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將膠帶變成薄膜取代鋰金屬電池陽極 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2020-12-22 騰訊網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萊斯大學(Rice University)的化學家James Tour與同事將膠帶變成了矽氧化物薄膜,取代鋰金屬電池中的陽極。

(圖片來源:萊斯大學)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紅外雷射切割器將商用膠帶上的矽基粘合劑變成了多孔氧化矽塗層,與膠帶聚醯亞胺襯底中的少量雷射誘導石墨烯混合。此種具有保護作用的氧化矽層直接在現有電池的集電器上形成。

Tour表示,此前曾嘗試生產雷射誘導石墨烯獨立薄膜,因此產生了利用膠帶的想法。與純聚醯亞胺薄膜不同,該膠帶不僅能從聚醯亞胺襯底產生雷射誘導石墨烯,還能夠在粘合劑所在的地方產生半透明的薄膜,從而引發了研究人員的好奇心以及進一步的實驗。

研究人員將膠帶黏在一個銅製電流集電器上,並多次塗擦,以迅速將溫度提高至2300開氏度(3680華氏度),從而形成了一種多孔塗層,主要由矽和氧組成,並與少量石墨烯形式的碳結合在一起。

在實驗中,此種泡沫型薄膜在吸收和釋放鋰金屬的同時,不會形成能夠導致電池短路和起火的枝晶。研究人員注意到,在電池使用裸露的集電器進行充放電循環時,鋰金屬容易迅速降解,但在塗有雷射誘導氧化矽(LI-SiO)的陽極中沒有觀察到該問題。

研究人員表示:「在傳統的鋰離子電池中,在充電時,鋰離子會插入到石墨烯結構中,電池放電時,則會斷開插入。當使用全部石墨烯時,需要6個碳原子來存儲一個鋰原子。但是在鋰金屬陽極中,沒有使用石墨烯。在電池放電時,鋰原子直接從金屬陽極表面穿梭而出。如果可以解決安全和性能問題,鋰金屬陽極被認為是未來電池研發的關鍵技術。」

鋰金屬陽極的容量比傳統的石墨烯鋰離子電池高10倍,但是缺少石墨烯的鋰金屬電池通常會採用過多的鋰金屬來補償陽極表面氧化造成的損失。研究人員表示:「當陽極上沒有過量的鋰金屬時,通常就會快速降解,產生循環壽命非常有限的電池。不過,從好的一面來看,此種無陽極的電池會更輕、性能更好,只是使用壽命很短。」

研究人員指出,與沒有過量鋰金屬的電池相比,雷射誘導氧化矽電池的壽命增加了2倍。此種覆有雷射誘導氧化矽塗層的電池充放電循環次數可達60次,同時保持著70%的容量。Tour表示,這可以讓鋰金屬電池適用於戶外探險的高性能電池,或者在農村地區短期停電時,用作高容量存儲電池。

只需要採用標準的工業雷射器就可實現大規模生產,此種方法速度快,不需要溶劑,可以在室溫和室溫以下的溫度條件下進行。此外,該項技術還可以製造出支持金屬納米顆粒、保護性塗層和過濾器的薄膜。

