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評選:改變生活的可穿戴醫療設備|美媒|醫療|設備|傳感器|患者|...

2021-01-10 健康界

眾多媒體和研究機構都將電子醫療產品列為2016年回報率最高的市場之一。


他們這樣說不是沒有道理的。人們對更快更好的醫療服務的嚮往,激發了無數的智能儀器的開發,從而更加精確地收集並分析我們的數據。以下就是美媒WTVOX評選出的「2016年十大可穿戴醫療設備」。(註:以下設備隨機排序,不分先後)



10.MiniMed 530G Pump With Enlite Sensor

MinMed 530G System with Enlite Sensor最初的設計目標是人造胰腺。這款儀器由美敦力公司開發,能檢測血糖並仿照胰腺的機理自動輸出適量的胰島素。它還能輔助降低血紅蛋白A1C的濃度,並減小神經、眼部、腎臟病變的機率。MiniMed 530G已得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批准,起標價為7350美元,相當於傳統胰島素泵不帶任何傳感器的價格。



9. Bodytel GlucoTel System

Bodytel GlucoTel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家庭診斷的便捷體驗。該設備包含一個血糖儀,一個血壓儀和一個標尺。並且通過內置的藍牙,可將數據傳送到智慧型手機上。如果你需要,甚至可以藉助App將數據傳給你的醫生。不僅如此,醫生還可以通過這對系統進行設置提醒,告訴你的當前值比預設的臨界值偏低或偏高。有了Bodytel GlucoTel,醫療工作人員就可以幫助糖尿病人更快地處理高血糖或低血糖的症狀。



8. Valedo 背部治療工具

Valedo是一款可穿戴醫療工具,目標患者為長期受下背疼痛和相關併發症困擾的病人。這款智能工具包含一個遊戲平臺,智能連接模塊和一個雲平臺。遊戲平臺幫助病人完成特定鍛鍊,連接模塊收集並發送信息到雲平臺,在雲平臺上,醫生可以獲取並分析相關數據。現在,Valedo已被應用於治療和控制慢性腎功能問題,甚至脊髓損傷。原裝的Valedo包含兩個運動傳感器和100個醫用膠帶,標價343.90美元,可在亞馬遜網站上購買。


 

                   

7.Quell

Quell是一種新型可穿戴微型設備,由NeuroMetrix開發。它通過給皮膚發送小幅電子脈衝刺激大腦,進而減輕慢性疼痛。Quell一次充電後工作時長可達40小時,並聲稱夜間穿戴可減輕80%的疼痛,確保病人的睡眠質量。Quell可在藥店直接購買,售價僅249美元。



6. WristOx2

WristOX2是脈搏血氧測量儀,為哮喘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設計。WristOx2常常用於醫院,不過你也可以在家裡使用。它非常適合額外的心率和血氧測量。這款儀器先進的硬體系統,如更強的連通性和更大的內存,使得它能在緊急情況下挽救生命。



5. TmG-BMC MC Sensor

TmG-BMC是一個新成立的生物力學和人體運動學公司,提供運動康復服務和醫療應用。該公司最好的產品就是MC傳感器。這個傳感器專為職業運動員設計,測量他們在不同強度和運動下,肌肉的力學機制。MC傳感器還可以根據個人的肌肉收縮速度和力量提供反饋意見。


如果你時常關注醫療電子領域的新聞,你一定聽說過Proteus Digital Health和Discover——藥片上的晶片。Discover是一種「數字健康反饋系統」,它把一個小型監測儀和藥片結合起來,兩者一起提供用戶的藥物依從性實時信息。有了Discover,醫生就能知道病人是否在遵醫囑吃藥,以及病人對藥物的反應如何。目前,Discover僅用於心力衰竭和高血壓患者。不過Proteus計劃用智能藥片監測更多疾病,如精神分裂症和阿爾茲海默症。



