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鋰金屬電池用雙氟乙醯胺調節的梯度固體電解質界面和鋰離子...

2020-12-17 科學網

穩定鋰金屬電池用雙氟乙醯胺調節的梯度固體電解質界面和鋰離子溶劑化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6 16:01:51

湖南大學馬建民團隊揭示了穩定鋰金屬電池用雙氟乙醯胺調節的梯度固體電解質界面和鋰離子溶劑化。 該研究成果於2020年12月11日發表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德國應用化學》。

固體電解質界面相(SEI)的結構和組分對整個電池的性能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這取決於所用電解質的配方。然而,從結構到構件控制高質量SEI的形成仍然是一個挑戰。

該文中,研究人員採用雙氟乙醯胺(BFA)作為電解質添加劑,用於構建梯度固體電解質界面(SEI)結構,該結構由具有C-F鍵的親石表面組成,可以均勻捕獲鋰離子,具有富LiF底層,可以引導鋰離子快速傳輸,最終實現均勻沉積鋰離子。BFA分子通過減少電解液中的游離溶劑來改變Li+的溶劑化結構,從而提高電解液的抗氧化性能,防止電解液在陰極表面的大量降解,從而獲得高含量LiF的優質陰極電解液界面(CEI)。

此外,當使用NCM622作為陰極時,Li | LiNi0.6Co0.2Mn0.2O2(NCM622)全電池顯示出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在0.5mAcm2下200次循環後容量高達149mAhg‐1)和良好的速率容量(在5mAcm2的高電流密度下,容量為117mAhg‐1)。通過理論計算證明了設計的電解液添加劑有助於構建高質量SEI和CEI結構和成分。

附:英文原文

Title: Gradient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and Lithium ion Solvation Regulated by Bisfluoroacetamide for St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uthor: Jianmin Ma, Fang Li, Jian He, Jiandong Liu, Mingguang Wu, Yuyang Hou, Huaping Wang, Shihan Qi, Quanhui Liu, Jiawen Hu

Issue&Volume: 11 December 2020

Abstract: The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of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SEI) are extremely important to influence the performance of full cells, which is determined by the formulation of electrolyte used. However, it is still challenging to control the formation of high‐quality SEI from structure to components. Herein, we designed bisfluoroacetamide (BFA) as the electrolyte additiv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gradient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SEI) structure that consists of a lithophilic surface with C‐F bonds to uniformly capture Li ions and a LiF‐rich bottom layer to guide the rapid transportation of Li ions, endowing the homogeneous deposition of Li ions. Moreover, the BFA molecule changes the Li  +  solvation structure by reducing free solvents in electrolyte to improve the antioxidant properties of electrolyte and prevent the extensive degradation of electrolyte on the cathode surface, which can make sure superior cathode electrolyte interphase (CEI) with high‐content LiF. In addition, the Li||LiNi  0.6  Co  0.2  Mn  0.2  O  2  (NCM622) full cells show excellent cycling stability (a high capacity of 149 mA h g  ‐1  after 200 cycles at 0.5 mA cm  ‐2  ) and good rate capability (a capacity of 117 mA h g  ‐1  at a high current density of 5 mA cm  ‐2  ) when NCM622 was used as the cathode. This work demonstrates that the design of electrolyte additives is powerful to construct the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of high‐quality SEI and CEI through theoretical calculations.

