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特·桑德林:「德國最後的大指揮家」

2021-01-12 鳳凰網

庫爾特·桑德林

傑 夕

君特·旺德、喬治·索爾蒂、塞爾吉烏·切利比達克、費迪南德·萊特納、埃裡希·萊因斯多夫,這些上世紀最偉大的德國指揮家已紛紛離世。9月18日,同他們齊名的德國著名指揮家庫爾特·桑德林逝世,而第二天他本將迎來自己的99歲生日。這位世紀老人離世的消息登上德國乃至世界各大媒體的頭條,他輾轉起伏的一生又一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近一個世紀的人生中,桑德林經歷了5個「德國」:從德意志帝國到魏瑪共和國,從納粹統治時期的德國到民主德國,最終到聯邦德國,此外,他還曾被迫離鄉背井,在前蘇聯歷經史達林、赫魯雪夫兩代領導人的統治時期,這位以指揮明快、氣勢宏大而著稱的指揮家可以說是德國和二戰時期的活歷史。

1912年,桑德林在當時的東普魯士一個猶太人家庭出生,他之所以能夠在音樂方面一展才華,同家人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桑德林的父親經營著一家木材廠,母親是一名現代、開化的女性,為了幫助對音樂頗感興趣的桑德林圓夢,父母不僅從小為他請鋼琴教師,甚至在1928年舉家搬到柏林,因為桑德林在16歲這年已展現出音樂方面的傲人天賦,家鄉已經沒有老師敢收這個徒弟了。在柏林,他漸漸愛上了貝多芬、勃拉姆斯、布魯克納,並在音樂理論上有了自己的一些認識,對以勳伯格為創始人的新維也納樂派的「表現主義」十二音音樂這種所謂新的音樂語言提出批判:「如果你能找到用十二音音樂寫成的、能夠完美表現愛的曲目,那就請您拿給我看看!」

上世紀30年代初,沒有絲毫專業背景的桑德林在柏林市歌劇院得到了一個助理指揮的職位,在那段時期裡,他曾同奧託·克倫佩勒、布魯諾·瓦爾特等著名指揮家合作。後來,很多評論人認為桑德林可以與這些指揮家齊名,但這一評價卻讓桑德林備感不適,對於地位、聲譽之類的問題,他甚至會略帶惱怒地做出回應,因為在他看來自己並沒有這般重要。

1935年,與政治並無瓜葛的桑德林因為其猶太人的出身和指揮家的身份引起納粹分子的關注,趁著他在阿爾卑斯山度假之機,當權者取消了他的國籍。而彼時,歐洲能夠容身避難的地方已經不多,在一位親戚的幫助下,桑德林於1936年移民前蘇聯,並在那裡度過了24年的時光。

當前蘇聯列寧格勒愛樂樂團為尋找指揮而一籌莫展的時候,桑德林挑起了這個重任。雖然要忍受思鄉之痛,但無法放棄音樂的心促使他再次走上舞臺、拿起指揮棒,本已在德國小有成就的桑德林在新的環境中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不同的語言、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曲風、不同的作品,對德國古典樂信手拈來的他對蘇聯的音樂和音樂家並不熟悉。這位年輕的指揮家沒有知難而退,經過多年曆練,他成為前蘇聯知名指揮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戰亂中,列寧格勒愛樂樂團不得不撤離所在城市,桑德林因此得以在新西伯利亞結識了前去看望樂團的蕭士塔高維奇,與其成為至交。直到現在,桑德林仍然被許多人認為是將蕭士塔高維奇作品呈現得最完美的指揮家。

1960年,桑德林被允許歸國,重返柏林。此時的德國同20多年前他離鄉之時早已不是同一片天空。對於重新回到祖國懷抱的桑德林而言,自由的藝術創作空間顯得無比重要:他先後推掉了在柏林國家歌劇院和萊比錫音樂廳這類一流藝術院團的穩定工作,選擇了那時還相對年輕的二流院團——東柏林交響樂團。事實證明,桑德林並不僅僅是一位極具天賦的指揮家,同時也是一位精明的管理者和嚴厲的導師,在他1977年因為年齡緣故離開柏林交響樂團首席指揮的位子時,這一交響樂團已經是歐洲的頂級交響樂團之一了。那一年,桑德林65歲。

一生都在挑戰極限、不斷學習的桑德林並沒有因為退休就停下腳步。離開柏林交響樂團後,他開啟了嶄新的事業——巡遊世界、同世界頂級樂團合作演出。從日本到英國,從美國到北歐諸國,這位老者在與不同膚色、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樂隊的合作中,仍在不斷進取。

