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六月,蜉蝣炫舞!朝生暮死,美得驚心動魄

2020-12-14 奇文逸詩

春夏之時,河畔水邊,一種脆弱的生物,在水中翕然而生。傳說中,它們不飲不食,朝生暮死,它們在飛舞中完成交配,然後安然墜落水中,覆水上,逐流隨波而去。「蜉蝣之羽,衣裳楚楚。蜉蝣之翼,採採衣服。蜉蝣掘閱,麻衣如雪。」仲夏六月,蜉蝣炫舞,朝生暮死,美得驚心動魄!

蜉蝣之美

蜉蝣的身體是纖弱的。纖細脆弱到近乎是透明的,似乎輕輕一點,就會化為飛灰。

蜉蝣的羽翼是美麗的。透明的羽翼,相對於身體近乎龐大。在陽光下,折射出瀲灩流光。

蜉蝣的尾須是高雅的。細長的尾須,如同紳士燕尾服的燕尾,飛舞時,是那樣靈巧生動、姿態萬千。

蜉蝣的姿態是靈巧的。扇動著大大的美麗的翅膀,兩條長長的尾須飄舞在空中,那姿態是纖巧而動人。仿若盛裝打扮的王子和公主,衣裳楚楚,採採衣服,一舞傾城!

蜉蝣的舞會是盛大的。舞會於日落時分開始,雄性衣裳楚楚,雌性採採衣服。它們成群飛舞,極致炫目。不知疲倦地舞蹈中,完成物種延續的任務。而後,結束的時刻到了,曲終蜉蝣死,翩然墜落於水中。

蜉蝣的美是脆弱的,脆弱到極致。由其脆弱,更凸顯其美麗!

蜉蝣的美是短暫的,短暫到極致。由其短暫,更覺驚心動魄!

《蜉蝣》之詩

微弱蜉蝣,振翅飛舞!炫美蜉蝣,忘情飛舞!

生之,麻衣如雪。盛之,衣裳楚楚,採採衣服。亡之,翩然若雪,逐流而去。

蜉蝣之美,牽動古人的視線。蜉蝣之舞,牽動古人的心靈。蜉蝣之逝,牽動古人的憂愁!

仲夏六月,讀一首詩,讀一首來自二千多年前,敏感的古人的一首詩: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憂矣,於我歸處。

蜉蝣之翼,採採衣服。

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心之憂矣,於我歸說。

蜉蝣之羽啊,衣裳楚楚。我心憂傷啊,不知身歸何處啊?

蜉蝣之翼啊,採採衣服。我心憂傷啊,不知安息何處啊?

蜉蝣新生啊,麻衣如雪。我心憂傷啊,不知歸宿何處啊?

蜉蝣之嘆

柔嫩的蜉蝣,破土而出那一刻,麻衣如雪。我們人誕生那一刻,也如蜉蝣一般純潔無暇,有種脆弱的美。這樣的對比,不知為何,有種讓人熱淚盈眶的感覺。

華美的蜉蝣,夕陽下炫舞那一刻,衣裳楚楚,採採衣服。我們短暫的人生中,也曾經有過如同蜉蝣炫舞的剎那絢爛!

逝去的蜉蝣,飄然而落的那一刻,短暫美麗,脆弱消亡。我們人在漫長的時間長河中,也不過是匆匆過客,終將逝去!

朝生暮死的小蟲,脆弱的人生!消亡前無比絢爛的短暫美麗,終須面臨最後的消亡的無奈。所以,千年前,詩經唱出了人們心之困惑——「心之憂矣」!

「心之憂矣」!嘆其美如斯,嘆其生短暫。吾心憂傷,我的人生,將歸向何處?

蜉蝣之贊

「浮生一日,蜉蝣一世」。蜉蝣,朝生暮死的生物。在短暫的生命中,它們修飾羽翼,綻放了最絢爛的光彩。

詩經中,古人都為它們的美麗折服,也為它們生命的短暫而嘆息。因為人生也不過百年,在時間的洪流中,人,也不過是另一種蜉蝣而已。所以,蘇東坡《前赤壁賦》中有句: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來如風雨,去如微塵!然,人不能不如蜉蝣啊!所以,莫憂,莫悲!

渺如蜉蝣,衣裳楚楚!人生百年,自當絢爛!

蜉蝣炫舞,無怨無悔。我生如斯,亦無怨無悔!

先秦詩經《蜉蝣》之詩,其美如斯,其憂如斯!為蜉蝣嘆息,亦為自己嘆息!

仲夏六月,蜉蝣炫舞!朝生暮死,美得驚心動魄!

