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浦納稅冠軍達爾威涉傳銷 披著微商馬甲拉人頭?

2021-01-19 網信視點

(圖片來源:網絡)


近日,張庭、林瑞陽夫婦旗下公司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達爾威」)陷入涉嫌傳銷風波。媒體報導指出,該公司產品銷售雖然以微商的形式,但其採取多層級銷售代理模式與差額提成的獎勵模式,級別越高獎勵越多;且其代理可以發展下線、組建團隊,疑似拉人頭,種種現象表明上海達爾威涉嫌傳銷。


上海達爾威旗下主推產品TST庭秘密系列還曾多次被曝出「爛臉」事件,近年來遭到多位消費者投訴。有消費者稱連續使用TST三個月後「慘遭毀容」,醫院診斷為皮膚過敏發炎,但上海達爾威卻聲稱是在排毒。還有多位消費者指證使用TST產品後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臉上出現硬疙瘩、痘痘等不正常症狀。


令人不解的是,這樣一家多次深陷負面風波的微商企業,2018年納稅額卻超越中通、申通、韻達這三家熱門快遞公司,一躍成為上海青浦區的納稅冠軍。1月24日,上海市青浦區官方微信公眾號「綠色青浦」發布的消息顯示,上海達爾威獲「2018年度上海市青浦區百強優秀企業」稱號,並成為「2018年度納稅最高獎」得主。據媒體報導,上海達爾威代理稱,公司2018年度繳稅總額高達96億元新臺幣(約21億元人民幣)。


據悉,上海達爾威成立於2013年6月,是由林瑞陽(本名林吉榮)、張庭(本名張淑琴)夫婦發起設立的護膚品品牌公司,從事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旗下主要產品為TST庭秘密系列護膚品。


針對上海達爾威涉嫌傳銷、TST產品致使消費者「爛臉」的報導,中國經濟網記者致電上海達爾威客服電話,但該電話無人工接聽;隨後中國經濟網記者通過天眼查查詢到上海達爾威電子郵箱,並發郵件至該郵箱表明採訪意願,截至發稿記者仍未收到回復。


網紅產品TST庭秘密多次被曝「爛臉」

投訴事件頻發


上海達爾威主推產品是TST庭秘密,據其官網介紹,TST庭秘密由林瑞陽於1996年創立,其前身是臺灣知名品牌la fee,TST主打產品為活酵母系列護膚品。


TST在產品宣傳中邀請諸多明星站臺,其官網上充斥著「明星股東」、「眾多明星聯袂推薦」、「明星御用面膜」等宣傳用語。除了張庭和林瑞陽夫婦不遺餘力的宣傳以外,作為上海達爾威董事的陶虹及其丈夫徐崢也多次為TST打廣告,而趙薇、範冰冰、劉濤、曹格等多位明星都曾在個人微博宣傳TST產品,林志玲也曾為TST產品代言。


這樣一款由「明星」護航的熱門產品,又被貼上「活酵母」、「永葆青春」等誘人標籤,TST產品很快在女性群體中打開市場,這也為上海達爾威獲得「2018年度納稅最高獎」奠定了基礎。然而,TST產品效果究竟如何、是否如宣傳所言能夠「凍齡」呢?


事實上,早在2016年,TST產品就發生過一起較為嚴重的客戶投訴事件。據新京報報導,微博名為「快樂的周丫丫」的網友發文稱,自己連續使用TST三個月後「慘遭毀容」,醫院診斷為皮膚過敏發炎,但上海達爾威聲稱是在排毒。此後,上海達爾威單方面公告稱該網友皮膚已經恢復健康美麗,但隨後該網友反駁稱自己的皮膚並沒有完全康復,並且正在醫生的指導下修復,與TST無關,上海達爾威偷拍了自己照片,未經授權發布。


在這一事件曝光後,陸續又有更多消費者站出來指證使用TST產品後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臉上出現硬疙瘩、痘痘等不正常症狀。


