而這樣保留著赤子之心,畫盡了熱血之勇的作品將來又由誰來傳承呢?

相關焦點

  • 他的水墨漫畫曾震撼日本漫壇:鄭問《刺客列傳》簡中版首次引進
    而鄭問憑一己之力,融合傳統水墨技法,借重中國歷史典故,創作出前所未有的高水準作品,開創出漫畫的新紀元。 《朝日新聞》稱其為漫畫界的「天才、鬼才、異才」,《刺客列傳》有如一顆爆發的超新星成為鄭問提筆為刀的立名之作。 2017 年 3 月 26 日,鄭問因心肌梗塞逝世,享年 58 歲。一代漫畫宗師用畫筆打造出的武林世界戛然而止。鄭問以其石破天驚、獨樹一幟的畫功,超前的意識和作品風格,對整整一代的漫畫家都有著激勵和啟發的作用。
  • 鄭問以水墨創作連環畫,曾被日本漫畫界譽為「亞洲至寶」
    鄭問,以其石破天驚、獨樹一幟的畫功,超前的意識和作品風格,對整整一代的漫畫家都有著激勵和啟發的作用。「書頁中那些歷史詩篇,肌肉虯結的英雄,東方線條的面容,雷電般的效果線,水墨潑灑出的空間異景,彷來自遙遠虛幻之地,但是又毫不留情地糾結住我們的心靈。
  • 「漫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周星馳、劉偉強、阿信都是他的...
    俯首筆墨畫紙間三十餘年,鄭問始終耕耘在自己的一番漫畫天地: 1986 年,鄭問前所未有地將傳統國畫中的水墨技法融入漫畫中,以司馬遷《史記》同名篇章為藍本,創作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水墨漫畫《刺客列傳》。由此,鄭問的宗師之路就此啟程。
  • 有生之年,雖千萬人吾往矣|鄭問《刺客列傳》簡體中文版正式發行
    其中,最讓我驚喜的是——鄭問《刺客列傳》簡體中文版!第一次知道鄭問,是高中的時候——對,就是通過《鄭問之三國志》。作為80後,我對三國的印象幾乎全來自KOEI。2018年,鄭問逝世,臺北故宮舉辦《千年一問》大展,和我所知的臺北友人懷著熱烈且憧憬的心去看展相比,身邊的朋友對此也大都反應冷淡(朋友,你們不知道阿信為什麼會為鄭問癲狂嗎?)。沒關係,和鄭問的相遇,永遠都不會晚。就從這次的《刺客列傳》開始吧。作為鄭問作品首次簡體中文版的發行,後浪選擇從《刺客列傳》開始,非常合理。
  • 你離開了江湖,可江湖從沒把你忘記
    而鄭問憑一己之力,融合傳統水墨技法,借重中國歷史典故,創作出前所未有的高水準作品,開創出漫畫新紀元。》問世,鄭問首次嘗試水墨畫法,利用全彩手繪講述一個中國歷史故事。《刺客列傳》後僅過 3 年,《阿鼻劍》橫空出世,他將獨特的寫意水墨運用至登峰造極,創下武俠漫畫新典範,成為第一位在講談社連載的中國漫畫家。
  • 大師鄭問
    鄭問在我的心中一直是一位大師級別的人物,講到畫功與質感,鄭問永遠是獨一無二的,沒有人能畫出他那種驚豔的衝擊力,他是當之無愧的亞洲頂級畫師。      鄭問1958 年出生在臺灣桃園,從小就喜歡漫畫,並且悄悄模仿日本的畫書練習作畫。80 年代初,他的處女作《戰士黑豹》得到連載,初步顯示了他的才華。早年曾在十二家設計公司任職,後來自行成立室內設計公司。
  • 亞洲漫畫的至寶—鄭問
    10 年間相繼發表了《鬥神》、《刺客列傳》、《阿鼻劍》等多部成功的作品,不但奠基了他在臺灣漫畫界的地位,而且也使臺灣漫畫的總體水平登上一個新的臺階。1991 年,鄭問的《東周英雄傳》在日本講談社的《早晨》周刊上連載,受到熱烈歡迎。講談社稱他是亞洲的至寶、巨星。《朝日新聞》稱他為 20 年中無人超越的鬼才。日本漫畫家協會向他頒發了優秀獎。
  • 「漫畫宗師」鄭問代表作重磅上市!
