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79年初春進行的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已經過去整整40年了。幾十年來,關於這場戰爭回撤階段解放軍傷亡很大,甚而至於超過了進攻階段的論調在坊間廣為流傳。
這是事實還是謠言?
從軍事常識上講,撤退到底困難不困難,要看具體條件,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敵人的主力尚存,建制尚在,戰鬥力未受到大的削弱;如果是在與敵人直接接觸的態勢下撤出戰鬥,那確實具有極大的危險性和複雜性,搞不好很容易出現混亂,陷入被動局面,甚至會付出很大代價。
但是,我軍從越南撤離時,並不是這樣一種情況!
1979年3月5日,新華社奉我政府之命發布聲明:「由於越南侵略者不斷對我國進行武裝挑釁和入侵,中國邊防部隊自2月17日起,被迫自衛還擊,現已達到預期目的。中國政府宣布,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國邊防部隊開始全部撤回中國境內。」以新華社的這個聲明為標誌,對越作戰進入了第三階段,即回撤階段。各參戰部隊採取交替掩護的方式,邊組織回撤邊清剿殘敵,擴大戰果。
大部分戰區的越軍經過我軍前兩個階段的沉重打擊,兵力上部隊殘破,精神上士氣低落,根本不具備組織大規模反擊的能力,對於我軍的回撤行動,要麼是跟在屁股後面「禮送出境」,要麼是搞搞營以下規模的尾追襲擾,並沒有對我軍構成實質性的威脅。
比如,在越軍最為重要的作戰方向諒山省。20世紀50年代最早成立的越軍六大主力步兵師中的304師和325師(隸屬于越軍第2軍建制,是絕對的主力部隊)從柬埔寨緊急撤出,星夜兼程向北增援,當他們到達諒山地區後,也未敢對我實施反擊。
55軍為了打擊越軍的反撲,從3月8日起在扣馬山、395高地、扣當山一線組織防禦,專門等越軍送上門來,再讓他們嘗嘗炮彈的厲害。結果了等了3天,也沒有發現越軍有撲上來的跡象,於是部隊從11日零時起繼續回撤,至12日6時前,全部撤回我國境內。
在撤軍過程中,越軍未敢組織排以上規模的反撲,只有小股人員偵察、騷擾和進行零星炮擊。在回撤階段,但凡敵人向我炮擊,我即以10倍的火力予以懲罰,打得越軍不敢輕易開炮。9日上午,越軍向我友誼關方向發射了20餘發炮彈,我當即還擊了250多發。
比如,在43軍作戰的祿平方向。軍主力127師在張萬年師長的指揮下,殲滅尾隨襲擾的越軍462團8營和特工隊共470人,殺了一個漂亮的回馬槍,受到廣州軍區前指通報表揚。越軍反撲連戰連敗,被迫停止進攻。至3月11日7時,127師全部撤離越境,勝利班師回國。
比如,在雲南方向主戰場黃連山省。擔任該省防禦任務的越軍345師在13軍和14軍沿著紅河兩岸的並肩突擊之下,防線完全崩潰,一路丟盔卸甲,師長梅榮蘭帶著指揮所逃過了外波河。這個師被揍到了什麼程度呢?戰後,越軍總參謀部通知二軍區給345師炮兵團補發3門榴彈炮。照理說,戰後得到補充,那是大好事啊。可你猜人家是怎麼回答上峰的?「要人沒人,要車沒車,無法領取。」
比如,在11軍作戰的封土地區。91團在回撤途中,奉命加強99團1營,採取迂迴包圍和穿插分割的戰術,圍殲位於班繞散的越軍741團1營、193團兩個排和公安第5連。戰鬥從6日凌晨打到8日凌晨,圓滿完成任務,共斃敵317人,俘敵5人。拔掉了最後一顆釘子之後,全軍從8日20時開始撤離戰場,11日10時安全撤回國內。
說到我軍在撤軍中的損失,事實上就只發生在廣西方向的高平戰場,50軍150師448團的一個加強營,因為組織指揮上的錯誤打了敗仗,而戰區其餘部隊回撤得很順利。也就是說,回撤階段除了448團2營這個特例之外,我軍再無吃虧的情況,所謂損失很大是典型的一葉障目、以偏概全。
