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恍惚,人生已經進入了四十歲,還沒好好感受年輕,就已步入中年。感覺四十歲像人生的一道分水嶺,又仿佛是一個人的前生後世,帶著跳躍性斷層性。把青年與中年明顯的分隔,無論是身心層面還是精神層面,無論是生活狀態還是處世狀態都發生了質的變化。以前理解的四十不惑,以為到了四十歲就什麼都懂了,什麼都明白了,還渴望自己能夠早早進入這樣的人生境界。
真正到了四十歲,才知道四十歲也許才是體會人生真正滋味的開始。經過四十年的打磨,從青蔥歲月到不惑之年,從涉世未深到圓滑世故,從朝氣蓬勃到老成淡漠。這中間都經歷過多少大大小小的事,值遇了多少形形色色的人,看過了多少的人人我我、情情愛愛、聚聚散散、分分合合,才能讓一個人從這山到那山。回望以前什麼都想爭個高高低低、弄個明明白白、問的清清楚楚,要個模模樣樣。覺得什麼事情不是一就是二,不是此就是彼。用好奇輕快的目光和方式的去打探、回應周圍的一切。
真正到了四十歲,才朦朦朧朧地知道,很多東西是沒有結果沒有答案,沒有明顯的界限和分別。也逐步的在完成人生從理想階段到現實階段的跨越。也漸漸地在告別年輕給予人的那些饋贈。四十不惑,並不是沒有了迷惑,什麼都那麼明白那麼清楚,而是四十歲也有迷茫,只不過學會了用安靜的方式去解決迷茫,也有不解,只不過學會了用糊塗的方式去處理不解。不再是非要個說法、非要個答案,非你不可。那些想不明白的現在就不願再想了,琢磨不透的也不想再琢磨了,也學會了等一等,放一放,緩一緩一系列的迂迴手段去應人應事。從前快刀斬亂麻,如今砍藤還怕連著瓜,這大概才是四十不惑的真正狀態。
真正到了四十歲的疲憊是無聲的,喜悅是有節制的,倦怠是沒有理由的。責任義務擔當傾巢而來,如果我們還沒有長大,就挑不起這些擔子,如果我們還沒有成熟,就扛不住這些現實。四十歲以後留給我們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越來越狹小,我們的情感需求、精神需要越來越迫切,供不應求是四十歲不能言的傷。不知道我們還有沒有下一個四十年,還有多少個明天讓我們去感悟生活,有多少自由讓我們去選擇人生。過去無法改變,餘生就等你去開發。在夾縫中尋求幸福,也許是我們餘生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