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高鐵改變的青年:越來越多的人唱起「雙城記」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一名乘客正在拍攝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和車窗上的窗花。這些剪紙窗花是由張家口蔚縣剪紙藝人創作,包含了詹天佑畫像、京張高鐵和冰雪運動等元素。實習生 宋欣然/攝

  被高鐵改變的青年

  2019年12月30日,北京至張家口的高速鐵路(以下簡稱「京張高鐵」)正式開通那天,北京市發出大風藍色預警。來自蒙古高原的強冷空氣穿過北京八達嶺長城的垛口,發出「嗚嗚」的呼號聲。但在最大埋深102米的八達嶺長城站月臺,除了電梯工作時窸窸窣窣的聲音、提醒旅客注意安全的廣播,環境安靜得能夠聽到自己的心跳。

  最後檢查完八達嶺長城站的防撞條、電梯等細節後,手機屏幕的時鐘跳到了深夜1點,32歲的胡維急忙趕回不遠處的員工宿舍。那裡,妻子肖雅萍正在屋裡試婚紗。

  8個小時後,第一列京張高鐵列車將穿過這座他奮戰了一年多的車站。胡維也終於履行了對妻子的承諾,在這裡「圓夢京張」,步入婚姻殿堂。為了京張高鐵的順利通車,同為高鐵建設者的胡維和肖雅萍將婚期一推再推。

京張高鐵正式通車那天,在工房舉行簡樸而溫馨的婚禮後,中鐵五局工程師胡維和妻子肖雅萍走進由他們參與建設的八達嶺長城站,坐上了特殊的「婚車」——復興號高鐵。許亞傑/攝

  「冬奧列車」裝得下你的滑雪板與玫瑰花

  作為中鐵五局京張高鐵八達嶺長城站房項目總工程師,胡維還記得自己1年多前剛到工地時的場景。

  「在我迄今為止參與過的所有項目中,它是工程難度最高的一個。」他告訴記者,作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暗挖地下車站,八達嶺長城站在建築工藝上幾乎沒有任何先例可循。儘管已經參與過不少項目,但自己第一次走進八達嶺長城站地下工地時,仍然感到十分震撼。「地下站就有4萬多平方米,相當於近100個標準籃球場的面積。光最長出站電動扶梯就有84米長,相當於14層樓高。」

  「八達嶺長城站總建築面積4.95萬平方米,分為地面站房和地下站兩部分。地面站房9000平方米,地下站4.05萬平方米,站臺至地面站房全程提升高度62米,地下站位於景區山體下方102米。」對於八達嶺長城站房項目的各項數據,胡維如數家珍,但他也不是不知道,妻子心裡有委屈。

  2019年10月,因為胡維要在一線堅守趕工期,兩人的婚禮第三次推遲。肖雅萍獨自一人在貴陽裝修完婚房後,也調到了京張項目部。「他經常是白天迎檢開會,晚上就編制各類施工組織計劃和方案。雖然在同一個項目部,但感覺像是談異地戀。」說到這兒,這個說話溫柔的四川女孩眼圈紅了。

  「做工程的人嘛,這樣的奔波、忙碌都是難免的。他喜歡的,就是我喜歡的,我會一直支持他。」肖雅萍記得,2015年7月31日,北京成功贏得2022年冬季奧運會主辦權,「我們倆一起在電視上看到了這個好消息。」不過當時他們並沒想到,自己會成為京張高鐵建設大軍的一分子,為舉辦盛會添磚加瓦。

  胡維告訴記者,除了車站埋深大、地下開挖規模大,八達嶺長城站還面臨著車站主洞數量多、洞型複雜、單拱跨度大和地質結構複雜等工程難點。

  「施工難度大、工期緊,又由於它緊鄰著名的八達嶺長城景區,對工程精細化程度、環保水平也提出了很高要求。」負責八達嶺長城站隧道工程的工程師透露,八達嶺長城站首次採用精準微損傷控制爆破等先進技術,「爆破一次只相當於在長城上跺一下腳」,將工程建設對文物和環境的不利影響降到了最低。

