蜉蝣:纖小優美,朝生暮死,可謂真正以有死換愛情的小生物

2020-12-14 愛姬阿倫特

孔夫子站在水邊慨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莊子以「白駒過隙」喻指人生的短暫。華晨宇歌曲唱到「浩瀚宇宙中微渺的像一隻蜉蝣」,「既然人類微渺得如同一隻蜉蝣,那麼人生須臾,不如綻放」。

蜉蝣身姿纖巧、體態優美,但又是一種朝生暮死的小昆蟲。據說其不飲不食,在空中飛舞交配,完成物種的延續後便結束生命。也可謂真正以有死換愛情的小生物。古人常用以比喻人生之短暫,且由此引發向生命本體的追問:從哪裡來,何處是歸宿,生命的根本意義是什麼等。

蜉蝣喜歡在日落時成群飛舞,死後墜落地面,死屍積成厚層,給人驚心動魄之震撼。人生百年,不同階段,不同的人生經歷都會對人生產生不同的感悟與認識。「光陰易逝,生命短暫」則是大多有閱歷人的一種慨嘆。

蜉蝣的生命狀態正是要告訴我們:應珍愛生命,把握現在,盡情揮舞人生的光彩,像蜉蝣一樣,生之光華,死之絢爛。

附:《蜉蝣》原文: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wu)我歸處?

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xue),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shui)?

