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蜉蝣的哀傷!

2020-12-14 啟蒙思考

「生如朝露,命如蜉蝣,朝生暮死心憂傷」。比喻人生短暫,來驚醒人們,思考和探索短暫人生的意義,人生如此、社會也如此。

蜉蝣是一種十分漂亮的小蟲子,它的身體非常軟弱,有一對相對身體來說非常巨大完全透明美麗的翅膀,翅膀上還有兩條長長的尾翼,所以當他們在空中飛時,姿態就像跳舞一樣,顯得纖巧動人,但是蜉蝣又是一種朝生暮死的渺小昆蟲,它生長在水澤地帶。蜉蝣的幼蟲時間比較長,可以重存活2~3年,但是他們長成成蟲之後,不飲不食在空中飛舞交配,在完成繁衍物種延續後代的使命後結束生命,成年的蜉蝣生命一般只有一天,因此古人常用浮遊來嘆息,人生一世,生命短暫。

蜉蝣的幼蟲在水中度過,他的孕化過程長達五六年,在這漫長的時間裡,蜉蝣積蓄著力量,吸取著能量,壯大著自己,等到有朝一日他們羽化成蟲後,將所有的力量爆發出來,他它們披著美麗的外衣,用短暫的生命換來輝煌的一刻,我們不知道蜉蝣的心情,也就不能確認它對這樣的選擇是否後悔。

人的生命最終不過如是一場煙花,綻放過,或絢麗、或黯淡、終究化為天地之間一顆小小的塵埃,表面上鮮豔華麗,但生命極其短暫,已有的幸福,不要虛度年華,留下遺憾。

《詩經》中有一首寫蜉蝣的詩,文字優美卻引人深思。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可理解為:

微弱蜉蝣在空中振翅飛舞,漂亮的外衣色彩鮮明奪目。嘆其生苦短我心溢滿憂傷,我將如何安排人生的歸宿?

細小蜉蝣在空中振翅飛舞,盡情展示著它華美的衣服。嘆其生短促我心湧滿憂鬱,我人生的歸宿將棲落何處?

柔嫩的蜉蝣剛剛破土而出,輕輕舞動雪白的麻紋衣服。嘆其生命短暫我憂鬱滿懷,到哪裡尋找我人生的歸宿?

蜉蝣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美麗的事物總會很快消亡,那種曇花一現,浮生如夢。人生就像這種小小的昆蟲一樣,一生帶著華麗美麗的色彩,在陽光下顯得非常美麗,但生命最終要面臨消亡的不甘。

這種消沉和憂傷是深入人骨髓的悲哀!

