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出現前,大家都是怎麼坐的?

2020-12-18 澎湃新聞

「坐」想必是現代人最常見的行為了,我們坐著吃飯,坐著工作,坐著看電視,就連上廁所,也要坐在馬桶上。但在宋代之前,椅子還沒有普及開來;宋代之後,椅子才成為一種常見的坐具。今天我們就要來談談關於「坐」的知識。

從椅子的出現說到跪拜禮的變遷

01

從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

美國芝加哥美術館收藏有一幅五代時周文矩所繪的《合樂圖》。一些學者相信,此圖正是失傳的周文矩版本《韓熙載夜宴圖》的一部分。而傳世的署名「顧閎中」的《韓熙載夜宴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實際上只是南宋人的摹本,其母本應該就是今天流失於海外的這幅《合樂圖》。

周文矩《合樂圖》局部

那麼如果我們來比較這兩幅圖像,將會發現:儘管從《合樂圖》到《韓熙載夜宴圖》(宋摹本有著明顯的傳承關係,但由於畫家生活的時代相隔遙遠,使得兩幅圖像透露出完全不同的時代信息——這不奇怪,畫家總是會不自覺地將自己觀察到的時代信息繪於筆下,所以在宋人畫的漢宮圖中會出現宋式建築 ;而在明清畫家畫的宋朝仕女圖中則會出現明清服飾。

周文矩《合樂圖》局部

先來看周文矩《合樂圖》,請注意一個細節:圖中的樂伎都是盤膝坐在地毯上演奏音樂,包括擂鼓的那名樂伎,也是用跪坐的姿勢。而欣賞演出的韓家賓客、家眷,則多站立,只有韓熙載本人盤坐於床塌,另一名女賓坐在矮凳上。

而到了宋人畫《韓熙載夜宴圖》中,我們看到,五名樂伎都坐在圓墩上吹奏簫笛,一位打牙板的男賓客也是垂足坐於圓墩,韓熙載則在一張靠背椅上盤膝而坐——這個坐姿有些奇怪,也許作為一名老式貴族,他還不習慣垂足而坐。

宋摹本《韓熙載夜宴圖》局部

五代人周文矩的畫面,應該比南宋畫更加符合韓家夜宴的實際情形,因為他們生活在同一時代 ;而南宋人繪畫時,只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加以想像。兩幅圖像的不同細節,顯示出一個信息:宋代以前,即使在貴族家庭,靠背椅等高型坐具還比較少見,人們一般都是盤膝坐在寬大的床塌上,或者席地而坐。

唐墓壁畫《宴飲圖》

事實上,唐—五代正是椅子逐漸普及的過渡期。而在此之前,中國人是不習慣垂足坐在高腳椅子上的,一般只使用一些矮型坐具,如「胡床」、「連榻」。連榻是可以同時坐幾個人的矮塌,1987年西安南裡王村出土的唐墓壁畫中有一張《宴飲圖》,圖上宴飲的唐朝人便是圍坐在連榻上的 ;胡床即今天我們所說的小馬扎,可摺疊,方便攜帶。北齊楊子華的《校書圖》(美國波士頓博物館藏,為宋摹本殘卷)中就出現了一張胡床。總之,當時中國社會流行的家具,如餐桌、書案、坐塌、椅子,都是矮型的。

宋摹本《校書圖》局部

入宋之後,高腳的椅子才在民間普及開來。自此,「高足高座」的家具完全取代了「矮足矮座」的家具,中國人從「席地而坐」 的時代進入「垂足而坐」的時代。今天我們在宋畫中可以輕而易舉地找到椅子,如南宋畫《蕉蔭擊球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人佚名《蕉蔭擊球圖》

圖中出現的桌子是高型的,椅子也是高足的靠背椅,從其款式看,很可能由胡床改良而來。當南宋的畫師描繪「韓熙載夜宴」的場面時,也會不自覺地畫上宋人常見的椅子、圓墩。

02

跪拜禮的變遷

高型坐具的普及,觸發了改變中國人社會生活方式的連鎖反應。比如說,在流行矮足矮座家具的時候,大家圍成一桌用餐是不大方便的,因此分餐制大行其道;而高桌高椅廣泛應用之後,圍餐就不存在技術上的問題了,因此合餐制漸漸取代了分餐制。

