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論文:From A to Z: Wearable technology explainedA. Godfrey, V. Hetherington, et.al.
今天,讓我們使用A-Z,26個字母,來梳理目前可穿戴設備的最新進展和面臨的前沿問題。
可穿戴設備與雲計算、大數據、醫療行業緊密相連
A. Algorithm - 算法
可穿戴設備通常會使用多種採樣頻率採集用戶的健康數據,通常是時間序列數據。廠家通常還會提供一些專用設備,來採集這些時間序列數據,並生成想要的健康數據,比如心率等。更好的做法是統一數據個數,將這些符合通用格式的數據提供給開源透明的第三方軟體來計算健康數據。
B. Big Data - 大數據
可穿戴設備可以連續數天或數周,以每秒多次的高頻率採集用戶數據。但這樣做會很快的消耗電量,並且對內存大小有很高要求。如果我們強行滿足這些要求,會使得可穿戴設備過於龐大臃腫,不便攜帶。比較合理的做法是,默認態時,讓可穿戴設備處於低耗電模式,只有檢測到感興趣的事件發生後,再開啟所有傳感器進行高頻的數據採集。
另一方面,從可穿戴設備中收集的大量數據,可以有很大用處。比如說,從大量用戶的可穿戴設備中收集的數據,可以讓我們看到某些事件的季節變化規律。
C. Cloud - 雲計算
很多可穿戴設備的數據都會上傳到雲端。基於雲端存儲的大數據,容量上幾乎沒有上限。同時,目前研究人員也在開展邊緣計算的研究,即在設備上實時進行計算,從而為用戶提供更加及時的服務。
D. Design - 設計
可穿戴設備的設計離不開用戶的參與。目前很多設備仍然處於學界的原型狀態,而從工業界的實際銷售情況來看。對於可穿戴設備而言,如果想獲得用戶的認可,優美和時尚的設計是必不可少的。
E. Efficiency - 效率
可穿戴設備的電池續航時間是其最大的制約因素,因而在可穿戴設備上,程序必須有很高的運行效率。除此之外,還可以考慮利用人體自身的熱量,或者身體的運動,來為可穿戴設備充電。
F. Fusion - 融合
為了達到較高的醫療精度,很多可穿戴設備會選擇融合多個傳感器的數據,進行最終的判斷。但是跨設備的數據融合是非常困難的,不僅要解決不同廠商的設備的數據格式互通問題,還要適應不同地區,國家,在醫療數據共享方面的法律條款。
G. GDPR 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luation - 數據保護
在2016年,歐盟批准了GDPR。GDPR注重保護用戶的數據隱私和數據安全。
H. Hardware - 硬體
很多可穿戴設備的底層硬體是近似的,主要的區別是在算法和UI層面。比如,當一個可穿戴設備要量化用戶的步行數時,收集的都是加速計的數據,然後根據該設備的佩戴位置,廠家會開發不同的算法,來解析加速計的數據,並折算成用戶的步數。
I. Instrumented - 測量
在醫療界,人們對可穿戴設備的重視程度仍然是不夠的。事實上,可穿戴設備可以看做是一個非常精準的測量儀器。傳統的康復醫生在指導病人康復時,往往會定性的詢問病人的鍛鍊情況,而病人的回答也常常是非常主觀的。但是,如果使用可穿戴設備來採集用戶的運動模式,就可以讓醫生更加準確的幫助病人進行康復鍛鍊。
J. Jewellery - 珠寶
最近的研究表明,如果可穿戴設備想達到流行的程度,必須要把目光聚焦在醫療健康領域。與此同時,如果能注重樣式的優美和流行性,推廣效果就會更好。因此,只能珠寶有可能是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K. Kits - 開發庫
成功的可穿戴設備應當提供一系列的標準開發庫,這樣可以讓更多的開發者為該設備開發應用程式。
L. Low Cost - 低成本
可穿戴設備可以隨時隨地的檢測用戶的健康狀況,因此是非常有力的健康檢測工具。近年來,隨著多個廠商的激烈競爭,很多可穿戴設備的成本都大大降低。這讓很多用戶都可以接觸和使用可穿戴設備。
M. Machine Learning - 機器學習
可穿戴設備上的數據,普遍要使用機器學習的算法,才能夠產生有效的結果。
N. Nursing - 護士行業
使用可穿戴設備,可以大大提高護士的護理效率,值得我們進一步探索。
O. Open Source - 開源
開源軟體更加安全、可靠、透明,未來我們會看到更多具有開源精神的可穿戴設備出現。
P. Pets - 寵物
寵物也可以擁有可穿戴設備。人們可以使用可穿戴設備檢測寵物的健康。還可以幫助人和寵物之間更好的溝通(比如使用可穿戴設備測量寵物是否有緊張、害怕等心理狀態下的生理特徵)。
Q. Quality of Life - 生活質量
可穿戴設備可以測量人們的步行數、運動量、心率、睡眠質量。能夠從方方面面對人類的健康進行檢測,因此可以很好的幫助人們提高生活質量。
R. Reliability - 可靠性
可穿戴設備的可靠性非常重要,產出錯誤的健康數據,比不產出數據,問題更加嚴重。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設備會老化,軟體中產生的錯誤會積累。因此,可穿戴設備必須提供一套固件重置和清理的機制,保證其可靠性。
S. Standardisation - 標準化
目前有很多的可穿戴設備,我們急需對這些設備制定統一的標準。否則無法有效的衡量各個設備的性能和健康數據的正確性。
T. Terminology - 術語
由於缺乏標準化,可穿戴設備中使用的術語也是有很大差異的,這些差異也會阻礙可穿戴設備的發展。
U. Ubiguitous - 無處不在
未來的可穿戴設備將是無處不在的。每個人的全身上下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可穿戴設備,每一個設備都是電子化的,智能的。
V. Validation - 可驗證性
缺乏標準和統一術語,因此目前驗證一個可穿戴設備的優劣也是比較困難的。
W. Wearability - 可穿戴性
可穿戴設備一定要保持一定的體積、重量約束,從而讓該設備更便於攜帶。
X. X Marks the Spot - 位置的重要性
每種可穿戴設備,根據功能和用途的不同,其所佩戴的位置也是不同的。位置限制和決定了功能。
Y. Yourself - 個性化
可穿戴設備是高度個性化的。每個可穿戴設備,對於佩戴它的主人而言,就像是一個專職的24小時私人醫生,隨時監控著用戶的健康。
Z. Z Generation - Z世代
新出生的Z世代用戶更易於接受可穿戴設備。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會喜歡和接受可穿戴設備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