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走後的這幾天,是易中獎的「敏感期」,不想要孩子就得避開

2020-12-24 母嬰說事

世界是不公平的,有的人想要孩子卻懷不上,而有的人不想要孩子卻偏偏意外懷孕。

其實懷孕這件事,既可以說有運氣成分,也可以說有技巧可言,比如在女性的排卵期內行房,懷孕機率就會增加好幾倍。

由於排卵期總是緊跟著例假而來,所以也有人把它稱之為例假後的"敏感期"。

95後女生敏感期沒禁住誘惑,結果真的懷上了

上周末,朋友小張突然宣布自己懷孕了,而且準備把這個孩子生下來。

這則朋友圈讓身邊的人都很好奇,因為小張是97年的,剛過23周歲的生日,這個年紀當媽,實在有些太早了,而且她結婚也才不過四個月

不僅如此,小張可是一直都抱有晚生孩子的想法的,並且也在婚前得到了老公的承諾,所以大家都以為他們的孩子應該還要等個幾年才出來,可沒想到,才過幾個月,就有好消息了

後來了解到,小張的這個孩子,果然是意外懷上的。

原來有一次,小張例假剛過沒幾天,老公卻正好出差回來。有道是"小別勝新婚",兩人一見面就迫不及待地進了臥室,由於準備倉促,就沒做保護措施,當時只顧著高興,哪裡還能想到其他事。

事後也曾一度擔心,但又覺得懷孕應該不是這麼容易的事,所以就沒在放心上。結果一個月後,例假沒有來,這才讓小張擔心起來,後來一查,果真懷孕了。雖然是意外懷上的,但小張和老公都不忍剝奪胎兒的生命權,因此還是決定把他生下來。

例假走後的這幾天,不要放鬆警惕,小心"一發即懷上"

排卵期中獎概率比平時高好幾倍

所謂排卵期,就是指例假結束後再過一周,一直到下次例假到來前的兩周左右,持續時間7~10天。

在這段時間內,女性會排出新的卵子,通常是一枚,如果沒有受孕,就是下一次例假的"原材料"了。由於是新排出的卵子,活性特別強,因此就很容易受孕。所以很多長年懷孕不上的夫妻,就會被醫生建議在排卵期內同房,以增大懷孕的機率。但對於不想要孩子的人來說,很顯然,同房應該儘量避開這幾天。

排卵期之外屬於安全期

上一次例假結束到下一次例假開始,其間可分為三個時段,排卵期則處於中間,其餘兩段,則是所謂的"安全期"。

安全期內,即便同房沒有採取保護措施,懷孕的機率也不是很大,所以有些為追求刺激的夫妻就會好好"利用"這段時間。但萬事無絕對,安全期只是相對安全,如果真的不想要孩子的話,還是建議做好保護,因為即便是安全期內,懷孕的機率也沒有低到可以忽視。

每個女性的月經期、安全期以及排卵期都是不一樣的,而且中間呈連續過渡狀態,所以沒有經驗的人很難好好地區分。為了避免意外懷孕,不想要孩子的女性最好能識別出自己的排卵期,以防止意外懷孕。

如何識別排卵期?有這三種表現,說明就是了

1. 體溫比平時高

處於排卵期內的女性,基礎體溫要比平時高一點,比如平時體溫是36.5度,那排卵期內就可能升到接近37度。

不過要想通過這個辦法來判斷是否進入排卵期,需要有給自己量體溫的習慣,這個相信還是很少有人會去保持的。所以相比之下,其他兩種表現就顯得更為重要。

2. 白帶變多

白帶是女性陰道處分泌的一種糊狀物質,顏色偏白。在排卵期內,這種物質的分泌會突然變多一些,所以女性朋友們就可以通過觀察白帶是否突然變多來判斷自己是否進入了排卵期。但有些婦科疾病,也會導致白帶變多,這也是需要加以區分的。

3. 欲望變強

還有一種表現,說出來就有點可恥了,那就是排卵期內,女性的欲望會比平時強烈很多倍。所以如果你突然覺得自己最近幾天特別"想要"的話,也多半說明處於排卵期了,要是你不準備懷小孩,就一定要克制自己的欲望或者採取嚴密的保護措施

只要通過上面這三大表現,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斷女性是否處於排卵期。對於想要孩子的人來說,就趁著這個機會去造人吧,而對於不想要孩子的人來說,則應該儘量避開。

