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四十才明白:人生的這四場災難,其實都是我們「咎由自取」

2020-12-12 南山大叔

作者:南山大叔原創作品,抄襲、洗稿必究

01◆卷首語

漸漸地,漸漸地,我們這批80後,就要人到四十了。人到四十,我們已經進入了人到中年的年齡,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已經變得沉穩,變得成熟,變得有點波瀾不驚了。但是,人到四十,我們也會遇到很多挫折和磨難,而當我們經受了許多艱難困苦之後,當我們飽受某些災難的折磨之後,我們才真正明白:人生的這四場災難,其實都是我們自己「咎由自取」啊。那麼,這四場都是我們「咎由自取」的災難,究竟是指什麼呢?

02◆首先,過於善良,是一場災難

老人家常常告誡我們:「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做人,善良一點,厚道一點,無可厚非,但是,一個人如果過於善良,那麼,這樣的人,往往就會成為大家心目中的「軟柿子」。這樣一來,那些喜歡欺軟怕硬,無事生非的人,就喜歡拿這些過於善良的人調侃,甚至欺侮。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那些過於善良的人被欺侮之後,往往顯得倍加落寞和卑微,難以抬頭做人,為人處世缺少底氣。而一些被欺侮得忍無可忍的人,甚至會做出兩敗俱傷的反擊,這樣一來,災難就發生了。所以,過於善良,其實,真的是一場災難,這樣的災難,在很多時候,是我們「咎由自取」的。人到四十,我們已經老大不小,我們已經是家庭的頂梁柱了,我們要懂得用我們的勇敢去保護家人了。因此,我們一定要懂得讓自己的善良長出角來,讓別人知道我們的底線,我們才能避免成為被人隨意欺侮的對象啊。

03◆其次,不懂拒絕,是一場災難

曾經在網絡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說是一個高學歷的年輕人,經常在一家理髮店理髮,慢慢地就和店員熟悉了。年底了,一個店員請他吃飯,他本不想去,但是一想自己跟這個店員有點熟悉,拒絕了,有點不好意思,就去了。沒想到他跟著店員上車之後,就被這個店員帶去做眉毛。做完之後,那個店員給他一份帳單,裡面的價格讓他目瞪口呆,原來,這次做眉毛,他竟然消費了近12萬元錢。膽小的他不敢拒絕,在對方的威脅下,就給了這家店近12萬元的錢。

而這些錢,其實是他這幾年的所有積蓄啊,付錢之後,身無分文的他,真的感到欲哭無淚,災難降臨了。而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會看到一些人,面對一些明顯帶來欺騙性質的事情,不懂拒絕,不敢拒絕,結果,讓我們陷入了上當受騙,甚至是傾家蕩產的災難中。而這樣的結果,其實就是自己不懂拒絕而造成的,這樣「咎由自取」的悲哀,我們可千萬要提防啊。因此,人到四十的我們,更要懂得不懂拒絕的危害,用我們的人到中年的睿智,去果斷拒絕不該接受的事情啊。

04◆第三,和人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

弘一法師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與人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是啊,在生活中,如果我們和身邊的親友走得太近,就會洞悉對方的秘密,甚至是隱私。和他們走得太近,難免也會遇到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到時,一旦矛盾發生,彼此之間,難免會用我們所知曉的對方隱私來攻擊對方,這樣一來,矛盾就會越來越大,有的甚至會發生打鬥和傷害,那就是一場災難了。而同時,我們如果和我們的同事,和我們的狐朋狗友走得太近,也難免會發生一些利益衝突,或者酒後失言的事情來,到時,彼此之間由朋友變成敵人,那就真的是一場不大不小的災難了。而這樣的一種災難,其實就是我們不懂得「人與人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這個道理而造成的,這樣的結果,其實也是我們自己的「咎由自取」,我們一定要懂得避免啊。所以,人到四十,我們要牢記「人與人走得太近是一場災難」的道理,和人保持一定的距離,才是我們的明智之舉啊。

05◆第四,不注意身體健康,是一場災難

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本是樸實的話,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人到四十,我們已經是家庭的頂梁柱,我們要為家人的幸福生活而努力奮鬥。而要想讓我們的家庭興旺發達,我們健康的身體,是最為基礎的保障。一個人,如果不懂得珍惜自己的身體,常常吃喝玩樂,常常紙醉金迷,常常過度消耗自己的身體,那麼,當我們進入人到四十這個中年階段的時候,身體健康所帶來的中年危機,往往會讓我們猝不及防。到時,當我們病倒在床上的時候,那種萬念俱灰的感覺,真的會讓我們感到這是人生的一場大災難啊,這種災難的原因,其實,就是因為我們不注意保重自己身體而造成的,真的是一種「咎由自取」啊。所以,人到四十,我們更要懂得身體健康的重要性,要好好地保護好自己,才能讓我們的家人放心,讓我們的餘生活得更有保障,也更有質量啊。

