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一場有意義的生命

2020-12-25 美媽講繪本

蜉蝣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一場有意義的生命

只有一天生命的蜉蝣的幸福所從何來?兩個字:活著。

因為活著,所以能感受陽光照耀,微風吹拂;能看見黎明破曉,彩虹橫空;能聽到孩子們歡笑,鳥兒歡唱。

活著就是張開雙眼,所有的色彩光影湧來,將生命充滿,讓它豐盈到想要翩翩起舞。

活著就是側耳傾聽,所有美妙的音響進入,滋潤心田,讓它想要放聲歌唱。

因而生命的真諦,並不在於時間跨度的長短,而在於在這樣短暫的過程中,是否能感受到以及享受到生的喜悅。蜉蝣的一生,就是在這樣全然敞開的生命中度過的。

欣然接納生命的短暫,樂享其中的每一刻,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對曾經的生命心懷感激之情。

這本《蜉蝣的一天》是已近八旬的英國繪本大師託尼·羅斯與知名童書作家珍妮·威利斯合著的。兩人合作多年,創作了很多經典的兒童繪本,而這一本在他們的作品系列中風格獨特,以詩意的語言和唯美的畫面表達了對生命的讚美之情,給人以返璞歸真之感。

希望這本內涵豐富、餘味雋永的書,能在孩子們的心中埋下一顆小小的熱愛生命的種子,為他們的成長注入更多的能量。

這是一隻蜉蝣,

今天,是她在地球上的第一天,

也是最後一天。

蜉蝣的生命只有一天時間,

但是,她悲傷嗎?一點兒也不!

她很幸福自己能活著。

這一天,和任何過去的日子都不同,

這一天,是所有日子中最好的一天。

她要過好這一天的每一刻。

她看見,世界開始,

她聽見,黎明破曉,

她沐浴在那一片晨曦之中。

億萬朵花兒粲然綻放,

全都是為了她!

她在花朵中品嘗這份甜蜜。

蜉蝣看見小雞破殼,

嬰兒誕生,

小羊羔練習站立;

看見螞蟻忙忙碌碌,

孩子們旋轉得頭暈眼花……

那麼多可愛的事情;

她感受太陽溫暖的擁抱,

夏天陣雨的親吻,

和彩虹那神奇的魔法。

風在吹,鈴在響,

小鳥們在歌唱!

她踩著宇宙的音樂,翩翩起舞。

蜉蝣產下了她的卵,

這是一個寧靜的夜晚,

所有夜晚中最美妙的夜晚!

她許下自己最後一個願望:

「小寶貝們,我只願你們的明天

和我的昨天一樣完美!」

蜉蝣看見月亮越升越高,

群星的光芒漸漸隱沒,

這一刻,她對自己精彩的生命心懷感激。

著者簡介

【英】珍妮·威利斯,知名童書作家,出生於英國的聖奧爾班斯城,5歲開始寫作,21歲出版一本書,目前著作已達80餘本。曾經榮獲聰明豆銀牌獎,是英國很受歡迎的童書作家之一。

繪者簡介:

【英】託尼·羅斯,英國最負盛名的插畫家和繪本畫家之一,作品超過1000種,包括為許多世界作家的童書作品畫插畫。2004年他被提名為國際安徒生獎英國區侯選人。他還曾榮獲荷蘭銀鉛筆獎、德國兒童圖書獎、英國聰明豆圖書獎銀獎等諸多獎項。

