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為了替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伸冤,受日本右翼威脅,精神崩潰自殺

2020-12-15 妙筆君

二戰結束後,對日本和德國等軸心國罪行的揭露與控訴一直在進行。在西方世界,奧斯維辛、卡廷森林、巴丹死亡行軍都是西方人耳熟能詳的慘劇。這些暴行讓西方人感到震撼,也讓西方人了解戰俘和猶太人在二戰中的悲慘遭遇。

作為二戰的重要組成部分,日本軍隊在中國戰場上的種種暴行,長久以來卻被日本右翼勢力刻意掩蓋,「南京大屠殺」等事件在1997年之前的西方世界鮮為人知,但紙永遠包不住火,日本人千方百計掩蓋的「南京大屠殺」事實在1997年終於被廣泛曝光,日本當局也為此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指責。

1997年,一個名叫張純如的中華兒女勇敢的用詳實的史料和血淋淋的真相把日軍的暴行擺在了全世界人民面前,這些事實在西方社會掀起了對日本軍隊暴行的熱烈討論,也深深地刺痛了那些頑固的軍國主義分子。張純如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她遭受了日本頑固分子各種各樣的威脅恐嚇,有些右翼極端分子甚至以張純如的生命安全作為威脅。

張純如出身一個書香門第家庭,父母是美國大學的教授。在如此優越的家庭條件下,張純如的求學之路也是非常順利,她也在學校結識了自己的丈夫。畢業之後,張純如從事文化方面的工作。如果按照這個軌跡走下去,張純如將會在優越的生活條件中平靜地走完自己的一生。而當時張純如也是這麼打算的,直到參觀了那次改變了她一生的展覽。

1994年,加州舉辦了一次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展覽,張純如本是帶著好奇心前去參觀的。張純如的祖父是國民黨的愛國將領,曾經在抗日戰爭中和日本人進行過直接戰鬥。所以張純如自己在兒時就多次聽長輩講述過日本人在南京的暴行,但畢竟年代久遠,當時年幼的張純如也並未放在心上。

當張純如親眼看到那一張張充滿血腥黑白照片,看到那些中國男人被當木頭一樣的砍去,看到那些老人和孩子被日軍肆意的用刀挑槍殺,看到那些女人被毫無人性的日本人摧殘。張純如心頭湧起了各種各樣感覺。在這些強烈感覺中有噁心,有震撼,更多的是作為一個中華兒女看到同胞被殘害的深刻悲痛。

參觀完展覽回到家後,張純如的情緒久久難以平復。張純如經過考察發現,絕大多數美國人對日軍在中國戰場的暴行都是一無所知的。為了那些無辜慘死的同胞,為了讓那些受難的靈魂,她毅然決定要寫一本揭露南京大屠殺的真相書。她要為自己的同胞伸張正義,讓南京城內的30萬亡靈得到撫慰。歷史不能被遺忘。要讓全世界都看到日軍的罪行,這一強烈又堅定的想法在張純如的腦海裡不斷縈繞。

做出決定後,張純如就馬上投入了這項事業之中。其實查找幾十年前的歷史資料是非常辛苦的,張純如起初在美國各地奔波,在多個圖書館和博物館找到了一些關於二戰中國史的資料,張純如發現這些資料是遠遠不夠的。要真正了解在南京發生的事情,就必須得去那場人間慘案的發生地——南京。

張純如到達中國後,馬上展開了相關的資料尋找工作。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成為她去得最多的地方。通過紀念館館長和相關工作人員的幫助,張純如找到了很多親身經歷過南京大屠殺事件的老人。

採訪時,張純如對細節十分考究,她有不理解的都會馬上問清楚。雖然聽不懂老人的南京方言,但是她怕錯過關鍵事件,都會把這些話錄下來。通過對這些老人的採訪,張純如記錄了大量史實和許多事件的細節。

在南京酷熱的夏季,張純如堅持在採訪完親歷者後馬上組織整理相關的資料,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讓張純如對南京的夜晚習以為常。整理這些充滿著血腥和苦痛的文字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而張純如還是不畏折磨,讓自己完全融入到當時的情景中,因為她要真正的體會那些親歷者的痛苦。