還有,傳統的社交禮儀也被改寫。在只有矮型家具的先秦,人們在社交場合都是席地而坐,正式的坐姿叫作「跽坐」,即雙膝彎曲接地,臀部貼於足跟,標準姿勢就如西安出土的秦代「跽坐俑」。今天日本與韓國還保留著「跽坐」的習慣。

此時,中國社會通行跪拜禮,因為跪拜禮是自然而然的,由跽坐姿勢挺直腰板,臀部離開足跟,便是跪 ;再配上手部與頭部的動作,如作揖、稽首、頓首,便是拜。這時候的跪拜禮,並無 後世附加的貴賤尊卑之涵義,只是表示對對方的尊敬。而且,對方也回以跪拜禮答謝。臣拜君,君也拜臣。許多朋友應該都在中學語文課上讀過《範雎說秦王》,裡面就說到,「秦王跪曰 :『先生是何言也!……』範雎再拜,秦王亦再拜」。跪拜是相互的,是雙方互相表達禮敬與尊重。

經秦火戰亂之後,古禮全失,漢初叔孫通重訂禮儀,「採古禮與秦儀雜就之」,實際上就是糅入了帝制之下君尊臣卑的內涵,諸侯百官「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竟朝置酒,無敢喧譁失禮者」。所以劉邦在體驗了一把繁文縟節之後,不由感嘆說:「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 後來宋朝的司馬光忍不住噴了叔孫通一臉 :「叔孫生之為器小也!徒竊禮之糠粃,以依世、諧俗、取寵而已,遂使先王之禮淪沒而不振,以迄於今,豈不痛甚矣哉!」不過,此時的跪拜仍是自然而然的,因為大家還是席地而坐。臣拜君,君雖不再回拜,卻也要起身答謝。

秦代「跽坐俑」

到了高型椅子出現以後,中國人席地而坐的習慣發生了改變,跪拜的動作便帶上了比較明顯的尊卑色彩——請想像一下,你從椅子上滾到地上跪拜對方,顯然透露出以卑事尊的味道。

也因此,除了「天地君師親」,宋人基本上都不用跪禮,社交禮儀通常都是用揖遜、叉手之禮。叉手禮為揖禮之一種,宋代《事林廣記》記有行叉手禮的手勢 :「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緊把右手拇指,其左手小指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以左手大指向上。如以右手掩其胸,收不可太著胸,須令稍去二三寸,方為叉手法也。」簡單點說,即行禮之人以雙手手指交叉於胸前,向對方表達禮敬。

南宋時,宋朝官員樓鑰出使金國,發現被金人統治的汴京人在接待客人時兼用跪禮與揖禮:「或跪或喏」。樓鑰說:「跪者胡禮,喏者猶是中原禮數。」「喏」即揖禮,可見依宋人禮儀,日常待人接物是不用跪禮的。南宋覆滅後,文天祥被元人俘至大都,蒙元丞相博羅召見,文天祥只是「長揖」,通事(翻譯)命他「跪」,文天祥說:「南之揖,即北之跪,吾南人,行南禮畢,可贅跪乎?」

文天祥只揖不跪,因為高椅時代的跪已帶有屈辱、卑賤之意,揖才表示禮節。

宋人《朝歲圖》局部

我們從多幅宋畫中都不難找到揖遜、叉手之禮。上海博物館收藏有一幅宋佚名的《朝歲圖》,描繪了春節時宋人互相登門拜年的禮節,可以清楚地看出,宋人拜年行的正是叉手禮。南宋宮廷畫師繪畫的《女孝經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中也有一個場景 :皇后與皇帝、大臣見面,大臣行叉手禮。看來,不管是民間,還是宮廷,人們表達禮節的禮儀都是叉手為禮,而不是跪拜、叩頭。

南宋《女孝經圖卷》局部

宋代的臣對君,當然也有需要隆重行跪拜禮的時候,但那通 常都是在極莊重的儀典上,如每年元旦、冬至日舉行的大朝會, 三年一次的郊祀大禮,自然是極盡繁文縟節。日常的常朝會也有臣拜君的禮儀,據《宋史·禮志》記錄的「正衙常參」禮儀,「舍人通承旨奉敕不坐,四色官應喏急趨至放班位宣敕,在位官皆再 拜而退」。

