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追尋詩意的生活》——零基礎入門寫詩」講座活動在新圖書館南洋書齋舉行。二十四節氣的大雪之日,傳統風韻滿載的書齋之中,交大首屆教書育人一等獎獲得者、教職工致遠文藝協會副會長楊志斌老師帶領同學們暢尋詩意、漫遊詩海、入門學詩。活動由校園映畫網絡文化工作室主辦,黨委宣傳部和圖書館指導支持。
講座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教職工攝影協會副會長、公眾號「校園映畫」主理人周思未老師主持。周老師講述了他與楊志彪老師共同創作「校園映畫」專欄的起點,用「雪」這一經典詩歌題材引出楊老師的講座。
楊志彪是上海交通大學農業與生物學院教師、上海交通大學首屆(2017)「教書育人」一等獎獲得者,也是上海交通大學教職工致遠文藝協會副會長、東方藝術中心會員、上海詩詞學會會員、《上海交大報》「思源湖」副刊「校園詩畫」專欄作者。
楊老師用鄉村兒童自由爛漫的小詩引出「詩心」,並由緣起、積累、突破、熱愛、反思、生活等階段講述了自己從零開始學詩作詩的心路歷程。
熱愛並堅持寫作、掌握詩詞格律、擷取生活共鳴、融入情感韻律,楊老師的詩歌之路和乾貨分享帶給了同學們眾多啟發。此外,楊老師還分享了自己的一些譜曲、朗誦、書法等作品。
愛詩,不僅是為了成為詩人,詩意的生活,遠不止在文字之中。
在楊老師的講解之後,同學們學以致用,以兩張校園攝影作品為題進行現場詩詞創作。
現場同時演奏彈唱楊老師填詞的歌曲《聲聲慢·思源湖之雪》,由鄒知穎同學彈奏古箏、佟子安同學演唱,音律與詩歌相協,給師生們帶來耳目一新的沉浸式學習體驗。
最後,楊志彪老師對同學們的詩作進行點評,並與同學們親切問答交流。
踐行美育課堂,延展學習體驗。校園映畫網絡文化工作室潛心以校園為創作主題,挖掘最貼近自然生活和師生學習的美好瞬間。創辦近三年多以來,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並通過講座分享、攝影實踐、視聽沙龍、作品展覽等方式,打造以美育為核心的網絡育人特色品牌。
大雪之日,赴一場詩詞映畫之約。從詩心到詩意,詩歌沒有門檻與界限,
從零開始】從心開始,用文字、圖像、音樂,記錄世界的美好,追尋詩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