相關焦點

  • 杜顯怡:我讀《人生若蜉蝣》
    我讀《人生若蜉蝣》作者:杜顯怡莘如學兄近居北海,昨日發來《人生若蜉蝣》文字,讀罷思緒翩然,寫下幾句與同學們交流。文中,莘如對「人生」作了一個很低調很謙卑的界定:人生若蜉蝣。文說,「以蜉蝣喻人生,言個人之微小,人生之短暫。死神任何時候都可能光顧,在死亡面前,富貴貧賤,一律平等;既往輝煌,瞬間清零;恩怨芥蒂,化為青煙。」為此,文中引用唐代儲光羲、宋代蘇軾、明代唐寅、宋代王之道、唐代白居易的說法來加以印證。用「蜉蝣」喻「人生」,我以為十分貼切。
  • 蜉蝣:你們只知我朝生暮死,而我只管吃香喝辣
    「衣冠楚楚」這個耳熟能詳的成語,最初便是用來形容蜉蝣的。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詩經·曹風·蜉蝣》細弱到難以支撐自己的腿,柔軟而透明的翅膀,還有兩到三根細長如飄帶的尾須,飛起來姿態格外飄忽輕盈,再加上朝生暮死的設定,人們不禁覺得,「飄飄欲仙」、「羽化登仙」這樣的詞似乎就是為蜉蝣創造的。
  • 華商它世界|蜉蝣:誰說我朝生暮死 我只是貪戀童年
    一提到蜉蝣,可能都會把它和「朝生暮死」聯繫在一起,但其實也暴露了你並不了解它。  蜉蝣有一個在所有昆蟲中獨一無二的特點——亞成蟲階段,一生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四個時期。成蟲期雖然很短從幾小時到幾天,但稚蟲期卻要從幾個月到一年以上。
  • 蜉蝣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一場有意義的生命
    蜉蝣的一天:每一天都是一場有意義的生命只有一天生命的蜉蝣的幸福所從何來?兩個字:活著。蜉蝣的一生,就是在這樣全然敞開的生命中度過的。欣然接納生命的短暫,樂享其中的每一刻,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對曾經的生命心懷感激之情。
  •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知道「蜉蝣」是什麼嗎
    從起源來看,石炭紀(公元前3.55億年—公元前2.9億年)就已經有它們的身影,是歷史最為悠久的有翅昆蟲,比起我們耳熟能詳的恐龍早了1億甚至2億年的時間現身地球。蜉蝣整體身材纖細,看起來有點弱不禁風,為更好控制方向,前翅進化為較發達,後翅逐漸退化,腹部末端生有一對長的絲狀尾須。
  • 古詩說「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壽命真是那麼短嗎?
    說到蜉蝣的壽命,你可能會長嘆一口氣,惋惜道:「朝生暮死,典型的英年早逝啊。」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知道關於蜉蝣的生物知識,只是憑藉著廣為人知的詩句主觀給蜉蝣貼上了短壽的標籤,蜉蝣真的像詩裡寫的那麼短命嗎?
  • 張莘如:人生若蜉蝣
    人生若蜉蝣作者:張莘如躲進小屋,看著電視機上天天增加的死亡人數,忽然想到了一種叫蜉蝣的小生物。不知怎的,我居然把這種低等動物同具有最高智慧的人類聯繫起來。其實,這種離奇想法,古已有之。唐代儲光羲有「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宋代蘇軾:「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明代唐寅:「人生在世數蜉蝣,轉眼烏頭換白頭」。宋代王之道:「高名厚利,眇若天地一蜉蝣。」唐代白居易:「常恐歲月滿,飄然歸紫煙。莫忘蜉蝣內,進士有同年」。
  • 蜉蝣:纖小優美,朝生暮死,可謂真正以有死換愛情的小生物
    華晨宇歌曲唱到「浩瀚宇宙中微渺的像一隻蜉蝣」,「既然人類微渺得如同一隻蜉蝣,那麼人生須臾,不如綻放」。蜉蝣身姿纖巧、體態優美,但又是一種朝生暮死的小昆蟲。據說其不飲不食,在空中飛舞交配,完成物種的延續後便結束生命。也可謂真正以有死換愛情的小生物。古人常用以比喻人生之短暫,且由此引發向生命本體的追問:從哪裡來,何處是歸宿,生命的根本意義是什麼等。
  • 蜉蝣——「朝生暮死」、為愛起舞的精靈
    自古以來,蜉蝣這美麗而又獨特的昆蟲一直是文人騷客們詠 懷的對象,最早的莫過於《詩 經·國風·曹》中的「蜉蝣之 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 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 之憂矣,於我歸息?」現代人更是 感慨萬千地道出一句:「蜉蝣 三年的潛伏,只是為了三小時的怒放」。
  • 仲夏六月,蜉蝣炫舞!朝生暮死,美得驚心動魄