但這裡的「拜」,是不是就是「跪拜」呢?值得考證。我看過宋人王楙就曾考據說,「古者拜禮,非特首至地然後為拜也。凡頭俯、膝屈、手動,皆謂之拜。按《周禮》,辨九拜之儀,一 稽首、二頓首、三空首、四振動、五吉拜、六兇拜、七奇拜、八褒拜、九肅拜。注,稽首拜,頭至地也 ;頓首拜,頭叩地也 ;空首拜,頭至手也 ;振動,以兩手相擊也 ;奇拜,一拜也 ;褒拜,再拜也;肅拜,但俯下手,即今之揖也。何嘗專以首至地為拜邪?」

再據《宋史·禮志》,淳化三年(992),宋廷申舉常參禮儀,將「朝堂行私禮,跪拜 ;待漏行立失序 ;談笑喧譁 ;入正衙門執笏不端 ;行立遲緩 ;至班列行立不正 ;趨拜失儀 ;言語微喧 ;穿班仗 ;出閣門不即就班 ;無故離位 ;廊下食 ;行坐失儀 ;入朝及退朝不從正衙門出入 ;非公事入中書」等十五項行為列為失儀, 「犯者奪俸一月」。由此看來,宋臣常參時似乎並不行跪拜禮。至於君臣日常見面禮儀,當是揖拜之禮。

從元朝開始,帶屈辱、卑賤性質的跪拜禮才推行開來。治元史的李治安教授根據兩則元朝史料的記載——《元朝名臣事略》:「……入見,皆跪奏事。」元人《牧庵集》:「方奏,太史臣皆列跪。」——判斷出「元代御前奏聞時,大臣一律下跪奏聞,地位和處境比起宋代又大大下降了一步」。「跪奏」的禮儀,跟元朝將 君臣視為主奴關係的觀念也是合拍的。

元廷的跪奏制度又為明朝所繼承。據《大明會典》,洪武三年(1370)定奏事儀節,「凡百官奏事皆跪,有旨令起即起」。朱元璋甚至變本加厲,規定下級向上司稟事,也必須下跪 :「凡司屬官品級亞於上司官者,稟事則跪。凡近侍官員難拘品級,行跪拜禮。」

清代臣對君的跪拜禮更加奇葩,不但大臣奏事得跪下,皇帝降旨宣答,眾臣也必須跪著聽訓。為了避免因為下跪太久而導致膝蓋受傷,聰明的清臣發明了「膝裡厚棉」的高招 :「大臣召見,跪久則膝痛,膝間必以厚棉裹之」。看來清宮戲《還珠格格》中「小燕子」使用的那個「跪得容易」,並不是胡扯。練習跪拜也成了清代大臣的必修課,「光緒某年,李文忠公鴻章以孝欽後萬壽在邇,乃在直督署中日行拜跪三次,以肄習之」。臣下如果跪得乖順,則官運亨通,大學士曹振鏞「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門生向他討教為官的秘訣,曹振鏞告訴他 :「無他,但多磕頭,少說話耳。」

不但要跪,還要叩響頭,以頭觸地,叩得越響亮越顯示出忠心,「須聲徹御前,乃為至敬」。據稱,清宮「殿磚下行行覆瓿,履其上,有空谷傳聲之概」,只要叩對地方,聲音便特別洪亮,所以大臣叩見皇帝之前,「必須重賂內監,指示向來碰頭之處,則聲蓬蓬然若擊鼓矣,且不至大痛,否則頭腫亦不響也」。

不但臣見君要跪拜,小官見大官也必須下跪。

清人況周頤的《餐櫻廡隨筆》說,光緒初年,工部司員見堂官,「鞠跽為禮」,所以有人以《孟子》中「天下之賤,工也」之句相嘲。但未久,「兵部效之,戶部繼效之」。又,同治五年(1866),一個叫作杜鳳治 的地方官赴廣東廣寧縣當知縣,據其日記記錄,十月二十四日, 「天未明抵廣寧官埠,人夫、衙役、書吏、執事人等,均已齊備;天曉即行……將至,城捕廳張公來接。有兵百餘人,及三班七房均跪接入城,至公館暫憩」。知縣上任,手下一班人要出城跪迎。好大的官威嘛。

