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關注 美術報,分享美的一切
第7屆「為坐而設計」大獎賽暨國際設計院校作品邀請展於3月1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本屆展覽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由北京視覺高精尖創新中心聯合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共同承辦。
「為坐而設計」是國際原創設計實物賽展,以「坐」的行為方式為核心進行實驗性設計研究,在以往十五年的時間裡,大賽活動立足學術,思考設計本源,樹立起了良好的品牌效應,具有廣泛的學術和社會影響力。本屆「為坐而設計」作為北京視覺藝術高精尖中心「生活北京」板塊的項目,緊扣視覺文化構建,打造優良生活品質等要點,建立與國內外相關專業院校及團體聯動機制,通過展覽與論壇的形式,深度探討社會創新視域下設計生活與設計教育的實踐和發展。
在主題詮釋上,本屆大賽逐本溯源,針對「坐」的行為本身——對這一日常行為進行追問,展開實驗性的探索和多樣性表達。本次大賽共徵集到來自國內外的作品方案2573份,是2002年開賽以來徵集作品數量最多的一屆。參加複賽的實物作品有100餘件,邀請到國內外設計藝術院校作品70件。受邀院校有英國皇家美術學院、德國卡爾斯魯厄造型藝術設計學院、波蘭格但斯克美術學院、東京藝術大學。國內院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北京服裝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林業大學、北京印刷學院、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工業大學耿丹藝術學院、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等。
同時,在部分作品的展示方式上突破常規,採用AR(增強現實)技術——觀眾可以通過現場的小米PAD與作品展開互動,獲取作品的虛擬造型的相關信息,體驗數位技術帶來的全新觀展方式。
此外,中央美術學院在展覽同期組織題為「發展的智慧」國際設計教育主題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設計師及學者,圍繞《設計教育的全球化與本土化發展思考》等相關議題展開討論。
腦洞大開的椅子
- 展品欣賞 -
▼
王一豐 理想國 「豐意德」設計大獎
座,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孩子的世界中,往往幻想自己是理想國中的國王。作品結合了座椅和木馬的功能。使用者既可以把它作為一個穩定的座椅、也可以把它變為一個木馬。兼具家具與玩具的屬性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想像力,讓它伴隨孩子快樂的成長。
曹林濤 親密關係 金獎
藤這種材料本身給人的感覺是:自然,舒適和放鬆。這种放松的感受更像是和好友呆在一起所帶來的,兩個好友或一對情侶在坐這個行為上面也應該體現出兩個人的親密關係。這款座具是為兩個人所設計,共同坐一個坐具上會很自然得拉近兩個人的距離,在這個可以搖動的坐具上面,也可以給兩個人製造互動的機會。
李非繁 巢椅 銀獎
蜂巢,是蜂群集體智慧和努力的結果,蜂巢單體六面結果,相互平行,相互分壓,相互支撐,集合形成這個作品。單木難以成林,滴水難以為海,相互支持,相互信任正是本設計所體現的創意點。
王一宇 竹·翼 銀獎
《竹·翼》竹椅是傳統圈椅的現代演繹。堅韌的竹片層層疊加,在支撐處轉折、彎曲,依次堆疊排放,在滿足倚靠的同時,也塑造出了翅膀般的輕巧靈動;冰冷的不鏽鋼經過噴砂處理過後反而顯得含蓄而又內斂。該作品將堅韌的竹、溫潤的木、冰冷的鋼,這些看似毫不相干的材料融合在一起,並以一種巧妙的連接方式使其新穎又不突兀。自然材料與工業化材料的結合,使得整件作品剛強中又不失柔美的感覺。
姚鵬 垛 銅獎
靈感來源於蘆葦杆的天然性,把傳統意義上的蘆葦垛,設計成現代感的坐墩。
張偉、陳龍雨 承 銅獎
「坐」,古指雙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腳後跟上,後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坐」是動作,承載對象是「物」,目的是「止息」。「承」靈感來源於託舉的手,像父母抱著嬰兒時手託住臀部的狀態,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對「坐」的感知。採用傳統的木藝榫卯和竹編工藝,「承」更多的是傳承,對生命,對傳統工藝的傳承。
張凱帆 叄·盒·固 銅獎
叄:此椅由三個同樣模塊構成。每個獨立模塊皆具有穩定性。盒:材料可以使用家裡廢棄的紙盒,環保性能優良且成本低,紙獨有的天然質感、強韌與柔韌並存的屬性、非常符合循環再生的環保理念。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從椅面到整體造型 ,各角度都形成三角形。同時運用六組金屬連接件,更加提高了椅子的穩定性。
《叄·盒·固》具有較強的承重能力,便於拆裝,方便運輸,可循環再生。
王瑞琪 共鳴氣球椅 最佳創意獎
根據我自己和身邊人的一些生活習慣,長時間久坐時如果不播放一些音樂,就會很容易被打破安靜環境的聲音打擾。在不間斷聽歌的過程中意識到即使是空白的聲音文件,經過通電的耳機或音響也會有微弱的電子噪音,與不戴耳機聽到的環境音是有差別的,長時間對聽力有損傷。所以我在尋找一種不是音響裝置,但是能夠發出一定頻率聲音的方法。
模仿海螺和空腔共振的原理,通過椅子上的共振器放大的白噪音來代替數字音響,對於久坐時聽音樂的習慣可以進行一些改變,使人能夠逐漸在寂靜環境中變得專注,或者意識到自己坐的時間是否太長。
李星澄 蝸居 最佳製作獎
每天你的髒衣物是否隨手扔置,無心打理呢?一天天的堆積是否更讓你無從下手?你是否急需一個收納髒衣物的辦法呢?坐在「蝸居」之上,時時刻刻提醒著你清洗衣物,且能分開衣物深淺。藤材質既透氣又防潮,收納於中再好不過。
李朔 生長在牆上的一把椅子 最佳製作獎
還在因為長時間玩手機的不良坐姿而痛苦嗎?還在為因為長時間坐在沙發上玩手機浪費掉的時間而懊悔嗎?還在因為手機沒電時離插座太遠而煩惱嗎?