關於這一點,總參謀長在3月16日的作戰情況報告會上也講了:「告訴大家所謂我們吃虧,12日吃了小虧,我們一個營,由於指揮關係被敵人包圍,回來了一半,損失了一半。」
448團2營此次損失的大致情況是:
1979年3月12日,在高平戰場參戰的50軍150師448團奉命從班英地區回撤。團和師的意見都是乘汽車以摩託化輸送的方式沿公路回撤,但是50軍駐150師工作組卻提出了不同的方針,要求走班英以北的小路(也就是121師在作戰初期的穿插路線),順便執行搜剿殘敵的任務,進一步擴大戰果,讓參戰較晚的部隊經受更多實戰的鍛鍊,即所謂「摟草打兔子」。
結果團前指率領2營作為第一梯隊,在那嘎及其以北地區夜間行動時,遭到憑藉有利地形的越軍的阻擊,被壓在了一個山溝裡。糟糕的是,負責團前指的胡慶忠副團長在戰鬥開始不久就犧牲了,剩下的龍德昶副政委沒有能夠牢牢掌握住部隊,造成各個分隊失去了統一的指揮,陷入了各自為戰的不利境地。
448團主力和2營之間,被越軍以密集火力分割,團指揮所知道情況不妙,出現了最壞的情形。遂向上級請示增援,師同意,卻被軍工作組否決。無奈之下只派了付培德副參謀長率領1連和8連前去組織接應,結果是羊入虎口,7個連全部損失。448團的這次失敗,是整個十年對越作戰最大的一次失利,共造成542人失散(其中被俘回歸219名),丟失各種槍枝407支。
總而言之,先是讓一個分隊在敵情、地形不明的地區孤軍行動,不利情況發生後又沒有採取強有力的救援措施,這是448團2營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其根本責任在軍工作組。
50軍返回成都後,對448團回撤失利的問題作了專題研究。軍黨委向成都軍區黨委呈報了《關於對造成448團回撤時部分人員失散的有關人員的處理意見的報告》。隨後,按照幹部管理權限,對駐150師工作組的三名副軍職幹部分別作出如下處理:關副軍長降職,侯副政委黨內警告,劉副軍長降職後調離。
打了敗仗,要數1連的情況最為惡劣,該連支部書記、指導員馮增敏(這位哥子平時就有點迷信,神神叨叨的)主持開會,先是以夢誘導,說什麼他夢到知難而進,死,知難而退,生;然後又說聽大伙兒的意見。支部副書記、連長李和平先是主張打到底,後來又改口稱聽指導員的,聽大傢伙的。
而8連副連長王立新(彝族,四川喜德人)的表現最為英勇,他槍斃了受敵人唆使上來勸降的叛徒,帶領1排的戰友面向祖國宣誓,絕不投降。他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拉響集束手榴彈和敵人同歸於盡。全排除了兩名重傷員外全部犧牲。戰後,50軍給王立新追記了一等功。
最近幾年,有一種很不好的風氣,鼓譟對那些放下武器投降的軟骨頭要寬容,更有甚者還把他們稱之為英雄。這種謬論,把以王立新副連長為代表的448團烈士置於何地?把人民英雄紀念碑紀念的無數先烈置於何地?他們都是傻瓜嗎?都是笨蛋嗎?遇到困難就投降,全然沒有一點軍人的血性,要都是這樣的做派,哪裡會有革命的勝利,哪裡會有新中國的成立,哪裡會有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想想吧!
更多文章
圖片來源:圖片來自網際網路
撰 稿:概略北方
排 版:江畔月
轉載請註明出處:「雲上國防」(ID:YUNSHANGGUOFANG)
註:本文為「雲上國防」公眾號獨家特約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洗稿,否則將追究當事人和單位法律責任。
點看+秒贊+分享,傳播你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