焦秉貞《歷朝賢后故事圖》之《禁苑種穀圖》

在清代宮廷畫家焦秉貞繪製的《歷朝賢后故事圖》(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中,也再三出現了跪拜皇后的畫面,比如其中一幅《禁苑種穀圖》,畫的是宋代曹皇后的故事,圖中女官跪著向曹後獻谷。而我們從宋人畫《女孝經圖卷》上看到的情景,分明並無一人向皇后跪拜。顯然是清朝人以自己的經驗去想像宋人禮儀。

03

從表達禮敬到自示卑賤

晚清的康有為曾寫了一篇《擬免跪拜詔》,對跪拜禮的流變做了一個扼要的回顧 :「(先秦時)天子為三公下階,為卿離席,為大夫興席,為士撫席。於公卿大夫拜,皆答拜」;「漢制,皇帝為丞相起,晉六朝及唐,君臣皆坐。唯宋乃立,元乃跪,後世從之」。

到了康氏身處的那個時代,跪拜禮原來所包含的向對方表達禮敬與尊重之意已經淡化,而下跪者自我示卑、示賤之意則日益凸顯出來。難怪康氏的朋友譚嗣同要猛烈抨擊清王朝 :「繁拜跪之儀以挫其氣節,而士大夫之才窘矣 ;立著書之禁以緘其口說,而文字之禍烈矣。」

所以說,跪拜禮的變遷,絕不僅僅是禮儀流變,背後其實是時代精神蛻變的投影。一位清代人已意識到 :「夫拜跪,細事耳,而所關甚巨。自古宗社之鞏固,由士大夫之有氣節;氣節之能植,由士大夫之識廉恥。」 清人跪得那麼殷勤、歡快,無非是士風的退化。如果我們去比較宋代與清代的精神風貌,便會發現它們是完全不同的。

宋代士臣敢振言告誡皇帝 :「天下者,中國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萬姓、三軍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要求君主「與士大夫共治天下」。至於廷爭面折之事,更是不勝枚舉。而清代的士大夫已全無宋人風骨,竟以獲得在聖上之前自稱「奴才」的待遇為榮。一名清初的士子觀察到,「邇來士大夫日賤,官長日尊,於是曲意承奉,備極卑汙,甚至生子遣女,厚禮獻媚,立碑造祠,僕僕跪拜,此輩風氣愈盛,視為當然,彼此效尤,恬不為怪」。士大夫之卑賤已是如此,草民就更不用說了。

宋代的平民見官,儘管也講尊卑有序,但大體上還可以維持尊嚴,見多識廣的京城之民,更是不畏官長,常抓著官府的短處不放,跟官員爭長短,也不給領導好面色看。用宋人自己的話來說:「王畿之吏,大抵尚因循,好取譽;民狃悍猾,務不直以亂治,亡所尊畏,侮慢驕狠,或時執上官短長,側睨若相角,急則投銗。筩(舉報信箱),撾登聞鼔矣。」而清代的平民,不但見官得先跪拜叩頭,我還在《清代巴縣檔案彙編》上看到,老百姓向衙門呈交訴狀稟詞,都以「蟻」或 「蟻民」自稱,官府稱呼其治下小民,也直接叫「蟻」。人民在官府面前表現得如此卑賤,只怕是前所未見的。因為跪拜禮已經被賦予了強烈的自示卑賤的內涵,康有為才想替光緒皇帝《擬免跪拜詔》。不過事實上要等到清廷被推翻, 跪拜禮才正式宣告終結。