相關焦點

  • 《百妖譜》:朝生暮死稱蜉蝣,短暫的時間也可以做有意義的事
    動畫的最後,主角桃夭向小和尚拋出了一個問題,若是生命只有一天,你想做什麼呢?這個問題與著名文學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引發的思考一樣,三天和一天,對於人的一生來說都很短暫,但若是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就算是蜉蝣也能夠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價值。
  • 百妖譜:蜉蝣生命只有一天,卻在狼人心裡活了一輩子
    蜉蝣百妖譜:蜉蝣,講述了一個尋死的狼人與蜉蝣姑娘一天的故事。狼人因為瘸了腿遭到家族拋棄,以人類樣貌來到人類社會,卻也是飽受欺凌,因此厭世。然而在投湖自盡的時候,卻被一女子救了上來,並被女子拉著一起度過了整整一天。
  • 《百妖譜》:世有一蜉蝣,朝生暮死,卻最是嚮往人間
    假如這是你最後一天的日子,你會做什麼?是放下一切去盡歡,還是平靜地等待末日的來臨?而蜉蝣沒有這個假如,因為它朝生暮死,它的生命長度也就僅有一天。有人生而優越,也便有人生而卑微。有人活著是一種享受,而有人生來便要遭受許多痛苦。《百妖譜》蜉蝣篇,便有一個生而悲慘的狼人,天生跛腿,舉家遷移時被拋棄。一個人謀生,卻總是被騙,絕望之下想要了卻此生。投湖時卻砸到了一位姑娘,那位姑娘任性地帶著他玩,去幫助孤兒老人,去體驗人世冷暖。當天的夜裡,她以有讓他死得不痛苦的藥為交換條件,完成了一場成親儀式,她讓他下一年再來這裡找她取藥。
  • 我有蜉蝣的哀傷!
    「生如朝露,命如蜉蝣,朝生暮死心憂傷」。比喻人生短暫,來驚醒人們,思考和探索短暫人生的意義,人生如此、社會也如此。蜉蝣是一種十分漂亮的小蟲子,它的身體非常軟弱,有一對相對身體來說非常巨大完全透明美麗的翅膀,翅膀上還有兩條長長的尾翼,所以當他們在空中飛時,姿態就像跳舞一樣,顯得纖巧動人,但是蜉蝣又是一種朝生暮死的渺小昆蟲,它生長在水澤地帶。
  • 天地一蜉蝣:她用朝生暮死來告訴他,生命的意義
    篇章類型的故事,除了主線主角桃夭之外,每一篇章裡都有一個主角。妖與人,是這部作品的核心。第三篇章的主角兒雖然是妖,但卻讓人更有感觸。因為本身故事,就是借著初入人世的妖的視角,來講人會面臨的挫折。此篇章名為《蜉蝣》,誰是蜉蝣?眾生皆是。
  • 百妖譜朝生暮死皆蜉蝣,「春花」竟允許「狼人」思念「小三」一生
    百妖譜蜉蝣篇,更好的詮釋了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浮遊用自己精彩生命的一天,挽救了一條鮮活的生命,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被拋棄的 坡腳狼人。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假如生命只有一天你會做什麼?每個人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更不知道生命在哪一天突然會消失,庸庸碌碌不知道珍惜生命,不知道生命的意義,而浮遊的出現,更好給人一個警示作用,浮遊用盡生命的最後一天教會狼人要珍惜生命,只有一天的時間幻化成美麗的螢火蟲消失在空中,努力地完成所有人一生都在追逐的夢想,生命是短暫的,所以不要輕易地放棄生命,也教會了狼人要珍惜生活
  • 詩經中生命哲學的詩《蜉蝣》,蘇軾,華晨宇都歌詠過它
    在眾多詩歌中,我覺得有一篇是最為特別的。這首詩就如著名的人生哲學終極三問,也即「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你想到是哪首詩了嗎?沒錯,它就是《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 百妖譜之蜉蝣:如果只剩一天的壽命,你想做些什麼?
    看完下半部分後,才知道了蜉蝣這一整個故事的來龍去脈。世有一蟲,壽極短,朝生暮死,稱蜉蝣。而萬物生滅,有清靈之氣不散,結群遊走,依靈山,傍秀水,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只有一日生命的蜉蝣,對生活充滿好奇和熱情,而與人類同壽的狼人,卻在經歷種種磨難打擊之後,對生活失去熱情,一心尋死。
  • 百妖譜:如果人只能活一天,你最想幹什麼?蜉蝣給了最好的答案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壽極短,朝生暮死,稱蜉蝣。——《百妖譜》大家好,很高興在這篇文章裡和大家見面了。大家覺得我這篇文章有寫的不好,或者不完整的地方,歡迎大家進行評論。大家相互促進,共同進步。
  • 百妖譜:如果人只能活一天,你最想幹什麼?蜉蝣給了最好的答案
    ——《百妖譜》每個人都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更不知道生命在哪一天突然會消失,庸庸碌碌不知道珍惜生命,不知道生命的意義,而浮遊的出現,更好給人一個警示作用,浮遊用盡生命的最後一天教會狼人要珍惜生命。
