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菜雖好不如安全重要 山東有老人拿菜刀上高速挖野菜 太危險

2020-12-14 社會經緯

野菜雖好不如安全重要 山東有老人拿菜刀上高速挖野菜 太危險

青島老太太拿把菜刀高速上挖野菜 滿滿一籃子

每年到了春季,野菜成了不少人的心頭好,春鮮當前,有人抱著嘗鮮的目的或是親自採挖,或是直接購買,借野菜之味「咬咬」春。而有的人聽說了吃某種野菜的好處,於是將野菜納入自己的春季菜單,時鮮好吃又有益,似乎是道極佳的美食。再者,對於一些人來說,野菜生於野外,只需識得,花點氣力,便幾乎無可花費,太實惠不過……無論處於什麼考慮,野菜吃來倒是無可厚非,只是這獲取野菜的途徑和方式不可太過欠考慮,再好的美食也要吃得安全。

這裡說的安全,當然首先要吃對,如果無法識別和把握野菜的類別、可食用性等,切莫輕易採挖或食用。另外,採挖野菜的途徑和位置等也是一項重要的注意事項。野菜雖好,可安全更為重要。如果採挖野菜選錯了地方,恐怕野菜沒吃到,反而給自己或他人帶來危險。前幾天的下午,山東青島有老人拿菜刀在高速路中央護欄內挖野菜,幸被交警冒險勸回。(據青島新聞網、青島網絡廣播電臺客戶端、騰訊客戶端4月7日訊)

這挖野菜的老太太膽子夠大的,還挖了滿滿一籃子。一般人都知道,高速路上車速極快,根本不能「過馬路」,去高速路中央護欄內挖野菜,想必要經歷高速路上「過馬路」這一非常驚險的歷程,挖夠了,再返回,又要經歷一次,一來一回,危險加倍。大概老人趁著車流量較小的空子,平安地到達了採挖目的地,並沒有其想像或聽說的那番驚險。而且,老人在中央護欄內挖野菜,看起來避開了危險地帶,人在護欄裡面挖,車在護欄外呼嘯而過,互不影響,也或許因此,老人對自己的行為是認可和放心的。

然而,老人沒有想過同時很可能對上高速路這一行為的危險性完全沒有認識。據報導,老人之所以上高速路挖野菜是聽村裡其他人說的,其只聽說了高速路邊野菜多,挖得人少,卻沒有聽說為什麼挖得人少,其原因,村裡說起這事的人有的或許心知肚明,只是覺得沒有必要一提,有的或是和老人一樣,不覺得或不知道人上高速路多麼的危險。

高速路上野菜多,成了對附近村民的誘惑點,這挖野菜的老人應該不是唯一一位上高速路挖野菜的人,之所以有對高速路野菜多人少的傳說,大體說明了一點,之前有人到此一挖,有了收穫頗為滿意和得意,便將這一「喜事」在村裡傳揚開來,被他人知曉後,就有人抵不住誘惑行動了。而且高速路本有防護網,卻破損了,不排除人為因素,破損的防護網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成了個別人上高速路的出入口。挖野菜一事,有些人看到的只是收穫,卻忽略了收穫得來驚險,根本不該有如此收穫。

人上高速路十分危險,對於像這上高速的挖菜老人,雖然她挖得正帶勁,在興頭上,但是為了安全,交警上前勸說並安全帶離高速路,交警同樣冒著很大的危險。況且高速路上,突然出現的人,對駕駛者來說很可能造成無可挽回的事故,對人對己都危害極大。無論是無知還是不以為然,這樣的行為都該警醒,萬萬不可如此。野菜不止高速有,找個安全的地方挖,春鮮才值得一嘗。

