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講商德」的直播帶貨,勸你好自為之

2020-12-22 IT之家

要說年底網際網路最熱鬧的事兒,就是打假,「受害者」包括 「輸在擂臺,贏在網絡」的馬保國和被職業打假人盯上的直播帶貨。

先說馬保國。沒有真功夫的馬保國和他的鬼畜視頻、表情包和 「耗子尾汁」、「年輕人,你不講武德」、「 我大意了,沒有閃」等語錄梗在網上突如其來的火了。這時的馬保國似乎不是 「武者」,反而更像是一位演員,全網都在追捧他上演的荒誕鬧劇。可惜好景不長,這場譁眾取寵的鬧劇最終被打假浪潮所湮沒。

再說直播帶貨。和馬老師境遇相同,幾位知名網紅同樣深陷關於打假的 「血雨腥風」之中,頭部主播們紛紛中招。從人稱 「快手一哥」的帶貨主播辛巴,到剛剛殺入直播圈不久的初代網紅羅永浩,都在這場風波中被 「拉下了水」。其中,辛巴旗下團隊銷售的一款燕窩產品,被職業打假人王海指出燕窩含量極低、成本不足 1 元、與 「糖水」無異;羅永浩在直播間銷售的一款進口漱口水,也被王海盯上,受到了指控,羅永浩的 「交個朋友」直播間更是 「自爆」此前所售羊毛衫為假貨……

即將過去的 2020 年,是直播帶貨野蠻生長的一年,但行業火爆的背後也出現了虛假宣傳、售假等諸多問題。在黑貓投訴平臺,關於直播帶貨的投訴超過 500 條,而直播售假的投訴佔比超過五分之一,售假已經成為直播帶貨不可忽視的疑難雜症。

勢頭正猛的直播帶貨,究竟是如何一步步將自己 「作」成眾矢之的?

頭部主播頻頻 「翻車」 直播帶貨為何 「不講商德」?

除了辛巴和羅永浩,名人在直播間 「翻車」事件同樣屢見不鮮。

直播 「一姐」薇婭在一場直播帶貨活動中,把白金卡級別的 「浦發銀行薇婭聯名卡」當黑金卡推出,被質疑有虛假宣傳之嫌;

11 月 20 日,中消協發布《「雙 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其中便列舉了李佳琦直播間 「買完不讓換」以及李雪琴親歷的直播帶貨涉嫌機器刷量數據造假等案例,直播售出的產品質量和售後都存在問題,而帶貨數據刷量則是讓投了 「坑位費」的品牌商有苦難言;

網紅二驢和妻子平榮曾帶貨一款抗輻射酒被指誇大宣傳遭受質疑,打假人王海且表示會跟進此事,二驢隨後在直播間道歉承認誇大宣傳,表示會有賠償方案,並且還向打假人王海喊 「爸爸」求饒……

很多網紅在 「翻車」之後都表示,自己並不直接參與商品的銷售,僅僅負責推廣,但這並不能讓他們撇清自己的責任。以羅永浩假羊毛衫事件為例,最大的問題自然出在供貨商,但一句 「倉庫發錯貨」顯然是無法服眾的。發錯一兩件還情有可原,但兩萬多件貨都發錯了就很離譜。最重要的一點,無論是不是發錯貨都改變不了這是假貨的事實,如果說發錯了,那麼原本打算將假貨發到哪裡?

對很多網友而言,網紅直播帶貨 「翻車」已屬平常,也許看看熱鬧、調侃一下,事情就過去了。但對行業而言,直播帶貨作為一種口碑經濟,產品品質是其生命線,「翻車」事件屢屢發生,令人憂心。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今年發布的《直播電商購物消費者滿意度在線調查報告》,今年 「雙 11」期間,有關 「直播帶貨」類負面信息達 33.41 萬條,日均 1.24 萬條,「虛假宣傳」「誇大其詞」成為消費者吐槽高頻詞。

可以這麼說,馬保國在武術行業中不講武德,那麼虛假宣傳甚至售假的行為對於直播行業來說就是不講商德。

如何勸直播帶貨 「好自為之」?律師:明細責任劃分 購物時保留相關購物記錄

直播電商行業暴露出問題後,我們看到了涉事主體有諸如羅永浩、幸有志式的自罰三杯,但更多的則是投訴無路維權無門。

針對消費者直播間購物維權難的問題,新浪科技向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股權合伙人王貝貝律師進行諮詢。王貝貝律師表示,之所以消費者在直播間購物後維權難,是因為主播的責任承擔根據其身份不同而有所區別。目前的直播帶貨中,通常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在各個網店中由網店店主或網店的員工進行直播,對商品進行介紹推薦,消費者可直接在店鋪中進行下單;另一種是接受他人委託對商品進行推薦,消費者可以通過第三方商店的商品連結購買商品。