相關焦點

  • 蜉蝣:纖小優美,朝生暮死,可謂真正以有死換愛情的小生物
    華晨宇歌曲唱到「浩瀚宇宙中微渺的像一隻蜉蝣」,「既然人類微渺得如同一隻蜉蝣,那麼人生須臾,不如綻放」。蜉蝣身姿纖巧、體態優美,但又是一種朝生暮死的小昆蟲。據說其不飲不食,在空中飛舞交配,完成物種的延續後便結束生命。也可謂真正以有死換愛情的小生物。古人常用以比喻人生之短暫,且由此引發向生命本體的追問:從哪裡來,何處是歸宿,生命的根本意義是什麼等。
  • 很多人都認為蜉蝣朝生暮死,那這是真的嗎?別咒它了
    蜉蝣朝生而暮死,而盡其樂」,很多人都認為蜉蝣朝生暮死,那這是真的嗎?蜉蝣為原變態類的水生昆蟲,屬於蜉蝣目。從外貌上看和蜻蜓有相似之處,但體型相對要小很多。其體長一般為3至27毫米,身形細長柔軟,頭部靈活,有較大的複眼,觸角短且呈剛毛狀。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朝生暮死,與狼妖演繹悽美短暫的愛的故事
    百妖譜蜉蝣篇,講述了一隻身患殘疾的狼妖被同伴拋棄後,被迫來到人類社會,結果也不能適應,窮困潦倒之際選擇跳湖結束生命。但恰巧被蜉蝣化妖的女生所救。隨和,蜉蝣與狼妖共處一天,共看清晨美景,品美食,逛集市,和歌聲,看夜空湖景,甚至最後拜天地。
  • 華商它世界|蜉蝣:誰說我朝生暮死 我只是貪戀童年
    一提到蜉蝣,可能都會把它和「朝生暮死」聯繫在一起,但其實也暴露了你並不了解它。  蜉蝣有一個在所有昆蟲中獨一無二的特點——亞成蟲階段,一生經歷卵、稚蟲、亞成蟲和成蟲四個時期。成蟲期雖然很短從幾小時到幾天,但稚蟲期卻要從幾個月到一年以上。
  • 蜉蝣:你們只知我朝生暮死,而我只管吃香喝辣
    圖片:Richard Bartz / wikimedia朝生暮死的五月飛蟲紅斑蜉(Ephemera rufamaculata)屬於蜉蝣目蜉蝣科蜉蝣屬——這一串不加修飾「蜉蝣」告訴你,它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蜉蝣;紅斑蜉所在的蜉蝣屬(Ephemera)即是蜉蝣科(Ephemeridae)的模式屬。
  • 蜉蝣——「朝生暮死」、為愛起舞的精靈
    自古以來,蜉蝣這美麗而又獨特的昆蟲一直是文人騷客們詠 懷的對象,最早的莫過於《詩 經·國風·曹》中的「蜉蝣之 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 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 之憂矣,於我歸息?」現代人更是 感慨萬千地道出一句:「蜉蝣 三年的潛伏,只是為了三小時的怒放」。
  • 天地一蜉蝣:她用朝生暮死來告訴他,生命的意義
    此篇章名為《蜉蝣》,誰是蜉蝣?眾生皆是。02前行與生命狼人的救贖是蜉蝣少女,和普通套路一樣,像是一束光,慢慢將狼人從陰霾拯救。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蜉蝣女孩卻有著更短的生命。對比兩人都有些短的生命,蜉蝣女孩反而更加珍惜生命,用她的朝生暮死,告訴了狼人要努力前行,不要輕言放棄。
  • 《百妖譜》:世有一蜉蝣,朝生暮死,卻最是嚮往人間
    而蜉蝣沒有這個假如,因為它朝生暮死,它的生命長度也就僅有一天。有人生而優越,也便有人生而卑微。有人活著是一種享受,而有人生來便要遭受許多痛苦。《百妖譜》蜉蝣篇,便有一個生而悲慘的狼人,天生跛腿,舉家遷移時被拋棄。一個人謀生,卻總是被騙,絕望之下想要了卻此生。
  • 百妖譜:蜉蝣成蟲朝生暮死,救一人愛一人度一日活一生足矣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之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於我歸處;蜉蝣之翼,採採衣服,心之憂矣,於我歸息。
  • 百妖譜朝生暮死皆蜉蝣,「春花」竟允許「狼人」思念「小三」一生
    浮遊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出水,幻化成型,壽命極短,朝生暮死,曇花一現,浮遊一身,稱浮遊。萬物具有生滅,浮遊集清靈之氣不散,成群伴走,依山傍水,吸食日月精華,機緣巧合,可成妖,幻成人,可惜妖壽只有一日。曇花一現,浮遊一生細小蜉蝣在空中振翅飛舞,盡情展示著它華美的衣服。嘆其生短促我心湧滿憂鬱,我人生的歸宿將棲落何處?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