    鄭問(1958—2017)是中國臺灣著名漫畫家,他首開水墨先河、創造出「中國漫畫新可能」的造物神;是單槍匹馬闖入日本漫畫界的「亞洲至寶」;更是漫畫界和媒體口中二十年內無人能出其右的「天才、鬼才、異才」。
  • 臺灣漫畫《阿鼻劍》再版 重溫鄭問水墨技法
    華夏經緯網4月24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已故漫畫大師鄭問,31年前與編劇馬利合作漫畫《阿鼻劍》,留下未完成的結局,作品也隨著鄭問逝世成了絕響。經過多年,漫迷終能在近日接連推出的漫畫再版與前傳小說中,一窺鄭問在離世前未出版的三則《阿鼻劍》短篇漫畫,重溫鄭問水墨高超技法所帶來的震撼,並在小說中找回當年未完結局。
  • 臺灣漫畫鬼才鄭問因心肌梗塞去世享年58歲 鄭問資料及作品介紹
    ­  臺灣著名漫畫家鄭問先生於3月26日凌晨3點在家中因心肌梗塞去世。­  作為在日本靠漫畫打出知名度的漫畫家,鄭問的技法自成一派,以東方意境與水墨技法結合西方繪畫技巧,畢生創作過幾十部漫畫作品,並參與過好幾部歷史/奇幻類遊戲的製作。
  • 臺灣著名漫畫家鄭問因病去世 享年58歲
    根據臺灣媒體的消息,知名漫畫家鄭問在3月26日凌晨3點因心肌梗塞過世,享年58歲。他的弟子鍾孟舜在臉書上表示,鄭問走時非常祥和,有如他武林神話般的風格。由於鄭問為人一向瀟灑,不喜排場,所以對外也不發訃告。鄭問的告別儀式將在確定之後公告大家,希望朋友與讀者們送他一路走好。
  • 詩詞大會康震談李賀「石破天驚逗秋雨」,董卿插句話彰顯自己實力
    女媧鍊石補天處,石破天驚逗秋雨。 夢入坤山教神嫗,老魚跳波瘦蛟舞。 吳質不眠倚桂樹,露腳斜飛溼寒兔。當時詩詞大會出了一道很簡單的題,問「石破天驚逗秋雨」的上一句是什麼,選手很輕鬆地回答了出來。接下來,康震便認真地賞析了一遍,贏得了臺下觀眾的掌聲。
  • 巨匠隕落 |「 亞洲至寶」漫畫大師鄭問
    DROCKART.COM國內專業概念設計團隊分享最棒的概念設計被譽為「亞洲至寶」的漫畫大師鄭問10 年間相繼發表了《鬥神》《刺客列傳》《阿鼻劍》等多部成功的作品,不但奠基了他在臺灣漫畫界的地位,而且也使臺灣漫畫的總體水平登上一個新的臺階。鄭問一向以工作嚴謹見稱,畫風詭異明麗,獨成一派,曾一人獨自畫出家用遊戲《鄭問之三國志》與線上遊戲《鐵血三國志》中的所有三國歷史人物,不禁讓人嘆為觀止。
  • 鄭問—華人漫畫界的鬼才「亞洲至寶」
    於是將消息告訴了一個常看漫畫的朋友:」鄭問大師走了「,他卻問我:」鄭問是誰?好像聽過「。。驚詫之餘,我覺得特別有必要也有義務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位漫畫界的鬼才。現今華人漫畫家中,還無人能出其右。在我看來,他的作品已經超出漫畫的界限,和我國一些混跡美院,藝術村,畫廊的所謂藝術家相比。。唉,用他們跟大師比,真的有辱大師了。        大師一生熱衷繪畫,不斷創新,突破自己。
  • 鄭問老師「現身說法」,談《阿鼻劍》創作過程
    雖然摒棄了顏色的使用,但鄭問老師在創作《阿鼻劍》時融入了更多漫畫創作的理論與技法,不僅從畫面上看頁頁張力十足,也讓《阿鼻劍》成為了鄭問老師的代表作。那麼接下來鄭問老師也將「現身說法」,精確到步驟與讀者分享《阿鼻劍》的創作過程。以下內容來自《人物風流:鄭問的世界與蹤跡》,文字與圖片均獲得了臺灣大辣出版社的授權與支持。
  • 果然是吃人的業界 《東周英雄傳》作者鄭問因病逝世
    日前,中國臺灣知名漫畫家鄭問於3月26因心肌梗塞在臺灣過世,今天(3月28日)鄭問先生的學生在FACEBOOK上發表了這一消息。鄭問先生出生於臺灣桃源,從小就喜歡漫畫的他從模仿日本漫畫的作畫方式開始,走上了自己的繪畫生涯。1991年鄭問先生的《東周英雄傳》在日本講談社的《早晨》周刊上開始連載,受到了日本讀者的歡迎。
  • 如果中國漫畫界有神存在的話,他的名字應該叫鄭問
    正當我認為,鄭問所擅長的只是水墨的寫意,通過大片的留白來增強氣勢的時候,我看到了下面這一頁。鄭問在日本有一個稱呼:亞洲畫神。從鄭問出道以來,他在日本得到的聲譽,就比在國內多得多,日本漫畫界史無前例的給了這位海外漫畫家極高的評價,在日本,用水墨作畫的漫畫家也不在少數,像是大家比較熟悉的新川洋司、井上雄彥,前者是《合金裝備》的角色設定,後者在完結了《灌籃高手》之後潛心修煉,用《浪客行》宣告自己成為當下水墨漫畫的集大成者。
  • 傳奇漫畫家鄭問紀錄片 筆下江湖《千年一問》躍然大銀幕
    華夏經緯網9月16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傳奇漫畫家鄭問紀錄電影《千年一問》耗時3年、斥資千萬(新臺幣下同),導演王婉柔跟隨鄭問生前足跡,15000公裡飛行裡程,拍攝團隊橫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日本等地,訪談近60位漫畫及出版界人士,交織出鄭問一生對漫畫的熱愛與執著,斥資千萬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