「在主播自主帶貨模式中,主播不僅是廣告主,還是經營者,也是電子商務經營的主體,應當承擔廣告主、廣告發布者和銷售者的法律義務,須對廣告的真實性負責,並保證商品質量。」王貝貝律師介紹,根據廣告法要求,若主播在直播帶貨過程中出現違法行為,需承擔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情形嚴重者甚至還將承擔刑事責任。在行政責任方面,監管部門有權責令停止發布廣告和消除影響,並要求繳納罰款,甚至會面臨吊銷營業執照等處罰;在民事責任方面,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承擔賠償責任。如果觸犯了刑法,可能將涉及詐騙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經營罪等罪名,被追究刑事責任。

如果主播在直播過程中不屬於知假售假,而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賣出了問題產品,還需要負責任嗎?王貝貝律師的答案是:需要。「這其實就跟明星代言是差不多的性質,這種情況下,主播更多是作為廣告代言人的身份出現,對於關係消費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造成消費者損害的,主播應當與廣告主承擔連帶責任。」

對於消費者維權方面,王貝貝律師建議,消費者從直播間購物時應當注意保留相關購物記錄,如主播在直播時的質量宣傳信息、購買及支付信息等。一旦發現購買到的商品有質量問題,應第一時間收集好上述證據,聯繫主播或者品牌方進行協商賠付。協商未果、無法獲得合理賠償的,可向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及消費者協會等有關部門申訴。

選品售後切勿 「大意沒有閃」 直播帶貨任重道遠

數據研究機構艾媒諮詢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 年,我國直播電商行業的市場規模已達 4338 億元;2020 年上半年,直播電商交易規模達 4561.2 億元,已超 2019 年的全年規模,預計 2020 年全年,在線直播參與用戶規模將達 5.26 億人次,直播電商的市場規模將達 9610 億元。

疫情的影響下,直播帶貨在今年儼然成為電商平臺和社會零售行業的標配,未來也將會成為生產消費的重要一環。但直播帶貨說到底就是商品買賣的一種新的展現形式,底層的商業邏輯並沒有發生改變。從商品生產到賣出這一整個流程之中,上遊牽涉到選品、採購等,下遊牽涉到售後服務問題,直播帶貨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要想徹底地讓直播帶貨重回正軌,整個服務鏈都需要不斷升級和優化。目前國家及地方對直播帶貨的規範監管力度正在不斷加強。國家網信辦在 11 月 3 日發布了《網際網路直播營銷信息內容服務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第一次對直播服務流量造假、虛假宣傳等作出直接規定,各地也出臺了相應的直播帶貨的法律法規,確保直播帶貨合規經營。

對平臺和主播而言,既然做的是 「信任」的生意,就得盡到相應的責任、對得起用戶的信任。平臺在吸引流量、擴大銷量的同時,也要設立和完善相應的售後服務體系。主播扮演的是廣告發布者的角色,在資質審查和合規性檢查方面還要更加專業、嚴格,持證從業是大勢所趨。同時,應明確平臺、主播、供貨商的主體責任,釐清責任區間、劃定責任權重,並儘快出臺強制標準,對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消滅監管盲區。

問題頻發但上升趨勢不減,直播行業已經走到某種意義上的拐點,與其等待泡沫破滅後留下一地雞毛,不如正視問題、主動介入,引導這個行業在規則和約束的保護下步入健康的發展軌道。

即將邁入下半場的直播帶貨,還能講好新故事嗎?