長期沉浸在負面信息中會摧殘人的心靈,讓人產生噁心、抑鬱等不良反應。這些文字讓張純如倍感壓力,她常常被血淋淋的史實氣得發抖,在深夜裡失眠噩夢,身體消瘦掉發。但要為同胞伸張正義的使命感還是讓她日復一日地堅持了下去。

除了採訪國內的親歷者,張純如在南京查找資料時,還發現了許多外國友人在南京屠殺發生時,無私幫助普通中國人的義舉。如德國商人拉貝的義舉也被張純如記錄下來,拉貝的手寫日記是外國人記錄的關於南京大屠殺的鐵證。為了找到這本日記,張純如也是費盡心血,終於在拉貝先生的侄女那裡找到了那部寶貴的日記。

除了《拉貝日記》,魏特琳女士的日記和其他外國友人的記錄都被張純如找了出來。不僅如此,張純如還找到了許多參加南京屠殺的日本老兵,通過採訪和通信等方式獲得了日本方面的第一手資料。

在張純如近三年的辛苦整理下。1997年,張純如用英文撰寫的《南京大屠殺》一書正式在美國出版。起初,張純如對這部書的出名是不抱希望的,她只想盡力為中國人發聲,出名也不是她寫這本書的初心。

出乎意料的是,《南京大屠殺》這本書卻在西方社會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當時許多美國主流媒體都大幅度的報導了南京大屠殺的情況,這本書也迅速成為美國的暢銷書之一。無數的美國人被那段歷史所感染所觸動。關於南京屠殺事件的討論也成了那段時期美國的熱點話題。

因為如實揭露日軍暴行,張純如遭到了日本右翼勢力的嫉恨。日本右翼分子開始頻繁寄出威脅信件和撥打騷擾電話,就算張純如不斷地換地址和號碼也無法擺脫這種騷擾和威脅,甚至她還收到了一封帶子彈的信件。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和丈夫不受騷擾,張純如對自己的家人幾乎閉口不提。

持續不斷地騷擾讓張純如備受壓力,最終在一個美國的荒郊野嶺,這個為南京30萬冤魂伸張正義的女子,用手槍結束了自己年僅36歲的生命。

張純如是真正的勇士,在人生最青春的年紀,她沒有去追逐金錢和沉溺於愛情。而是努力勇敢地為中國人發聲,她值得每一位中國人銘記。

參考文獻:《拉貝日記》、《南京大屠殺》

張純如這本《南京大屠殺》詳細記載了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2月侵華日軍在當時的中國首都南京犯下的反人類罪行,也是關於「南京大屠殺」最權威、最完整、最還原事實的一本書。為了完成這本書,張純如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一個36歲風華正茂的生命。

