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畫筆描繪美好,有溫度的美育踐行帶給孩子們童年最生動的點綴...

2020-12-16 東方網

用畫筆描繪美好,有溫度的美育踐行帶給孩子們童年最生動的點綴

2020/12/10 12:07:48    來源:文明徐匯       

  

  走進徐家匯美羅城新時代文明實踐點5樓的藝-space空間,一幅幅描繪「小康」生活的畫作映入眼帘,充滿童趣。12月5日,2020「美育卡」美術普及教育活動之「匯生活·畫小康」——青少年美術獲獎作品展頒獎典禮在徐家匯美羅城藝-space空間舉辦。

  

  活動伊始,由徐匯區藝術館館長唐浩與徐匯區教育學院中學美術/藝術研訓員黃展新老師,為大家介紹2020年「我的中國夢」美育普及教育系列活動的相關情況。

  

  ▲徐匯區藝術館館長唐浩致辭

  2020年「美育卡」之「美育卡」青少年美術作品徵稿活動,設有「眾志成城」——抗擊「新冠疫情」和「匯生活?畫小康」兩大主題,面向全國4-17周歲青少年開展,共徵集到繪畫作品1300餘幅。經過層層篩選,最終評選出金獎6幅、銀獎9幅、銅獎17幅、優秀獎29幅。同時評選出優秀組織獎3個,優秀指導教師4名。

  

  ▲徐匯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楊海英為優秀指導老師、優秀團體頒獎

  

  ▲徐匯區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蔣豔為金獎獲獎者頒獎

    現場頒獎儀式

  

  

  

  

  ▲獲獎學生代表發言

  

  

  

  ▲部分金獎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徐匯區對口支援的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縣的學生也參加了此次徵稿活動,他們用40多幅畫表達了對戰勝疫情的信心、對祖國的祝福以及對家鄉的熱愛。

  

  ▲金獎次旺扎西作品

  

  ▲銀獎次仁桑珠作品

  此次獲獎作品展展出了近百幅徵稿活動中的優秀作品,於11月20日至12月10日在徐家匯美羅城藝-space空間(肇嘉浜路1111號5樓)展出。展覽為學生搭建廣闊的藝術展示平臺的同時,也為更多的市民百姓提供一個親近藝術的機會。

  

  ▲金獎施嘉文作品

  

  ▲金獎顏斯琦作品

  2020年「我的中國夢」美育普及教育系列活動深入探索文化服務新方法、新舉措,推出了「美育卡」新項目「假日藝術體驗活動」,集藝術品導賞、藝術家講座、戶外風景寫生、親子手工坊等系列活動於一體,為有藝術特長的學生創造更豐富多彩的學習空間,提供更精彩紛呈的美育課程。

  加強文教結合、探索美育德育相融合,激發青少年美術創作積極性,作為徐匯區美術普及教育品牌項目,「美育卡」自2010年推出至今已連續運行10年。

   「美育卡」是公益性實名制電子卡,每年以「美育卡」為載體開展主題為「我的中國夢」的系列美術普及教育活動。

  

  活動貫穿全年,內容包含「美術主題創作徵稿活動」「美術創意作品展」「夏令營寫生活動」「暑期一日藝術體驗營」「藝術加油站」「美術館裡上美術課」「少兒美術優秀成果展巡展」等。

  項目所獲榮譽:

  榮獲2019年國家文化部「優秀公共教育項目」嘉獎;

  獲評上海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優秀品牌項目;

  入選上海市公共文化建設創新項目名錄;

  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成功註冊。

  文教結合,建立美育共同體

  每年的美術創作主題由區委宣傳部(文明辦)、區文旅局、區教育局共同議定,由徐匯區藝術館具體實施。區教育學院、區青少年活動中心作為協辦單位,積極發動全區86所中小學校及全市中小學校師生參與活動,每年約有3000餘名未成年人受益,受到學生、家長、老師的廣泛好評。項目在執行中凝聚智慧、整合資源、搭建平臺,注重發揮公益性美術館的美術普及教育功能,充分激發廣大美育德育工作者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形成了多元主體廣泛參與的美育共同體。