這把生長在牆上的椅子根據人體工程學抬高視角,改善了低頭族玩手機時的不良坐姿,配有無線充電器方便充電;而且比一般椅子要高一些,小巧些,起坐方便。
王響晴 莫比烏斯 優秀設計獎
我的這款座椅的想法來自於莫比烏斯環,對於莫比烏斯環的好奇心是因為,有一天我坐在椅子上的時候覺得無聊,便玩起了皮筋,看著它,我想起了莫比烏斯環,然後上網上去搜,發現對於莫比烏斯的理解很有意思,就是它僅僅只有一個面。曾經用螞蟻在上面做實驗,在一個莫比烏斯環上面,一隻螞蟻不用翻越邊界便可以走遍整個莫比烏斯環。而藤的流線型讓我對莫比烏斯環產生了好奇,於是我將它們結合起來。
周旭 推拉 優秀設計獎
這是一把表面上由三把宜家的「亨利克」組成的公共坐具,起初在看到「亨利克」的時候,我感受到椅子表面的兩種材料帶給我的一種束縛與被束縛的感受,如果這種感覺可以分裂呢?由三把「亨利克」組成的椅子出現在我的腦海中,每把椅子互相交叉,需要入座時,把椅子拉出坐下即可,起身時一個推力即可收回,推拉的過程中椅子腿會和底面摩擦發出「吱」的聲音,如此一來這個分裂的過程就是痛苦的,好比人與群體的關係。作品的材質:椅腿以椅子內部結構為實木,座位表面為彈性較好的莫代爾,並有填充的靠背和坐墊
曾梓珊 Cup Chair 優秀設計獎
CupChair是一件為寵物和主人設計的吧椅作品。藤,一種環保且能給人帶來溫暖感和親切感的材料,勾起我許多兒時的記憶。作品造型靈感來源於倒置的布丁杯的造型,數根藤條由上至下勾勒出整個吧椅的輪廓,既充滿現代氣息,又不失樸素大方。其不僅能作為人們日常的坐具,腳踏以下圍合的空間鋪上藤皮編織的軟墊也可以供寵物玩耍或是作為寵物的窩,不但節省了家居空間,更拉近了寵物與人之間的距離,也滿足了一些寵物愛黏在主人身邊的需求。藤和布藝這兩種材質的搭配傳達出人與寵物之間相互依偎的溫暖感。
董夢琪 枝 優秀設計獎
這是一個可供四人使用的長凳,從大自然中的樹枝的形態中得到靈感,並將它運用到了凳子的整體框架的設計中,雖然是模仿,但凳子也不完全是樹枝的的形態,只是提取了樹隨著時間曾長不斷分支出新枝杈的生長規律,將樹枝向不同方向生長的形態提取歸納,設計出新的形態應用在凳子的支撐結構中,框架是以一個單元形通過變化角度兩兩相連固定的,座面形態來自於乾涸的地表,提煉地表中的形態進行概括。凳子框架為不鏽鋼的材料,外觀源自大自然,配以明快的座面,將自然形態與現代材料相結合,使金屬框架絲毫不覺冰冷,為緊張而重複的都市生活帶來大自然的氣息,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自然。
紀芯蕾 打開 優秀設計獎
作品為木質不規則框架結構,黑色皮革質坐墊構成。使用極為簡單,打開木板即可。輕便且承重,不用時可合上收納起來,不佔空間。
文/ 徐新立
轉載請註明出處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