想要充分了解日軍在「南京大屠殺」中犯下的種種罪行,張純如的《南京大屠殺》是必讀之作,點擊下方連結可進行購買。

(本文作者並非是專業賣書 ,而是一位歷史愛好者,在充分了解到張純如的事跡後,只是單純的覺得國人有必要深度了解一下南京大屠殺,了解一下當年日本在南京犯下的滔天大罪,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為了替南京30萬冤魂伸冤,她飽受日本右翼威脅,36歲精神崩潰自殺
    1997年,一個名叫張純如的中華兒女勇敢的用詳實的史料和血淋淋的真相把日軍的暴行擺在了全世界人民面前,這些事實在西方社會掀起了對日本軍隊暴行的熱烈討論,也深深地刺痛了那些頑固的軍國主義分子。張純如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裡,她遭受了日本頑固分子各種各樣的威脅恐嚇,有些右翼極端分子甚至以張純如的生命安全作為威脅。
  • 她為30萬冤魂奔走,讓世界記住了南京大屠殺,日本人卻逼她自殺
    童年的時候,純如與父母談話時,父母經常會提到遙遠的1937年,在大洋彼岸一個叫南京的城市裡發生了些什麼,她的祖父如何逃離那個人間地獄,滔滔長江水如何被鮮血染成了紅色……,1994年12月,當張純如在加州第一次看到南京大屠殺的黑白照片時,更是感到了無比的憤怒。當時只有26歲的她被深深觸動。幾乎所有的西方人都知道希特勒的罪行,卻無人知曉日本人在中國進行的大屠殺。
  • 她揭露「南京大屠殺」後,被日本人威脅生命,無奈含淚飲彈自盡
    ——《夏日絕句》為了祭奠在南京大屠殺中被殘害的30萬無辜同胞,決定將每年的13.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是歷史上我們不能忘記的苦難,不能忘記那些無辜的同胞,不能忘記戰爭帶給我們的教訓,更加不能忘記的是製造這場屠殺的惡徒。
  • 朱成山22年為30萬冤魂吶喊 守護南京大屠殺歷史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22年為30萬冤魂吶喊——  他把守護南京大屠殺歷史當作崇高使命  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朱成山的職業生涯中有許多個首次:首次帶領南京大屠殺倖存者赴日舉行證言集會;首次把南京大屠殺史實展辦到日本、美國、俄羅斯、丹麥、菲律賓等國;創辦首個南京大屠殺學術研究機構;參與策劃和組織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活動
  • 逝世16年,《南京大屠殺》作者張純如經歷了什麼而自殺?
    ,但是,在2004年,這位當時年僅36歲的才女飲彈自殺,結束了她年輕的生命。,而同時因為書的出版,日本右翼和極端人士不不停的騷擾張純如,她們不得不不停地搬家來躲避騷擾。 為此,殘酷的歷史和當下的事實讓他的精神終於崩潰,時常擔心別人報復或者追蹤於是產生幻覺,她隱隱約約的感覺被人跟蹤
  • 向西方揭露日軍暴行的第一人,為南京30萬冤魂奔走多年後舉槍自殺
    1997年,一部名叫《南京大屠殺:被遺忘的二戰浩劫》的書籍,在美國出版。這本書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在哈佛和斯坦福等美國著名的大學,都舉行了與南京大屠殺有關的研討會。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美國主流媒體,都大幅報導了南京大屠殺。
  • 沒有她,30多萬冤魂將無法被世人永遠銘記
    不僅如此,她每天面對大量殘忍的真相,經過嚴密的考證後,她得到一組數據:僅僅42天,南京城發生了集體屠殺28起,零散屠殺868起,強姦和輪姦2萬多起,30萬人被屠殺,平均一天就有一萬人死亡,也就是說每12秒就有一個人死在日本人手下。
  •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水池變許願池 網友:30萬的冤魂魂歸何處?
    這本是一個讓人敬畏的地方,這本是一個提醒世人讓人牢記恥辱的地方,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座落在中國南京江東門街418號。該館的所在地,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江東門集體屠殺遺址和遇難者叢葬地。如今南京大屠殺的歷史已經深深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中,可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西側和平公園的水池成了遊客的「許願池」。
  • 第一個為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吶喊的人,是誰?
