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古稀、八十耄耋。每個階段有不同的狀態,越年長越淡然,看透自然就明白人生的意義。
在二十來歲的時候感覺人生很長,以為可以肆意揮霍,就這麼彈指一瞬步入三十,回頭看,原來青春歲月的逝去也可以這麼快。
感慨間,三十而立,意味著成家立業,該擔負起人生另一階段的責任。
三十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歲月,立身、立業、立家,三立基本能確定下來。職業發展方向,思想格局,人生目標輪廓分明,沒有二十歲時的毛躁,多了一份冷靜與執著。此時,工作大致清晰明了,明白需要做什麼,做什麼擅長,創業或穩定職業都應處於上升期,越混越差肯定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
而家庭,絕大多數人三十歲應是有老有小,父母身體健康,孩子四五來歲,結婚早點的會稍微大。因角色轉變,為人父母,孩子懵懂,父母能相助,也是幸福感較為強烈的一個階段。
相比二十,三十多了一份心智成熟,思想穩定,自然體會生活艱辛和父母的不易。
三十打拼,拼業,為家庭積累財富,一路打拼,有人家財萬貫,有人兩手空空,一晃十年,步入四十。
四十回頭,人生過半,三十歲的風雨,有收穫也好竹籃打水也好,人生邁進另一個階段。
四十不惑,更加冷靜地看這個世界,越發明白自己需要什麼努力什麼。如三十未立,四十便吃力起來。四十雖年富力強,但各方面大不如從前,競爭力下降,人變得不堪重負,好在經歷十多年歲月洗禮,對此看淡,不在急躁惱騷發無名之火,只會默默努力,為家庭及親人去承受這應盡的責任。
四十重感情,稍有感動瞬間,鼻子泛酸,如感同身受。見父母老、見孩子大,一邊難過一邊高興。還沒好好孝敬父母,他們已滿頭白髮,還沒認真陪伴孩子,從前的小寶貝已知曉人事。
四十,責任與擔當,輸不起的階段,難卻不以為然。四十,能成就輝煌,也承受默默無聞,頭頂天、腳踏地,剩下靠自己,四十,讓別人依靠,身後卻無可依靠之人。因為家庭和親人讓你挺直腰杆,為他們遮風擋雨,於是奉獻與付出便成為最好的詮釋。
五十,彈指即逝,十年一瞬,仿佛四十到五十隻是睡了一覺,一覺醒來,孩子成人,父母老得不成樣,於是,心想,就這麼著吧,有的我有,沒有的就沒有吧。
五十,諸事穩定,不怨天尤人,不曲意迎合,心態平穩,安於現實。
五十一到,六十還會遠嗎?該來的會來,五十歲的年紀還怕六十歲的光景,人上五十,還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六十退休,未嘗不是人生第二春,重回兒時自由無憂慮的日子,如能安度晚年,人生算是完美了。
人生如夢,回頭去看,才發現只是睡了一覺那麼短暫,短暫的一生,無論身處哪個階段都應珍惜,珍惜好,路才順暢。
老時,獨坐門前,長籲口氣,沒有因為虛度年華而感到悔恨,也沒有因為碌碌無為而感到羞恥,此生滿意,只等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