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遠毅資本楊瑞榮:2020年是數位化醫療元年,提升效率、精準觸達...

2020-12-12 生輝SciPhi

「我們投的項目多少有點『另類』。」 在生輝與遠毅資本合伙人楊瑞榮見面後不久,他就這樣笑著介紹道。

近年來,醫療健康領域成為資本追捧的 「寵兒」,新藥研發更是其中的 「香餑餑」。不過,自遠毅資本成立以來,新藥就不屬於其關注的賽道,而擁有核心技術和創新商業模式的醫療器械和設備、精準診斷與移動醫療和服務領域的早期公司,則被遠毅資本重點關注。

圖|遠毅資本合伙人楊瑞榮(來源:受訪者提供)

究其原因,這與楊瑞榮及遠毅團隊的背景強相關。在進入風險投資領域前,楊瑞榮曾任職於商務部及中國駐休斯敦總領事館任經濟商務副領事,之後在消費、醫療健康以及金融技術等行業均有成功投資。

圖|遠毅資本投資組合(來源:遠毅資本官網)

體制內的長期浸染以及多重領域的投資經歷,讓楊瑞榮對政策的敏感度和理解都更為深刻,投資眼光也相當老辣。在他稱之為 「另類」 的被投企業中,湧現出了華大基因(SZ:300676)、燃石醫學(BNR.US)、微點生物(NEEQ:835054)、數坤科技、希望組、鎂信健康、迅實科技等均代表企業。

隨著國家政策、疫情影響、市場變革等多方力量的作用,以及 AI、3D 列印等底層數位技術的逐步完善,醫療健康領域越來越展現出數位化的趨勢和機遇。與此同時,新藥研發、醫療器械、體外診斷、醫療服務等細分領域的邊界正在逐步消失,醫健格局正在重構。

專注於數字醫療賽道的遠毅資本如何布局未來十年?醫療健康領域投資格局將如何發展?楊瑞榮為生輝帶來了他的解讀。

三大出發點:效率、觸達和支付

「2020 年是數位化重構傳統醫療的元年。在此之前,醫療行業從業者從未對數位化、對醫療變革有如此深刻的認知,也從未有這麼多人想去知道並抓住數位化變革的最起端。」 楊瑞榮如此說道。

在楊瑞榮看來,數位化正在加速 「以患者為中心」 時代的到來,真正能夠重構中國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的三大出發點是提升效率、精準觸達和優化支付。

首先是效率提升。儘管近年來中國醫療水平不斷發展,但總體上仍存在優質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問題。「中國新發腫瘤病人每年有 400 萬,但中國只有 1 萬個真正的病理醫生。在診療過程當中,可能醫生水平不夠或者患者沒有觸達的機會,很多醫療資源是被浪費的。」 楊瑞榮說。

但伴隨著人工智慧、3D 列印、物聯網等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醫生臨床能力的邊界被不斷擴展。巨大的供需缺口依靠效率提升逐漸被填補,新的技術幫助醫生提高了診療水平。數位化賦能了診療全流程,有望打破醫療供需不平衡的結構性問題。

第二是精準觸達。楊瑞榮認為,數位化的未來一切均以需求方為核心,而不是以供應方為核心;一切以一體化解決方案為主導,而不是以單一產品為中心。「我們可以看到,帶量採購導致產品急劇下降,原來巨大的利潤空間可以支撐層層分銷商體系,但這已不可持續了。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抓到患者,提高觸達效率和創新生命力,這才是藥企、器械廠商和醫療服務企業的未來。」 楊瑞榮說。

第三是優化支付。隨著醫保支付邁入 「DRG(按疾病診斷分組)時代」,多層次保障模式和按病種付費的支付方式正在成為新的趨勢,商業保險有望脫穎而出。

遠毅資本在成立之初便關注金融技術和醫療健康兩大領域,在此基礎上,楊瑞榮很早便意識到保險科技是醫療健康行業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尤其是將數據、產品和服務結合的保險公司,能夠提供更好的服務,具有巨大的商業機會。