(本文選自《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

《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

作者: 吳鉤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

原標題:《椅子出現前,大家都是怎麼坐的?》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中式椅子,不止於坐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中,「坐」在傳統禮儀中是一門重要的學問。古語有云「坐如鐘,站如松。」古時,人們沒有凳和椅就席地而坐。凳和椅出現時期在南北朝。椅子不是中原本土事物而是來自西域,但是椅子的興起卻是在五代,兩宋。
  • 坐一樣的椅子,別人是坐椅子,她是被椅子「包圍」了
    《乘風破浪的姐姐》正在熱播,馬上就是第三次公演了,姐姐們都在緊鑼密鼓的排練中。在這個節目中,我們看到了很多以前不熟悉的姐姐,也看到了很多之前就認識的姐姐。比如金晨,金晨在姐姐們中算是最年輕那一階梯的。大家都知道學舞蹈的一般都身材好,氣質好,金晨也不例外,金晨身材好,而且特別瘦,女明都很瘦,她就是在女明星中也算瘦的那一種。採訪時候說自己最瘦的時候89斤,最胖的時候90斤,身高171。關鍵是她還吃不胖,前幾期節目裡,有一次金莎拿稱吃飯,還上了熱搜,女明星為了控制體重啊,一共就兩根青菜,兩隻蝦還要數著吃。
  • 川普當初給武契奇一把小椅子,如今自己也坐了一把小椅子
    真是「風水輪流轉」,當初川普用一把小椅子羞辱武契奇時,肯定沒想到今天自己也會因為一張小桌子被人無限放大並拿出來做文章。就在前幾天,川普在白宮舉行記者會準備炮轟選舉舞弊時,期間出現不少「亮點」。發布會中,川普坐著一把小椅子,身前擺放著一張小桌子,身高一米九的川普坐在小桌前顯得「格格不入」,似乎還有點擁擠。有網友嘲笑到那是一張「兒童桌」,甚至還有人說川普已經在收拾東西了,橢圓形辦公室的那張堅毅桌已經被川普搬走了,所以他才不得不找個小桌子應付。
  • 椅子不只是坐的
    有種觀點認為,古埃及之所以較早發明椅子,那是因為它處於熱帶,坐地上燙屁股。古埃及國王坐的摺疊椅,後來流傳到中國,衍生出一種大名鼎鼎的椅子「交椅」。《水滸傳》梁山好漢經常要排座次,誰誰坐第幾把交椅,可見這種椅子是權力的象徵。這種交椅也稱金交椅,當然不是真的用金子做的,而是寓意其「含金量」。
  • 坐在上面的人,坐在地上的人,椅子的政治重要性
    在這個用「椅子」一詞來指稱系主任和講座教授職位的世界,如果我說椅子可以是權威的象徵,任何人都不會感到吃驚。但是正如何偉亞(James Hevia)在他對英國與清政府間第一次外交接觸的細緻分析中所展示的那樣,姿勢的政治學不僅只牽涉象徵主義,還牽涉具象化的問題。
  • 椅子不對,越坐越累!繪師:久坐的人一定要買高級椅子……
    近期,日本政府決定發給全體國民10萬日元作為疫情補助,這筆錢該怎麼花成了日本人最近的熱門話題,其中一位名叫よー清水的繪師則對這個話題向同行提出了建議…「以下是畫畫的人領到10萬日元該怎麼花的排行榜」在他列出的10萬日元用途排行榜當中,前3名都是10萬以上的椅子
  • 椅子界的十個經典「坐」品
    小番 「坐」 是我們每天無時不刻的一個動作,所以 「椅子」 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件。
  • 一把椅子上千元?永藝人體工學椅專為久坐人群打造,坐躺隨心
    相信很多打工人同我一樣,一天大半時間都坐在電腦前,就算下班後也是坐著玩手機時候居多,也正因為久坐,經常出現腰頸酸痛跡象,渾身都不自在,更嚴重者還會還上腰間盤突出,不能久坐也不能久站,十分磨人,這就給大家敲了警鐘,除滑鼠,鍵盤外設,人體工學椅也該是辦公室必備,讓你坐著和躺著一樣舒適,
  • 於正把椅子坐塌了為什麼會上熱搜?大家如何評論的?
    #於正把椅子坐塌了# 剛剛登上熱搜榜啦,排名第42。#於正把椅子坐塌了# #於正坐椅子摔倒嚇成表情包#《美味夜行俠》@於正 驚喜上線!在一旁偷偷看@尹正 和@秦霄賢 擺攤,看到老秦做面直言「我都看不下去了,急死了」坐在椅子上突然摔倒,嚇成表情包於老師到底經歷了什麼?
  • TWICE周子瑜,林娜璉在待機室坐了透明椅子啊?