  

  豐富內涵,注重美育德育融合

  每年立足徐匯,面向全市青少年兒童開展美術主題創作徵稿活動。2019年創作主題為「匯童心繪祖國」「聚童趣畫江南」,在美術主題創作過程中,引導廣大未成年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未成年人對「中國夢」的憧憬和嚮往,培養未成年人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活動共徵集到全市繪畫作品1000餘幅,將優秀作品在專業美術場館展出,編錄《我的中國夢》藝術畫冊,並在各類媒體、網站、微信公眾號上宣傳活動成果,為學生搭建藝術展示平臺,使「我的中國夢」學習教育具體化、形象化。

  

  ▲「徐步行歌·萬匯祖國」暨童心繪祖國活動活動報導獲「中國文明網」官微轉載

  創新形式,推動走出去請進來

  通過「夏令營寫生」「暑期一日藝術體驗營」等活動,打破傳統臨摹繪畫的授課模式,讓學生面對面與專業指導老師進行交流溝通、答疑解惑,讓學生接受專業戶外寫生指導,讓生活在城市中的孩子們接觸大自然,啟發想像力與創造力;

  

  ▲「美育卡」夏令營寫生活動

  通過「美術館裡上美術課」活動,將本在教室裡進行的美術課放到美術館裡來,引導學生主動走進美術館,感受高雅藝術,拓寬美術教育模式,約900餘名師生走進美術館上美術課;

  

  ▲美育卡之「美術館裡上美術課」活動

  通過「藝術加油站」活動,進行美育品牌配送,將創意美術課程送進徐匯區域內8所區屬結對學校和3所特殊學校,累計1500餘名少年兒童參與,創作出了近萬幅創意作品,潛移默化地提升學生藝術素養。

  

  ▲美育卡之「藝術加油站」活動

  「美育卡」品牌項目堅持公益性,始終堅持立德樹人的總體要求,將「美育」與「德育」相結合,通過多元化的形式和層層遞進的內容,做出特色和亮點,研究和探索了未成年人美育德育工作的新模式,豐富與充實了美育德育內涵。「美育卡」項目整合區域資源,搭建館校共建平臺,架起了美術館、學校、藝術家、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橋梁。