楊瑞榮說:「隨著醫保結餘率的大幅降低,未來商業化的醫療保險將面臨巨大的結構性改變。在中國我們很難去投那些拿到保險牌照的公司,但是給保險公司和醫療服務機構之間搭建橋梁的機會還是很多的,在保險產品設計、定價、銷售、理賠這幾個大基礎環節都存在商機。」

技術與應用相輔相成

縱觀遠毅資本的投資組合,生輝發現,遠毅並不盲目追求顛覆性技術的創新,但對於已被驗證的技術及廣闊的落地場景格外關注。

以 AI 在醫療中的應用為例,AI 醫療影像是眾多 AI 公司切入醫療場景的首選,且在最初多被用於肺部疾病診斷和糖網篩查,專注於為影像科提供解決方案。

在楊瑞榮的觀察裡,AI 醫療影像的底層技術已經到位,但為影像科解決問題早已是一片 「紅海」,「看了一圈以後發現同質化現象很嚴重,」 不過,如何向上服務、為前端臨床醫生解決問題仍有很大的機會。

遠毅資本天使輪投資公司數坤科技便是如此。自成立以來,數坤科技便選擇從難度更大的心血管領域切入產業,從三維重建到檢查病灶再到手術規劃,數坤科技的診斷平臺不僅大幅節省了醫生手術時間,還為醫院帶來了更多收入。另闢蹊徑的數坤科技僅在今年就獲得 4 億人民幣投資,也是國內首批拿下 AI 影像輔助診斷三類證的企業之一,當屬該領域的佼佼者。

在其他領域,遠毅同樣偏好已獲市場驗證的尖端技術。比如,遠毅曾在 A 輪投資專注於研發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CD)的無雙醫療,該公司有望突破外企長期壟斷的行業掣肘;其 B 輪投資公司迅實科技常年經營全球齒科市場,逐漸構建起數位化齒科一站式服務體系,目前已完成數億元 C 輪融資。

團隊紮實、技術過硬、有應用場景,這是我們選擇投資標的的重要基礎。」 楊瑞榮表示。

談及遠毅資本 2020 年的收穫,楊瑞榮笑道:「自 2017 年我們大規模投資初創型企業,到今年我們有 7 家被投正在準備 IPO,遠毅見證了醫療健康領域特別是數位化醫療的加速發展。在未來 5-10 年,醫療領域最主流的公司將成為數位化醫療企業,我們拭目以待。」

