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直播帶貨會不會像微商一樣曇花一現然後死不瞑目?

2020-12-17 方雨007

在這個商業社會裡,如果想知道哪個行業火爆就去看看自媒體哪裡集中,跟著這幫勤勞的小蜜蜂,你就知道什麼叫做「真香」。反之,媒體的缺席,自媒體的大批離去,就說明這個行業已經失去討論價值,比如如今的微商。

百度新聞現在每天至少有100條以上關於網紅直播帶貨的報導更新,直播帶貨一火,全世界都在往裡面撲,媒體的湧入只是表象,特別是這個後疫情時期,苦不堪言的商家恨不得馬上開闢網紅帶貨渠道,保潔阿姨都能燃起帶貨網紅夢,明星、學者、企業家更是紛紛擼起袖子加油帶,資本也如聞到了腥味兒的貓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這個架勢像極了2014年中的微商,被全社會過度關注,成為現象級話題。於是不禁有人會有這樣的疑問:「現在這個所謂的直播電商,它會不會如微商一樣,曇花一現之後就死不瞑目了呢?」

作為持續關注電商、微商、社交電商平臺、社群拼團與網紅直播帶貨這些社交電商領域的資深媒體,社交電商傳媒今天就與大家一起扒一扒「直播電商」是否值得被看好,它會不會重蹈微商的覆轍呢?

1

對於「直播帶貨」與「微商」,官方態度截然不同

受疫情影響,直播帶貨的行業範疇在擴大,甚至不再是單純的企業、明星、網紅的個人行為,到目前為止越來越多的官方也開始參與其中,從政府喉舌「央視Boys」的集體出道到各地方 省長、市長、縣長、局長紛紛為各地農特產代言直播,這些動作不但表明了官方對「直播電商」這一產業的態度,而且官方的出面推動了產品供應鏈品質與服務的優化,消費者會有更多對比與意識,不規範的直播帶貨會逐漸失去市場,倒逼行業格局重塑。

反觀微商,從一出生起就是個野孩子,屬於有娘養沒爹罩,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那種,一路走來自生自滅從來沒被官方認可過身份,雖然有錢但從來上不了臺面沒啥地位。以至於一些微商企業四處搬家,走到哪個地方都是被首當其衝的抓典型:被查、被罰、被抓,猶如過街老鼠般惶惶不可終日。這會兒想想都讓人覺得挺心酸的。

2

「直播帶貨」不像微商那樣「財務不合規,制度不合法」

微商不被「大家長」認可說到底還是自己本身的毛病——基因不好。自打微商長成,初具規模之後,偷稅漏稅與涉傳就是兩大死穴。在微商來說,它們早期的紅利除了市場增量的紅利以外,最主要還有監管不明確未繳納的稅費。因為相比傳統電商,社交電商通過社交關係進行銷售,有熟人作背書,消費者幾乎從不索要發票,流水幾乎全靠微信轉帳,逃稅更是一種普遍現象。之前常常聽業內說某某品牌起盤多少多少億,月流水多少多少億,但從來沒聽說哪個品牌宣稱自己納稅突破多少多少千萬或億元。不客氣地說,稅收逃免才是微商行業的最大利潤來源。而且微商是靠多層級分利的,細究一些特質又總感覺與傳銷有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一直身份曖昧的游離在傳銷邊緣。曾經這個行業最大的公司之一「摩能」也頂過這個雷。

網紅直播帶貨就完全不一樣,目前它們幾乎所有的流水成交都是在天貓、淘寶、或者有贊這一類品控體系、監管體系等各方面都比較成熟的第三方銷售平臺上完成,流水清晰,納稅光榮。而且完全不涉及任何的層級制度,一出生就身世清白毫無汙點。

3

微商賺的是信息不對稱的錢,必將被產業升級所淘汰

微商的傳播是私域的閉環式傳播,你是沒辦法去比價的,本來網絡營銷相對於傳統產業鏈的最大優勢就是越過過多的中間商達到C端,由於微商制度的問題,這種層層分利一點兒沒少反而更多了,消費者沒法拿到真正有性價比的產品。這也導致了大部分微商產品都是些低成本的廉價貨卻以暴利的售價賣給終端消費者。

網紅直播帶貨卻完全不同,它是公域傳播與交易,消費者可以全網比價。也是因為如此很多網紅會去為粉絲爭取「全網最低價」。這個模式是會讓消費者真正受益的。微商的這種模式違背了網絡信息傳播的本質必然被產業升級所淘汰,而網紅帶貨不但讓產品藉助網絡以更短路徑和更優惠的價格到達消費者手上,而且通過直播中的互動推薦還讓這個過程變得更生動與立體,它是有自己不可取代的優勢的。