  2019年12月30日下午,在工房舉行簡樸而溫馨的婚禮後,胡維和肖雅萍手捧玫瑰花坐上了特殊的「婚車」——復興號高鐵。在他們身旁,有家長牽著孩子,背著滑雪板,坐京張高鐵去滑雪。穿越這座由自己參與鑿通的八達嶺隧道時,這對新婚夫婦說,他們心中湧動著「說不出的自豪和驕傲」。

  事實上,在京張高鐵通車前後,像胡維、肖雅萍一樣為中國鐵路事業奮鬥的年輕人還有很多。

  100多年前,在同樣的起點和終點,「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帶領著同事,用驚人的意志和肩扛手提的原始方式,修建了京張鐵路——它也是歷史上中國自主修建的第一條鐵路。當時的人們或許無法想到,建設一條翻越崇山峻岭的鐵路僅耗時3年多;從北京到近200公裡外的張家口,最快僅需47分鐘。

  在中鐵設計教授級高工李紅俠看來,老京張鐵路、青藏鐵路、京滬高鐵是我國鐵路工程目前的三大裡程碑。作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重要配套工程,「新京張高鐵將成為第四個裡程碑」。

  據她介紹,京張高鐵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智能建造、智能裝備、智能運營三個方面。例如,除了在建設過程中全線採取智能技術建造,京張高鐵還是全世界首條採用自動駕駛的高速鐵路(時速300-350公裡)。得益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列車可實現實時精準定位,具備車站自動發車、區間自動運行、車站自動停車、車門自動開關、車門站臺門聯動五大功能,從而確保列車運行安全、提高列車運行效率、降低牽引能耗並減輕司機勞動強度,最終改善旅客乘車體驗。

  有分析指出,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崇禮鐵路同步建成投產,時速350公裡復興號智能動車組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自動駕駛……這些新成就不僅進一步提升了我國高鐵領跑全球的優勢,也將助力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為北京冬奧會提供交通運營服務保障。

  越來越多的人唱起「雙城記」

  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官網信息顯示,2019年年底,中國高鐵運營裡程將突破3.5萬公裡,穩居世界第一。

  對於家住遼寧丹東的孫舒凝來說,這不僅是一串新聞數字,更是自己再次出手「買買買」的最好理由。

  「真正的火車迷不僅會收藏各式火車模型,甚至連軌道模型都要樣樣買到。」儘管在銀行工作的他對於錢的數額十分敏感,但說服自己淘火車模型,卻不需要太長時間。

  「和諧號動車組中,CRH1系列外號『大地鐵』,因為列車整體長得像地鐵列車;CRH3系列外號『海豚』;CRH2H車頭正面是罕見的黑色,因此綽號叫『野馬』。到了復興號,CR400A外號『火麒麟』;CR400B外號『金鳳凰』。」2013年,遠在蘭州上大學的孫舒凝為了研究怎麼買春運火車票,「混」進了貼吧、微信群,現在已成了高級會員和活躍分子。

  「我們火車迷微信群的群友們總會盯著鐵路局的線路調整公告,附近哪個車站少了幾趟普速列車,哪條普速列車線路停運,都會想著過去看看。」他說,自己從上大學後開始有意識地攢火車票,「尤其是那些第一次開通的高鐵線路、最後一次載客的老線路和即將關閉的車站。」

  2015年9月1日,瀋丹客運專線(瀋陽至丹東)正式開通運營那天,孫舒凝和同為火車迷的朋友坐上了第一趟高鐵列車。「高鐵比原來足足快了兩個半小時。」他告訴記者,那天不僅群裡的二三十位火車迷都去了,還有瀋陽的火車迷提前一天趕到丹東,專門坐首發車。

