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找到了一種更好的設計金屬合金的方法

2020-12-15 科技報告與資訊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將計算機模擬和機器學習過程相結合,可對金屬混合後的特性進行預測,從而指導開發新的合金。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論文,對這一方法進行了詳細描述。

在某些情況下,沿晶界的原子團聚是一種理想的特性,可以提高金屬的硬度和抗腐蝕能力,但有時也會導致脆化。根據合金的預期用途,工程師們會嘗試優化各種特性的組合。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根據文獻中已經基本描述的組合,研究了200多種基本金屬和合金金屬的不同組合。然後,研究人員系統地模擬了其中一些化合物,以研究它們的晶界配置。這些都被用來使用機器學習生成預測,而這些預測又通過更集中的模擬進行驗證。機器學習的預測與詳細的測量結果非常吻合。

研究人員發現,許多曾被排除為不可行的合金組合事實上變成了可行的,研究生Malik Wagih說。這項研究編制的新資料庫已經公開,可以幫助現在從事設計新合金的人。

論文標題為《Learning grain boundary segregation energy spectra in polycrystals》。

相關焦點

  • 一種更好的金屬合金設計方法
    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方法,基於在原始金屬晶粒邊界之間的反應,以預測金屬合金的性能。在這幅圖中,彩色的圓點表示原子沿著邊界聚集而非穿透邊界的可能性。圖片來源:麻省理工學院從汽車到衛星,從建築材料到電子產品,先進的金屬合金在現代生活的關鍵部分中必不可少。
  • MIT利用新方法設計金屬合金 進一步探討晶界結構
    蓋世汽車訊 先進的金屬合金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汽車、建築材料和電子產品等均採用這種材料。然而,大多數金屬由微小的晶粒構成,由於研究人員對晶粒邊界的了解十分模糊,為特定應用創造具有最佳強度、硬度、耐腐蝕性和導電性等性能的新合金受到限制。
  • 國外研究人員發現適合增材製造應用的鈷鎳超級合金
    聖巴巴拉大學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新的抗缺陷鈷鎳高溫合金,可通過選擇性雷射熔化(SLM)和電子束熔化(EBM)進行加工,可產生無裂紋的組件。凝固過程中溶質的低偏析降低了液體介導的開裂敏感性,降低的γ固溶溫度可在凝固完成後緩解開裂。
  • 加州研究人員開發了用於3D列印的新型抗裂紋鎳基高溫合金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和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一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的抗缺陷超級合金,用於金屬3D列印。據報導,鈷鎳高溫合金克服了裂紋的關鍵問題,裂紋可以困擾通過高溫粉末床熔融技術(例如SLM和EBM)製造的零件。
  • 研究人員成功破譯金屬有機框架材料的內部結構
    金屬有機框架(MOFs)材料,在過去幾年中因各種潛在的應用而引起了相當大的關注度,特別是自從研究人員發現這些典型的絕緣材料也可以被製成導電材料以來。由於MOFs的多孔性和導電性的非凡組合,這一發現為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電催化劑和專用化學傳感器的新應用提供了可能。
  • 頂刊評述:金屬3D列印或成高溫合金的顛覆性技術!
    Reed教授研究團隊受邀在頂級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評論文章,回顧高溫合金的歷史,討論3D列印對高溫合金的挑戰,並對該方向今後的發展進行展望。 高溫合金是指以鐵、鈷、鎳為基,能在600℃以上的高溫及一定應力作用下長期工作的一類金屬材料,又稱超級合金。其具有優異的高溫強度,良好的疲勞性能、斷裂韌性等綜合性能。
  • 科研人員發現合金新物態——金屬冰川玻璃
    這種轉變被稱為冰川化過程,它屬於同成分下一種液體向另一種液體的結構轉變(液液相變),其相變產物是冰川玻璃態。冰川玻璃態既有非晶的結構,又像晶體一樣能夠熔化;冰川玻璃態具有與玻璃態完全不同的玻璃化轉變溫度、脆度、密度、反射率和分子結構。因此,研究冰川玻璃態既有科學意義,又有應用價值。
  • 研究揭示全固態合金金屬電池的微觀機理
    研究揭示全固態合金金屬電池的微觀機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3:26:20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文銳團隊從調節均勻鋰沉澱和柔性固體電解質界面演變方面揭示了全固態合金金屬電池的微觀機理。
  • 在瓦什幹河發現了一塊合金金屬。經過研究,它可能不是地球的產物
    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形成於46億年前,人類在300萬年前才開始出現,而人類建立文明用了不到1萬年的時間。因此,很多科學家提出了一個問題:在漫長的幾億年中,有沒有其他的文明?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但小編先說了一種神奇的金屬,可能會顛覆你的認知。
  • 世界最耐磨合金已被找到,比特種鋼耐用100倍,跟鑽石耐磨度相當
