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量子物理學實例

2020-12-22 量子認知

量子力學是一門公認的與其它任何科學不一樣、相當奇特的科學,它描寫微觀世界的事物。在許多人看來,抽象和違反直覺的的量子物理是可望而不可及。實際上許多量子物理學的實例就在你身邊!下面僅舉幾個日常生活中的量子物理學實例,其中有的往往並沒有被意識到是量子力學的事例。

燒烤

很多人喜歡吃燒烤,熊熊的燒烤炭火燃燒,加熱發著紅光而烤熟東西。熾熱的物體會發光是一種人們司空見慣的現象:加熱物體時會先發出紅色,溫度再高時變成黃色,然後溫度再高時變成白色。具體的顏色不取決於是什麼物質,只要是足夠地熱就夠了,也不取決於如何加熱,僅取決於溫度。將一塊玻璃和一塊鐵放在相同的高溫下,儘管它們的物理性質非常不同,但它們發出完全相同的光譜。

幾百年來科學家們一直想認知這是為什麼。直到1900年,量子力學的奠基人之一普朗克正確地解釋了這一現象。他指出,光只能以離散的能量塊,即以一個小小的常數乘以頻率的整數倍地發射,從而提出了「量子「的假設,量子力學因此得名,這個小小的常數被稱為普朗克常數,揭開了量子力學的序幕。有人可能會感到驚訝,在燒烤裡竟還隱含著量子力學的起源。

螢光燈

無論是夜晚還是白天,你到處都可以看到省電的螢光燈;你現在計算機或手機屏幕上看信息,所使用的光是螢光的;你打開平板電視,所使用的是被稱為發光二極體的LED螢光的背光顯示器。

老式的白熾燈泡通過使一根電線發熱到足以發出明亮的白光的方式來發光,就如上面燒烤發光一樣,所以白熾燈泡會很熱。但螢光燈比白熾燈更高效,因為能量主要直接參與發光,而不是加熱燈絲。因此,螢光燈的熱量更低、能源效率更高且使用壽命更長。

螢光燈正是基於量子物理原理。早在1800年代初期,物理學家注意到元素周期表中的每個元素都有一個獨特的光譜:如果原子被加熱後成蒸氣發散,它們會以少量離散頻率發光,每種元素的模式都不同。這些「光譜線」被迅速用來識別未知物質的成分,甚至發現先前未知元素的存在,例如,氦首先被檢測為來自太陽光的先前未知光譜線。

1913年玻爾基於普朗克的量子假設以及愛因斯坦1905年提出的量子概念,提出了一個原子的量子模型。玻爾認為,在某些特殊狀態下,電子可以快樂地繞原子核運動,並且原子僅在它們在這些狀態之間移動時才吸收和發光。吸收或發射的光的頻率取決於普朗克所引入的方式的狀態之間的能量差,從而為任何特定原子提供了一組離散頻率。

這個大膽想法很好地解釋了氫發出的光譜,以及各種元素髮出的X射線,從而開啟了量子物理學的初期理論。儘管現代的原子圖景與玻爾的初始模型有很大不同,但其核心思想是相同的:電子從一個軌道躍遷至另一個軌道會伴隨著離散能量吸收和發射特定頻率的光。螢光燈正是基於玻爾原子模型的這樣一個量子原理。

如果你能在一百多年前問玻爾:「您所提出的原子模型可以做出螢光燈來給人類帶來光明嗎?」玻爾可能會瞪著他那雙明亮的大眼睛感到驚奇。

雷射和通訊

雷射是「通過受激輻射產生的光放大」(英語: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縮寫LASER),指通過刺激原子導致電子躍遷釋放輻射能量而產生的具有同調性的增強光子束。

雷射的工作原理是基於愛因斯坦在1916年首先提出的輻射量子理論。量子力學最基本的原理之一是,存在與所有物質運動相關的波,其中包括原子中的電子。薛丁格提出了一個方程式,說:「你告訴我作用在電子上的力,我可以告訴你它的波在任何時間和空間做什麼。」波恩說,通過操作薛丁格開發的波函數,可以說出在空間和時間的任何點找到電子的可能性。