相關焦點

  • 萌畫廊丨用畫筆,描繪心中最純真的生活
    這幅畫好在形式感強烈,有一種書寫式的動感,構圖也不錯。《青花瓷》馬悅然 一隻船小學揚帆分校二年級三班 凡好看的,總是自有道理。《青花瓷》畫得細緻、平靜,再配以鮮豔的紅花,顯得完整、悅目。孩子用美人魚表現自己對大海的認識,覺得只有人性化的美人魚才能擁,有這個無限寬廣的大海。《蝶戀花》趙若兮 西站小學五年級二班用素描表現落在向日葵上的一隻蝴蝶,這個想法就很好,畫面效果也不錯。孩子不慌不忙、有條不紊的用筆,說明了一種自信的心態。
  • 畫啦啦策劃「我和我的祖國」直播公開課 1萬多名孩子用畫筆為祖國...
    (畫啦啦"我和我的祖國"直播公開課)為了增強孩子們的愛國意識,培養愛國情懷,畫啦啦在本次公開課上,帶領小朋友們用手中的畫筆描繪美麗而莊嚴的天安門,以生機勃勃的鮮花裝點祖國的大好河山。(生機勃勃的鮮花裝點著祖國的大好河山)同時,老師還教孩子們手工設計"動態小國旗",當鮮豔的五星紅旗於天安門前冉冉升起,小朋友們對於祖國的熱愛與自豪之情也油然而生。
  • 一抹彩色的靈動,Soul星用畫筆描繪美好生活
    在Soul,就有這樣一群熱愛揮舞畫筆的年輕人,他們在追求藝術創造的道路上揮灑著自己的青春,用一抹彩色的靈動,描繪著自己的彩色的青春。來自杭州的Souler琪琪是一名中國美院的學生,琪琪說小的時候由於特別調皮經常闖禍,後來家人為了練自己的性子便給自己報了美術興趣班,這一報不要緊,琪琪從此愛上了畫畫。
  • 用畫筆描繪美好青春|中國(杭州)國際少兒漫畫大賽火熱徵稿中
    短短三分多鐘,讓人熱血澎湃,引發對美好青春的強烈共鳴很多人從小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興趣很多人在童年就進入了不惑之年不惑於自己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人與人之間的壁壘被打破2020「天眼杯」中國(杭州)國際少兒漫畫大賽目前正在火熱徵集中,心有漫畫夢想的少年快來參與吧。今年「天眼杯」相比往年,會有怎樣的變化?
  • 「苗朵向陽開」畫展|一場有愛的兒童畫展,讓藝術與溫暖不期而遇
    通過這些作品,仿佛踏進了一條時光隧道,被斑斕的色彩與微微泛黃的記憶所包圍,重建童年的夢想,尋找極簡而又生動的鄉村童真和真實熱愛。對於苗寨孩子們來說,家鄉的生活是五彩繽紛的萬花筒,只要給他們一支畫筆,一張畫紙,便能記錄一個精彩絕倫的美好世界。
  • 踐行美育,從心開始|「追尋詩意的生活」詩歌寫作講座舉行
    周老師講述了他與楊志彪老師共同創作「校園映畫」專欄的起點,用「雪」這一經典詩歌題材引出楊老師的講座。楊志彪是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師、上海交通大學首屆(2017)「教書育人」一等獎獲得者,也是上海交通大學教職工致遠文藝協會副會長、東方藝術中心會員、上海詩詞學會會員、《上海交大報》「思源湖」副刊「校園詩畫」專欄作者。
  • 《小畫筆、大世界:2015~2019兒童塗鴉比賽優勝作品選集》發布
    6年來,兒童塗鴉活動共徵集了16238幅孩子們塗鴉作品,評選出677幅優勝作品。北京市計生協會特選取部分優勝作品集結成冊,成為孩子們成長點滴的溫馨定格。北京市計生協會秘書長梅紅光表示,2020年初爆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以來,人們的生產、生活、學習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於小朋友來說,在認識新冠病毒、科學防疫、健康生活的過程中,也會有自己的觀察和體驗。
  • 小畫筆 大未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美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塑造美好心靈具有重要作用。」少兒美術教育的方向和質量,更關係著祖國的花朵能否健康成長。如今,校園內外、線上線下美術教育課程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孩子拿起畫筆、走進美術館,擁抱藝術。推動少兒美術教育蓬勃發展成為時代需要。
  • 用手裡的相機和畫筆記錄一次最穿越的藝術・ 探索之旅
    所有去過土耳其的朋友無不被他的魅力所折服今年暑假小雨實踐藝術美育為孩子們策劃的年度藝術・探索項目和藝術家一起去看世界慢慢精雕細琢的品味也許你來過土耳其,但可能從來沒有這麼玩過讓我們用畫筆用相機用腳步用語言丈量自己的藝術國度和孩子們一起慢走在路上,用藝術發現美好~認識世界~壹・神秘
  • 「美育納入中考」,這個「全美國最會畫畫的人」告訴我們:美育是一生的必修課