  孫舒凝介紹說,高鐵開通後,從丹東到瀋陽,一個半小時就能到。「出行更方便了,甚至還有朋友過上了周一至周五在瀋陽上班,周末回丹東家裡的『雙城記』。」

  儘管最初是為了長途幹線連接,但高鐵帶來的最大影響或許是將城際通勤時間縮短到30分鐘左右。事實上,北京與天津、廊坊之間,蘇州與上海之間,廣州與深圳之間都出現了不少每天在兩個城市之間遷徙的「候鳥」。

  有分析指出,通過將以不同功能而聞名的城市連接起來,中國有望創建起新型超級城市群。例如,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以來,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深圳(含深汕特別合作區)、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9個城市組成的5.6萬平方公裡面積內,多條高鐵線路、地鐵線路正在修建或擴建。

  一旦通過高鐵等方式拉近各地的時空距離,這11個城市又將擦出哪些火花?粵港澳大灣區還會釋放出多少驚人的能量?

  「在大灣區框架下,三地11個城市可以通過錯位發展、相互借力,進一步提高資源優化配置的水平。」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曾表示,香港的金融、珠三角地區的技術與澳門的服務業可以作為一個整體攜手合作。

  從京津冀一體化協同發展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再到《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區域發展不僅是一項產業政策,也是新時代社會經濟整體發展的關鍵。而高鐵則是其中事關出行服務的重要工具。

  「通過高鐵,中國正在改變其經濟發展中曾經不可改變的因素,將巨大的地理區域壓縮成緊密融合的空間。」《南華早報》分析稱,通過這種方式,中國正在促進充滿活力的經濟區域融合發展,並不斷輻射、帶動更多地方。

  在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的一座廢棄防空洞內,有一座「鐵路抗美援朝」博物館。60多年前,位於鴨綠江入海口的丹東還有一個特殊身份——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後勤中轉站。那裡關於志願軍鐵道兵的陳列曾經讓孫舒凝和其他參觀者感到震驚。「看了那些飽經滄桑的文物,對用我們的血肉築成新的長城有了更深的理解。」