因此,電子在原子內部只能具有某些離散的能量。如果將許多原子聚集在一起,所有這些能量都會擴展為可能的能量帶。光可以具有完全相同的顏色、同時進行,使其相位一致,則可以產生非常高強度的單色光束而形成雷射。

你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光碟、DVD播放機等採用了雷射,商店的條碼掃描儀使用的是雷射,雷射印表機、雷射治療手術等使用的是雷射。由於有基於量子物理的雷射設備,光纖通信才有可能。實際上,幾乎每種信息技術硬體,從臺式機和伺服器中的微處理器,到網際網路長距離通信中使用的光電調製器和雷射二極體,都應歸功於我們對量子物理學的認知。

電晶體、電腦與手機

電晶體是微處理器中的基本硬體,它由稱為半導體的材料製成,其中僅允許攜帶電荷的電子佔據某些離散的能級,這基於量子物理學。隨著更多電子的加入,它們會以規定的方式形成允許的「能帶」。所產生的能量「能帶結構」可以通過向連接到設備的導線施加電壓來修改,從而產生了構建成基本的電器元件的開關行為。

因為有開與關兩個不同的電流狀態,可以將其導電方式表示信息位,接通 = 1,斷開 = 0。可以將它們巧妙地組合起來,以對1和0進行邏輯運算,可以編碼信息,可以用1和0來開發計算機語言以進行電腦或手機的操作。離開量子力學,將不能認知半導體,無法對電晶體進行工程設計,因此就沒有微處理器,也沒有現在的電腦與手機。

你的電腦與手機還包含帶有稱為電荷耦合器件傳感器的數位相機。這個傳感器基於光電效應,愛因斯坦通過引入光量子即光子對此效應做了解釋,這使他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基於通過量子力學的電化學的認知,你的電腦與手機的電池質量越來越好。

你的手機或汽車導航使用的定位系統是藉助於量子物理。手機或導航中的定位系統接收器負責從多個時鐘中拾取信號。當前位置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和時間通過計算來自不同衛星的不同到達時間來計算。每顆衛星都配備有原子鐘,該原子鐘僅依賴於量子物理學。在網際網路上,網絡時間由原子鐘保持,原子鐘使用原子的量子描述和光與物質的相互作用來產生極其穩定且可重複的分秒「滴答聲」。

這些只是量子物理學在你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實際上量子物理學的應用四處皆是。比方說,一個現代大型醫院裡的設施中所包含的電晶體的數量,比銀河系的星球的總數還要多。量子力學看起來是怪異,但是有了它,我們很受用,它幾乎定義了我們的現代生活。