    TWICE周子瑜,林娜璉在待機室坐了透明椅子啊?女子組合TWICE成員周子瑜(21歲),公開了自己和娜璉調皮的待機室場景。周子瑜在TWICE官方社交媒體網站平臺帳號上,寫下了:「~~~~ .這透明椅子坐起來還不錯呢~~就差沒辦法坐太久有點可惜」的文字,隨著留下的文字,子瑜還上傳了多張照片。公開的照片,是與同為TWICE成員的娜璉(本名林娜璉,25歲),一起待在待機室裡拍攝的照片。 娜璉和子瑜,兩個人都以輕鬆的姿勢坐在椅子上,擺著姿勢。但是,仔細一看的話,在子瑜身下竟然看不到椅子!
  • 「椅子」的英語單詞怎麼寫?
    椅子的背罩 tidy長椅子 bench椅子和桌子 Cain庭園椅子 garden無靠背的椅子 faldstool有頭靠的椅子 headchair他拉了把椅子到床邊坐了下來。9、He drew up a chair and sat down.他拉了把椅子坐下。10、He placed his cap and overcoat on a chair.
  • 安妮海瑟薇曝《星際穿越》導演諾蘭拍片禁令:不給椅子坐
    兩人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分別與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合作過,想起諾蘭一些拍片禁令,除了不準使用手機,現場甚至不給任何一張椅子坐,幕後原因也有一套理論。▲安妮海瑟薇、休傑克曼因合作《悲慘世界》成為好友。
  • 導演諾蘭還原《星際穿越》片場不給椅子坐真相 曝2...
    她昨(30日)爆料,導演諾蘭在拍攝現場除了不準使用手機,還有「不給椅子坐」的特殊規定,原本是想要稱讚對方,未料引發業界人士炮轟不給椅子的要求無理,逼得諾蘭團隊24小時內出面澄清真相。▲安妮海瑟薇透露《星際效應》片場「不給椅子坐」。
  • 慈禧為什麼喜歡坐在椅子上洗澡?
    椅子是為慈禧特製的,坐在上面洗澡,賊舒服。古往今來,要說誰是這幾千年中最會享受的女人,那莫過於慈禧太后了,這個晚清時期的實際統治者,在垂簾聽政之後,對於個人生活方面,奢侈至極,即便是以我們現代人的眼光去看,也是嘆為觀止。
  • 老羅3小時直播,我只記住了他坐的那把椅子:網易嚴選人體工學椅
    前言作為一個一天在電腦前面坐上9、10個小時的準工作者,為了能夠在工作的時候更加舒服一點,平時也喜歡研究一下椅子。經常看見小夥伴不知道怎麼選擇電腦椅,基本都是考慮了價格問題後,又是功能需求和舒不舒服,接著還要考慮安全問題等等。
  • 國外已故小夥被殯儀館打扮帥氣,坐椅子參加葬禮,教堂的人都懵了
    該國一名男子死去後,殯儀館方面並未遵守傳統將他的屍體放進棺材裡,而是把他固定在了椅子上,結果教堂禁止他參加自己的葬禮。29歲的切·劉易斯(Che Lewis)與他54歲的父親Adlay Lewis一起被人槍殺。11月25日,他的葬禮於一處教堂舉行。
  • 我的世界:不依靠模組,你知道幾種讓史蒂夫坐在椅子上的辦法?
    我們都知道,《我的世界》這款遊戲本身是沒有"椅子"這種物品存在的,因此想要坐在椅子上,玩家就不得不想出各種奇奇怪怪的辦法,來達成類似的效果,或者直接安裝相應的模組。那麼,假如不依靠組件,大家覺得一共會有多少種辦法可以讓史蒂夫老老實實坐在椅子上呢?
  • 神奇的椅子:願每一個社恐的你都能勇敢踏出第一步!
    閒下來的時候,她們會一起靜靜地坐著,什麼都不做,但這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啊!小椅子的腿斷了一根,小姑娘趕緊把它修好(預示著小椅子的第一次退出)。小姑娘越來越大,小椅子已經坐不下了,換成了高高的大椅子,小椅子被漸漸的忘卻了。
  • 視界 你家的椅子還只用來坐嗎?
    固:三角形具有穩定性 ,從椅面到整體造型 ,各角度都形成三角形。同時運用六組金屬連接件,更加提高了椅子的穩定性。《叄·盒·固》具有較強的承重能力,便於拆裝,方便運輸,可循環再生。模仿海螺和空腔共振的原理,通過椅子上的共振器放大的白噪音來代替數字音響,對於久坐時聽音樂的習慣可以進行一些改變,使人能夠逐漸在寂靜環境中變得專注,或者意識到自己坐的時間是否太長。
  • 當下最時髦的椅子,都是祖父輩的年紀了
    但,一看家具店裡那些 「北歐風」,就覺得怎麼味兒不太正,好像白牆配彩色家具就是 「北歐風」 了。 今天,打算來跟大家聊聊,那些被稱為 「北歐風」 的椅子,都是有名有姓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