DOI: 10.1002/anie.202013993

Source: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ie.202013993

相關焦點

  • 鋰離子和鋰聚合物電池:它們的區別及優缺點
    鋰離子電池和鋰聚合物電池之間有什麼區別,以及它們的優缺點都有哪些是我們應該了解的知識。在搞清楚它們的區別及優缺點之前,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它們的工作原理。鋰離子電池是行業的老牌主力軍,該技術的開發早在1912年就開始了,但直到1991年被索尼採用才得到普及。從那時起,鋰離子電池已經為各種小設備提供了動力,比如可攜式相機、音樂播放器和智慧型手機。
  • 鋰電池的聖杯:崔屹課題組揭示金屬鋰在二次電池中的循環機理
    然而,金屬鋰在二次電池中循環充放電下氧化和還原的可逆性仍是一個亟待解決的技術難題。針對這一挑戰,史丹福大學崔屹組史菲菲博士從鋰金屬的沉積和剝離著手,以兩篇PNAS論文,深入揭示了鋰金屬氧化還原過程中的形貌、結構、和晶體學特性的演化及其機理。請看知社的深度介紹。
  • QuantumScape希望推動固態鋰金屬動力電池的採用
    總部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 QuantumScape 公司,剛剛宣布了首個在商業上可行的固態鋰金屬電池解決方案。其宣稱可將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增加多達 80%,並且支持在 15 分鐘內將電量從 0 充到 80% 。
  • 研究揭示全固態合金金屬電池的微觀機理
    研究揭示全固態合金金屬電池的微觀機理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1/1/7 13:26:20 中科院化學研究所文銳團隊從調節均勻鋰沉澱和柔性固體電解質界面演變方面揭示了全固態合金金屬電池的微觀機理。
  • 研究人員將膠帶變成薄膜取代鋰金屬電池陽極 提升鋰金屬電池性能
    研究人員將膠帶黏在一個銅製電流集電器上,並多次塗擦,以迅速將溫度提高至2300開氏度(3680華氏度),從而形成了一種多孔塗層,主要由矽和氧組成,並與少量石墨烯形式的碳結合在一起。 在實驗中,此種泡沫型薄膜在吸收和釋放鋰金屬的同時,不會形成能夠導致電池短路和起火的枝晶。
  • 上矽所:陶瓷基鋰氟轉換固態電池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鋰金屬負極理論容量高、電極電勢低。與傳統鋰離子電池相比,鋰金屬電池的能量密度更高,正極材料的選擇更廣泛,既可以與傳統的含鋰聚陰離子框架和層狀氧化物材料匹配,也可以與新興的具有更高理論能量密度的無鋰氟化物材料配合。
  • 日本東麗公司開發鋰金屬電池無孔隔膜 可抑制鋰枝晶生長
    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導,日本東麗工業公司(Toray Industries)開發了一種鋰金屬電池使用的無孔隔膜,可以顯著提高電池安全性,並有望應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無人機和電動汽車。
  • 四氟硼酸鋰的製備與應用
    選擇合適的電解質也是獲得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長循環壽命和安全性能良好的鋰離子電池的關鍵,電解質的性能直接影響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優化和提高。目前,商品化鋰離子電池的電解質主要為六氟磷酸鋰(LiBF6)。由於六氟磷酸鋰具有較好的電導率、能形成穩定的固體電解質膜、內阻小以及充放電速度快等優點,是目前鋰離子電池電解液的首選電解質。
  • 「鋰知道」鋰氧電池和碘有什麼關係?
    鋰氧電池中,放電產物的分解需要有效的催化劑來推動,但是傳統的固體催化劑在循環幾十圈之後就會被副產物覆蓋,失去活性。氧化還原介體(redox mediators,RM)溶解在電解液中可以作為液相催化劑來持續地催化放電產物分解,顯著降低充電過電位,提高能量效率。
  • 日本在室溫下合成陶瓷柔性片狀電解質 可加速鋰金屬電池上市
    電動汽車,黑科技,前瞻技術,電池,陶瓷柔性片狀電解質,鋰金屬電池,鋰金屬電池陶瓷電解質(圖片來源:東京都立大學)化石燃料滿足了全球大部分的能源需求,包括電力。不過,化石燃料正在被耗盡,而且燃燒化石燃料會導致二氧化碳和有毒氮氧化物等其他汙染物直接排放到大氣中。
  • 韓國獲鋰硫電池研發新見解 或取代現有鋰離子電池
    蓋世汽車訊 在過去幾十年中,移動技術、可穿戴電子設備、電動汽車以及各種各樣可攜式設備的使用大幅增長,促使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都尋求可充電電池的下一個突破。而鋰硫電池(LSB)由含硫陰極和浸泡在液體電解質中的鋰陽極構成,而且由於成本低、無毒,硫儲量豐富等原因,有望取代現在隨處可見的鋰離子電池。