相關焦點

  • 量子物理學:從普朗克到東方哲學
    揚·克裡克(Jan Krikke)是《 21世紀的量子物理學和人工智慧:從中國學到的教訓》一書的作者。他的這一長篇文章具有一些參考價值,下面是文章的擇要。1927年9月1日,《紐約時報》報導了英國科學促進協會的一次會議。演講者是年輕的德國量子物理學家海森堡,他來解釋量子物理學的奧秘。
  • 最新研究:我們日常生活裡的冷熱跟量子糾纏相關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我們每天都會遇上這樣的情況:我們所做的熱飯熱菜、熱茶熱水等,剛出來是熱氣騰騰,隨著時間的推移會變涼、變冷逐漸達到周圍環境的溫度。我們都知道,這是因為熱傳導與周圍環境達到了熱平衡。在物理學中,這種物理物體通過相互作用達到熱平衡的過程,又稱為熱化(thermalization),系統自然趨向於達到能量分配均勻和溫度均勻的狀態,從而使系統的熵最大化。熱化、熱平衡和溫度是統計物理學、統計力學和熱力學中的重要基本概念。這些都是當今科學認知和工程應用的許多其它特定領域的基礎。
  • 量子物理學是人類擁有自由意志的理論嗎
    主觀經驗從何而來似乎與物理學無關。然而,一些科學家推測,也許理論物理學的最深層包含了闡明這個問題所需的洞察力,他們認為量子物理學可以用來解釋意識的存在。意識與量子物理學意識和量子物理學結合的最初方式之一是通過對量子物理學的哥本哈根解釋。在這個理論中,量子波函數由於有意識的觀察者對物理系統進行測量而崩潰。這是量子物理學的解釋,引發了薛丁格的貓思維實驗,證明了這種思維方式在某種程度上的荒謬,只是它確實完全符合科學家在量子層面觀察到的證據。
  • 量子糾纏不再神秘,其原理存在於日常生活中
    對於經典物理學來說,量子糾纏是全宇宙最普通而又最神秘的物理現象。量子糾纏簡單來說,就是一隻薛丁格的貓如果被抱到了一個箱子裡,如果給量子貓關上箱門,貓就不會再接觸箱子外面的箱子,如果再次打開箱門,貓就會再次接觸箱子外面的箱子,直到貓不再接觸箱子外面的箱子為止。
  • 量子傳感器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研究人員正利用量子物理學,創造新的傳感器,以使人類看到更遠,更深處和每個角落。 20世紀以來,量子物理學改變了我們如何看待微觀世界。得益於傳感器技術的進步,這個革命性的,違反直覺的物理學分支可以改變我們對日常世界的看法。
  • 專家:打著「量子+生活」的產品都是騙局
    12日晚,中國量子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在一演講中稱,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一批打著「量子」旗號招搖撞騙的產品,這表明公眾對量子科學知之甚少。1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博士林梅告訴記者,目前除量子通信應用於金融安全等領域,其他量子技術都在研發階段,根本沒有應用於民用領域,而且量子技術對試驗環境要求相當苛刻,一般民營企業根本無法達到,因此標榜「量子」的產品都是打著量子旗號的虛假宣傳。
  • 物理學之「道」:西方量子物理與東方古代哲學
    乍聽起來,西方量子物理怎麼與東方古代哲學掛上鉤了呢?這兩者看起來毫不相關。西方量子物理,是指100多年前由西方物理學家,如愛因斯坦、玻爾、薛丁格、海森堡、與其它物理學家們等所創立的量子理論。東方古代哲學是關於對古代東方,特別是中國、印度等古代宗教思想哲學的統稱。有一本書,名為:《物理學之「道」》。
  • 他是量子力學的創始人,1918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顏值超高
    量子力學最開始是由馬克思·普朗克主提出的。他是德國的理論物理學家,1918年因發現能量量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量子力學在建立初期,一些理論曾被宗教人士拿來攻擊唯物主義。 時至今日,我們也沒能把量子力學研究明白。懂個大概罷了。
  • 物理學家用量子糾纏製造了空前精確的時鐘,物理學的一個重大突破
    但即使是振動的原子核,也受到量子力學定律所施加的不確定性的限制。幾年前,麻省理工學院和塞爾維亞貝爾格勒大學的研究人員提出,量子糾纏可以推動時鐘超越這個模糊的邊界。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實驗形式的概念證明。物理學家將一團鐿—171原子云與光子流連接在一起,並測量它們微小擺動的時間。
  • 書單|量子科技火了,究竟什麼是量子?如何用量子理論重新定義世界?
    量子科技的基本原理也就是量子力學,從薛丁格的貓到去年風靡某教育機構的「量子波動速讀」,聽上去一套一套的,但是不理解真的很容易被人輕易收割一波智商稅。那什麼是量子?我們生活中的可以見到的、感知到的事物,包括光和能量的最小單位都能稱之為量子。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遠處看魚群是烏央烏央的一大片,但放大了看就是一隻一隻的魚,這就可以說是魚群的量子。
  • 諾特定理:引領物理學100年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20世紀是經典物理學的終結,現代物理學的開始,提到現代物理學,大家可能想到最多的就是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這對現代物理學的雙子星,或者是波粒二象形、薛丁格的貓、海森堡測不準定理等,可是要提起現代物理學,是絕對不能少了這個偉大的定理—諾特定理,它是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引領了物理學 100 年的發展,是現代物理學的基石。