3. iTBra

iTBra是一款專為女性設計的智能聯網設備,它是通過監測血流變化和溫度,記錄患者胸部健康狀況的內置傳感器,高血流量通常與腫瘤生長有關係。除此以外,這款胸罩還有一個胸部健康知識的APP。iTBra已在超過500名受試者身上測試過,成功率超過88%。鑑於時尚科技的快速發展,我們希望這款技術成為未來胸罩的必備標準。



2. Scanadu Urine

Scanadu Urine是一款尿液測試工具,該儀器用於檢測母系遺傳疾病。儘管設計它的初衷是檢測母系遺傳病,女性的腎病和糖尿病也可以適用。該儀器通過測量尿液裡的化學成分含量來判斷健康狀況。這款儀器需要與Scanadu軟體和智慧型手機攝像頭一起使用,共同解讀尿液顏色變化的含義。這整個過程只需不到一分鐘:照相,分析,即可得到結果。然後你可以儲存數據,也可以分享給你的醫生。



1. Embrace Watch

這款可穿戴設備是最先能夠預測癲癇發作的醫用手錶之一,並可以測量你的心理壓力。它監測你的心理壓力、睡眠和肢體活動,並在異常狀態,如突發抽搐時,提醒癲癇患者。Embrace還可以通過Empatica APP給家人發送警告。另外,它還可以阻止潛在的癲癇突發,它會在患者的壓力過高時震動,使患者有機會採取適當行動。Embrace Watch售價199.99美元,一起購買兩件的單價是184美元。


Firestone|洞悉全球醫鍵創新實踐

火石創造專注於全球醫健產業,致力於為醫健創業者找到最適合的創業方向、最優質的產業資源和最契合的投資及投資組合,並通過與合作夥伴的合作打造全球醫健創業者的學習交流和工作平臺。

Contact us

微信號:Green-Dade-Yu

備註姓名+公司+職務,進入相關領域內部交流群:)