對此,張庭不得不出面回應,她表示,TST產品依法合規三證齊全,且有專業的第三方檢驗檢疫機構做衛生安全性試驗。每個用戶的膚質不同,所以會對化妝品產生不同反應,將會繼續聯繫消費者解決此事。


不過,當時《消費者報導》指出,上海達爾威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的43款產品,共有30款產品標記著「未備案」,未備案的30款產品中有13款在正常售賣中,另外還有31款產品標記著「責令改正」。


據悉,目前TST的在售產品基本都獲得了備案,不過部分產品的備案信息仍然存在「責令改正」的記錄。澎湃新聞報導稱,截至1月30日,TST臻妍晶瑩精華液、TST臻妍密集修護精粹霜、TST臻妍晶瑩潔面乳、TST臻妍晶瑩蜜潤霜等多款產品的記錄顯示,監管部門在去年9月26日對生產企業「上海茵派化妝品有限公司」進行了備案後檢查,檢查結果為責令改正,原因是產品安全技術相關資料不全。對此,TST官網解釋,責令整改是因為生產企業廠址變更所致。


知乎上一位美妝代購表示,TST產品的成本極低,其曬出的圖片顯示,天貓旗艦店售賣298元的活酵母面膜,拿貨價為14元。雖然該言論的真實性無從考據,但TST產品確實存在諸多問題。值得注意的是,部分TST產品利用外文包裝誤導消費者,其瓶身寫滿英文、西班牙文等冒充海外產品,但拼寫錯誤百出。如一款面膜的第一大配料「水」,西班牙語是aqua,但被寫成了aqu,說明書也是各種語法錯誤不斷。


達爾威代理拉下線、差額提成模式涉傳銷


不僅主打產品問題百出,上海達爾威的營銷模式也存在隱患,該公司的產品銷售雖然是以微商的形式,但其多個級別的銷售方式以及代理可發展下線、差額提成的獎勵模式等都涉嫌傳銷,而中國經濟網記者注意到,達爾威及林瑞陽夫婦相關的公司並不在商務部頒發直銷牌照的企業之列。


TST官網顯示,與普通微商囤貨壓力大投資大的弊端相比,TST的代理模式更為吸引人,首先是「零」成本投入、無需囤貨;其次,TST的代理只要加入就是總代,有嚴謹的價格管控制度。也就是說,TST代理商只負責銷售產品,成交後由官方統一發貨,這種銷售模式導致交易集中於以微信等為代表的社交網絡,主要靠人際關係的傳播來發展新客源及維護回頭客。


據生活報報導,一位自稱是TST百萬公司董事長的劉某表示,TST代理是採取提成返點制,公司每月15號會將上個月的提成直接匯入代理的銀行帳號。新代理銷售額的15%為業績提成,即銷售100元提成15塊,如果在30天內代理業績累計滿2500元就會成為金卡代理。劉某稱其2015年10月加入TST成為代理,第一個月才980元,2016年4月1日她開始擔任TST百萬公司董事長。據她描述,2019年1月1日至30日一個月內,其收入有13萬,並稱自己加入TST三年一共賺了500萬元。但是,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及天眼查上均無法查詢到「TST百萬公司」。


還有消息稱,在近日上海達爾威舉辦的年會上,有包括微商及代理近500人出席,在年會現場,張庭和林瑞陽夫婦大方送「福利」,最高發出10個月的年終獎。


TST的加盟方式非常簡單,代理商可以網上直接申請,或添加客服微信、電話申請。據悉,TST代理可以發展下線、組建團隊。TST微信公眾號的一篇文章顯示,TST採用多層差額提成的獎勵模式,級別越高,獎勵也就越多。