  「說起自己與火車的緣分,還要追溯到兩歲時,爸爸背著我去看吐著黑煙的綠皮車。」多年以後,孫舒凝站在開往北京的復興號高鐵前,總會想起父親第一次帶他體驗火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今後的某一天,也許我會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體驗更智能、更安全的中國高鐵。」他說。作為火車迷,自己有了一個新夢想:「未來,高鐵與飛機、地鐵和共享汽車等其他出行方式無縫對接。飛馳的列車不僅縮短城市間的時空距離,也讓人們更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許亞傑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雙城這一年|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 看「江天一色」交出的...
    這也標誌著,兩江新區、天府新區兩大國家級新區唱好「雙城記」、共建經濟圈之旅正式啟幕。新冠肺炎疫情深刻改變了世界經濟格局,作為成渝兩地經濟最活躍之地,兩江和天府都敏銳地意識到,數字經濟是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 投資60億、佔地22000畝 共唱成渝「雙城記」 石灘鎮攜手四川朗基...
    3月25日,攜手朗基謀發展 共唱成渝「雙城記」 2020年「金色石灘·麒麟花海」低空運動飛行活動在巴南區石灘鎮正式啟動。這個春天,來巴南區石灘鎮麒麟花海準沒錯。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石灘鎮攜手四川朗基打造標杆示範項目3月23日,重慶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動員大會召開。市委書記陳敏爾出席會議並講話。
  • 美國青年:日本高鐵乾淨,英國高鐵安靜,中國高鐵四個字!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在各個領域的科技上都有了巨大的進步,有著非常大的進展,以前很多科學家熱衷於尖端科技,但是現在的科技領域變得越來越廣,人類現在是均衡地發展著,各項科技齊頭並進,將我們的世界推向一個又一個高地。
  • 唱好雙城記,海螺溝潮牌代表團亮相重慶主要地標
    為更好宣傳海螺溝景區自然環境生態之美、豐富景區文化內涵,潮牌設計師以海螺溝自然山川為脈絡,從一草一木中獲取靈感,將海螺溝的自然元素與時尚潮流相結合,打造符合景區自身特色的潮牌體系,將當地的文化和旅遊產品進行深度融合,多維度助推海螺溝的品牌升級。
  • 唱好「雙城記」 建好「經濟圈」
    2015年12月26日  成渝高鐵正式通車運營,這是連接成渝的第一條高鐵。  2018年6月6日至7日  四川省黨政代表團赴重慶市考察。其間,川渝籤署《深化川渝合作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行動計劃》和12個專項合作協議。
  • 為什麼越來越多臺灣樂隊開始唱大陸腔?
    整個中國大陸有那麼多口音與方言,大家口中的「大陸腔」,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腔調?臺灣地區的樂迷和樂評人又是怎麼看待這一現象?這又和大陸河北的萬能青年旅店有什麼關係?2016年簡單生活節大地舞臺,草東緊接萬青演出,是巧合,還是巧合?繼周杰倫、王力宏帶起的「中國風」之後,近三年來,臺灣地區對「大陸腔」的討論越來越頻繁。
  • 徐宿淮鹽高鐵開通一周年 高鐵改變的不僅僅是出行
    現在,從宿遷乘高鐵出發,半個多小時到徐州,兩個多小時到南京,三個多小時到上海,四個多小時到北京……宿遷人清晰地感受到,城市與城市之間的距離不再遙遠。從徐宿淮鹽高鐵通車到連淮揚鎮鐵路淮鎮段通車,一年來,從通勤、旅遊到投資興業,高鐵不但改變了宿遷人的出行方式,而且融入宿遷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 滬啟雙城記
    改革開放42年來,啟東作為交通「神經末梢」的歷史不斷被改寫,與上海隔江而望的距離也變得越來越近。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上海市社科院副院長、民建上海市委副主委張兆安對《新民周刊》表示,多年以來,作為上海的「北大門」,啟東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不斷發力,雙城在產業、人才、生態等多方面也在不斷互動發展,形成了分享和共贏的美好局面。
  • 外出乘坐高鐵,在車上吃方便麵的人越來越少了,網友:原因很簡單
    現在我們無論是外出出差或者是學習又或者是準備出遊旅行,大多數的人都會選擇乘坐高鐵,因為乘坐高鐵可以快速的讓我們到達目的地,而且還非常的舒適,高鐵的速度非常的快,而且現在鐵路的建設也越來越全面了很多高鐵線路都是直接到達旅遊景區目的地的,所以我們去一些城市當中旅遊,大多都會選擇乘坐高鐵,而且價格也相對乘坐飛機會更加的便宜一些
  • 《最好的時代》見證時代青年成長 傳承中國高鐵人精神與信仰_娛樂...