    不過,第一位為南京大屠殺30萬冤魂吶喊的人,是南京大學歷史系教師高興祖——南京大屠殺研究第一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特別貢獻獎章001號獲得者。
  • 為揭露南京大屠殺真相,付出了生命
    日本蓄意抹去南京大屠殺的痕跡,纂改教科書、銷毀原始資料、懷疑、詆毀並否認關於南京大屠殺的報導。「我必須做點什麼!」30萬慘遭殺戮的同胞骨肉,縈繞在張純如的心頭。1997年7月,她將幼小的孩子託付給家人,孤身回到了中國。
  • 16年前,吞槍結束36歲生命的她,曾為30萬冤魂奔命
    南京大屠殺過去83年,在悼念30萬同胞的亡魂時,在致敬無數為戰爭犧牲的英雄時。有一個人,同樣不應該被我們遺忘。她沒有親歷過戰爭的殘暴現場,也沒有沾染過一絲腥風血雨,卻日夜兼程,不辭辛勞地為死於這場戰爭的30萬同胞奔命。1.
  • 南京大屠殺和我有什麼關係?答案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深思
    「1937年12月13日,30個日本兵來到位於南京東南部新路口5號中國人家裡。成書後,她又得面對日本右翼勢力的報復和騷擾。她不斷接到威脅信件和電話,這使得她不斷變換電話號碼,不敢隨便透露丈夫和孩子的信息,她曾經對朋友說,這些年來她一直生活在恐懼之中。 後來她患上抑鬱症。2004年,她在自己的車中開槍自殺。 她叫張純如,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材生。家庭幸福,婚姻美滿。
  • 南京大屠殺,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沒有人過去幫她,最後,那個士兵將她殺死並用刺刀剖開了她的肚子,不僅扯出了她的腸子,甚至將蠕動的胎兒也挑了出來。」這一幕在書中不是孤例「1937年12月13日,30個日本兵來到位於南京東南部新路口5號中國人家裡。他們殺死了前來開門的房東,接著殺死了跪下來求他們不要殺死其他人的姓夏的房客。
  • 南京大屠殺「百人斬」被槍斃現場,30萬冤魂終於瞑目了!
    這是一張大部分中國人都見過的照片,日本軍官向井和野田,在日軍攻佔南京前後,舉行殺人比賽,號稱「百人斬」,其罪行刊登在《東京日日新聞》上。1947年12月18日。日軍戰犯向井敏明、野田巖和田中軍吉(由左至右),在南京戰犯法庭接受公審,距南京大屠殺剛好十年。
  • |南京大屠殺|日本_歷史|二戰|日軍|南京|...
    這就是為什麼說,沒有她,世界將不知道南京大屠殺。為了寫這本書,她翻閱了一篇篇文獻、報告、日記、記錄稿的她,心中又是何等的悲憤?何等的震撼呢?請看書中原段:「在他的前面兩排俘虜中,有一位孕婦開始為自己的生命抗爭,她拼命的抓打那個試圖將她拖出去強姦的士兵,拼命反抗。
  • 南京大屠殺,日本為何還不道歉
    南京大屠殺距今已有83周年了,不過日本政府至今都沒有對此事正式道歉過。日本不僅否認南京大屠殺,而且也否認發動侵華戰爭。當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時候,聲稱響應的是日本「天皇」的號召,在信息不發達的當年,「天皇」在日本民眾中,是神一樣的存在,能為「天皇」服務,他們倍感榮幸。
  • 烏合麒麟關於南京大屠殺的新漫畫,讓日本國內「炸鍋」了
    在剛過去的12月13日,是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公祭日,1937年的這一天,日本侵略者用他們的屠刀,奪走了我們30萬同胞的生命,這場大屠殺永遠的刻在了中國人的記憶中。屠殺平民有多不能忍?對中國人來說一句話就夠了:作為曾經的受害者,我們更能對所有弱者感同身受,並強烈譴責這種反人類的行為。
  • 日本士兵日記中的南京大屠殺殺俘虜細節
    90年代中期,一批右翼學者更是給日本自民黨的國會議員連續做了20場報告,否認有中日戰爭,否認日軍曾在南京屠殺30萬南京市民、戰俘製造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實,稱這些都是被捏造出來的。 謊言需要用事實來揭穿。
  • 日本譯者「搗鬼」英記者暢銷書 「否認」南京大屠殺
    譯者加瀨英明  一名英國記者的暢銷書「否認」存在日軍南京大屠殺,近來頗受日本右翼勢力歡迎。然而,日本媒體8日晚間報導,這些否定歷史的內容其實是日本譯者擅自添加的。原作者英國人斯託克斯說,當他得知自己作品遭日本譯者添油加醋,頓時「驚得目瞪口呆、毛骨悚然」。
  • 90後看南京大屠殺:自己何嘗不是「和平時期的笨蛋」
    這意味著,30萬南京大屠殺遇難者,在那場持續6周的浩劫裡,每隔12秒就有一個生命消失。  □許多參觀者在夏淑琴「家」外,隔著窗戶默默地擦眼淚,「至少那一刻,南京大屠殺不再只是課本裡那個冰冷的30萬數字,而是一個個的個體在那場浩劫裡的遭遇」。袁志秀說。  □我又何嘗不是「和平時期的笨蛋」呢?除了滿腔的恨意和冰冷的30萬,我又對戰爭了解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