以金卡代理為例,其工資由個人銷售提成與差額提成等組成。具體來看,金卡代理的個人銷售提成共分為7個級別,依據級別高低提成15%至32%不等,而級別高低則依據團隊業績劃分。此外,金卡代理擁有2%-17%的差額提成、4%-6%的自媒體獎金,金卡代理成為創始人後可擁有團隊所有人的4.5%管理獎金。


《禁止傳銷條例》規定:傳銷是指組織者或者經營者發展人員,通過對被發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或者要求被發展人員以交納一定費用為條件取得加入資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擾亂經濟秩序,影響社會穩定的行為。


融澤諮詢劉曉威稱,傳銷和直銷、微商的界限本來就非常模糊,遇到別有用心的就很難說了。微商有一個最大的特點,產品是熟人消費的圈層擴散,產品銷售建立在個人信任基礎上,加上化妝品並非功能性的理性消費,而是生活方式層面的感性消費,再與身邊朋友的信任基礎(微商特性)疊加,這也是TST品牌能夠銷量不減、屹立不倒的原因所在。


微商類傳銷質疑不斷

加強監管勢在必行


近年以來,藉助於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微商逐漸進入大眾視線,並隨著時間的推移加速膨脹。然而,在微商做的風生水起的同時,各種問題也暴露出來,一方面,三無產品充斥,退換售後沒有保障,危害消費者權益;另一方面,在微商瘋狂膨脹之際,類傳銷等質疑聲也紛至沓來,爭議不斷。


微商投資少、門檻低,只需要註冊微信帳號便能通過朋友圈發布產品,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會受經營者個人的道德水平與價值觀的影響,很多缺乏正確道德標準的不法商家能輕易混跡其中,為了達到盈利目的而以低廉的價格吸引消費者眼球,產品實際質量則良莠不齊。


在產品質量不好的情況下,很多不良商家為了出貨只能依賴虛假宣傳,朋友圈中隨處可見的廣告、成交記錄及反饋截圖都可以偽造,只要通過一些簡單軟體,就可以實現聊天截圖、訂單、發貨單在內的整個商品銷售過程以及用戶反饋的全面造假。在不了解這些內幕的情況下,很多消費者容易輕信商家,進而上當受騙。


而與京東、天貓等大型電商相比,微商在交易支付及退換貨售後服務等方面也沒有保障。大型電商在交易過程中一般採取第三方支付模式,在消費者確認收貨後錢款才會打入商家帳戶,但微商則主要依賴信任,錢款直接支付給商戶,當信任打破後極易導致錢貨兩空。大型電商通常制定有七天無理由退貨等售後條款,且繳納了相應的售後保證金,能夠較好的保障消費者權益。而微商則沒有相應的售後保障機制,當產品出現問題時,小問題拖延解決,大問題不予解決甚至拉黑,嚴重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微商的運營團隊也存在種種問題,依靠強大的社交功能,微商以所謂「親情推薦」、「有獎轉發」、分層代理等模式,迅速構建起線上營銷圈。商家以產品轉移為導向,推出不同級別的代理制度,但這種層層代理、囤貨以及高額返點等卻涉嫌傳銷。而大量產品積壓在各層代理手中,如果沒有嚴格的價格管控制度,各級代理拿貨成本不一,出貨價格自然無法統一,導致市場混亂,底層微商越做越難。


微商作為一種營銷方式必然有其存在的價值,但在實際發展中微商存在的種種問題已不容忽視,要想微商長久穩定發展,則勢必需要經過一場洗禮變革,將危害消費者權益、阻礙微商健康發展的不良商家及不良行為剷除,建立成熟的微商商業模式,使微商趨於品質化、規範化,更加適應時代的發展。


達爾威作為微商,卻出現代理發展下線,差額提成獎勵模式等現象,已涉嫌傳銷,而造成這一現象的首要原因是微商、代購等電商與傳銷界限模糊。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也正在積極探索並不斷加強對於微商、直銷等電子商務的管理。今年初,《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商務法》(以下簡稱「電商法」)正式實施,作為我國電子商務領域首部綜合性法律,該法將微商、代購等從業者都列為電子商務經營者並納入監管,規定微商及其他形式的網上銷售,必須要有營業執照;需依法納稅;向消費者發送廣告時,應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的有關規定。