  • 高比能量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
    導讀:本文主要深入分析和討論矽基負極材料的儲能及容量衰減機理, 從矽碳複合材料和 SiOx(0 常見的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有軟碳、硬碳、中間相碳微球(MCMB)、人造石墨、天然石墨、鈦酸鋰(LTO)和矽基材料等。
  • 新一代鋰金屬電池能量密度500Wh/kg的重大突破
    密度能量變得更高、重量變得更輕、壽命變得更長、安全性能也得到了提高,鋰電池研發和應用的世界紀錄正在安徽省合肥市被不斷刷新。6月15日,合肥啟蒙科技城宣布,經過近兩年的研發,安徽盟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新一代500瓦時/千克鋰金屬電池的能量密度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 前瞻動力電池產業全球周報第35期:大眾與國產電池巨頭再傳「緋聞」
    億緯鋰能擬投13億元建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4月25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擬與荊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分別就儲能電池項目、動力電池項目籤訂《合同書》,在荊門高新區建設高性能鋰離子儲能電池項目、高性能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
  • 具有超快充電/放電和優秀低溫性能的石墨基鋰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在室溫條件下的快速充放能力以及低溫下的充電性能是目前行業面臨的難題。石墨是最常用的商用負極材料,然而鋰離子的長擴散距離限制了它的倍率性能。於此,為了縮短擴散路徑,作者開發了由通孔的薄石墨片和碳納米管組成的複合電極。碳納米管能有效防止石墨片發生重新堆積。
  • 美國鑽研職員打造枝晶自愈的鉀電池 比鋰離子電池更高效/更平安
    據外媒報導,美國倫斯勒理工學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的鑽研職員展現了怎樣降服一個連續存在的電池疑問 – 電池枝晶,打造了一種與鋰離子電池機能一樣好的金屬電池 – 鉀電池。比較於鋰,鉀是一種儲量更富厚、費用更廉價的元素。電池有兩個電極,一端是陰極,另一端是陽極。
  • 比克電池:正極補鋰技術將助力高能量密度電池突破發展
    為進一步推進電池矽基負極材料創新研究,近日,第四屆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創新研究與發展研討會在江蘇常州舉行。作為行業領先企業,比克電池受邀出席此次大會並做研究報告。    會上,來自清華大學、中科院、西安交大等國內各大高校的專家學者和知名鋰電池企業就矽基負極材料研究進展與實踐運用等相關問題展開了深入交流,以期促進行業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矽基負極材料進一步發展。
  • 固態電池的發展史
    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在使用過程中也存在著電解液洩露、燃燒、爆炸等危險。 鋰離子電池的有機電解液容易洩露、燃燒、爆炸而引發嚴重的安全隱患。而全固態鋰離子電池相比於液態鋰離子電池在提高電池能量密度、拓寬工作溫度區間、延長使用壽命方面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優勢。
  • 鋰離子電池安全事件起火及失效機理分析
    然而,不可預測的情況,如充電過度、外部加熱和機械濫用,可能會大大增加這種故障的可能性。儘管各種安全裝置已併入商用鋰電池中,但也發生了大量備受矚目的電池故障事故,其中許多事故對電池製造商以及在其產品中使用鋰技術的公司造成了重大不利影響。表3列出了最近由鋰電池故障引起的一些引人注目的事故。這一清單包括各種產品,從小型消費電子產品到大型電動汽車和飛機。
  • 特斯拉用的是什麼電池,跟我們平時用的5號電池一樣嗎?
    欣賞如此壯麗的美景的同時也要感嘆一下龍船的獨立供電系統的厲害之處,畢竟滿街的燈籠和霓虹燈可以用電網供電,而獨立漂浮在水面的龍船卻要利用獨立的電池供電長達半月之久。相信我們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工作上,電力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所必需的能源但是,有些時候我們受制於各種各樣的條件,無法使用電網或者使用成本很高的情況下,那麼電池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