相關焦點

  • 史上最短命「三國殺」:抖音直播帶貨已然降溫
    抖音、快手入局直播帶貨,在618期間帶來一輪喧鬧,但現在這種喧鬧開始迅速遇冷,步入「均值回歸」的階段。衝著初代網紅的「還債」情懷,加之抖音全平臺的流量資源推廣,這個數據屬於意料之中。「直播帶貨攤位「。>,但正如自媒體「網際網路怪盜團」所分析的那樣,抖音的商業化攻勢非常猛烈,問題在於,這種攻勢是否已經抵達天然邊界?
  • 體育直播帶貨:曇花一現還是未來常態?
    「618」的硝煙還沒有散去,在這場電商大戰裡,淘寶、京東、蘇寧、拼多多,都交出了靚麗的成績單。而在這之中,體育運動品牌也有不俗的成績,憑藉「籤約代言」與「直播帶貨」等新形態的嘗試,獲得了不錯的成果。「這是最蕭條的時代,也是最繁華的時代。我們這些凡人,或參與或圍觀,都是大時代的親歷者。」面對滾滾而來的大時代,運動品牌從「直播帶貨」裡找到破題的法寶了嗎?
  • 「明辨」直播帶貨要分三六九 不是所有的直播帶貨都有價值
    基本上都是把身家性命都壓在了此次直播帶貨中,最終的結果是雞飛蛋打。就這一案件來看,受傷害的都是實力不強的賣貨企業,對於全國來說類似這樣的中小企業和品牌受直播帶貨挖坑的不再少數,這僅是冰山一角。首先因為是新生事物,沒有具體的法律法規來規範;其次經營主體的病急亂投醫,給了所謂網紅、明星們站上風口的機會;再次類似第三方這樣的公司或平臺,充分利用了人們對新生事物的好奇,放大了直播帶貨的效果;第四平臺只管收錢,既不能夠對直播帶貨進行規範,還放任一些不規範的行為的橫行。
  • 美圖直播帶貨贏面幾何?
    近年來,美圖基於理想中的社交雛形,匆忙追趕風口紅利,布局電商、智能硬體、遊戲等,以及當下火熱的電商帶貨直播,那麼不斷拓寬產品邊界能否成為美圖秀秀的救贖?  首先,從用戶反饋來說,轉型社交平臺似乎有些眾口難調。
  • 深度長文:你要的是直播銷講!不是直播帶貨!
    這期間,很多線下培訓機構遇到了大麻煩,但同時也出現了新的轉機——做直播。我說大部分企業可能錯誤理解了直播。的確我們需要做直播,但是大部分企業需要的直播不是帶貨直播,我們稱為直播銷講。我們秋葉團隊業績恰好因為銷講能力還不錯,得到了一波增長的機會,但我們並不是用直播去帶貨,是直播銷講。什麼叫直播銷講?一個好的直播銷講流程是什麼?
  • 豹子不講武德偷襲飼養員,老虎上去就是一耳光:勸你好自為之!
    2020-12-25 09:44:32 來源: 減法資訊 舉報   豹子不講武德偷襲飼養員
  • 從羅永浩跨足直播帶貨,探索體育帶貨之道
    在現世的體育帶貨版圖當中,筆者主要將其分為兩類模式,一類是以體育賽事為引導條件的賽事帶貨,而另一類則是以非體育賽事為先導條件的非賽事帶貨。接下來,我們就分兩類介紹一下當世體育帶貨是如何展開的。體育賽事類帶貨在賽事帶貨這一品類當中,主要包括商業品牌贊助、球隊自營和賽事周邊產品所引發的「帶貨」現象。
  • 從短視頻到直播帶貨,看抖音帶貨達人「是哆哆吖」的進階之路
    以抖音帶貨達人「是哆哆吖」為例,她的進階之路就非常值得帶貨新人借鑑學習。「是哆哆吖」是在今年選擇了在抖音直播帶貨,現擁有142.3萬粉絲、1129萬點讚,在一年不到的時間迅速成長為抖音零食品類的帶貨達人。
  • 直播帶貨劇情化謹防「狼來了」
    文/陳慶貴剛剛過去的2020年,直播帶貨風生水起。一邊直播準入門檻越來越低,一邊直播技術含量越來越高,直播帶貨劇情化,孕生直播賣貨比表演。「一場成功的直播帶貨,背後都有一套精心策劃的方案與『高情商』的腳本話術,推動直播賣貨的高效轉化。」此乃某直播腳本製作商打出的宣傳口號。
  • 【第586講】抖音直播帶貨現狀解析
    羅永浩為什麼要做直播?原因是他最近幾年的三個創業項目都失敗了,而且債臺高築,所以他要賺錢還債,什麼業務離錢最近?當然就是直播帶貨了,並且抖音給的資源也非常大,很有誘惑。 接著,抖音迎來了618,抖音找了一大堆明星來做直播帶貨,這些明星的帶貨成績怎麼樣?我找了幾個大家比較熟悉的明星帶貨數據給大家看一下。
  • 全民帶貨時期來臨,你們在直播間買過東西嗎?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