-End-

相關焦點

  • 遠毅資本主辦「重構醫健邊界 - 2020遠·見 數字健康高峰論壇」 落幕
    來源:投中網11月27日, 由遠毅資本主辦的「重構醫健邊界 - 2020 遠·見 數字健康高峰論壇」 在上海圓滿落幕. 峰會從產業、政策、技術、資本等多方分享了醫健產業的數位化協作之道,解讀下個十年數字醫療產業的新趨勢和新機會.2020年在政策變革、技術發展、市場演變、疫情影響等多重變量的推動下,醫健產業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姿態擁抱數字世界。
  • 雷鋒網「2020 醫療科技最佳投融資榜單」重磅發布
    磐霖資本機構簡介:磐霖資本成立於2010年,迄今為止,磐霖資本已成功發起成立並管理12期基金,投資方向聚焦於:圍繞重大疾病的新藥研發和高端醫療器械、基於消費供給端的智能化、數位化改造的企業服務和智能裝備。
  • 智慧醫療破解精準醫療高耗醫護資源難題
    雖然精準醫療讓患者獲益,但同時,這也給醫療體系帶來了沉重的負擔。比如,開發針對腫瘤的靶向藥物,單一靶點藥物適用的人群更小,整體研發成本更加高昂;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對臨床醫生的醫療技能提出更高要求;診療過程中,患者將遇到更加多樣的問題,需要投入更多的醫護等資源。在傳統醫療模式下,精準診療似乎是一個「悖論」。
  • MobTech助力地產營銷整合方案,精準觸達潛客人群
    因此 ,如何更高效的聚合流量,精準連結用戶和地產銷售並實現高定向轉化,成為了新趨勢下房產企業要深入思考的問題。傳統地產推廣方式受限,下一步如何破局?從大盤來說,從2016年開始的最強限購政策到2019年的「因城施策」,市場也確實積攢了一部分剛需客戶,而因疫情未按時出現的2020小陽春行情也勢必在疫情過後有補償性回升。
  • 【專訪】星瀚資本楊歌:產業數位化是人工智慧的必經之路
    「今天會場上可能有一些朋友認識我」 星瀚資本的創始合伙人楊歌在南京 2019 人工智慧峰會上接受採訪時說 「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會,我每年都會參加上百場。」這位履歷不凡的 「85 後」,畢業於清華大學,從大學起便一直處在創業的浪潮中。2009 年楊歌進入 KPMG(中國) 任諮詢師,開始轉向財務諮詢工作。2011 年出任大江投資副總裁,楊歌開始跨入投資行業。
  • 醫療器械B2B平臺貝登完成上億元B輪融資 創新工場領投
    DoNews5月11日消息(記者 翟繼茹)11日,醫療器械B2B平臺南京貝登醫療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完成億元級別的人民幣B輪融資。該輪融資由創新工場領投,易凱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貝登CEO丁海波告訴記者,貝登在2015年進入醫療器械行業之初,就給自己提了一個長遠的願景,希望能夠成為未來全球最大的醫療電商平臺。早在三年前就已經布局了出海,目前已經在非洲已經成立了兩個子公司,分別在奈及利亞和埃及本地化進行,並配有4000到5000平方米的倉儲中心。
  • 創新工場領投貝登醫療B輪 疫情壓力下醫療器械市場迎機遇
    《華夏時報》記者據公開資料統計,至此,貝登醫療已經完成6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創新工場、遠毅資本、東方富海、普華資本、中衛基金、分享投資、鵬瑞投資等。具體而言,此前,貝登醫療於2018年5月1完成億元A+輪融資;2017年完成一輪億元級融資;2016年11月獲得A輪6500萬元融資;2015年6月獲得3000萬元 Pre-A輪融資。
  • 客如雲全域營銷數智化助力商家精準觸達
    數字經濟時代,如何利用大數據優勢,將消費者行為數位化,怎樣針對性展開營銷,真正留住顧客呢?。近日,「2020客如雲新品發布會暨開放平臺大會」召開,客如雲推出了「一體兩翼」的商家數智化整體解決方案,其中包括以小程序2.0和CRM2.0為核心的全域營銷數智化。
  • 創歷史 鑄元年 致引領者,深睿醫療入選雷鋒網「2020最佳AI新基建...
    在浩瀚的「新基建運動」當中,雷鋒網順勢而為,頒布「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AI為骨,基建為翼,經過四個月的調研和訪談,最終,深睿醫療作為新基建領航企業,入選「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深睿醫療入選雷鋒網「2020最佳AI新基建年度榜」,在醫療科技新基建領域,榮獲」最佳智慧影像雲平臺獎「。本次評選,為政、產、學、研、投五界的決策者,做權威參考與項目引薦。
  • 貝登醫療完成億元B輪融資,創新工場領投
    本輪融資後,貝登醫療將加速推進供應鏈平臺的數位化、在線化和智能化升級,加強本地化服務布局的進一步深化和上遊供應鏈的持續整合優化,推進物流倉儲、售後服務、營銷等中臺能力建設,持續拓展品類覆蓋,並進一步探索在細分專科市場、海外市場的拓展,最終構建一個打通全產業鏈的醫療器械網際網路流通服務生態圈。
  • 唯鏈精選| 區塊鏈在醫療數位化中的若干打開方式
    作為初創企業,該平臺通過使用唯鏈標準化、輕開發、極具市場成熟度的食品追溯解決方案加強了食品供應鏈的洞察力和透明度,以此提升了自身食安管理水平,並增強終端消費者購買信心。2020年12月3日唯鏈區塊鏈解決方案專家唐敏先生應邀出席CSRtech社會責任科技創新展。