相關焦點

  • 2016年改變生活的十大可穿戴醫療設備
    人們對更快更好的醫療服務的嚮往,激發了無數的智能儀器的開發,從而更加精確地收集並分析我們的數據。以下就是美媒WTVOX評選出的「2016年十大可穿戴醫療設備」。(註:以下設備隨機排序,不分先後)Bodytel GlucoTel System  Bodytel GlucoTel為慢性病患者提供了家庭診斷的便捷體驗。該設備包含一個血糖儀,一個血壓儀和一個標尺。並且通過內置的藍牙,可將數據傳送到智慧型手機上。如果你需要,甚至可以藉助App將數據傳給你的醫生。不僅如此,醫生還可以通過這對系統進行設置提醒,告訴你的當前值比預設的臨界值偏低或偏高。
  • 盤點可穿戴設備醫療行業十大主流MCU
    可穿戴醫療是最被業內人士看好的可穿戴設備應用,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應用擴大,智能醫療也將逐漸走向人們身邊。然而,對於可穿戴醫療設備的設計依然存在眾多技術難題,如何實現設備的低功耗特性、便攜性以及穩定性仍然是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 可穿戴設備最全盤點
    從此,可穿戴計算開始得到學術界和產業界的廣泛重視,逐漸在工業、醫療、軍事、教育、娛樂等諸多領域表現出重要的研究價值和應用潛力。 進入21世紀以後,智能穿戴技術取得了顯著進步,開始進入普通人的視野和生活。各大世界頂尖企業紛紛涉足其中。 2013年初,谷歌眼鏡在美開放個人預定,可穿戴設備成為繼智慧型手機和平板電腦之後席捲而來的新一輪智能設備熱潮。
  • 可穿戴設備論文精選-2020.08.15
    可穿戴設備與雲計算、大數據、醫療行業緊密相連 A.Big Data - 大數據 可穿戴設備可以連續數天或數周,以每秒多次的高頻率採集用戶數據。但這樣做會很快的消耗電量,並且對內存大小有很高要求。如果我們強行滿足這些要求,會使得可穿戴設備過於龐大臃腫,不便攜帶。比較合理的做法是,默認態時,讓可穿戴設備處於低耗電模式,只有檢測到感興趣的事件發生後,再開啟所有傳感器進行高頻的數據採集。
  • 可穿戴設備控制腦電波?改變情緒不如監測情緒靠譜
    一鍵改變情緒,也就是說人類有可能用這種可穿戴設備中關乎腦電波的技術讓自己大部分時間處於愉悅狀態。這聽上去就像是科幻電影中的情節,但如今它真切地出現在現實生活中。關乎情緒的功能與技術,對於略顯疲態但仍能代表未來趨勢的可穿戴設備而言是不錯的發展方向。只是通過技術改變情緒的可穿戴設備,到底是哆啦A夢的奇幻魔法,還是會帶來麻煩的潘多拉魔盒?
  • 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在開啟健康管理新時代
    而可穿戴設備檢測到的不同生活場景下人們的實時身體指標數據,是一座丞待開發的黃金礦山,將推動健康管理市場的爆發。疫情刺激健康需求,可穿戴市場瞄準未來健康在智能穿戴設備的普及過程中,健康管理的理念越來越被公眾重視。
  • 除了計步和心率,可穿戴設備用於健康管理還有哪些潛力?
    在埃森哲數字健康消費者調查中,可穿戴設備的使用在調查樣本的7個國家中都有所增加,2018年美國消費者可穿戴設備使用率高達33%,75%的人表示數字健康對他們而言是重要的技術。 美國FDA也在促進可穿戴設備的應用。通常來說,作為「醫療」設備用於診斷或治療,必須經過監管機構的批准。
  • 醫療設備公司AliveCor起訴蘋果侵犯其心電圖專利
    據外媒AppleInsider報導, 醫療設備公司AliveCor對蘋果公司提起訴訟,指控Apple Watch心電圖功能侵犯了其三項專利。 該公司周一向美國德克薩斯州西區地方法院提起訴訟,稱Apple Watch Series 4及以後版本的心電圖功能侵犯了其與使用可穿戴傳感器改進心臟監測技術相關的智慧財產權。
  • 村田微型電池在移動便攜醫療設備中的應用
    近年來,人們對可監測血糖、體溫、心跳、血壓和出汗等醫療設備有了可移動、便攜的要求。目前,人體基本的健康數據難以量化。然而可移動醫療設備可以持續採集人體信息並傳輸到主機進行分析並可視化。這些設備提供的信息可以幫助使用者有效的了解自己的健康情況。
  • 深圳國際醫療儀器設備展覽會
    由深圳市醫學會主辦、上海聚億展覽服務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第三十屆深圳國際醫療儀器設備展覽會」將於12月28日-30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隆重舉行,內容全面涵蓋了包括醫用電子、醫學影像設備、醫用防護用品、醫用消毒感控設備、病房護理及輔助設備、醫用敷料、體外診斷試劑、光學、急救、康復護理以及醫療信息技術等產品,直接並全面服務於醫療器械行業從源頭到終端整條醫療產業鏈
  • CES 2021的醫療健康黑科技:空氣淨化器消殺新冠病毒,數字醫療...
    動脈網對CES 2021上的醫療健康方案進行了整理,並精選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醫療健康方案。更多穿戴方式獲突破,手機要革可穿戴的命?作為面向C端的展會,各式各樣的可穿戴設備向來是CES的一大賣點之一。由於可穿戴設備本身具有較為明顯的醫療健康屬性,因此,這也是以往CES與醫療健康結合最為緊密的部分。