1990年,東西德合併,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桑德林被選出,為慶祝兩德合併的音樂會擔綱指揮,這不但是桑德林至高的榮譽,也是祖國在多年之後給予他的肯定。2002年5月19日,桑德林生日的前4個月,他人生中的最後一場音樂會舉辦。當這位老者站在交響樂團正中的指揮臺上,揮舞著指揮棒讓樂隊奏響樂曲時,已是耄耋之年的他對樂譜仍是那樣敏感、飽含深情。

戰亂的坎坷未能讓桑德林放棄夢想,命運的嘲弄不曾讓桑德林放下鍾愛的指揮棒,總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面對人生的他最終被世人譽為「德國最後的大指揮家」。今天,他的生命雖然終止,但他的經歷仍在提醒著後輩,告訴人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應該如何成長。

相關焦點

  • 1945年德國最後服役He162噴氣式戰鬥機德國空軍的最後絕唱
    提起二戰的德國空軍人們第一時間想到是德國空軍那一個個神話般的戰績,這和當時德國空軍擁有著世界上最頂尖戰技的飛行員是密切先關的,這是德國空軍的立身之本,其次是德國空軍所裝備的戰機型號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優秀的戰機型號之一,德國擁有著強大的工業能力和科技開發能力這讓德國在二戰初期裝備的F109
  • 虎式坦克在東線取得的最後一場勝利德國名將曼施坦因的最後一搏
    說到1943年的東線戰場,雖然德國第六集團軍遭到全殲但是在德國名將曼施坦因的努力下在1943年2月1日後,德軍集團外圍防線基本上還是處於穩定狀態,同時期德軍在東線出現一種全新型的坦克,這種坦克的出現比豹式坦克提前整整5個月,這就是二戰時期德國最著名的重型虎式坦克,該型坦克裝備了當時世界上威力最大的
  • 【德國生活】盤點德國精彩桌遊,最後一個亮了!
    如果你來德國出差或旅遊觀光購物,建議你有空時候一定要去商店看看德國的桌遊(是不是沒有人這樣建議你?都喊你們去看名勝古蹟或名牌購物去了。 無論在哪個百貨商店,德國的桌遊總是玲琅滿目,應有盡有,數不勝數。
  • 二戰德國虎式坦克三大無法避免的缺點成為了壓倒德國最後一根稻草
    說實在的德國也沒有想過當時發動法國戰役時會那麼順利,因為當時整個歐洲德國坦克整體上質量較差,但戰術打法方面則是領先了當時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是德國能夠開戰僅僅兩年就能佔領整個歐洲大陸的一半的原因,1941年入侵蘇聯作戰,對德國來說本身就是一場豪賭,因為當時英國還在並且就在德國的則翼威脅著德國佔領法國後穩定,很多學者也都認為1941年德國發動閃電戰入侵蘇聯時,
  • 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節節勝利,為啥最後反而投了降
    德國第1次世界大戰的戰爭雙方是同盟國與協約國,其中組成同盟國的國家是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奧匈帝國以及德國,無論是第1次世界大戰也好,第2次世界大戰也好,德國扮演的角色總是比較的重磅。在此次戰爭當中,德國的戰線拉得很長,他的對手有英國、法國以及俄羅斯。
  • 德國最後的王牌虎式坦克
    在狂人希特勒上臺撕毀這份條約之前,德國人除了自個兒偷偷摸摸的進行開發之外,由於政治需求也得到了包括蘇聯在內的外國幫助。在撕毀凡爾賽條約的時候,德國雖然還沒有真正的將這些積累的技術量化,但是無疑是已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們就是一號、二號、三號、四號。這些坦克都是具有非常強的目的性。德國可以按照已經規劃好了的道路前進,不用再跟其他國家一樣摸著石頭(這時候的鷹醬還不行沒法摸著鷹醬過河)過河。
  • 德國精工極致《最後一炮》德系新坦戰力指南
    德系載具,對於眾多的德粉玩家來說,有一種無可抑制的渴望和期盼,在本次《最後一炮》周年新版本中,將有三款德系坦克登陸到遊戲當中,正式開啟了遊戲中的德系陣營科技樹,絕佳的戰場機動性,以及透過部件改裝玩法實現的豐富武器系統,還原真實現代戰場上德國裝甲中極致精工的特點!
  • 納粹德國那些黑科技武器,最後一個留下未解之謎
    其中,納粹德國能夠肆掠在二戰戰場,靠的不僅是強大的軍隊,還有先進的科技水平。今天一起回顧下納粹德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黑科技武器。 1、V-2火箭 納粹飛碟 最後一個,納粹飛碟可是真正黑科技,突破天際成了外星科技,難怪很多人懷疑納粹德國是不是得到了外星科技。