4

網紅直播帶貨面對的是消費需求,而微商品牌要滿足的是夢想兌現

微商之所以讓少數人迅速暴富的一個根本原因是它更熱衷於拉人頭批發壓貨而不是零售動銷。就是大量的產品不斷壓在渠道上,並沒有被消費者消費掉。只賣夢想不賣產品,人人可經商本身就是個偽命題,各種草根逆襲的「夢想售賣」吸引了大量渴求一夜致富的人衝進微商,甚至不顧自身財力狀況,借錢刷信用卡去囤貨做代理,而當他們發現不但不能一夜致富反而血本無歸時,他們就反過來渴求品牌一夜暴斃了!而那些經營的相對不錯的微商品牌卻也因為滿足不了大代理們日漸豐滿的欲望而四面楚歌。

這方面網紅直播帶貨也不一樣,它從一開始所面對與服務的就是真正的C端消費者。他們的所有需求就是有品質的消費。只要產品體驗好,性價比高,你就滿足了對他們的所有承諾兌現,可能還能得個好評點讚,不存在任何隱形矛盾的積累。

5

微商名聲不好口碑也差,「網紅產品」可是被追捧的

一個行業未來能走多遠,我們也要了解下一種叫「社會口碑」的東西,如果一件事被全社會詬病,說它有好的發展,打死也不信。僅從一點即可看出。說起「網紅產品」你腦袋裡理解的是熱銷,說起「網紅」你想到的是美女。可是說起「微商產品」那就是假冒偽劣的代名詞。而且你可能一直不好意思說你自己做「微商」,怕被親戚朋友集體歧視拉黑。

俗話說得好,面子是別人給的,臉是自己掙的。微商之所以這些年被外界所看不起,其實是業內自己把自己名聲玩壞了。拉人頭搞老鼠、假冒偽劣坑害消費者、售後服務沒有保證等這些不法行為,才是微商行業被社會汙名化的根源。

而目前無論從網紅直播帶貨的產品價格、品質還是退貨售後等方面來看,網紅直播帶貨還沒有太嚴重的汙點和整體的問題。

種種跡象表明「網紅直播」更像一種產業優化與新零售的體驗升級。而微商就是社交新零售發展初期缺少監管的草莽式兵荒馬亂。目前看來,它們相似的地方僅僅是任何一個新生產業都會有的紅利期火爆現象,細細推究,它們的各個維度都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更是很難有相同的終點的。