    桑迪亞國家實驗室這是一種被科學界認為世界上最耐磨的金屬,由桑迪亞的材料科學團隊設計研製。據研究人員介紹,這種超級耐磨合金將比高強度的特種鋼還耐用100倍。我們知道鑽石是世界最硬的物質,硬度代表著它的耐磨性。
  • 幾種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的研究與應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幾種生物醫用金屬材料的研究與應用在臨床已經使用的醫用金屬材料主要有鈷基合金、鈦基合金、不鏽鋼、形狀記憶合金、貴金屬、純金屬鈮、鋯、鈦、鉭等。不鏽鋼、鈷基合金和鈦基合金具有強度高、韌性好以及穩定性高的特點,是臨床常用的三類醫用金屬材料。
  • T-1000全液態金屬機器人不是夢
    研究人員對液態金屬的控制方法進行了測試:現有的機器人有著各種各樣的形狀大小,但是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固體,而科幻電影《終結者》系列中展示了液態金屬機器人的技術,如T-1000全液態金屬機器人,可以操縱液態金屬來改變外表形狀,使機器人呈現各種造型,這使我們對機器人的概念有了重大改變,那麼液態金屬機器人是否可行呢?
  • 美國LLNL研究液態金屬噴射(LMJ)推進液態金屬3D列印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悉,按需滴液金屬噴射是一種用於金屬零件增材製造的強大技術。這種方法的成功取決於克服若干技術挑戰。這些挑戰中的主要挑戰之一是單個均勻液滴的受控可重複噴射。來自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研究團隊模擬了一種新興的金屬三維列印技術「液態金屬噴射」(LMJ)中的液滴噴射過程,這是液態金屬列印技術持續發展的一個關鍵方面。金屬的增材製造(AM)是一項強大的技術,可實現無與倫比的設計自由度的零件的快速生產。
  • 研究人員將膠帶變成薄膜取代鋰金屬電池陽極 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與純聚醯亞胺薄膜不同,該膠帶不僅能從聚醯亞胺襯底產生雷射誘導石墨烯,還能夠在粘合劑所在的地方產生半透明的薄膜,從而引發了研究人員的好奇心以及進一步的實驗。 研究人員將膠帶黏在一個銅製電流集電器上,並多次塗擦,以迅速將溫度提高至2300開氏度(3680華氏度),從而形成了一種多孔塗層,主要由矽和氧組成,並與少量石墨烯形式的碳結合在一起。
  • 工業設計中的金屬材料
    眾所眾知,金屬材料多是指工業應用中的純金屬、各種合金及金屬材料金屬間化合物。具有優異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能夠按照設計師的設計構思實現產品的多種功能與造型,廣泛應用於工業設計中,成為現代工業的支柱材料。今天將大家走進「金屬」的世界,感受不一樣的「金屬」!
  •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3D列印的柔軟機器人肌肉
    中國3D列印網1月31日訊,紐約州伊薩卡市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3D列印的柔軟機器人肌肉,該肌肉可以通過排汗來控制其內部溫度。使用基於水凝膠的複合樹脂和立體平板印刷術(SLA),生產出可以保留水並響應溫度的柔軟的手指狀致動器。
  • 你知道什麼是記憶金屬?一種受熱會立刻復原的金屬?
    記憶金屬是什麼,為什麼丟進熱水裡能立即復原?把一根曲別針扭曲變形後扔進熱水裡,他竟然瞬間被打回原形。把一根彈簧使勁拉直後,用噴火槍加熱金屬絲立馬縮回原來的螺旋狀態。看到這些現象不禁發出疑問,難道說金屬也擁有記憶力嗎?
  • 鈦合金油井管國內外研究進展
    美國和日本最早於 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開始對鈦合金材料在油氣開發領域應用適用性進行研究。美國 RMI Titanium Company 從 20 世紀 90 年代起就系統研究了可用於油氣開發領域的鈦合金種類及性能,通過實驗的方法驗證了不同鈦合金材料在高溫、高壓、高腐蝕環境中使用的可行性及性能局限,氫脆的防治辦法以及貴金屬鉑族元素的加入對鈦合金耐腐蝕性能的提升,並成功地研製了熱旋轉-壓力穿孔管材軋制工藝開發出鋼級超過1000 MPa 的鈦合金油套管、連續管、海洋鑽井隔水管和懸鏈式立管等產品
  • 中科院金屬所高溫合金研究部黨支部發揮堡壘作用—新聞—科學網
    召開「深切緬懷師昌緒先生」座談會 ■本報記者 沈春蕾 近年來,中科院金屬所高溫合金研究部的科研人員針對國民經濟的重大需求,研製出多種先進定向和單晶高溫合金及葉片 不久前,高溫合金研究部黨支部被授予「中科院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高溫合金研究部主任、金屬所副所長張健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高溫合金研究部黨支部與研究部密切配合,在推進實施中科院「率先行動」計劃和金屬所「一三五」規劃工作中,充分發揮了戰鬥堡壘和先鋒模範作用。
  • 成安縣X65Q管線用合金鋼管進口內貿外貿齊發力,明天會更好
    成安縣X65Q管線用合金鋼管進口內貿外貿齊發力,明天會更好 ,「wqo457」   無錫市上廣核能電力材料有限公司主要經營X65Q管線用合金鋼管、國產合金鋼、不鏽鋼、碳鋼管材、板材、棒材、型材、管道配件和焊接材料,無縫管、直縫管、合金/高壓鍋爐專用管道等產品,歡迎新老客戶前來選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