06◆結束語

朋友們,人到四十才明白:人生的這四場災難,其實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精彩的評論,我會置頂鼓勵哦。

相關焦點

  • 真正到了四十歲,才明白了四十不惑的潛在含義
    以前理解的四十不惑,以為到了四十歲就什麼都懂了,什麼都明白了,還渴望自己能夠早早進入這樣的人生境界。真正到了四十歲,才知道四十歲也許才是體會人生真正滋味的開始。經過四十年的打磨,從青蔥歲月到不惑之年,從涉世未深到圓滑世故,從朝氣蓬勃到老成淡漠。
  • 人走黴運時,明白這四個道理,才會時來運轉
    活著,每個人都不容易,沒有誰的人生會永遠一帆風順,起起落落才是人生,有一句話說,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一個人倒黴了,就會跌進命運的低谷,經受人生的磨難和痛苦。一、明白世態炎涼人情冷暖,實在是很正常的事情,積極自救才是唯一出路。生活中當你走黴運了,落難了,破產了,欠外債了,你會發現平時和你喝酒吃肉的朋友不見了,打電話不是不接就是關機;甚至親戚朋友也躲著你,你只要開口說借錢,不是手頭緊就是沒有錢,這就是人生的現實。
  • 「邪淫之人,天命不可違」:人到四十,看這四件事已經夠了,很準
    都說「四十而立」「五十而知天命」,其實,講的就是一個人到了四五十歲的這個年齡,就要懂得放下很多東西了。那些無謂的紛爭,那些過多的利益追求,我們都要懂得適當地捨棄的了。人到四十,我們要明白:順應天命,不是迷信,更不是什麼唯心主義的思想在作怪,而是一個人到了四十歲這個門檻,不要再去邪淫了,要懂得隨遇而安,順其自然地生活,不然會吃盡苦頭,費力不討好。人到四十,我們才知道有些事如果已經成了定局,已是「天命不可違」,不可邪淫。
  • 四十歲才明白:原來這三種男人,將來都是「人中之龍鳳」
    機智善辯的人我還記得,年輕的時候,我們特別崇拜,那些口才很棒的人,那些能在人群中,口若懸河,巧舌如簧的人,我們天然的覺得,他們未來定會成功。但其實,到了四十歲以後,才慢慢發現,雖然機智善辯,是一種智力的體現,說明你腦子轉的很快,但這樣的人,也只是別人手裡的「工具」。往往口才很棒的人,做一名銷售,做一個中層管理者,還是不錯的,但很難委以重任。
  • 《金剛骷髏島》:多少災難,都是人類咎由自取,金剛成了守護者
    因為看了這一部金剛,我才開始回過頭來,看了《金剛》系列的前面幾部,感覺都很好看。也可能是因為每一個版本的金剛,都是一個守護者,尤其對待女主角的呵護,會讓人感動地落淚。你會覺得,金剛如此龐大、如此強大,但它也能溫柔對待女士,那種體型和心思的鮮明對比,讓你目瞪口呆,更讓人心生敬畏。
  • 寫給奔四的80後:人到四十,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溫暖的人
    人到中年,這是一種有著淡淡憂傷的年齡,在這個年齡,我們面臨要很多中年危機的來到。與此同時,我們還要面對一些想不到的挫折和打擊。步入中年,我們已不再年輕,但我們也不再幼稚了,在這樣一個年齡,我們會變得更加寬容、沉穩,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變得更有溫度了。所以,有人說,人到四十,我們要學會做一個溫暖的人,是很有道理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 「人不成器,必有徵兆」:人到四十,還喜歡做這四件事,難有出息
    在我們身邊,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人,在小的時候,就顯露出了一些不良的苗頭,如果一味地發展下去,長大以後,必然會成為「逆子毛猴」,到處惹是生非,給家庭,給社會帶來不安全的隱患。如果這些不良苗頭能夠得到及時糾正,是完全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走向的。但是,人到四十,如果還喜歡做這幾件事的,估計就難以出息了,我們一定要及時糾正,也許,懸崖勒馬猶未晚矣。
  • 四十歲才明白:男人生命中的三大不幸,中招一個前程就沒了
    其實人到四十歲才明白,女人的不幸,主要是感情家庭方面的,男人的不幸主要是事業上的,而且基本上中招一個,一輩子就沒啥前程了。少年得志我還記得,中學時候學的《沁園春雪.長沙》中寫道,「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 人到四十「一事無成」,要牢記這3條「天規」,日子才能越過越順
    《易經》:「三十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臨近知天命之年,需要改變思想觀念,不能再肆無忌憚,隨心所欲。要知道「人在做,天在看」,要真正明白自己的使命。生活在農村,對於這位50歲的中年人來說,他過著無盡的「尋找財富」的生活,開始了新的旅程。對於50歲的人來說,名利雙收,家庭更重要。
  • 女人到了四十歲以後,最應該明白這三件事,你會過得越來越好
    但是,四十歲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卻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分水嶺,因為四十歲之前的女人是張揚的,她們還有著非常多犯錯的機會;四十歲之後的女人卻是低調的,她們只想踏踏實實過好自己的日子。所以說,女人到了四十歲以後,最重要的就是擺正自己的心態,安靜淡然地享受以後的人生。