文|蘇白傳媒本部策劃部 提子

其他:部分圖片供模擬想像,不代表文字特指。

相關焦點

  • 探訪濟南「野菜市場」:種植的野菜味兒也野,兩斤就感覺沒錯過春天
    商販說,現在也有很多市民會外出自己挖野菜,周末的時候銷量不會太多。八旬老人挖野菜 售賣一個月收入六七百元每年這個時節的郊區集市上,時常會有老人蹲在街頭賣野菜。家住玉清湖附近、年約80歲的的馬姓老人也是其中之一,她走遍田間地頭尋覓野菜,挖出來後,再拿到市場上售賣,趕著開春賺一點錢補貼家用。
  • 春季挖野菜好時節,這三種野菜長得旺,春季採摘正當時
    提要:天氣轉暖,野菜冒出頭,這三種野菜採摘時間剛剛好現在天氣是越來越暖和了,喜歡挖野菜的朋友應該已經躍躍欲試了。現在都有哪些野菜能夠挖了呢?這裡科學興農就給大家推薦幾種。薺菜:薺菜在野菜當中絕對是屬於王者級別的,每年春季都有不少野菜愛好者,在田野裡翻找薺菜。薺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生長,在野地裡、路邊上都能夠看到薺菜的身影。春季的薺菜口感鮮嫩,無論是做餡料,還是單獨食用都是非常不錯的。個人比較喜歡用薺菜做的餃子。薺菜不僅味道好,還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屬於不可多得的優質葉菜。
  • 春天挖野菜,這4對野菜需要鑑別,有的是菜有的是草,別挖錯了
    隨著氣溫的回升,應該都不少朋友都趁著到野外「放風」之際,拿上小鋤頭和袋子順手挖上幾棵野菜,回來開水焯一下涼拌著吃也可以,包包子或者烙餅吃都是不錯的選擇,吃慣了大棚蔬菜突然來點野菜味道也是極好的。
  • 野菜,在每一個記憶裡都有不一樣的味道
    作者簡介:張文娟,山東日照人,生於80年,淄博市詩歌學會會員。華北鳳凰詩社常務副社長。有作品發表於山東商報《老朋友》《山東詩歌》《長江詩歌》《南粵詩刊》《詩路》《海華都市報》(美國)等紙刊及平臺。詩觀:以文繪真。
  • 山東野菜圖鑑|春天吃野菜這個事兒,北方人很在行
    驚蟄一過,菜市場裡青翠欲滴的野菜輪番亮相,最堅定的肉食主義者都很難抵擋這嫩出水的誘惑。「春食野菜賽仙丹」,三四月份貓冬的嫩芽剛冒出頭來,正是最脆嫩、營養最豐富的時候。春生野菜種類多,來細數一下山東人能吃到的限定美味吧。
  • 鄉村紀事:悠悠野菜香
    於是大家三三兩兩相約去挖野菜。挖來的薺菜反覆淘洗後用開水淖一下,再用蒜泥、香菜及切碎的紅色朝天椒和麻油稍拌一下,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冷菜便端上餐桌了。那味道我感覺,女作家張潔在《挖薺菜》中所描述的味兒尚不夠詳盡。那味道可以說是無法形容於文字,只能慢慢地去品……。我家鄉的人們喜歡用麵粉和薺菜和在一起蒸來吃。
  • 你小時候去挖過野菜嗎
    好了,到了那個小山谷的上面,先把籃子輕輕一推,叫它自力更生的下去吧。再來看我的!蹲坐在上面兩手扶地,像現在兒童玩滑梯一樣,「嗖」的一下,我也下來了。偶爾有那麼一兩個,因掌握不好力度一下滾了下來,不過沒有關係,新犁過的地軟軟的,一下就把你接在了懷裡,一點也跌不著,倒是會換來一片善意的笑聲呢!比賽吧,看誰先把自己的小籃子挖滿了。
  • 農村地裡有好多野菜,還不收費,為何人們不經常吃?
    農村田野裡有很多野菜,種類多,營養也都不錯。但是對於如今真正過農業農村生活的人而言,吃野菜的佔極少一部分。守著這麼好的資源,為啥不經常吃野菜呢?個人分析有以下三點原因。跟栽培的蔬菜相比,野菜口感上總體差了些,不然在人們漫長的栽培馴化篩選中,為啥不選野菜呢?02野菜分布零散,生長期不一致農村田野廣闊,野菜種類雖然多,但是分布比較零散。而且都是露天自然條件下的,季節性很強。
  • 最近挖過野菜嗎?分享一下可以嗎?
    1.折耳根—涼拌對川渝人民來說,折耳根(魚腥草)是不可多得的美味,有它的話乾飯都要多吃點。野生折耳根比人工種植的要好吃得多,腥味更足,更有嚼勁,對喜歡吃莖葉的川渝人民來說更是如此。涼拌,是最受歡迎的吃法,油辣子、白糖和醋是必須要有的,集麻辣酸甜為一體,極具複合滋味,閉上眼睛去體會滋味更迷人。
  • 野菜不能亂吃,1種野菜被列入致癌「黑名單」,別出現在餐桌上了
    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提高,野菜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的常見食材,尤其是到了春暖花開的季節,路邊野菜生長繁盛,趁著野菜還很嫩,大爺大媽們紛紛出動,來到路邊田間開始摘野菜,我家裡的老人也是如此,吃野菜的習慣從我很小就已經成為傳統。