    前不久看了一篇文章《直播帶貨熱潮下的冷思考》,這篇文章講到,直播帶貨並不能解決長期銷售問題,它更應該是一種營銷投入。因為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會在直播間購買商品,所以今天也想跟大家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直播帶貨還能火多久?未來趨勢會怎樣?直播帶貨這把「火」,越燒越旺這個話題,很有意思。從2019年下半年起。
  • 李誕們降維打擊直播帶貨
    據壁虎看看數據顯示,本次直播GMV達到2308.09萬,累計上架商品53件,銷量7.15萬,基本延續了他首秀直播的上佳表現。曾信誓旦旦表示「絕無可能帶貨」的李誕終究沒有擺脫「真香定律」,9月24日,《脫口秀大會3》決賽播出後一夜,在同樣號稱過「絕無可能講脫口秀」的羅永浩的全程陪伴下,李誕完成了直播帶貨首秀。
  • 「港真靚貨」公益帶貨直播助力港貨走進內地
    9月28日晚,「港真靚貨」——「香港萬家電商計劃」大型直播公益活動在抖音平臺正式開播。這是香港品牌首次集體走進抖音直播間,為網友帶來了絲襪奶茶、潮牌、生活用品、高端化妝品、珠寶等40款產品。多個香港老字號品牌,直播備貨銷售一空;香港青創品牌「絲襪奶茶TEADDICT」首次通過「港真靚貨」直播間進入內地消費市場,經過直播間主播推介,一上架就獲得網友熱捧,1分鐘內便將保稅倉的備貨全部售罄,銷售量同比增長200%。
  • 直播電商的本質是「人-貨-流量」
    但是,在抖快這樣的社區平臺,可以先用短視頻給陌生人種草,解決信任摩擦,再開播的時候,效率必然會比直接開直播要高很多。所以,在抖音、小紅書都有很多這樣的達人:人設明顯,粉絲忠誠度高,帶貨的轉化率也很可觀。拼多多在2020年開始發力直播帶貨後,也在本地直播入口裡接入了很多秀場主播來帶貨,這與黃崢一貫強調的「Disney+Costco」邏輯有關。
  • 網紅直播帶貨會不會像微商一樣曇花一現然後死不瞑目?
    百度新聞現在每天至少有100條以上關於網紅直播帶貨的報導更新,直播帶貨一火,全世界都在往裡面撲,媒體的湧入只是表象,特別是這個後疫情時期,苦不堪言的商家恨不得馬上開闢網紅帶貨渠道,保潔阿姨都能燃起帶貨網紅夢,明星、學者、企業家更是紛紛擼起袖子加油帶,資本也如聞到了腥味兒的貓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
  • 直播帶貨下半場,牛鬼蛇神大混戰!
    品牌商進退兩難,不做直播現在的貨賣不出去,做了直播以後的貨賣不出去!二網際網路行業有個被反覆驗證的「721」法則,即頂流收割最多利益,獲得七成收益;二級流量人數更多,卻只能拿到市場份額的兩成;更多的默默無聞的大多數只能分食剩下一成的市場份額。直播帶貨的生態,也難逃這一定律。
  • 輕人不講武德、耗子尾汁!馬保國老師經典語錄合集
    他們說,誒...有一個說是我在健身房練功頸椎練壞了,馬老師你能不能教教我渾元功法,誒...幫助治療一下,我的頸椎病。 我說可以。我說你在健身房練死勁兒,不好用,他不服氣。 誒...我說小朋友,你兩個手來折我一個手指頭,他折不動。 他說你這也沒用。 我說我這個有用,這是化勁兒,傳統功夫是講化勁兒的,四兩撥千金。
  • 李佳琦直播口誤對楊冪講「口huo好」女方10字回應被贊情商高
    內地網紅李佳琦憑藉直播唇膏試色走紅,被封為「口紅一哥」,不少品牌都找他賣貨,成為頂流KOL之一。今年開始,越來越多的明星藝人做客他的直播間,包括劉詩詩、宋茜、楊紫等。昨日(28日)還迎來楊冪加入直播,與李佳琦一起賣貨。
  • 有「深色模式」;直播背後的帶貨套路有多野?
    除了「深色模式」,還同步更新了這5大功能】來源:搜狐IT微信重大更新IOS版微信推送了 7.0.12 版本,萬眾期待的「深色模式」正式上線。【新聞 | 快手主播6小時賣出4億+,背後的帶貨套路有多野?】來源:i黑馬
  • 「遠見」明星直播帶貨「翻車」 誰之過?
    本期話題:明星名人直播帶貨數據遭媒體「起底」爆料:90萬人觀看成交不到10單;直播次日,超一半訂單被取消。誇張數據,引發關注;商家吐槽「直播帶貨」一旦踩坑,猶如「遭遇詐騙」。坑位費、打賞、銷售抽成,名人和明星帶貨有哪些成本和規則?刷流量、造銷量,電商直播「風口」下衍生了哪些灰產和泡沫?主播臺前「毫不費力」的背後,是怎樣「拼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