  • 前瞻醫療器械產業全球周報第6期:斯坦福研發出可穿戴無線皮膚...
    ,描述了她在斯坦福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成果——可穿戴無線皮膚傳感器BodyNet。BodyNet形態非常小,可以像一張小創可貼一樣貼在患者需要觀測的皮膚表面,便於使用。BodyNet將首先被用在醫療方面,如監測患有睡眠障礙的患者夜間睡覺質量,呼吸心跳肌肉等表現;或長期觀測心臟病患者日常生活中的心臟表現。鮑教授團隊的目標是開發穿著舒適,可以隨著皮膚拉伸或收縮,並且不需要電池或剛性電路的材料。
  • 摘下你的手環吧,智能服裝才應該是可穿戴設備的主流
    可穿戴市場現在已經充斥了健身產品,那些喜歡鍛鍊的人群,手腕上戴著一個智能手環,口袋裡則放著一部智慧型手機,行業內沒有人願意承認這是個問題。但手腕其實並不是放置一大堆傳感器的最佳地方,而跟蹤運動健身狀態也不是傳感器的最佳應用。如果我們想讓「可穿戴設備」變成真正的可穿戴設備,需要關注我們每天穿著的衣服。
  • 《南華早報》專欄作者批評美媒片面報導中國抗疫:拙劣又滑稽
    《南華早報》專欄作家盧綱(Alex Lo)12日發表題為《美媒是如何分發他們有關中國和新冠肺炎的宣傳》的評論文章,批評美國媒體片面地報導中國的抗疫舉措。盧綱認為,美國媒體對中國採取的抗疫舉措的刻板印象化建構近乎是拙劣的模仿和滑稽漫畫,他們運用文字遊戲式的手段描繪中國合情合理的抗疫舉措。
  • 基於3D雷射誘導石墨烯的可伸縮微型超級電容器自供電可穿戴設備
    ,已經開發出一種自供電,可拉伸的系統,該系統將用於可穿戴式健康監測和診斷設備。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可以實現"可拉伸"的自供電系統,用於健康醫療領域。監視設備,而沒有當前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的"缺點",例如低能量密度和有限的可拉伸性。"在研究氣體傳感器和其他可穿戴設備時,我們總是需要將這些設備與電池組合在一起才能供電," 程煥宇教授說。"使用微型超級電容器使我們無需電池即可為傳感器自供電。"
  • 「劍刃走陀螺」,變形機器人,可穿戴設備……來安徽打卡炫酷「高...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訊(記者 周永金)表演「花式舞劍」、「劍刃走陀螺」的機器人,會做伏地挺身的「星際特工」變形機器人,能24小時監測心率和睡眠的可穿戴設備……「創新引領皖美製造」採訪團走進安徽創新館、中國聲谷和華米科技,感受安徽合肥的炫酷「高科技」。
  • 天地智慧 | DR醫療設備優勢有哪些
    當前,科技飛速發展的同時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醫療技術也在朝著數位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X射線技術實現數位化,出現了數位化X線(DR)技術。醫院影像科數位化X射線的出現,使圖像質量提高,可以根據臨床需求編輯圖像,從健康方面講減少了病人的接受輻射劑量,數位化X射線DR被醫院影像科所信賴,成為影像科不可缺少的影像設備。
  • 美媒評出「奪命謠言」:川普「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
    文/行走斯圖卡川普噴美國媒體是「FakeNews」,美媒回擊川普是「Bullshit」,推特、臉書上各種謠言滿天飛,為了選出「年度謠言」,美媒「政治事實」網站可謂煞費苦心,最終他們確定了「優勝者」是川普政府「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的謠言,
  • 醫療器械,去龐大體系裡發現美!
    隨著國內生活水平提高而帶來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的改變,使得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據國家心血管中心推算,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已超過2.9億,其中冠心病超千萬,僅次於腦卒中。心血管疾病死亡佔居民疾病死亡的比例超40%。血管介入治療以安全有效且微創的特性獲得了快速發展,相應的器械市場也迎來了較快速的增長,但集採等政策也拖慢了近年來的增長速度。
  • 多重因素助推智能穿戴爆發增長 樂心醫療打開發展新風口
    這一年,小米手環憑藉低價以及極強的在線營銷能力,以破千萬的銷量成為彼時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銷量最高的產品,樂心醫療則首次超越蘋果,成為中國僅次於小米的可穿戴設備第二大品牌。 智能穿戴設備主要包括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無線耳機、智能眼鏡等。更輕薄的設計、更高的性能、更大的容量、更低的功耗等優點使得智能穿戴設備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市場空間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