相關焦點

  • 仲夏六月,蜉蝣炫舞!朝生暮死,美得驚心動魄
    春夏之時,河畔水邊,一種脆弱的生物,在水中翕然而生。傳說中,它們不飲不食,朝生暮死,它們在飛舞中完成交配,然後安然墜落水中,覆水上,逐流隨波而去。「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採採衣服。蜉蝣掘閱,麻衣如雪。」仲夏六月,蜉蝣炫舞,朝生暮死,美得驚心動魄!
  • 蜉蝣——「朝生暮死」、為愛起舞的精靈
    為何無數文人雅客唯獨鍾情於蜉蝣這一不起眼的小昆蟲呢?蜉蝣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蟲,也是現存最古老的飛行昆蟲之一,主要分布在熱帶和溫帶的廣大地區,蜉蝣的種類世界已知的有2000餘種,我國也有200多種。由於為原變態昆蟲,所以蜉蝣一生需要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4個階段。
  • 蜉蝣:你們只知我朝生暮死,而我只管吃香喝辣
    圖片:Richard Bartz / wikimedia朝生暮死的五月飛蟲紅斑蜉(Ephemera rufamaculata)屬於蜉蝣目蜉蝣科蜉蝣屬——這一串不加修飾「蜉蝣」告訴你,它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蜉蝣;紅斑蜉所在的蜉蝣屬(Ephemera)即是蜉蝣科(Ephemeridae)的模式屬。
  • 很多人都認為蜉蝣朝生暮死,那這是真的嗎?別咒它了
    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很多人都認為蜉蝣朝生暮死,那這是真的嗎?蜉蝣為原變態類的水生昆蟲,屬於蜉蝣目。從外貌上看和蜻蜓有相似之處,但體型相對要小很多。其體長一般為3至27毫米,身形細長柔軟,頭部靈活,有較大的複眼,觸角短且呈剛毛狀。
  • 華商它世界|蜉蝣:誰說我朝生暮死 我只是貪戀童年
    一提到蜉蝣,可能都會把它和「朝生暮死」聯繫在一起,但其實也暴露了你並不了解它。  蜉蝣有一個在所有昆蟲中獨一無二的特點——亞成蟲階段,一生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四個時期。成蟲期雖然很短從幾小時到幾天,但稚蟲期卻要從幾個月到一年以上。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朝生暮死,與狼妖演繹悽美短暫的愛的故事
    百妖譜蜉蝣篇,講述了一隻身患殘疾的狼妖被同伴拋棄後,被迫來到人類社會,結果也不能適應,窮困潦倒之際選擇跳湖結束生命。但恰巧被蜉蝣化妖的女生所救。隨和,蜉蝣與狼妖共處一天,共看清晨美景,品美食,逛集市,和歌聲,看夜空湖景,甚至最後拜天地。
  • 《百妖譜》:朝生暮死稱蜉蝣,短暫的時間也可以做有意義的事
    動畫的最後,主角桃夭向小和尚拋出了一個問題,若是生命只有一天,你想做什麼呢?這個問題與著名文學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引發的思考一樣,三天和一天,對於人的一生來說都很短暫,但若是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就算是蜉蝣也能夠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價值。
  • 百妖譜:蜉蝣成蟲朝生暮死,救一人愛一人度一日活一生足矣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之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蜉蝣三年成蟲,成蟲後不飲不食,一生壽命極短,常常被人比喻成愛情,蜉蝣不知白天與黑夜,在黎明或黃昏死去,就像愛情,短暫而美好,只在一瞬間。
  • 天地一蜉蝣:她用朝生暮死來告訴他,生命的意義
    篇章類型的故事,除了主線主角桃夭之外,每一篇章裡都有一個主角。妖與人,是這部作品的核心。第三篇章的主角兒雖然是妖,但卻讓人更有感觸。因為本身故事,就是借著初入人世的妖的視角,來講人會面臨的挫折。此篇章名為《蜉蝣》,誰是蜉蝣?眾生皆是。
  • 百妖譜朝生暮死皆蜉蝣,「春花」竟允許「狼人」思念「小三」一生
    曇花一現,浮遊一生細小蜉蝣在空中振翅飛舞,盡情展示著它華美的衣服。嘆其生短促我心湧滿憂鬱,我人生的歸宿將棲落何處?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
  • 古詩說「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壽命真是那麼短嗎?
    說到蜉蝣的壽命,你可能會長嘆一口氣,惋惜道:「朝生暮死,典型的英年早逝啊。」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知道關於蜉蝣的生物知識,只是憑藉著廣為人知的詩句主觀給蜉蝣貼上了短壽的標籤,蜉蝣真的像詩裡寫的那麼短命嗎?
  • 《百妖譜》:世有一蜉蝣,朝生暮死,卻最是嚮往人間
    而蜉蝣沒有這個假如,因為它朝生暮死,它的生命長度也就僅有一天。有人生而優越,也便有人生而卑微。有人活著是一種享受,而有人生來便要遭受許多痛苦。《百妖譜》蜉蝣篇,便有一個生而悲慘的狼人,天生跛腿,舉家遷移時被拋棄。一個人謀生,卻總是被騙,絕望之下想要了卻此生。
  • 我有蜉蝣的哀傷!
    蜉蝣是一種十分漂亮的小蟲子,它的身體非常軟弱,有一對相對身體來說非常巨大完全透明美麗的翅膀,翅膀上還有兩條長長的尾翼,所以當他們在空中飛時,姿態就像跳舞一樣,顯得纖巧動人,但是蜉蝣又是一種朝生暮死的渺小昆蟲,它生長在水澤地帶。
  • 百妖譜: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一日既是一生!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百妖譜》
  • 百妖譜:蜉蝣生命只有一天,卻在狼人心裡活了一輩子
    #史萊姆動漫驛站#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壽極短,朝生暮死,稱蜉蝣。這位女子便是蜉蝣所化,在這一天的時間裡,蜉蝣姑娘做了很多事情。吃人類美食,和狼人一起看日出,像人類女子一樣化妝,為水果攤老闆叫賣,看人類書籍,為老婆婆唱歌,甚至與狼人拜堂成親。正如她自己所說,她所做的都是她喜歡做的事情。一天的時間,對狼人和人類來說,不過彈指之間,但對蜉蝣姑娘來說,那便是一生了。
  • 詩經中生命哲學的詩《蜉蝣》,蘇軾,華晨宇都歌詠過它
    《詩經》中的詩歌主題豐富多彩:或詠頌愛情,或思念家人,亦或是政治諷喻,總之《詩經》的內容是相當豐富的。它如一副生動的畫卷,描繪出幾千年前的各階層人們的生活狀況以及思想熱情。在眾多詩歌中,我覺得有一篇是最為特別的。
  • 百妖譜:蜉蝣用一日度化一人,慶忌一諾千金卻被認為傻頭傻腦
    看過灰狐和漱金鳥的故事後,又出現了蜉蝣和慶忌兩種小妖,果然比起妖力強大的大妖,還是妖力平平的小妖數量要更多。他們的生命究竟會怎樣,似乎也不會被那些大人物在乎,就像普通的人一樣,每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生。
  • 蜉蝣的24小時:明明都是瑣碎日常,為什麼我卻笑著流淚?
    其實於天地來說,我們人類的壽命可能還不如蜉蝣。蜉蝣是種壽命極短的昆蟲,這種朝生暮死的浪漫,賦予了古時人們不同的靈感,無論是哲學還是藝術,最後都繞不開時間的探討。今天帶來的小動畫《蜉蝣日記》,是以一隻蜉蝣的24小時,來觀察的世間百態。那麼,正片開始~蜉蝣與天地同壽正片一開始是蜉蝣誕生時,各種意識流的表達,其實是後續故事元素的集合。
  •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知道「蜉蝣」是什麼嗎
    從起源來看,石炭紀(公元前3.55億年—公元前2.9億年)就已經有它們的身影,是歷史最為悠久的有翅昆蟲,比起我們耳熟能詳的恐龍早了1億甚至2億年的時間現身地球。蜉蝣整體身材纖細,看起來有點弱不禁風,為更好控制方向,前翅進化為較發達,後翅逐漸退化,腹部末端生有一對長的絲狀尾須。
  • 蜉蝣一日之時,理解人世間情感精髓——《百妖譜》
    《百妖譜》——蜉蝣篇,這篇動漫和之前的《灰狐》、《漱金鳥》的故事劇情有所不同,前面部的主要故事線是來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經歷和結果,而蜉蝣篇闡述的是一個坎坷的白狼化身為人,卻融入不到世俗之間為重點描寫,最後引出主人公蜉蝣的故事,其中蜉蝣的劇情只佔有整個動漫中很小的一部分,可為什麼標題要叫蜉蝣而不叫白狼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