電商法的實施直指微商等電商模式的軟肋,對代購、微商和電商從業者都有一定規範作用。不過,由於相關法律細則仍未出臺,電商從業者還有很多問題等待釐清並加強監管。


來源:中國經濟網

相關焦點

  • 曾經最大的微商團隊,涉傳銷被「一鍋端」,10萬人被騙100億?
    曾經最大的微商團隊,涉傳銷被「一鍋端」,10萬人被騙100億?提到微商,估計大家都不陌生,現在每個人的朋友圈裡基本上都有微商的存在。微商本身並不是一個貶義詞,很多人也通過做微商致富賺得盆滿缽滿。但是有部分微商平時的做法給不少人帶來了困擾,比如說每天都發很多的朋友圈和推送,甚至還會進行信息轟炸等等,這些做法都是比較不可取的,這類微商就很容易被大家拉黑。在很多人的朋友圈裡,可能就會有一些微商幾個月買房買車,買下高級寫字樓的宣傳,但是這類宣傳有的時候太過虛假,人們也就是看看而已,完全不會相信。
  • 茉特微商連載二:虛構公司實力 多級代理鼓勵拉人頭涉嫌傳銷
    上文中,清揚君提到茉特微商產品存在宣傳醫療、保健作用等虛假宣傳行為。實際上,茉特微商不僅在產品上進行虛假宣傳,在對公司背景上也是煞費苦心。 據了解,茉特微商有「茉特」和「即刻閃瘦」兩個品牌,茉特品牌隸屬於成都熙恩美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即刻閃瘦隸屬於四川嘉貝恩商貿有限公司。
  • 【合規寶財稅】微商如何規避傳銷風險,實現合法合規經營!
    近日,一家名叫上海達爾威的公司因為納稅21億元引發關注。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是娛樂明星張庭與林瑞陽夫婦二人,主要經營化妝品微商業務。此消息引發網友一片驚嘆,光是納稅就21億元,這家公司到底賺了多少錢?資料顯示,達爾威2017年納稅13億元,去年納稅21億元,增長60%多,假如公司業績和納稅額同步增長,意味著去年達爾威的收入和淨利潤大概是77億元和24億元。很多微商的營銷都是採用多層代理的模式,不同級別的代理享受不同的產品價格,級別越高折扣越大,發展更多的下級代理,就能夠享受越多的差價收入。
  • 明星夫妻張庭林瑞陽做微商一年納稅21億 現在要帶「TST」要上市了
    領取價值千元的團隊管理課件一份據天眼查信息顯示,達爾威是張庭夫婦創立的直銷護膚品牌「TST庭秘密」的母公司,公司成立於2013年,法人代表、總經理為林瑞陽(原名林吉榮),張庭(原名張淑琴)擔任董事長。在公司董事中,還有演員陶虹。
  • 最大微商涉傳銷被「一鍋端」,10萬人被騙100億?央媒曾「點名」
    其實隨著市場競爭愈演愈烈,很多化妝品品牌都有轉戰微商,而且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直至今天,微商越來越壯大,而且慢慢趨向於商業化。而同時微商平臺「爆雷」案可以說無處不在。但到目前為止,還有一些微商「爆雷」案存在於大家的記憶之中,比如摩能國際。之所以會存在於腦海之中,是因為它不是一個「小角色」,而是在業界有一定的「地位」,被外界稱為「第一微商」群體。
  • 凱思黎微商被曝虛假品牌背景 核心經營思想被質疑「拉人頭裂變」
    來源:中國質量萬裡行 作者:東方夏 雷玄   近日,有消費者李小姐(化名)向記者爆料,稱凱思黎(北京)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思黎微商」)虛構品牌背景、產品涉嫌虛假宣傳,五級代理制度變相拉人頭涉嫌傳銷。
  • 最大微商集團摩能國際因涉嫌傳銷被「剷除」!這種形式微商要遠離