  • 從等離子體物理學到量子引力,「小實驗」將統治21世紀的物理學
    確實,我們有理由認為,可以發現更有趣的物理學,但不是像大型強子對撞機那樣大規模單一投資,而是投資於小型、廉價、高風險、高回報的實驗,這些實驗都擺在「桌子」上。這些房間大小的實驗讓人想起18或19世紀卡文迪許、法拉第、麥克斯韋、麥可森和莫雷的實驗。
  • 科技日曆丨與愛因斯坦齊名、量子物理學之父普朗克誕辰161周年
    科技日曆丨與愛因斯坦齊名、量子物理學之父普朗克誕辰161周年  Emma Chou • 2019-04-23 13:47:43 來源:前瞻網 E493G0
  • 物理學真的已經到盡頭了嗎?止步不前的物理學到底怎麼了
    也許人們的生活條件與過去相比的話,看起來是差距的很多。現在的物理學比較起以前的物理學來說,幾乎沒有太大的進展。所以現在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基本上都是一些天體物理學家。就在上個世紀物理學幾乎是迎來了爆炸式的增長。層出不窮的理論,讓人們重新認識了這個世界。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都在某種意義上被徹底的顛覆。上一個時代是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時代。可現在依舊是這樣的時代。
  • 心靈感應或是一種量子糾纏現象,研究發現特殊的聯繫
    現代物理學中的量子物理學,無疑是一門新興的學科。隨著科學從宏觀進入微觀世界,我們對於宇宙和科學又有了新的認知。要知道,量子物理擁有非常神奇的特性,比如說量子糾纏,這一種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的現象。其指的是如果把一對量子相互分開,就算隔離上萬公裡的距離,只要一個量子發生變化,那麼另一個量子會同步進行變化,這就是量子糾纏,科學家把量子糾纏這種特性應用在了通信和計算機上面,我們發現這是一個跨時代的產物,如果可以完全應用的話,我們的生活將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那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量子糾纏的例子呢?
  • 物理學已經達到了極限了嗎?還是它才剛剛開始?
    這將物理學推到了上個世紀,在那個黃金時代,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革命震撼了世界,基本粒子的發現帶來了一系列的諾貝爾獎。如今,人們擔心的是一種「沙漠情景」,即在未來幾十年裡都不會發現新粒子。我認為這種觀點是錯誤的。首先,對於一個可能已經過了巔峰期的學科來說,本世紀頭二十年對物理學來說是相當成功的。
  • 我們的日常生活完全取決於電磁相互作用,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物理學又告訴我們,這四種力雖然差異極大,但它們實際上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說,引力相互作用使得我們被保持在地球的表面上;強核力(或稱強相互作用)使得原子核聚在一起,要是沒有它,原子就不可能存在,而沒有原子當然也就不可能有我們了。現在如果讓你做一個選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哪一種力對我們的影響最大,你會選擇哪一個?
  • 物理學中的演生現象|眾妙之門
    在物理學過去的發展歷史中,還原論的觀點一直是物理學工作者進行研究的最基本的指導原則。它對整個學科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並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以還原論為基礎來研究和討論複雜系統的合作現象時,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從而使演生論的思想孕育而生,並成為當今物理學研究的重要指導原則。
  • 科技日曆|與普朗克、倫琴同時代的他,打開了「通往量子物理學的...
    1886年,他在柏林大學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並完成了一篇關於光對金屬的衍射、不同材料對摺射光顏色的影響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後,他回到了被大火嚴重破壞的家庭農場。在自學物理的同時,他試圖在接下來的四年裡修復農場,但在1890年被迫賣掉了這塊地。1887年,他完成了金屬對光和熱輻射的導磁性實驗。
  • 「量子」產品騙局 闢謠更要查處
    張淳藝1月1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博士林梅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除量子通信應用於金融安全等領域,其他量子技術都在研發階段,根本沒有應用於民用領域,而且量子技術對試驗環境要求相當苛刻,一般民營企業根本無法達到,因此標榜「量子」的產品都是打著量子旗號的虛假宣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