相關焦點

  • 網紅DC減肥藥涉毒 微商瘋狂推薦直播平臺主播帶貨
    首頁 > 動態 > 關鍵詞 > 網紅最新資訊 > 正文 網紅DC減肥藥涉毒 微商瘋狂推薦直播平臺主播帶貨
  • 微博小店在哪 微商帶貨博主怎麼做
    微商帶貨博主怎麼做呢,把產品通過鏡頭給用戶來看,並且讓用戶產生購買就是直播的本質。直播為什麼能賣貨?是因為直播提供了比平臺更為豐富的商品展示形式,配合主播的精彩解說,當然轉化率要好很多。 微商帶貨博主怎麼做呢,把產品通過鏡頭給用戶來看,並且讓用戶產生購買就是直播的本質。直播為什麼能賣貨?
  • 超級對線直播節目:網紅電商,消費者買了便宜貨還是交了智商稅
    2020 年,由於疫情的影響,網紅帶貨現象更是如火如荼,隨著羅永浩、吳曉波等等網絡大V以及眾多娛樂明星的加入,直播帶貨讓眾多商家認識到,網紅電商是一個重要的銷售渠道。然而越來越多的人湧入這一領域,難免也會出現魚龍混珠的現象,隨之而來的,便是直播帶貨翻車事件頻發,各級網紅帶貨數額出現下滑,於是引來「薇婭們到底會不會是曇花一現」的質疑。
  • 線上線下生意兩重天 直播帶貨會曇花一現嗎
    也有不少人懷疑,當疫情過去,生意場上,直播帶貨的「狂熱」,會成為曇花一現嗎?長沙電商協會秘書長王英平認為,隨著5G技術逐步推廣,物流網絡日益完善,以及用戶消費觀念和習慣的變化,直播帶貨,原本就是商家順應新時代消費方式變革的大趨勢,也將在未來成為人們的一種主流生活方式。在李佳琦、薇婭等網紅主播的賣力吆喝下,2019年成為「電商直播元年」。王英平說,從去年開始,已經有不少具備前瞻眼光的線下商家開始陸續布局線上直播,但進程緩慢。
  • 體育直播帶貨:曇花一現還是未來常態?
    體育網紅直播帶貨據氪體此前報導,近兩年諸多運動網紅、籃球達人們,紛紛投身直播帶貨的大潮。譬如「軍哥」黃宇軍、「頭盔哥」郝天佶以及「籃球少女」哎呦薇等人,店鋪中擺滿了各類籃球、球衣以及運動裝備,憑藉快手、抖音等短視頻平臺與直播帶來了巨大粉絲量和流量,創造了巨大價值。從他們的門店來看,售賣的更多是籃球、運動配件等產品。
  • 「網紅帶貨」「直播」用英文怎麼說?
    「直播帶貨」可以說是現今中國備受關注又極具發展潛力的新興行業。因為疫情,大家把注意力、購買力都轉移到了線上,像李佳琦和薇婭這樣直播界的「金字種草機」更是頻上熱搜。如此熱度,甚至衝出國門,引來了外媒的關注。
  • 直播帶貨的迷惘與救贖
    不過當我們笑著說著以前的古人怎麼這麼蠢,沒有判斷就什麼都學,卻驚訝的發現,如今不也是越來越多的明星、網紅學者那些「前輩」們,有樣學樣的模仿人家去搞直播帶貨,卻在最近集中爆發了一系列翻車事件被人詬病,不覺讓人感嘆,這有些歷史啊,難免是會重複的。
  • 「明辨」直播帶貨要分三六九 不是所有的直播帶貨都有價值
    家電這樣技術含量較高,相對價值大,專業性強的產品,直播帶貨還是要讓懂產品的企業自己的高管來實施,這樣或許要比那些網紅、明星、大咖們的帶貨更具有現實意義!正如吃瓜群眾留言所說,「這些直播帶貨的亂象,是時候整治了,不但商家受傷,消費者也會被矇騙,錢都流到這些明星、所謂大V跟平臺的手中了!」其實,這只是冰山一角!據了解這一行的專業人士所說,類似像李立這樣被楊坤和第三方公司所坑的多了去了。絕大多數人因為做直播帶貨也是抱著試試看的心理。
  • 2020年,短視頻/網紅直播帶貨的機會有哪些?
    顯然,2020年是社交新零售,大家都看好:直播帶貨和短視頻直播。過去的2019年,最賺錢的居然是網紅2019年,李佳琦賺了2億,李子柒年賺1.5億,快手辛巴帶貨破110億……淘寶薇婭紐西蘭溯源直播,引導成交達1.34億,李佳琦最近又因5秒賣掉10萬包火腿登上熱搜。
  • 2020杭州網紅電商直播帶貨展暨電商產業展
    原標題:2020杭州網紅電商直播帶貨展暨電商產業展2020年杭州直播電商及網紅產品博覽會時間:2020年7月29-31地址: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奔競大道353號)主辦單位:杭州市電子商務協會杭州市電子商務促進會上海吉炎展覽服務有限公司
  • 帶貨必看|網紅主播心理學101
    從薇婭、李佳琦到羅永浩、「劉一刀」,從央視主播到市長縣長,直播電商已然成為近期最為熱烈的風口。一種新的內容形態的流行,背後總是對受眾心理需求的精準叩擊。內容產品如何才能像直播帶貨一樣佔領消費者心智?本周,『八號橋智造局』將以受眾的消費心理為切口,與大家探討內容創作中的帶貨策略。
