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商業社會裡,如果想知道哪個行業火爆就去看看自媒體哪裡集中,跟著這幫勤勞的小蜜蜂,你就知道什麼叫做「真香」。反之,媒體的缺席,自媒體的大批離去,就說明這個行業已經失去討論價值,比如如今的微商。
百度新聞現在每天至少有100條以上關於網紅直播帶貨的報導更新,直播帶貨一火,全世界都在往裡面撲,媒體的湧入只是表象,特別是這個後疫情時期,苦不堪言的商家恨不得馬上開闢網紅帶貨渠道,保潔阿姨都能燃起帶貨網紅夢,明星、學者、企業家更是紛紛擼起袖子加油帶,資本也如聞到了腥味兒的貓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這個架勢像極了2014年中的微商,被全社會過度關注,成為現象級話題。於是不禁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現在這個所謂的直播電商,它會不會如微商一樣,曇花一現之後就死不瞑目了呢?」
作為持續關注電商、微商、社交電商平臺、社群拼團與網紅直播帶貨這些社交電商領域的資深媒體,社交電商傳媒今天就與大家一起扒一扒「直播電商」是否值得被看好,它會不會重蹈微商的覆轍呢?
1
對於「直播帶貨」與「微商」,官方態度截然不同
受疫情影響,直播帶貨的行業範疇在擴大,甚至不再是單純的企業、明星、網紅的個人行為,到目前為止越來越多的官方也開始參與其中,從政府喉舌「央視Boys」的集體出道到各地方 省長、市長、縣長、局長紛紛為各地農特產代言直播,這些動作不但表明了官方對「直播電商」這一產業的態度,而且官方的出面推動了產品供應鏈品質與服務的優化,消費者會有更多對比與意識,不規範的直播帶貨會逐漸失去市場,倒逼行業格局重塑。
反觀微商,從一出生起就是個野孩子,屬於有娘養沒爹罩,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那種,一路走來自生自滅從來沒被官方認可過身份,雖然有錢但從來上不了臺面沒啥地位。以至於一些微商企業四處搬家,走到哪個地方都是被首當其衝的抓典型:被查、被罰、被抓,猶如過街老鼠般惶惶不可終日。這會兒想想都讓人覺得挺心酸的。
2
「直播帶貨」不像微商那樣「財務不合規,制度不合法」
微商不被「大家長」認可說到底還是自己本身的毛病——基因不好。自打微商長成,初具規模之後,偷稅漏稅與涉傳就是兩大死穴。在微商來說,它們早期的紅利除了市場增量的紅利以外,最主要還有監管不明確未繳納的稅費。因為相比傳統電商,社交電商通過社交關係進行銷售,有熟人作背書,消費者幾乎從不索要發票,流水幾乎全靠微信轉帳,逃稅更是一種普遍現象。之前常常聽業內說某某品牌起盤多少多少億,月流水多少多少億,但從來沒聽說哪個品牌宣稱自己納稅突破多少多少千萬或億元。不客氣地說,稅收逃免才是微商行業的最大利潤來源。而且微商是靠多層級分利的,細究一些特質又總感覺與傳銷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一直身份曖昧的游離在傳銷邊緣。曾經這個行業最大的公司之一「摩能」也頂過這個雷。
網紅直播帶貨就完全不一樣,目前它們幾乎所有的流水成交都是在天貓、淘寶、或者有贊這一類品控體系、監管體系等各方面都比較成熟的第三方銷售平臺上完成,流水清晰,納稅光榮。而且完全不涉及任何的層級制度,一出生就身世清白毫無汙點。
3
微商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錢,必將被產業升級所淘汰
微商的傳播是私域的閉環式傳播,你是沒辦法去比價的,本來網絡營銷相對於傳統產業鏈的最大優勢就是越過過多的中間商達到C端,由於微商制度的問題,這種層層分利一點兒沒少反而更多了,消費者沒法拿到真正有性價比的產品。這也導致了大部分微商產品都是些低成本的廉價貨卻以暴利的售價賣給終端消費者。
網紅直播帶貨卻完全不同,它是公域傳播與交易,消費者可以全網比價。也是因為如此很多網紅會去為粉絲爭取「全網最低價」。這個模式是會讓消費者真正受益的。微商的這種模式違背了網絡信息傳播的本質必然被產業升級所淘汰,而網紅帶貨不但讓產品藉助網絡以更短路徑和更優惠的價格到達消費者手上,而且通過直播中的互動推薦還讓這個過程變得更生動與立體,它是有自己不可取代的優勢的。
4
網紅直播帶貨面對的是消費需求,而微商品牌要滿足的是夢想兌現
微商之所以讓少數人迅速暴富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它更熱衷於拉人頭批發壓貨而不是零售動銷。就是大量的產品不斷壓在渠道上,並沒有被消費者消費掉。只賣夢想不賣產品,人人可經商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各種草根逆襲的「夢想售賣」吸引了大量渴求一夜致富的人衝進微商,甚至不顧自身財力狀況,借錢刷信用卡去囤貨做代理,而當他們發現不但不能一夜致富反而血本無歸時,他們就反過來渴求品牌一夜暴斃了!而那些經營的相對不錯的微商品牌卻也因為滿足不了大代理們日漸豐滿的欲望而四面楚歌。
這方面網紅直播帶貨也不一樣,它從一開始所面對與服務的就是真正的C端消費者。他們的所有需求就是有品質的消費。只要產品體驗好,性價比高,你就滿足了對他們的所有承諾兌現,可能還能得個好評點讚,不存在任何隱形矛盾的積累。
5
微商名聲不好口碑也差,「網紅產品」可是被追捧的
一個行業未來能走多遠,我們也要了解下一種叫「社會口碑」的東西,如果一件事被全社會詬病,說它有好的發展,打死也不信。僅從一點即可看出。說起「網紅產品」你腦袋裡理解的是熱銷,說起「網紅」你想到的是美女。可是說起「微商產品」那就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而且你可能一直不好意思說你自己做「微商」,怕被親戚朋友集體歧視拉黑。
俗話說得好,面子是別人給的,臉是自己掙的。微商之所以這些年被外界所看不起,其實是業內自己把自己名聲玩壞了。拉人頭搞老鼠會、假冒偽劣坑害消費者、售後服務沒有保證等這些不法行為,才是微商行業被社會汙名化的根源。
而目前無論從網紅直播帶貨的產品價格、品質還是退貨售後等方面來看,網紅直播帶貨還沒有太嚴重的汙點和整體的問題。
種種跡象表明「網紅直播」更像一種產業優化與新零售的體驗升級。而微商就是社交新零售發展初期缺少監管的草莽式兵荒馬亂。目前看來,它們相似的地方僅僅是任何一個新生產業都會有的紅利期火爆現象,細細推究,它們的各個維度都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更是很難有相同的終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