  • 櫻花叢中尋野菜,青草地裡話家常!
    但是,實際上天然的野菜也並不像大家想想的那麼安全,吃不對真的會出事,這主要是因為許多有毒植物的外表與可食用野菜非常相近,採摘時分辨不清極可能導致誤食中毒。這種情況以蘑菇最為常見,每年都有因毒蘑菇致死,致病的惡性食物中毒事件發生。
  • 夏吃野菜正當時,農村這3種「網紅」野菜,一定不要錯過!
    其實在農村老一輩農民眼裡,野菜都不是美食,那是不得已而吃的菜,味道都多多少少會有些苦澀。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慢慢有了合理膳食的觀念,野菜因其豐富的營養和膳食纖維,又度成了餐桌上的「網紅」。農村田野野菜種類多著呢。
  • 中國餐桌野菜圖鑑
    文 |Seni 圖| 高高興興1你認得幾種野菜?在民以食為天的中華大地,每到踏青的季節,當樹梢、草皮上嫩芽冒尖,嗅覺靈敏的挖野菜大軍們也紛紛戴著遮陽帽、小鐵鏟現身土坡間和大樹上。《詩經》裡那些3000年前被人傳唱的詩歌中,就出現了眾多野菜的身影。據統計,除了8種栽培蔬菜外,《詩經》出現的野菜有30餘種,其中就有薺菜、水芹這些至今仍深受各方食客喜愛的食材。國人對野菜的愛綿延千年,而野菜們經大江南北美食愛好者和業餘十級養生選手在手中也演化出了萬般滋味。
  • 春食野菜賽仙丹,50種野菜圖譜照著挖,要不然連薺菜都不認識!
    往年菜市場新鮮的野菜已經上市了,今年恐怕是會晚些。不要緊,帶上自己的小鋤頭挖起來!喜憂參半的香椿芽,花生碎伴侶馬蘭頭,餛飩搭檔薺菜,搭配不同、滋味各異。不過丫頭今天倒是遇到挺糗的一件事,所以把野菜大全分享給你! 一、你認識薺菜麼? 這個問題就有點白痴了,但是丫頭今天走在小公園裡真的是有點懵了!薺菜到底長什麼樣子?
  • 野菜500種每天分享一道野菜
    大家好,我是小編老毛,現在是2019年農曆大年28,距離除夕也就差兩天了,作為在外遊子的我提前祝福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闔家歡樂!祝您在2020年事業順利,揚帆遠洋!每日更新野菜幾種野菜,歡迎關注!說到野菜,相信大部分年輕人都不認識哪些是野菜。如果不認識看到了也不能亂吃,因為有些野菜葉子可以吃,但是果實卻是有毒,就比如我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野菜它的果實和根就有毒。喜歡吃野菜的朋友可要注意了,千萬不要誤食。這種野菜叫美洲商陸,全國各地都有分布,算是最普遍的一種野菜了。
  • 「善食坊」春天的野菜,怎麼吃更安全?
    春天的野菜,怎麼吃更安全?春天萬物復甦,正是吃野菜的最好季節,不少市民在踏青賞景的同時會挖一把野菜嘗鮮。可是您知道嗎?部分野菜含有可導致過敏的物質,特殊體質的人食用後易引起過敏反應。那麼,怎樣吃野菜才安全又健康呢?
  • 春暖花開,在地裡摘野菜,你準備好了嗎?
    開車去挖野菜,想想這種繪畫風格,有一些拉風。然而令她失望的是,由於我的健康,我不能學開車,有空的時候我們騎電動自行車去挖野菜吧。有很多種野菜,我最熟悉的野生蔬菜是馬齒莧,在我們當地叫馬蜂,我對他很熟悉,因為小時候在家裡養了一頭豬,我每天的任務是在地裡挖出馬蜂蔬菜,將在一起切碎並與玉米糊和麵條湯混合,製成我們家小黑豬脂肪。
  • 城管勸阻奧森公園挖野菜「大軍」,今春已發現20餘起
    在奧森公園北園的一片綠地內,執法人員發現兩名遊客拿著小鏟子正在挖野菜,當即勸阻。記者注意到,遊客手裡拎著滿滿一兜剛挖的蒲公英,稱「打算拿回去泡水喝」。奧運村城管執法隊副隊長王朔介紹,「公園灌溉用的是中水,平時還噴灑農藥,這種野菜不能吃。同時,這種挖野菜的行為還破壞了公園的植被環境。」
  • 冬天到了,農村的田間地頭都有哪些野菜?這幾種野菜,你可能吃過
    野菜多是指的非人工種植的、可食用的葉類植物,大家熟悉的馬齒莧、蒲公英、薺菜、苦菜和蕨菜等都是常見的野菜。野菜無需種植成本,又有採摘的樂趣,還能夠豐富飲食口味;長期以來,大家都對野菜有著別樣的情懷。那麼現在農村的田間地頭都都有哪些野菜呢?
  • 一種好野菜,就叫茵陳草,做菜太好吃,給肉都不換,再不挖就老了
    野地一種茵陳草,酷似艾草,採摘期很短,特別好吃,遇到別錯過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鄉下很多的農家樂或者飯店都沒有開門,以前這個季節我最喜歡都是鄉下農家樂,自己採摘一點野菜,做成佳餚,分享給朋友吃,最近農家樂陸陸續續開門了,我也第一時間,趕緊去鄉下採摘野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