  • 生命的每一天是百分幾呢?來看看時間的相對性
    上學的每一天對他們來說,感覺就像一百萬年。相對而言,這是他們在地球上六分之一的時間。但是當那個一年級的孩子長大到24歲的時候,一年大約是他們生命的4%。這和一隻蜉蝣一小時的壽命是一樣的,蜉蝣的壽命大約是24小時。計算出相對於任何生物的存在,一年有多長。用數字100除以那個東西的壽命。
  • 百妖譜浮遊篇:如果你只有一天的生命,你會做什麼
    你想過這麼樣的生活,桃夭想吃吃樂樂,開心快樂的過每一天,小和尚只想重建金佛寺,每個人在自己的生命想做的事情都不一樣,而浮遊用一天的生命做了什麼了。在故事開始的時候,狼人居住在森林中,而大自然是優勝劣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狼人是被拋棄的對象,因為他天生殘疾被其他人看不起來,也代表了一部分弱勢群體 ,狼人來到人類的社會,因為身體緣故,被店鋪老闆欺負,毆打,還拿不到工錢,吃不飽穿不暖,被歧視,所經歷的一切完全是生命的黑暗之處
  •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知道「蜉蝣」是什麼嗎
    從起源來看,石炭紀(公元前3.55億年—公元前2.9億年)就已經有它們的身影,是歷史最為悠久的有翅昆蟲,比起我們耳熟能詳的恐龍早了1億甚至2億年的時間現身地球。蜉蝣整體身材纖細,看起來有點弱不禁風,為更好控制方向,前翅進化為較發達,後翅逐漸退化,腹部末端生有一對長的絲狀尾須。
  • 蜉蝣的24小時:明明都是瑣碎日常,為什麼我卻笑著流淚?
    其實於天地來說,我們人類的壽命可能還不如蜉蝣。蜉蝣是種壽命極短的昆蟲,這種朝生暮死的浪漫,賦予了古時人們不同的靈感,無論是哲學還是藝術,最後都繞不開時間的探討。蚊子這一暗示,也能感覺到他無法挽留逝去的生命,蜉蝣出現在他眼前,傍晚的陽光映襯著它,像是曾經看到過的蝴蝶結。
  • 古詩說「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壽命真是那麼短嗎?
    不如我們先看看古人詩裡怎麼寫的吧,比如《淮南子》裡「鶴壽千歲,以極其遊;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仙鶴的千年壽命,用來盡情遨遊;蜉蝣早上出生,傍晚就死了,但也得到了它的快樂,雖然它的生命,只有早晚之間短短的一天,最多也不過三天罷了。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朝生暮死,與狼妖演繹悽美短暫的愛的故事
    百妖譜蜉蝣篇,講述了一隻身患殘疾的狼妖被同伴拋棄後,被迫來到人類社會,結果也不能適應,窮困潦倒之際選擇跳湖結束生命。但恰巧被蜉蝣化妖的女生所救。隨和,蜉蝣與狼妖共處一天,共看清晨美景,品美食,逛集市,和歌聲,看夜空湖景,甚至最後拜天地。
  • 百妖譜,令人深思的一篇故事,蜉蝣篇
    蜉蝣篇是百妖譜目前更新的最新一篇完結的故事,初九看完蜉蝣篇之後,認為啊,這蜉蝣篇與其它兩篇故事有所不同,那麼究竟有那些方面不一樣呢?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吧。看過前面兩篇的灰狐與漱金鳥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女主桃夭醫治的一般都是篇名的妖怪,灰狐篇醫治的是灰狐,漱金鳥篇醫治的是漱金鳥,但是到蜉蝣篇醫治的確是一頭白狼,一頭半人半狼的妖。這不按套路出牌啊。
  • 每一天都是一場戰鬥
    我提醒自己,要真學習,要一個一個的學,學了要記住用,要質量不要數量,那麼從這幾頁我看到了一句話,突然感受到了激勵,我把這一句重複看了幾遍,努力記下來,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就是:每一天都是一場戰鬥,每一天都在與自己的戰鬥中獲勝,就會獲得最後的勝利,戰鬥是一種習慣。
  • 蜉蝣:纖小優美,朝生暮死,可謂真正以有死換愛情的小生物
    華晨宇歌曲唱到「浩瀚宇宙中微渺的像一隻蜉蝣」,「既然人類微渺得如同一隻蜉蝣,那麼人生須臾,不如綻放」。蜉蝣身姿纖巧、體態優美,但又是一種朝生暮死的小昆蟲。據說其不飲不食,在空中飛舞交配,完成物種的延續後便結束生命。也可謂真正以有死換愛情的小生物。古人常用以比喻人生之短暫,且由此引發向生命本體的追問:從哪裡來,何處是歸宿,生命的根本意義是什麼等。
  • 張莘如:人生若蜉蝣
    人生若蜉蝣作者:張莘如躲進小屋,看著電視機上天天增加的死亡人數,忽然想到了一種叫蜉蝣的小生物。據說,這是一種最原始的有翅昆蟲,體長3-27mm,幼蟲水生,成蟲壽命很短,最短僅一天。不知怎的,我居然把這種低等動物同具有最高智慧的人類聯繫起來。其實,這種離奇想法,古已有之。唐代儲光羲有「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宋代蘇軾:「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明代唐寅:「人生在世數蜉蝣,轉眼烏頭換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