    2020年10月,一則新聞衝上熱搜,引起無數家長們的討論,那就是美育要納入中考計分。教育部提到:「美育中考要在試點基礎上儘快推廣,到2022年力爭全覆蓋,全面實行美育中考」。美育,的確是人一生的必修課。如果把時鐘回撥到三十多年前,相信有不少人一定會記得這樣一檔油畫主題的節目。
  • 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亮相三亞國際文博會,美育理念獲好評
    相較於往屆,海南熱帶海洋學院今年以 「學習 思考 分享 回饋」為主題,新增了「美育」板塊。通過美育讓大中小學生和學齡前兒童發現美,認識美,學習美,理解美,從而創造美,最終實現心靈美。少兒作為「美育」的重點對象,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生帶領學齡前孩子們動手創作,提筆描繪,將美的理念進行傳遞,讓孩子們與大學生共同完成對「美」的理解與詮釋。
  • 蘭州丨小畫筆百米長卷畫蘭州
    " 我心目中的文明城市有綠色的小草,鮮豔的花朵。"、" 坐車要給老年人讓座。"、" 不能亂扔垃圾 "……7 月 10 日,東崗西路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聯合轄區共建單位黃河之星託護點,開展 " 大手牽小手 文明齊步走 " 活動,在百米長卷上,孩子們用手中的畫筆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文明城市,助力蘭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在繪畫活動現場,孩子們個個興致高漲,躍躍欲試,興奮之情溢滿稚嫩的臉龐。
  • 【小康人物】楊培明:探索「大美育」
    高中生活究竟要帶給孩子們怎樣的體驗?早在7年前,江蘇省南菁高級中學校長、黨委書記楊培明便帶領著南菁高級中學將目光鎖定在「美育」二字,大膽開啟了一場改變高中教育的實驗。閉關校史館有了重大發現「學了這麼多年語文,詩詞歌賦,我能背誦、解題、拿高分,卻沒辦法感受它所刻畫的形象、描寫的意境。」多年從教生涯中,不止一個學生向楊培明傾訴這樣的苦惱。
  • 「紅外套」的溫度,讓孩子們的冬天不再寒冷
    活動發起後,公司內部與民科園企業員工積極響應,迅速加入到捐贈隊伍,奉獻愛心,為邊遠寒冷地區的孩子募集過冬衣物,讓偏遠山區的孩子們、西部留守兒童也能度過一個溫暖的冬天。綠地雲央送上暖心紀念大禮包一份(活動圖)捐贈儀式結束後大家紛紛合影留念留下這個冬天「最美」的身影(活動圖)活動結束後,綠地雲央將會把募捐到的衣物進行統一的消毒、有序打包,集中送往西部偏遠山區,為貧困、偏遠山區的孩子的寒冬送去溫暖,用行動為他們的生活和未來帶去溫暖
  • 【陽朔人 陽朔事】農民畫家何奕雲:用畫筆擺脫貧困,描繪美好生活
    歡迎收看本期《陽朔人 陽朔事》 在金寶鄉竹山村,有一位「農民畫家」,他堅持學畫20多年,筆耕不輟,畫技有成。如今,他的畫作已經賣到全國各地,月收入能夠輕鬆達到7000元以上。他就是用自己的畫筆擺脫貧困,並描繪美好生活的何奕雲。
  • 西寧市城東區鄉村學校少年宮紀實:點綴多彩童年,成就「幸福港灣」
    但自從有了鄉村學校少年宮,縮小了與城市中心小學的差距。鄉村學校少年宮不僅給孩子們一個活動的場地,更成為在農村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平臺,無論是思想道德教育還是興趣愛好培養,都能讓孩子們受益一生。」西寧市城東區現有18所學校,在校學生22851人,少數民族學生就有16376人,佔總數的71.7%,,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區,且因為轄區流動人口多,學生流動頻繁,擁有獨特的區情。近幾年來,城東區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堅持立德樹人,嚴格按照相關要求,以全面推進未成年人素質教育為主線,認真推進全區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運轉。
  • 愛是雨後的彩虹,是風雨人生最美好的點綴!
    愛是雨後的彩虹,是風雨人生最美好的點綴!窮了、富了、苦了、樂了,只要有愛,日子就有韻味,生活就有溫度,心就踏實。在我眼裡,最幸運的人莫過於小時候擁有父愛母愛,長大後能夠選擇好情感伴侶的人。可不巧,靜這兩樣都沒有佔著,她生下來剛滿月就被送到姥姥家了。父母三閨女,放在外面她享受不到父母的惦記;在舅舅家裡,舅舅家有兩個孩子,再加上一個顯得亂糟糟的,如果不是姥姥護著她,她的小日子或許還要難過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