    心之憂矣,於我歸息。蜉蝣掘閱,麻衣如雪。心之憂矣,於我歸說。蜉蝣之羽啊,衣裳楚楚。我心憂傷啊,不知身歸何處啊?蜉蝣之翼啊,採採衣服。我心憂傷啊,不知安息何處啊?蜉蝣新生啊,麻衣如雪。我心憂傷啊,不知歸宿何處啊?蜉蝣之嘆柔嫩的蜉蝣,破土而出那一刻,麻衣如雪。我們人誕生那一刻,也如蜉蝣一般純潔無暇,有種脆弱的美。
  • 《百妖譜》:朝生暮死稱蜉蝣,短暫的時間也可以做有意義的事
    而最令我難忘的是「蜉蝣」與「狼妖」共同度過的那一天,從凌晨到夜晚,蜉蝣帶著想要投河的狼妖體驗了人生百味,最後化作漫天螢光,就此逝去。蜉蝣短暫的一生,過得非常精彩,她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還用一個善意的謊言為狼妖注入了「生」的力量。蜉蝣的生命之短,即便是成了妖也無法改變。
  • 蜉蝣的24小時:明明都是瑣碎日常,為什麼我卻笑著流淚?
    其實於天地來說,我們人類的壽命可能還不如蜉蝣。蜉蝣是種壽命極短的昆蟲,這種朝生暮死的浪漫,賦予了古時人們不同的靈感,無論是哲學還是藝術,最後都繞不開時間的探討。今天帶來的小動畫《蜉蝣日記》,是以一隻蜉蝣的24小時,來觀察的世間百態。那麼,正片開始~蜉蝣與天地同壽正片一開始是蜉蝣誕生時,各種意識流的表達,其實是後續故事元素的集合。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朝生暮死,與狼妖演繹悽美短暫的愛的故事
    百妖譜蜉蝣篇,講述了一隻身患殘疾的狼妖被同伴拋棄後,被迫來到人類社會,結果也不能適應,窮困潦倒之際選擇跳湖結束生命。但恰巧被蜉蝣化妖的女生所救。隨和,蜉蝣與狼妖共處一天,共看清晨美景,品美食,逛集市,和歌聲,看夜空湖景,甚至最後拜天地。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用一日的壽命,讓狼妖覺得「人間值得」
    讓他有了尋死的念頭。「活著太累了,就這樣,一了百了吧!」那時的他再也沒有當初那份想要活下去的決心,在他看來,或許家人是對的,他就不該活在世上。然緣分就是這麼妙不可言,一個幾近絕望的人遇到了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姑娘,還被她救下了。本該生氣的,卻被女孩的天真爛漫所折服。
  • 百妖譜,令人深思的一篇故事,蜉蝣篇
    蜉蝣篇是百妖譜目前更新的最新一篇完結的故事,初九看完蜉蝣篇之後,認為啊,這蜉蝣篇與其它兩篇故事有所不同,那麼究竟有那些方面不一樣呢?接下來讓我們來討論一下吧。看過前面兩篇的灰狐與漱金鳥的小夥伴們應該都知道,女主桃夭醫治的一般都是篇名的妖怪,灰狐篇醫治的是灰狐,漱金鳥篇醫治的是漱金鳥,但是到蜉蝣篇醫治的確是一頭白狼,一頭半人半狼的妖。這不按套路出牌啊。
  • 詩經中生命哲學的詩《蜉蝣》,蘇軾,華晨宇都歌詠過它
    在眾多詩歌中,我覺得有一篇是最為特別的。這首詩就如著名的人生哲學終極三問,也即「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你想到是哪首詩了嗎?沒錯,它就是《詩經·曹風·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 《百妖譜》:世有一蜉蝣,朝生暮死,卻最是嚮往人間
    而蜉蝣沒有這個假如,因為它朝生暮死,它的生命長度也就僅有一天。有人生而優越,也便有人生而卑微。有人活著是一種享受,而有人生來便要遭受許多痛苦。《百妖譜》蜉蝣篇,便有一個生而悲慘的狼人,天生跛腿,舉家遷移時被拋棄。一個人謀生,卻總是被騙,絕望之下想要了卻此生。
  • 百妖譜:蜉蝣成蟲朝生暮死,救一人愛一人度一日活一生足矣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之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 聽華晨宇的《蜉蝣》,感嘆人類之渺小,一切煩惱皆是過眼煙雲
    其實得感謝《歌手當打之年》,讓我對花花作品有了新的認知;還得感謝《王牌對王牌》,讓我了解了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如今重新聽到了《蜉蝣》,又有了新的認知。如今寫這篇文章,音樂軟體裡播放的就是這首《與火星的孩子對話》,剝除浮躁,有種讓人靜謐的感受。在這之前,《新世界》專輯的所有作品都已經解析完畢,感興趣的可以查看我之前的文章,當然,一家之言,僅供參考,畢竟每個人心中都屬於自己的哈雷姆特。
  • 百妖譜:蜉蝣生命只有一天,卻在狼人心裡活了一輩子
    蜉蝣百妖譜:蜉蝣,講述了一個尋死的狼人與蜉蝣姑娘一天的故事。狼人因為瘸了腿遭到家族拋棄,以人類樣貌來到人類社會,卻也是飽受欺凌,因此厭世。然而在投湖自盡的時候,卻被一女子救了上來,並被女子拉著一起度過了整整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