  • 古詩說「蜉蝣朝生而暮死」,蜉蝣壽命真是那麼短嗎?
    說到蜉蝣的壽命,你可能會長嘆一口氣,惋惜道:「朝生暮死,典型的英年早逝啊。」我們大多數人並不是真的知道關於蜉蝣的生物知識,只是憑藉著廣為人知的詩句主觀給蜉蝣貼上了短壽的標籤,蜉蝣真的像詩裡寫的那麼短命嗎?
  • 《百妖譜》:朝生暮死稱蜉蝣,短暫的時間也可以做有意義的事
    而最令我難忘的是「蜉蝣」與「狼妖」共同度過的那一天,從凌晨到夜晚,蜉蝣帶著想要投河的狼妖體驗了人生百味,最後化作漫天螢光,就此逝去。蜉蝣短暫的一生,過得非常精彩,她做完了自己想做的事,還用一個善意的謊言為狼妖注入了「生」的力量。蜉蝣的生命之短,即便是成了妖也無法改變。
  • 我有蜉蝣的哀傷!
    蜉蝣是一種十分漂亮的小蟲子,它的身體非常軟弱,有一對相對身體來說非常巨大完全透明美麗的翅膀,翅膀上還有兩條長長的尾翼,所以當他們在空中飛時,姿態就像跳舞一樣,顯得纖巧動人,但是蜉蝣又是一種朝生暮死的渺小昆蟲,它生長在水澤地帶。
  • 百妖譜: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一日既是一生!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得日月精華,機緣造化,可成妖,貌韶秀,性慧黠,曉萬事。蜉蝣命絕時,其身化光浮於妖變之地,通妖力者可觀之。——《百妖譜》
  • 百妖譜蜉蝣篇:蜉蝣用一日的壽命,讓狼妖覺得「人間值得」
    「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朝生暮死,稱浮遊。」身為狼人的他因是跛腳,而被家族遺棄,自生自滅,全憑造化。但他還是想活著。那時的他還不懂人間的險惡。為了討生活,他盡心盡力的為人打工,卻被那戶人家以偷東西為由,掃地出門。這只是那戶人家因不想付工錢而捏造的謊話罷了。
  • 百妖譜:蜉蝣生命只有一天,卻在狼人心裡活了一輩子
    #史萊姆動漫驛站#世有一蟲,幼時隱於水下,成蟲後出水,壽極短,朝生暮死,稱蜉蝣。蜉蝣百妖譜:蜉蝣,講述了一個尋死的狼人與蜉蝣姑娘一天的故事。狼人因為瘸了腿遭到家族拋棄,以人類樣貌來到人類社會,卻也是飽受欺凌,因此厭世。然而在投湖自盡的時候,卻被一女子救了上來,並被女子拉著一起度過了整整一天。
  • 百妖譜:蜉蝣用一日度化一人,慶忌一諾千金卻被認為傻頭傻腦
    看過灰狐和漱金鳥的故事後,又出現了蜉蝣和慶忌兩種小妖,果然比起妖力強大的大妖,還是妖力平平的小妖數量要更多。他們的生命究竟會怎樣,似乎也不會被那些大人物在乎,就像普通的人一樣,每個角色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生。
  • 蜉蝣的24小時:明明都是瑣碎日常,為什麼我卻笑著流淚?
    其實於天地來說,我們人類的壽命可能還不如蜉蝣。蜉蝣是種壽命極短的昆蟲,這種朝生暮死的浪漫,賦予了古時人們不同的靈感,無論是哲學還是藝術,最後都繞不開時間的探討。今天帶來的小動畫《蜉蝣日記》,是以一隻蜉蝣的24小時,來觀察的世間百態。那麼,正片開始~蜉蝣與天地同壽正片一開始是蜉蝣誕生時,各種意識流的表達,其實是後續故事元素的集合。
  • 蜉蝣一日之時,理解人世間情感精髓——《百妖譜》
    《百妖譜》——蜉蝣篇,這篇動漫和之前的《灰狐》、《漱金鳥》的故事劇情有所不同,前面部的主要故事線是來講述故事中的主人公的經歷和結果,而蜉蝣篇闡述的是一個坎坷的白狼化身為人,卻融入不到世俗之間為重點描寫,最後引出主人公蜉蝣的故事,其中蜉蝣的劇情只佔有整個動漫中很小的一部分,可為什麼標題要叫蜉蝣而不叫白狼篇呢
  •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知道「蜉蝣」是什麼嗎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北宋文學家蘇軾在《赤壁賦》中感嘆著人生短促無常,雖說有些許悲觀意味,卻也能啟迪我們珍惜眼前,不負韶華。「蜉蝣」此處的出現,是很多人與之的初次相識,從字體結構來看,顯然這應是一種昆蟲,不過相比於蒼蠅、蚊子之流,「蜉蝣」二字更覺動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