相關焦點

  • 日本在室溫下合成陶瓷柔性片狀電解質 可加速鋰金屬電池上市
    研究人員將石榴石型陶瓷、聚合物粘合劑和一種離子液體混合在一起,打造出一種類固態片狀電解質。由於研究人員在室溫下進行合成,因而與現有在高溫下(> 1000°C)進行的工藝相比,該新方法的耗能大大降低。此外,該電解質能夠在很大的溫度範圍內工作,是一種前景非常好的電解質,可用於電動汽車等設備的電池中。
  • 鋰電池的聖杯:崔屹課題組揭示金屬鋰在二次電池中的循環機理
    鋰金屬電沉積過程中的織構鋰金屬的形貌演變通常被認為與其充放電循環過程中的不可逆性有緊密的聯繫。崔屹課題組研究人員發現在電化學沉積過程中發生的金屬晶粒擇優取向,即織構化,是影響鋰金屬負極形態變化的主要內因。
  • QuantumScape希望推動固態鋰金屬動力電池的採用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 QuantumScape 公司,剛剛宣布了首個在商業上可行的固態鋰金屬電池解決方案。其宣稱可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增加多達 80%,並且支持在 15 分鐘內將電量從 0 充到 80% 。
  • 新一代鋰金屬電池能量密度500Wh/kg的重大突破
    密度能量變得更高、重量變得更輕、壽命變得更長、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提高,鋰電池研發和應用的世界紀錄正在安徽省合肥市被不斷刷新。6月15日,合肥啟蒙科技城宣布,經過近兩年的研發,安徽盟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新一代500瓦時/千克鋰金屬電池的能量密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比克電池:正極補鋰技術將助力高能量密度電池突破發展
    比克電池:正極補鋰技術將廣泛應用於下一代大圓柱中高端產品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終端電量不夠用?伴隨消費升級對電池續航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高能量密度成為電池發展的必然趨勢,矽基負極則是當前突破能量密度瓶頸的首選材料之一。
  • 研究揭示全固態合金金屬電池的微觀機理
    研究揭示全固態合金金屬電池的微觀機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3:26:20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文銳團隊從調節均勻鋰沉澱和柔性固體電解質界面演變方面揭示了全固態合金金屬電池的微觀機理。
  • 日本東麗公司開發鋰金屬電池無孔隔膜 可抑制鋰枝晶生長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日本東麗工業公司(Toray Industries)開發了一種鋰金屬電池使用的無孔隔膜,可以顯著提高電池安全性,並有望應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無人機和電動汽車。
  • 上矽所:陶瓷基鋰氟轉換固態電池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鋰金屬負極理論容量高、電極電勢低。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鋰金屬電池的能量密度更高,正極材料的選擇更廣泛,既可以與傳統的含鋰聚陰離子框架和層狀氧化物材料匹配,也可以與新興的具有更高理論能量密度的無鋰氟化物材料配合。
  • 韓國獲鋰硫電池研發新見解 或取代現有鋰離子電池
    蓋世汽車訊 在過去幾十年中,移動技術、可穿戴電子設備、電動汽車以及各種各樣可攜式設備的使用大幅增長,促使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都尋求可充電電池的下一個突破。而鋰硫電池(LSB)由含硫陰極和浸泡在液體電解質中的鋰陽極構成,而且由於成本低、無毒,硫儲量豐富等原因,有望取代現在隨處可見的鋰離子電池。
  • 穩定鋰金屬電池用雙氟乙醯胺調節的梯度固體電解質界面和鋰離子...
    穩定鋰金屬電池用雙氟乙醯胺調節的梯度固體電解質界面和鋰離子溶劑化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6 16:01:51 湖南大學馬建民團隊揭示了穩定鋰金屬電池用雙氟乙醯胺調節的梯度固體電解質界面和鋰離子溶劑化。
  • 鋰-氧電池取得技術突破 實現四電子轉化及庫侖效率近100%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加拿大滑鐵盧大學Linda Nazar教授宣布,其研究團隊首次實現四電子轉換(four-electron conversion),該技術將實現鋰-氧電池(lithium-oxygen,Li-O2)的電子存儲容量翻番。
  • 固態電池的發展史
    他們使用了銀離子,但能量密度和電池電壓低,內阻高。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在1990年代開發了一種新型的固態電解質,用於製造薄膜鋰離子電池。2011年,Bolloré推出了BlueCar,該車配備了30kWh的鋰金屬聚合物(LMP)電池,該電池具有通過將鋰鹽溶解在共聚物(聚氧乙烯)中而製成的聚合物電解質。
  • 【化院智慧】高性能鋰金屬負極界面層(SEI)的理性設計 上海交大...
    背景介紹鋰離子電池已經被廣泛地用於移動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和儲能電站。使用超薄鋰金屬負極(小於50微米厚度)或者無鋰負極,搭配鈷酸鋰(或者高鎳三元、富鋰錳基)正極材料,可以構建高比能鋰金屬二次電池(>350 Wh/kg, 800 Wh/L)。
  • 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談固態電池技術與市場 產業化尚遠!
    本文系中科院資深固態電池專家在某固態電池技術產業化專家電話會上的分析與觀點,電池網特轉發,讓我們對固態電池的現狀、技術研發、未來市場等有更加客觀的認識!紀要重點:1、固態電池優點主要體現在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提升上,使用鋰金屬負極顯著提升能量密度,可將現有300Wh/kg的能量密度提升至500Wh/kg。
  • 「鋰知道」鋰氧電池和碘有什麼關係?
    但是RM面臨的問題也有很多,比如對中間體的穩定性以及穿梭效應會腐蝕負極的金屬鋰,所以如何抑制RM帶來的副反應是充分利用RM的前提。作者將動力學模擬與實驗相結合,發現了在DMSO和非碳電極RuO2的協同作用下,可以將I-/I3-氧化還原電對反應:I-+I2→I3-的方向向左偏移,並將I2錨定在正極上,從而阻止了I2對Li的攻擊,將電池的循環壽命從60圈延長到了100圈。圖文導讀圖1.
  • ...動力電池上遊鋰、鎳、鈷等金屬資源的供應穩定性也越來越受重視...
    2020-12-15 07:22:31來源:FX168 【中國鈷鋰企業大手筆布局海外礦產】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動力電池上遊鋰、鎳、鈷等金屬資源的供應穩定性也越來越受重視,國內一些上市公司斥巨資收購、維護海外優質礦山資源。
  • LG化學鋰硫電池長效性能再獲驗證
    據《韓民族》網站日前報導,韓國LG化學研發的鋰硫電池的性能在最近的無人機飛行試驗中再次得到驗證。  韓國航空航天研究院開發的高空長航時太陽能無人機使用了LG化學提供的鋰硫電池,在最近的一次試飛中,無人機滯空時間達到13小時零11分鐘。
  • 鋰動力電池常見問題處理_鋰動力電池維護保養
    鋰動力電池常見問題處理_鋰動力電池維護保養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4-14 11:47:46   鋰動力電池常見問題處理   在鋰離子動力電池的使用與維護保養過程中
  • 新型陰極設計顯著提高電池性能
    由香港科技大學Cheong Ying Chan教授和Zhao Tianshou教授領導的團隊,提出了一種新型的鋰硫(Li-S)電池陰極設計概念,大幅提升了電池的性能。鋰硫電池以高能量密度著稱,同時其主要成分硫含量豐富、重量輕、價格便宜且對環境無害。雖然全世界的研究人員已經在Li-S電池上取得了不錯的成果,但從實驗室研究到工業規模的商業化之間仍有很大的差距。其中一個關鍵問題是Li-S電池的多硫化物穿梭效應,會導致活性物質從陰極逐漸洩漏和鋰腐蝕,從而導致電池的壽命周期變短。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同時, 矽在地球上儲量豐富, 生產成本很低, 且矽的電壓平臺為0.3~0.5 V, 在充電過程中不存在析鋰隱患, 大大提高了鋰離子電池的安全使用性能。 但其在充放電過程中, 由於鋰化和脫鋰循環期間的高體積變化(200%-300%), 造成顆粒粉碎和其表面的固相電解質層重複形成, 最終導致矽基負極材料容量的損耗和循環性能較差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