    該劇是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2018-2022年百部重點劇目」之一,講述了以李延峰、林真一、譚靖州三位高鐵人為時代青年代表,齊心協力研發高鐵新技術,最終讓中國高鐵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熱血故事。該劇目前更新至27集,江車集團在經歷了城鐵脫軌、電機起火、研發電機匹配實驗失敗這一系列的挫折後,試圖通過引進電機來解決燃眉之急,那麼江車剛剛組建的青年工程師團隊,是否會因此放棄自主研發呢?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斜槓青年?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斜槓青年,可是究竟什麼是斜槓青年呢?比如說你正職是一個銷售,然後還在額外時間寫自己公眾號的文章,那你就可以說你的職業是:銷售/自媒體編輯,中間那條斜槓就是這個詞彙的來源。
  • 「雙城記」下,大足等渝西川東城市正從地理「邊沿」站上合作「前沿」
    「現在從大足開往內江要一個多小時,每周回一次家,大內高速全線貫通後,全程只要30分鐘,每天下班都能開車回去。」家住內江的張先生,已經來大足工作了三四年,在他看來,回家時長的不斷縮短,就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進程的最好見證。
  • 川渝攜手奏響「雙城記」最強音
    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川渝大地合作激情迸發,一起唱好「雙城記」,攜手共建「經濟圈」,發出中國西部高質量發展最強音。我們必須提高政治站位、戰略站位,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貢獻。四川省委書記彭清華表示,我們將牢固樹立「巴蜀一家親」理念,切實強化「川渝一盤棋」思維,把經濟圈建設作為新時代四川改革開放的牽引性抓手,與重慶市齊心協力、相向而行,舉全省之力務實推進、有效實施。
  • 1小時通勤圈、幹線鐵路「公交化」列車……成渝交通「雙城記」這樣唱
    唱好成渝「雙城記」,交通要先行。成渝交通一體化已成為交通強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羅佳明指出,加快成渝地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有利於支撐「兩中心兩地」定位,提升成渝地區戰略位勢、區域能級,有利於打造交通高質量發展樣板,推動交通強國建設在川渝地區落地落實。
  • 傳統寫實架上繪畫越來越少,科技感作品越來越多?這個青年藝術家...
    這個印象一方面來自展陳的形式——作品打破門類呈現於不同的展廳空間,甚至延伸至半透明的陽光長廊以及戶外露臺;另一方面更是來自作品本身——參展青年藝術家主要由長三角多所高校以及文化界共計20餘位專家組成的專家團隊推薦產生,可以說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學界對青年藝術提出的一種標準,代表了面向未來的藝術趨勢。
  • 當代「雙城記」,這位下海又上海的律師就是愛折騰
    很多認識他的人不解——就像以前他原是公務員,在法院做過法官後又到委辦做秘書,好好地捧著「鐵飯碗」為何要辭職「下海」做律師?同樣的,在蘇州律所做合伙人幾年了,又為何放棄一眼望到家的「湖景」辦公室折騰去上海?確實,在很多人眼裡,劉海就是「愛折騰」。
  • 特寫:滿載夢想與希望 高鐵香港段首班列車駛出
    不少香港市民前來體驗乘坐廣深港高鐵香港段首班車。(攝影:辜雨晴) 23日凌晨,當大多數人還在熟睡中時,香港西九龍站卻燈火通明,人頭攢動。人們盼望著盼望著……高鐵通車的時間近了!大家的目光便齊齊聚焦在驗票處,乘客們自覺地排起「人龍」(粵語,意為「排長隊」),躍躍欲試,準備好體驗乘坐從香港開出的首趟高鐵列車。 一切都是欣欣然,美好的樣子。
  • 唱起歌來心情舒暢
    「錯,正好相反」,SASA回道,「我一般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會唱。」我想起自己曾經跟她一樣,每當心情煩悶,無處訴說時,我就哼歌,一首接著一首,讓自己沒有多餘的時間和精力去想那些不愉快的事。你說這是逃避也好,你說這是苦中作樂也罷,至少它有效。
  • 川行天下·一列火車的「雙城記」
    陌生是因為這樣一個城市在荷蘭並不起眼,甚至在百度上除了搜索到蒂爾堡是荷蘭第六大城市,找不到更多有用的信息,熟悉是因為一列火車在三年多前將這座城市與成都緊密聯繫在了一起。 帶動著越來越多的貨物在這裡聚集 這也讓這個場站變得越來越繁忙而熱鬧
  • 坐著高鐵看中國|穿越「喀斯特」的高鐵
    坐著「超級地鐵」上高原  乘坐貴廣線的旅客不難發現,與廣州高樓林立的鬧市區相比,動車組鑽出隧道後窗外的風景大不相同:在桂林陽朔段,列車一邊是灕江風景名勝區,一邊是陽朔國家森林公園;等進入貴州段,讓人遺忘喧囂的苗鄉侗寨不時躍入眼帘,連片的吊腳樓和梯田從列車兩邊「掠過」……據悉,貴廣線沿線有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水源保護地等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