    微商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嶄新的商業模式,在移動網際網路崛起的當下,藉助社交軟體,以社交為紐帶展開的新商業。這一模式剛剛興起之時,初代微商不少人都賺到了第一桶金。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微商所售產品質量良莠不齊,消費者的權益在這一模式之下很難得到更好的保障,打擦邊球的微商更不在少數。
  • 微商「TST庭秘密」最大股東上海廣鵬公司股權被法院凍結
    但是最近幾年,她的身份發生了轉變,取而代之的是TST創始人、微商「教母」、納稅大戶。。。。。。而經過6月10號的抖音直播之後,她又多了一個身份—帶貨女王。但據相關人士透漏,TST有1100萬微商代理,內部提前3天就開始購買,直播間更像是交易窗口。
  • 神首集團微商被質疑涉嫌傳銷 大量代理大呼被騙
    主要瞄準大學生和寶媽群體,以人拉人或加好友送「小禮品」的方式迅速加人,包裝高大上的朋友圈通過發布炫富、心靈雞湯等內容來「誘惑」大學生和寶媽們,利用她們想要「快速賺錢」或「閒來無事,找個事情做做」的心理,製造「跟著神首做微商能『躺賺』」的假象,最終發展她們成為神首集團的微商代理。
  • 魔介微商連載一:魔介被指涉嫌傳銷 還值得做嗎?
    近日,有網友向清揚君諮詢魔介微商是否能做。清揚君查詢發現,有媒體報導:「魔介」被人實名舉報涉嫌傳銷,相關涉傳證據已經提交給相關監管部門。舉報人稱,已向監管部門提供了「魔介」涉嫌傳銷的直接證據,包括門檻政策、返利政策、計酬制度等。
  • 【暖心】達爾威捐款2000萬!抗擊疫情,青浦慈善捐贈通道正式開啟!#...
    【暖心】達爾威捐款2000萬!抗擊疫情,青浦慈善捐贈通道正式開啟!今天,落戶上海青浦的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林瑞陽和張庭,代表公司向上海市紅十字會人道救助基金捐款人民幣2000萬元,用於此次疫情防控。為進一步暢通愛心渠道,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上海市慈善基金會·青浦,即日起開啟專項捐贈通道,所募善款善物將全部用於新型冠狀病毒防控相關工作。
  • 凱兒得樂層級代理或涉嫌變相傳銷,律師建議加快微商立法
    近年來,愈來愈多的人湧進了微商代理的自主創業浪潮。新京報記者以諮詢加盟為由,從該公司總部招商部一位工作人員處獲悉,該公司目前有四級代理,為會員、VIP會員、一級代理商、首席代理商,分別有不同的投資門檻和保證金。
  • 產品曾被檢出糖皮脂素 金歐萊微商多級代理涉嫌傳銷
    上文中我們了解到,金歐萊微商註冊的名為「金歐萊」的微信公眾號上,存在諸多對產品的虛假宣傳。本文我們繼續深入了解金歐萊微商。據了解,金歐萊品牌隸屬於上海金歐萊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歐萊微商」)。那麼金歐萊微商有自己標榜的那麼好嗎?金歐萊微商的業績真的是靠產品品質嗎?在查詢金歐萊微商的時候,清揚君發現,就在上個月(2020年11月9日),金歐萊微商被申請強制執行15萬多。
  • 袋鼠媽媽連載二:龔文祥賜予「微商送房第一人」 愛你瘦涉嫌傳銷
    在查詢微商愛你瘦的相關材料時,清揚君發現,自稱「微商教父」的龔文祥竟然還給愛你瘦微商站過臺,還賜予愛你瘦創始人徐小建「微商送房第一人」稱號。據公開報導,在2019年龔文祥舉辦的第六屆818中國微商論壇大會上,愛你瘦在微商品牌中脫穎而出,榮獲「微商新銳品牌10強」。
  • 網紅直播帶貨會不會像微商一樣曇花一現然後死不瞑目?