當然了,正如前面所說的那樣,如果不要孩子,還是建議任何時候都做足保護,因為即使是安全期內,也是不保證絕對安全的。

相關焦點

  • 「大姨媽」走後這幾天,懷孕的機率非常大,不想「中獎」的要避開
    可是大姨媽又是一個危險的隱患,對於暫時不想要孩子的女性,大姨媽後的幾天又很容易因同房導致懷孕。,尤其在例假走後的這幾天,也就是我們說的排卵期,若暫時不想要孩子,就一定要做好避孕工作,以防意外的發生。從末次月經結束的第一天往後推算14天,就應該是排卵日,就是女性下次月經來臨前的排卵過程,在排卵日的前5天和後4天的這個階段,都是排卵期,這個排卵期總共十天左右,是受孕的最佳時期,也是懷孕的高危時段。因此女性想要很好的避孕或懷孕成功,就一定要先掌握好自己的排卵日和排卵期,在危險的時段做好防護。
  • 大樂透126期開獎結果,萬元票完美避開中獎號碼,彩民:這不科學
    大樂透126期開獎結果,萬元票完美避開中獎號碼,彩民:這不科學。彩票開獎後,彩民面對的只有兩種情況,第一種:中獎;第二種:沒中獎。後者的比例要遠遠大於前者。在大樂透126期的開獎結果公布後,就有一張萬元複式票完美的避開了中獎號碼,這種機率直接讓一些彩民大呼「這不科學」。在看這張彩票前,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大樂透126期的開獎結果。大樂透126期銷量是2.98億多元,開獎後,獎池滾存7.2億多元。
  • 孩子喜歡走高低不平的地方,原是「行走敏感期」來了,家長需把握
    還有一個寶媽張女士,說有一天她們那裡下了雨,路上都是坑坑窪窪的積水,高低不平的,但是一歲半的兒子,卻專門挑這些坑娃的積水潭走,有時候怕孩子因為試不出深淺,再加上路面高低不平摔倒了,但是孩子就在水潭裡蹦躂,怎麼也管不住。01孩子為什麼會喜歡走這種高低不平的地方呢?
  • 孩子踏入行走敏感期,喜歡探索,如何陪孩子邁開人生第一步?
    有些寶媽擔心,最近孩子剛剛學會走路,小傢伙好像特別喜歡走路,卻是不走尋常路,總是喜歡爬上爬下,有時候甚至還會爬到沙發的靠背上,想要在上面走一走,把家人都嚇壞了。帶孩子 去外面的時候,孩子專門挑那些不好走的地方,平平的大路她不走,非要走那些上坡下坡的地方,剛會走路的孩子真讓人操心。
  • 衝掉便便後娃大哭不止,孩子無故發脾氣,或是步入「秩序敏感期」
    相信不少家長會遇到這樣的事,圖書沒有放固定的位置,孩子大吵大鬧;孩子穿衣服很忙,但幫忙穿上後又大哭不止,非得自己脫掉自己穿;玩具必須擺放得整整齊齊,不小心弄亂還得鬧脾氣……孩子的種種固執行為,仿佛天生的"強迫症",令家長好氣又好笑。
  • 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你家寶寶也行
    而每個人的語言發育是在幼兒時就開始的,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讓孩子們變得更加優秀。朋友前幾天在群裡發了一個小視頻,視頻內容就是她6歲的女兒在用英語進行自我介紹,口語非常標準,並且語言表達很流利。
  • 孩子不願分享,喜歡搶玩具?家長做好5點,幫孩子度過物權敏感期
    把自己的東西管得特別牢,誰都不能碰一下,一旦動了他(她)的東西,就會發脾氣、大哭大鬧。 其實「敏感期」一詞是蒙臺梭利博士借用了生物中關鍵期的概念來提出的敏感期理論。 首先,語言上——重複出現「是我的」、「我不給」、「我要」。 當孩子進入敏感期時,對自己的玩具,即使在別的小朋友沒有搶的情況下,也會對對方說這是我的;對於自己家人,別的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就會重複的告訴對方:我的,我的。這是語言方面所表現出的典型特點。
  • 蒙特梭利:兒童9個「敏感期」,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脫胎換骨」
    大概6、7個月的時候,孩子會進入」手的敏感期「。在手的敏感期,孩子往往會成為家庭衛生破壞大王。把整卷衛生紙撕得到處都是;把麵條水果抓得黏黏糊糊全身都是再放進嘴裡;能夠到的東西全都拿來亂扔搞得滿屋狼藉;地上的頭髮絲,小線頭,全都要撿起來……這可正是孩子開始用手探索環境,認識世界,家長千萬不要貿然阻止他們。
  • 孩子過了「敏感期」,是不是學東西就慢下來了?看看科學的說法
    確實在相應敏感期學習相應知識,會相對輕鬆容易得多。比如在孩子3歲前,如果家人用雙語與孩子對話,生活在雙語環境中,孩子自然能掌握兩種語言。而等孩子十多歲後再這樣操作效果就沒有小時候效果好了。 所以有很多學者建議家長抓住孩子學習的敏感期,幫孩子更輕鬆地學習。
  • 寶寶不分享是摳門?是自我意識敏感期!強迫「大方」會傷了孩子