  • 擁抱網紅經濟、直播帶貨!
    當網絡達人變身線上營業員帶貨時,其線下資源配置就變得很關鍵,誰離貨近,誰能拿到一手貨源,就能更好地獲得關注度。而46個專業市場形成的完備產品供應鏈,也正是大瀝引以為傲的一個資本。這樣的雄厚實力,無疑是滋養「網紅經濟」的重要養分。然而,並非貨源充足,就一定能夠成為網紅及其機構健康成長的「土壤」。作為以粉絲量為「帶貨」優勢的網紅,誠信和口碑也十分重要。
  • 萬字揭秘:網紅直播帶貨背後的賺錢秘密!巨頭、玩家、套路……
    而這篇文章,就是基於我在快手負責快接單業務和直播電商創業以來的一些思考和認知,在歸納總結後關於直播帶貨的前世今生、直播帶貨模式的演化、直播 帶貨各階段的運作邏輯、以及對未來演進的一些判斷。同時,文章也探討了直播帶貨的底層邏輯是什麼?直播間下單的原因是物美價廉還是粉絲效應?全網最低價模 式下的直播帶貨能走多遠?直播帶貨的終局又是什麼,是網紅模式還是去網紅化?等一些熱點問題。
  • 全民直播帶貨的十字路口
    直播帶貨是疫情特殊情況下的曇花一現還是會就此成為市場的主力軍?直播帶貨的未來會何去何從?如果不是因為疫情,人們尤其是一二線城市的中青年們,不會有這麼多時間端著手機看直播下單。一些人也不屑於去網紅的直播間買東西。
  • 網紅帶貨正在迅速變質,原因如下
    直播平臺就更不在乎如何培養網紅了——只要參與帶貨的主播基數足夠大,總能誕生幾個頭部網紅。3、網紅帶貨的「馬太效應」是不可逆轉的,而且集中速度很快。在淘寶直播,新的頭部網紅幾乎不可能誕生了;在快手,電商主播野蠻生長的時代即將結束;在抖音,電商直播流量其實早已被少數網紅瓜分;在B站、西瓜、拼多多等新興平臺或許還有機會,但是時間窗口不會開的太長。
  • 對話「打假人」王海:直播帶貨造假,其實有五大套路
    他自稱,之所以關注直播帶貨領域的假品牌,是因為消費者投訴實在太多了,不得不關注。王海將直播帶貨虛假手段歸納為,虛假宣傳、虛假銷售、虛假衝突,刷單、虛假福利五大套路。其中,虛假宣傳是重災區。有業內人士評價,王海對直播帶貨領域的打架,有可能會成為這個領域的一個轉折點。除了辛巴、羅永浩這兩位社會公眾之外,整個直播帶貨領域都在王海的打假射程之內。
  • ​微商「巨頭」搶佔抖音,一場直播賣2.5億背後有何貓膩?
    比如我們熟知的快手頭部主播@辛巴 的妻子@初瑞雪 曾是中國最大的微商頭子之一,也是微商品牌 CBB 、ZUZU 的創始人。像大家網傳的「和歐巴馬合影」的宣傳背書套路,最早就是被她玩起來的。可以說,現在微商們已經正式吹響起了進軍直播帶貨的號角了。微商直播帶貨,路子有多野?那麼微商做直播帶貨,到底有哪些套路?他們又是如何做到堪比@李佳琦 、@薇婭 的戰績的?
  • 萬億直播幻象:聯想格力試水網紅帶貨 新風口亦是「皇帝新裝」?
    文/華夏商訓中國商界巨頭正在與網紅們一起高呼「歡迎來到直播時代」。是的,事情看上去比想像還要令人興奮。4月24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抖音開始了她的直播帶貨首秀。相關數據顯示,她首秀當晚累計觀看431萬,在線人數峰值21.63萬,商品銷售額22.53萬元。無獨有偶。次日,聯想以中國區高管組團上直播的形式,出現在北京多處聯想旗下門店,通過直播形式在惠商小店、樂唄商城、天貓等直播平臺上,和用戶連線,作為聯想「錦鯉」為直播間的「老鐵」介紹產品、放送福利。
  • 「不講商德」的直播帶貨,勸你好自為之
    這時的馬保國似乎不是 「武者」,反而更像是一位演員,全網都在追捧他上演的荒誕鬧劇。可惜好景不長,這場譁眾取寵的鬧劇最終被打假浪潮所湮沒。再說直播帶貨。和馬老師境遇相同,幾位知名網紅同樣深陷關於打假的 「血雨腥風」之中,頭部主播們紛紛中招。從人稱 「快手一哥」的帶貨主播辛巴,到剛剛殺入直播圈不久的初代網紅羅永浩,都在這場風波中被 「拉下了水」。
  • 2020食餐會今日長沙開幕 首次打造網紅直播帶貨區
    食餐會已連續舉辦了四屆,今年是第五屆。相比較往年的食餐會,今年食餐會有哪些不一樣? 為網紅城市長沙的美食頒獎 9月17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各個展館的準備工作正在火熱進行。記者注意到,在各個展廳,一些活動現場已經布置好,座位已經擺放整齊,工作人員正在對大屏幕、音響等進行調試。這些區域,都是為了論壇而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