  • 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海涅詩句精選
    海因裡希·海涅(Heinrich Heine,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 ,男,德國抒情詩人和散文家,被稱為「德國古典文學的最後一位代表」。生於德國萊茵河畔杜塞道夫一個猶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時期經歷了拿破崙戰爭。學過金融和法律。
  • 歐洲戰場的最後一戰,蘇聯紅軍如何攻克納粹德國的首都柏林?
    歷經無數磨難的蘇聯紅軍,終於在1945年4月逼近了柏林,此時距離蘇德戰爭已經是第五年了,只要攻克了柏林,德國這個法西斯國家就會徹底滅亡。然而此時還不到勝利的時候,如果蘇軍要贏得最終的勝利,就必須攻克柏林這個納粹德國的黑色心臟,將勝利的旗幟插在德國統治象徵的國會大廈上。
  • 蘇德戰爭,德國為何打不贏史達林格勒會戰?蘇聯最後的精神所在!
    蘇德戰爭初期,納粹德國確實打了很多勝仗,使得蘇聯疲於應付,甚至如果幾大主要城市全部淪陷以後,蘇聯就只能過著茹毛飲血的原始生活。蘇聯當時主要的政治經濟中心基本都落入納粹德國之手,但是史達林格勒的會戰納粹德國元氣大傷,並且在蘇德戰場維持了戰略牽制,並最終等到了戰略反攻,為什麼?
  • 最後懸念德國VS阿根廷 看誰才是善戰之「鷹」
    最後懸念德國VS阿根廷 看誰才是善戰之「鷹」 2014-07-10 17:29:37來源:北京晚報作者:責任編輯:嶽川   北京時間今天清晨,阿根廷保衛了南美球隊的最後榮耀,艱難憑點球大戰戰勝一路凱歌的荷蘭隊,挺進總決賽。
  • 1945年五月一日黨衛軍第11北歐師德國柏林帝國大廈的最後一戰
    1945年五月一日在二戰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日子,一場沒有留下痕跡的最後血戰在德國柏林帝國大廈開始展開,1944年下半年由於希特勒再一次錯誤的指揮導致了德國失去了最後談判的餘地,進行有條件的投降,這一次指揮上的戰略失誤發生在1944年11月,當時形勢是東線戰役德蘇雙方,在波蘭的華沙對峙
  • 2020年最後一個月,歐洲最後的榮耀,都葬送在德國的疫情裡
    無疑是德國,但是最近這個德國被譽為歐洲的國家也一步步走向幻滅。在提到德國這個國家時,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句:這國家老發達了。的確作為二戰的戰敗國,德國的經濟在戰爭中遭到了徹底的破壞,但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又迅速復興,成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
  • 黑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
    黑塞: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德國浪漫派最後一位騎士」
  • 黑塞:德國浪漫派最後一個騎士,孤獨策馬在永恆的尋鄉之途
    黑塞:德國浪漫派最後一個騎士,孤獨策馬在永恆的尋鄉之途 2020-07-10 16: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二戰,德國殺人惡魔發動大屠殺,將最後的猶太人趕盡殺絕
    希姆萊是德國的殺人狂魔,他帶領的德國自衛隊曾經對猶太人大肆屠殺,本文記述了這個殺人魔是怎樣對最後的猶太人趕盡殺絕的。1939年9月l日,德軍入侵波蘭,9月17日,波蘭政府投降。1940年末,德軍黨衛隊把約40萬猶太人驅趕到華沙市區2.5英裡長、1英裡寬的地區內加以隔絕。
  • 105年前 德國「不萊梅」號巡洋艦觸雷沉沒 沙俄海軍最後的勝利
    105年前,即1915年12月17日,德國海軍「不萊梅」號裝甲巡洋艦觸雷沉沒。這是沙俄海軍「扎比亞卡」號、「諾維克」號、「優勝者」號驅逐艦在裡加灣布設的雷區,「不萊梅」號連續撞上兩枚錨雷後,迅速沉入海底。
  • 德國軍隊在阿登地區最後的光輝時刻,卻無助於挽回整個敗局
    這場戰役是極具爭議性的,很多愛好二戰歷史的人們都認為如果這場戰役德軍取得勝利是可以改變納粹德國的命運的。即使德國最終還是戰敗,也是有可能憑藉著這場戰役作為籌碼和盟軍談判的。甚至可以和一戰的結局一樣,割地賠款歸還侵略的領土了事,最差的情況下也能讓德國在戰後不至於分裂。