    鵬鵬到了2歲多,忽然變得摳門起來,什麼東西都說是「我的」「不給你」,鵬鵬媽心裡嘀咕:真不知道這孩子性格隨誰,難道真的是家有「小氣鬼」麼?別煩惱,其實這是寶寶自我意識敏感期來臨了。有寶寶的幾乎每個家長都有這樣的一個煩惱,在寶寶2歲左右的時候,忽然變得「很不聽話」,大人說什麼TA都會說「不」!
  • 符號敏感期需要停下來指讀嗎?會不會錯過語言敏感期?
    2、符號敏感期要不要停下來做指讀。我是建議你可以嘗試,但是不要影響你正常進行啟蒙的這個規劃和進度。不會錯過敏感期,敏感期不是一天或者兩天。他會一直敏感下去。跟大家講一講敏感期,敏感期這回事並不是說在這一段時間幹這個事兒是事半功倍的,不是的,而是說這段時間開始對這個事情感興趣了,可以做了。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七歲之前,因為跟母語最接近。
  • 孩子喜歡「鑽被子」、扔東西,不要慌,這是孩子處於空間敏感期
    這是因為孩子不喜歡太大的空間,在用被子搭建的帳篷裡面內心會比較平和有安全感,同時還可以用身體來探索空間。孩子喜歡用身體來探索空間,是因為他們到了空間敏感期。著名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她的《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中指出:「這是因為孩子的空間敏感期到了。喜歡狹小的空間正是孩子在空間敏感期裡的一種表現。
  • 結婚多年,老婆卻從不來例假,聽完醫生的診斷,我懵了
    但在老家的父母,年齡越來越大,他們身邊的人都抱上了孫子,所以也開始催我們,該要一個孩子了,說我們如果忙,他們可以幫我們帶孩子。我晚上開車接我老婆回家,主動和我老婆提道:「老婆,這幾天爸媽一直問我們什麼時候要孩子,你看我們結婚這麼多年,是不是也該要一個孩子了?」
  • 詛咒敏感期孩子罵人,冷處理不當危害更大,立規矩請用這三種方式
    最近有位媽媽在私信中問,三歲半的小男孩,到了詛咒敏感期,不斷說一些"打死你""狗屁""大臭屁"之類的不文明用語。他們發現,寶寶不僅僅會將髒話當做玩笑,也會在表達不滿時使用。媽媽了解到這是孩子"語言敏感期"的一個階段,並不能代表孩子學壞或者沒教養,於是放下心來,最終決定冷處理。即便孩子語出不遜,也"佛系"處之不予理睬,孩子也漸漸不再對爸媽說這些話了。
  • 詛咒敏感期,三招解決孩子「罵人」問題
    ……」這一串狠話語氣很重,很有詛咒的意味,可是內容卻讓我跟辣椒媽媽忍不住想要發笑,這哪是狠話,這也太搞笑了吧!1為什麼3歲多的小孩子聽到「大笨蛋」會笑得前仰後合呢?為什麼他們生氣的時候會這樣「粗俗」地放出狠話呢?因為這個年紀的孩子開始進入了一個神奇又搞怪的敏感期——「詛咒敏感期」。
  • 「媽媽,我不想死」,幫孩子度過「死亡敏感期」,向偉大靈魂邁進
    一天晚上,她憂傷地對我說:「媽媽,我不想長大、變老,這樣我就能永遠不死了,我可不可以不長大呢?」走在馬路上,她問我:「媽媽,要是被車撞了,是不是就死了?」去學遊泳,她也變得小心翼翼:「媽媽,被水淹死了,是不是就不能呼吸了?」
  • 孩子經常亂塗亂畫?家長不要批評,其實這是孩子的塗鴉敏感期
    家長常常會發現乾淨的牆面被孩子畫得亂七八糟,新換的衣服也被孩子弄上了各種顏色,面對這些,家長常常處於崩潰狀態認為孩子太調皮了,不免怒火中燒,通常會狠狠批評孩子。但是,這卻是家長對孩子的誤解,很多孩子都會出現這種胡亂塗畫的情況,因為孩子正在經歷一個特殊的時期——塗鴉敏感期。
  • 孩子3歲10個月喜歡跳舞,音樂敏感期來了,我該報個啟蒙班嗎?
    最近,孩子總是對著自己喜歡的視頻跳舞,甚至是聽到動感的音樂都會自己編舞,還單曲循環,玩得特別帶勁兒。回想起孩子1歲8個月左右的時候,一聽到廣場舞的音樂就走不動了,就在那裡跟著音樂的節奏,一個勁兒的點頭,揮動著小手,旁邊跳舞的奶奶阿姨們都笑了。
  • 怎麼做好孩子的英語啟蒙?抓住語言敏感期,英語記得又快又牢
    印象最深的就是當Neinei吃早飯時不小心把花生醬塗到了手上後,說的那句:"I accidentally touched the peanuts just now."就這句英語的語法,估計現在很多成年人都不一定會。明星子女之所以能說出這麼好的英語,自然與父母和學校的教育密不可分。
  • 孩子喜歡攀高爬低,原是「空間敏感期」到了,家長別急著阻止
    當孩子學會「爬」的時候(孩子一般在8個月左右就會爬了),就已經「坐不住」了。家裡的任何一個角落,都是寶寶想要「徵服」的領域。到了一歲半左右,寶寶的能力又增進了一層,已經能走會跑了,他們又開始向新的領域進軍——爬高。家裡的沙發、窗臺、桌子、柜子等,只要能攀爬的地方,他們都會去嘗試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