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曾經說過,「人才可以分為三種,第一種人機智善辯,第二種人磊落豪雄,第三種人是深沉厚重」。
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位傳說中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在1952年的時候,創立了京瓷公司,後來又創立了DDI電信公司,這兩家公司,都進入了世界500強。
2010年的時候,73歲的他又臨危受命,擔任了日航的CEO,拯救了即將破產的,日本國家航空公司。所以稻盛和夫在日本,就是一個商業的神話。
而他說的三種人,其實是在他的著作,《稻盛和夫自傳》裡提出的。下面咱們就來看看,這三種人才,到底有啥區別。
機智善辯的人
我還記得,年輕的時候,我們特別崇拜,那些口才很棒的人,那些能在人群中,口若懸河,巧舌如簧的人,我們天然的覺得,他們未來定會成功。
但其實,到了四十歲以後,才慢慢發現,雖然機智善辯,是一種智力的體現,說明你腦子轉的很快,但這樣的人,也只是別人手裡的「工具」。
往往口才很棒的人,做一名銷售,做一個中層管理者,還是不錯的,但很難委以重任。
《三國演義》裡面的馬謖,其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馬謖這個人,一直跟在諸葛亮身邊,而且每次都能,猜中丞相的心思,甚至很多外交場合,也能用馬謖。
但是在具體的大事上,馬謖的性格不夠沉穩,雖然通過巧舌,贏得了諸葛亮的賞識,但在街亭戰役裡,好大喜功,導致蜀軍的糧道,被司馬懿佔領,第一次北伐失敗。
其實生活中,那些機智善辯,一語道破先機的人,還是不少的,但成大事的人,卻寥寥無幾,最核心的原因,還是他們的性格太飄,只是嘴上功夫厲害。
當然了,這第一種人,雖然成不了大事,還是一個人才的,畢竟口才,有很多可用武之地。
磊落豪雄的人
第二種人才呢,叫做磊落豪雄的人,這樣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就能看出,日後必是人中之龍鳳。
磊落豪雄的人,往往敢作敢當,有勇有謀,你交給他什麼事情,他一定給你,辦得漂漂亮亮的,絕對不會拖泥帶水。
將來在公司裡面,這樣的人一定是,諸多重要項目的操盤手,也是各大老闆,爭相搶奪的人才。
比如說,歷史上韓信、嶽飛、蒙恬等大將,都是磊落豪雄的英雄,但他們雖然都是英雄,也是當時的豪傑,人生卻缺少了規劃,缺少了厚重的成分。
所以往往那些,能辦大事的人,最後都很難善終,因為他們缺少全局思維,只關注於眼前,不考慮將來的事情,也對人性缺少琢磨。
曾國藩曾經說過,「辦大事,一定要找替手,他們可以幫你,解決所有的問題,而你只需要考慮,哪些問題需要解決。」。
其實曾國藩口中的「替手」,就是那些磊落豪雄的人,他們都是人中之龍鳳,你要想成事,就要從人群中,將他們挑選出來,讓他們輔助你。
深沉厚重的人
其實最厲害的人,還是那種深沉厚重的人,他們往往不顯山,不漏水。但卻是人生最大的贏家。
深沉厚重的人,往往不會具體的解決問題,他們只會在關鍵時刻,給予團隊方向,告訴他們怎麼走,要不要繼續下去,或者給予他們信念。
《西遊記》裡面的唐僧,就是這樣一個,深沉厚重的人。比起人生閱歷,他的三個徒弟,都比他大幾百歲。比起能力,三個徒弟上天入海,無所不能,而他一無所能。
但是唐僧有信念啊,無論團隊出現什麼問題,最後他都一個字,「走」。不取到正經,絕不回頭。就是這種信念,才讓這個團隊走下去的。
二戰時候,美國海軍名將,斯普魯恩斯。在中途島海戰中,擔任元帥一職。但在整個戰役裡,他都一直呆在,軍艦上的圖書館裡,將戰爭的指揮權,交給了將軍們。
但他在關鍵時刻,做出了三個最為明智的決定,就是這三個決定,讓日本輸掉了中途島戰役。
其實這就是深沉厚重的人,只需要關鍵時刻出來,告訴團隊,接下來該怎麼走,平時靜靜觀察局勢變化即可。
阿文寄語
男人到了四十歲就會明白,原來這三種男人,將來都是人中之龍鳳。雖然他們三者,還是有一個高低之分,但人生往往不能那麼完美。
古人說,「性格決定命運」。你是哪種類型的人,那將來就走向哪裡。
我是阿文,持續和你分享更多的人生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