    2「直播帶貨」不像微商那樣「財務不合規,制度不合法」微商不被「大家長」認可說到底還是自己本身的毛病——基因不好。自打微商長成,初具規模之後,偷稅漏稅與涉傳就是兩大死穴。而且微商是靠多層級分利的,細究一些特質又總感覺與傳銷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一直身份曖昧的游離在傳銷邊緣。曾經這個行業最大的公司之一「摩能」也頂過這個雷。網紅直播帶貨就完全不一樣,目前它們幾乎所有的流水成交都是在天貓、淘寶、或者有贊這一類品控體系、監管體系等各方面都比較成熟的第三方銷售平臺上完成,流水清晰,納稅光榮。
  • 傳奇今生微商被曝涉嫌傳銷 有代理商妻離子散
    除了各大品牌跨界進入彩妝行業為,個別微商企業也開始調整營銷策略,主攻唇膏。有多個化妝品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知名微商品牌傳奇今生就靠一款「傳奇今生紅櫻桃唇膏」創造了無數個奇蹟,2018年做到了每秒銷售一支口紅。記者根據他們口述內容,總結如下:1、出身高貴紅櫻桃健康唇膏於1958年誕生於法國傳奇今生公司,在當時屬於高檔化妝品,一直受到用戶的追捧。
  • 新瓶裝舊酒 GSC環保幣「拉人頭」涉嫌傳銷
    「拉人頭」 引傳銷爭議為招攬投資人,該平臺採用了「拉人頭」分級模式。「GSC環保幣」設置了頂級「大咖」權限,在各大社群中,終極服務商成為了小白投資者爭相追捧的對象,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GSC環保幣」的服務商可享受應用場景服務獨享、買幣省手續費等多項權益。
  • 拉人頭、無限層級、躺賺佣金:好省APP如何讓你掉進網絡傳銷陷阱
    昨天,虎嗅轉載了一篇《微商大軍搶佔京東》,迅速引起了網友圍觀。裡面描述了一家,名為「芬香」的社交電商,跟京東深度綁定,利用多級分銷的方式,從中抽取佣金。文中表示,如此做法很可能涉嫌傳銷。但小編發現,如今網際網路上,類似「芬香」涉嫌傳銷的社交電商,其實不在少數。今天咱們講的這家名為「好省」的APP,更是宣傳阿里投資,無限層級。
  • 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疑似失聯:產品涉嫌造假,經營模式形似傳銷
    來源:網易新聞 作者:鞭牛士鞭牛士 3月24日消息,近日,有業內人士對鞭牛士透露,知名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蓮若疑似失聯。該公司此前曾被爆出涉嫌產品造假、虛假宣傳、傳銷等法律問題。感覺做這個微商就是和傳銷一樣,讓我拉下家,然後我就決定不做了。」  記者搜索發現,網上確實有不少圖片生成器,可以隨意製作微信、支付寶聊天記錄、轉帳頁面、微信紅包等各類圖片,5分鐘就能製作一張以假亂真的交易記錄,造假完全不需成本。
  • 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疑似失聯產品涉嫌造假,經營模式形似傳銷
    近日,有業內人士對鞭牛士透露,知名微商品牌「歐束」創始人蓮若疑似失聯。該公司此前曾被爆出涉嫌產品造假、虛假宣傳、傳銷等法律問題。企查查數據顯示,廣州歐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主要從事化妝品研發、生產、銷售經營,公司法定代表人韓藝,自然人股東和歐束品牌創始人為宋維樵,註冊資本3000萬元,無實繳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