  • 彰顯本土數位化實力,西門子醫療攜數款「國內首展」亮相CMEF
    ▲ 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先生西門子醫療大中華區總裁王皓先生接受醫趨勢採訪時表示,這些創新產品都秉持了西門子醫療四大核心價值承諾——推進精準診療、轉化診療模式、改善患者體驗、實現數位化醫療。而推進精準診療、轉化診療模式、改善患者體驗這三大價值承諾,需要通過數位化醫療來實現。
  • 更美APP精準市場投放 推動機構流量轉化率提升
    更美APP商務總監韓斌受邀參會,並以「後疫情時代,醫美機構如何提升流量及轉化率」為題發表演講,分享行業洞察,深度解析醫美機構破局路徑。 更美APP商務總監韓斌介紹道:2020開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醫美市場的洗牌。
  • 回眸2020:多層次資本市場走過全面質效改革元年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多層次資本市場走過全面質效改革元年來源:上海證券報2020年,是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全面優化頂層設計、全面啟動質效改革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一年。資本市場作為要素市場化配置平臺,以及科技、資本、實體經濟樞紐的作用得到更好發揮。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資本市場建立運行的第30年。在經濟轉型升級、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多層次資本市場改革折射出的,是經濟金融發展的路徑選擇;承擔的是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改善融資結構、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重大職責。
  • 慧聰網數位化賦能讓精準撮合再顯奇功
    伴隨市場互聯化的快速更新迭代,大多數依靠傳統市場提升企業效益的採購和銷售模式早已落伍,因為這種模式不僅大大增加了企業的運作成本,壓縮了利潤空間,而且不利於生產企業與採購企業之間的信息流通。慧聰網二十餘年紮根垂直行業縱深,力圖實現服務在線化、營銷精準化、供應鏈數位化、生產智能化、需求定製化的產業網際網路生態服務。並致力於開發能夠幫助企業「提升產業效率」、「為客戶創造價值」的產業網際網路工具和產品,為企業打造集信息服務、撮合服務、工具服務為一體的企業經營服務平臺。
  • 上海聯合汽車電子趙超:數位化不是為了效率提升,而是創造價值
    數位化不同於信息化,不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是為了增加價值疫情是否會加速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過程,這個話題最近在IT圈比較火。持肯定態度的一部分觀點認為IT可以趁著遠程辦公火爆等現狀,引發公司領導的關注,從而帶動企業數位化轉型加速。對此,我個人並不是很認可。
  • 技術賦能之下,醫療健康產業有哪些新機遇?
    本次圓桌論壇由松禾資本合伙人楊瑾主持。作為2020年最熱門的賽道之一,醫療健康領域受到了多方資本的關注,在經歷新冠疫情的重重考驗後,醫療健康行業的新生勢力得以強勁迸發。隨著人工智慧、大數據、5G等科學技術的發展,技術輔助醫療服務進入智能時代,優化了醫生的工作效率,也改善了醫療服務的水平與環境。技術發展為醫療行業帶來什麼?
  • 中金:數字銀行重構金融供給 場景/生態經營提升觸達和洞察力
    同期,我國居民儲蓄意願下降,居民儲蓄率逐年下降,2019年降至44%,但與其他世界主要經濟體相比下降空間仍然很大,由此帶來了巨大的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需求。另外,金融供給側改革穩步推進,利率、匯率、信用等方面加快市場化進程,資本市場產品品類不斷豐富。   圖表: 居民個人支配收入不斷提升,消費能力提升
  • 三維家「三維」鑄造企業快車道 助推家居產業數位化升級
    創業邦創始人兼CEO南立新認為:「2020年資本與市場的重要動向是:隨著二級市場科創板與註冊制帶來了制度性紅利窗口期,數位化、5G、醫療健康將推動新一輪創業熱潮。人工智慧與大數據,讓跨界創新不再是空談。『技術+資本』將支撐起真正的創新。」
  • 特刊|數位化時代,如何用AI加速醫療創新?
    【特刊】針對零售、醫療、製造業、金融科技、汽車、房地產科技等重點行業,分享校友企業根據行業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需求,所提供的數據端、客戶端、運用端等各個環節的創新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我們還將為您帶來校友企業創始人介紹,他們如何與微軟攜手合作,實現基於微軟雲的聯合銷售的優秀案例。讓我們共同攜手、雲創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