  • 人生四十 拾階而上
    人生四十 拾階而上  高曉松曾經說過「到了四十歲突然想明白了,變成了自己生活的看客。 青春已無悔,中年復無愧,從前執著的很多事情都不再想了。」或許,這是對四十不惑一個最新的詮釋註解。
  • 致奔四的80後:人到四十,如果你還一事無成,請記住這些話
    其實,每個人對於成功的定義都不同,人到四十,如果我們沒有成功的事業,那我們至少還有親近的家人,如果我們沒有親近的家人,至少我們還有健康的身體,古人說,四十不惑,到了四十歲,我們不應該再為自己的處境,感覺到迷茫和困惑,只需做到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生活總會給我們付出的努力一個滿意的答案。
  • 人到五十,靜心回首,才知是這三個遺憾改變了我們的命運,你呢
    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反正我一直沒想明白,當年那個追風的少年怎麼就成了今天這個奔五的人了?很多年前,我們覺得三十歲就夠老了,等自己到了三十歲,覺得三十歲也沒什麼,四十歲才叫老吧,真正到了四十歲,又覺得四十歲還很年輕,五十歲才應該叫老。現在,五十歲了,儘管內心充滿了不甘,但衰老卻無法避免。
  • 人到四十,要懂得和這四個異性「漸行漸遠」,雖然現實卻很有必要
    人到四十,我們已經進入了人到中年的年齡,在這樣的一個年紀,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子女,而我們,也成為了家庭的頂梁柱了。這時候,我們要懂得用我們的肩膀,扛起家庭的重任,為家人擋風遮雨,為家庭的興旺發達而努力奮鬥。在這樣的一個年齡,我們要懂得守住我們做人的底線,同時,也要懂得守住我們情感的底線,所以,有人說,人到四十,要懂得和這四個異性「漸行漸遠」,雖然現實卻很有必要。
  • 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
    易經提醒你:人到中年才明白,人生無常,心安即是歸處人到中年,我們才明白:人生無常,落魄落難識人心。當我們人到中年的時候,我們已經進入了人生的下半場。人到中年,我們才明白:人生無常,病來如山倒。當我們人到中年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機能,已經開始下降。漸漸地,我們身體這樣那樣的小毛病,就開始出現了。人到中年,如果我們不注意保養,而是繼續花天酒地,海吃海喝,過著奢靡的生活,那麼,疾病就很有可能向我們猛撲過來。
  • 老古話「人到四十不碰三事」:人過四十,還在賣弄這些多半沒出息
    人生在三十歲的時候,還能夠允許一些或多或少的幼稚,可是一旦到了四十歲的時候,那就應該是必然成熟。四十歲的年齡段,我們是人生最為意氣風發的時候,也是責任最重的時候,不論是高堂父母還是膝下子女,對於我們的生活來說,都是要照顧好的。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人生應該怎麼樣
    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狀態,越年長越淡然,看透自然就明白人生的意義。職業發展方向,思想格局,人生目標輪廓分明,沒有二十歲時的毛躁,多了一份冷靜與執著。此時,工作大致清晰明了,明白需要做什麼,做什麼擅長,創業或穩定職業都應處於上升期,越混越差肯定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而家庭,絕大多數人三十歲應是有老有小,父母身體健康,孩子四五來歲,結婚早點的會稍微大。因角色轉變,為人父母,孩子懵懂,父母能相助,也是幸福感較為強烈的一個階段。
  • 孔子四十不惑的人生境界
    孔子說他四十不惑,究竟是什麼意思呢?你可不要理解為孔子到了40歲了,什麼都不迷惑了,什麼都知道了,什麼都懂了,什麼知識都難不倒他了,顯然不是這樣。這並不是說孔子到40歲就掌握了世間所有的知識,明白所有的道理,也並不是說他已經做到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了。那如何理解呢?孔子不惑之處,不在於他的知識比我們多,而在於他比我們具備了更強的人生智慧。
  • 人過四十,不管有錢沒錢,女人都要懂得「富養」自己
    女人,往往都是把婚姻當成人生的歸宿。一旦結婚,她們就全身心投入到家庭中,圍著孩子老公,廚房轉。她們總是習慣性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家庭上,無暇顧及自己,時間久了,慢慢忘記如何愛自己。敬畏生命,才是善待自己的開始。
  • 郭德綱用自己四十多年的經歷,告訴我們6個人生的道理,值得一看
    他在自己人生的四十年多裡,經歷了無數的心酸,可以說是在現實的打擊下,頭破血流,憑著一股子倔勁才走到了今天。他用自己親身的經歷、親自撞過的南牆,為我們總結出了5個人生的道理,不管是哪一條,都能讓我們受益一生。郭德綱用自己四十多年的經歷,告訴我們6個人生的道理,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